解读如何利用文言虚词断句.doc_第1页
解读如何利用文言虚词断句.doc_第2页
解读如何利用文言虚词断句.doc_第3页
解读如何利用文言虚词断句.doc_第4页
解读如何利用文言虚词断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解读如何利用文言虚词断句江苏 朱庆和文言文断句,是近年来高考新题型。它主要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的综合能力。2004年,北京高考语文卷第卷的第11小题就是文言文断句题,题目为给出一段文言文语段,从中选出5个句子,要求考生断句,分数比值为5分;2005年,北京春季高考语文卷、北京高考语文卷、辽宁高考语文卷都出现了文言文断句题。这说明文言文“断句”题将成为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又一个新亮点。让我们先来看2005年北京春季高考卷第11题: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5分)以是知藏书之难也然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尤不若躬体而心得之之难是故藏而弗守犹勿藏也守而弗读犹勿守也夫既已读之矣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采其华而忘其实是则呻占记诵之学所为哗众而窃名者也与弗读奚以异哉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博之而非夸多斗靡也约之而非保残安陋也善读书者根柢于性命而究极于事功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明体以适用无不达也尊所闻行所知非善读者而能如是乎 (清汪琬传是楼记选自尧峰先生文钞,有删节)(1)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2)是故藏而弗守犹勿藏也守而弗读犹勿守也(3)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采其华而忘其实(4)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5)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明体以适用无不达也答案:(1)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 (2)是故藏而弗守犹勿藏也守而弗读犹勿守也 (3)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采其华而忘其实 (4)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 (5)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明体以适用无不达也我们现在看到的答案中用斜线分开的文字内容,就是“断句”。古人把读文断句加标点叫作“句读(du)”。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说明古人在读书时十分注重“句读”的重要性。当然,古人所说的断句标点,是指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即指文句的意思表达完毕后,在句末断开,叫“句”;语意未完而需要停顿处用断开,叫“读”。其实,古人断句标点时,无论是句或读,一律以“。”(类似今天句号用的小圆圈)作为断句的标记;今天高考“断句”试题一般是要求在文言文中将需要断开的地方加“/”表示。考生给文言文断句,一定要在初步整体读懂文言文的基础上,利用自己的文言语感,结合文言语法知识去划分出规定内容的语言单位。怎样才能正确给文言文断句呢?除了利用实词构成的逻辑意义和文体的语体规律断句之外,我们可以先从文言虚词与标点的角度,明确断句的判断标准。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有他们固定的作用和位置。比如发语词等句首虚词:如,“夫”、“盖”、“初”、“唯”、“斯”等,常常用在句子的开头;又如:“曰”、“云”、“言”,是话标志的词语(相当于现代汉语对话提示语)。以上这些词语,可视为我们断句的标志。再如,表示陈述、感叹、疑问、祈使等语气的语气词:如,“也”、“矣”、“乎”、“哉”、“为”、“与(欤)”、“耳(尔)”、“邪(耶)”、“焉”等,常用在句末,理所当然也是断句的标志之一;再比连词“而”如果是连接的两个句子,则在其前面要断开;其他的如:“以”、“于”、“为”、“则”,有时用在句首,也可作为断句的依据;还有复句中的关联词,如:“苟”、“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若夫”、“至于”、“已而”、“且夫”、“乃夫”、“于是”、“至若”、“若”、“故”、“是故”,这些词大多用在句首,而在这些关联词前一般可视为断句的标志。下面具体举例说明。一、利用“之”、“乎”、“者”、“也”、“已”、“焉”、“哉”来断句。这些词语是文言文中使用频率较高、富有代表性的虚词,在阅读理解时可作为停顿的明显标志。见到这些虚词,大多在句子停顿的后面断句。 “之”与断句。1、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成然之。(促织)代事,作宾语。2、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乎”与断句。用作语气助词。1、(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如: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2)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如: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3)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如: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以上都是根据句末语气断句。 “者”与断句。作为助词,可以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边,起提顿作用:先用“者”提出要说明的事物,稍微停顿一下,然后说明或论断。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古之让天之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五蠹)“者”有时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如: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者”有时放在数词后边,可译为“个”“样”之类。如: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五蠹)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也”与断句。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1、表示判断语气的,如: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2、表示肯定语气的,如: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左忠毅公逸事)3、表示疑问语气的,如: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4、表示感叹语气的,如: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5、也有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已”与断句。当做虚词,可作副词、连词与助词。1、用作副词。表两件事之间相隔时间短暂,常用“已而”,相当于“不久”“一会儿”。如: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廉颇蔺相如列传)2、用作连词,“已”同“以”,和“来”“后”“东”“西”“上”“下”等结合,表示对时间、范围等的限定。如: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活版)3、用作助词。“已”放在句末表示动作行为的既成状态,表示明确的肯定或否定语气,相当于“了”;有时“也已”连用,加强语气。有时也表感叹,相当于“啊”。如: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滋可痛已。(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焉”与断句。常用在句末:1、语气助词。如: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 如: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2、代词。常指代人和物。如: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3、兼词。“于+此”。永州之人争奔走焉!(捕蛇者说)“焉”,译成“在捕蛇抵交赋税这件事上”。 “哉”与断句。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1、表示感叹语气的,如:呜呼,亦盛矣哉!(五人墓碑记) 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2、表示疑问语气的,如: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而此独以钟名,何哉?(时钟山记)3、表示反问语气的,如: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利用“夫”、“盖”、“矣”;“而”、“然”、“则”、“故”;“以”、“为”;“乃”、“ 惟(唯、维)”;“其”、“若”、“或”断句。我们可以根据它们在文言文句中的意义和用法确定断句的位置。1、常用在句首和句末的助词:“夫”、“盖”;“矣”。“夫”与断句。 用作助词。1、用在句子开头,表示议论或叙述的开端,称为“发语词”。如:夫十月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五人墓碑记)2、用在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啊”或“了”。如: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促织)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问说) “盖”与断句。1、用作副词。“盖”用在句首,作副词,表示下边说的一些话,是带有推测性的断定,相当于现代汉语中“大概”“推想”的意思。如: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季氏将伐颛臾)2、用作连词。连接上文,起说明原因的作用,也含有不十分确定之意。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游褒禅山记)谢灵运为永嘉守,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独不言此山,盖当时未有雁荡之名。(雁荡山)“矣”与断句。语气助词。1、用于陈述句尾。或助肯定语气,有的可译为“了”,有的可不译;或助已然语气,说明事情已实现,可译为“了”;或助将然语气,说明事情将要实现,可译为“了”。如: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项脊轩志)2、用于感叹句。助感慨、讽刺、赞颂语气,可译为“了”“啊”。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呜呼,烈矣!(谭嗣同) 3、用于祈使句,助请求、劝勉、禁止语气,可译为“吧”。如: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信陵君窃符救赵)4、用于疑问句末,助疑问语气。如:年几何矣?(触龙说赵太后)2、常用在句首的连词:“而”、“然”、“则”、“故”。 “而”与断句。用作连词。1、(1)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2)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如: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然”与断句。1、用作连词,主要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可是”“但是”。如: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鸿门宴)“然”有时和“而”连用,“然”代指上文所说情况,“而”表示转折,等于说“如此(这样),可是”。如: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然”还常和“则”结合,“然”是承接上文事实,“则”是由此进行阐述或论断,可译为“既然如此,那么(那就)”,也可单译为“那么”。如: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2、用作代词。相当于口语中“这样”“如此”。如: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3、用作助词, 用在名词或短语之后,前面有“若”“如”“犹”等词与之照应的,可译为“的样子”“一般”“那样”。如: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登泰山记)“然”还常作应对之辞,同口语中“是的”“对的”相似。或者表示赞成、同意,即“认为是”“认为对”的意思。如:袁曰:“然,固有所闻。”(谭嗣同)“则”与断句。用作连词。1、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如: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2、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如: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3、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如: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故”与断句。1、用作连词。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所以”“因此”。如: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廉颇蔺相如列传)有时用“是故”“以故”。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2、用作副词。有“从前”“故意”的意思。如:燕太子丹者,故尝质于赵。(史记刺客列传)3、常用作介词、副词以及代词:“以”、“为”;“乃”、“ 惟(唯、维)”;“其”、“若”、“或”。 “ 以”与断句。用作介词。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如: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2、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为”与断句。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这里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1、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1)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如: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2)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如: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3)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如: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陈涉世家)2、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如: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 “乃”与断句。用作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如: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乃”有时还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一般用在句子的前面。“ 惟(唯、维)”与断句。用作副词。1、表示限于某个范围,相当于“只”。如: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琵琶行)2、表示限于某个范围,相当于“只有”“只是”。如: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赤壁之战)3、表示祈使或命令,相当于“希望”或“请”。如: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廉颇蔺相如列传)4、表示动作行为的根据与缘由,相当于“正因为”“只因为”。如: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殽之战)“其”与断句。1、用做代词。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揣度、反诘、婉言、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如: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诘。)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表疑问或选择语气。)3、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 “若”与断句。1、用作代词。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例如:若毒之乎?(捕蛇者说)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2、用作连词。(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2、“若”和“夫”“至”结合,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如: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或”与断句。1、用作代词。有时分指它前面已经出现过的人或物中的一部分,有时泛指某人、某物或某种情况,可译为“有人”“有的”“某人”等。如: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登泰山记)或曰此鹳鹤也。(石钟山记)2、用作副词。表示不敢或不能肯定,可译为“或许”、“也许”、“可能”等。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此外,利用文言文的固定结构也可以帮助我们断句,如:“如何”,“奈何”,“若何”,“谁者”,“得无乎”,“不亦乎”,“无乃乎”,“况乎”,“何以为”,“与其孰若 ”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断句时可以利用的文言文语法停顿的标志。总之,为文言文断句,是初步进入理解文言文的窗口。只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强断句的训练,即使今后出现给文言文加标点,考生一定能应付自如了。实战演练1、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5分)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於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泛南佚之狐言於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秦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於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如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子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节选自左传烛之武退秦师)(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於楚也。(2)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秦必退(3)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4)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5)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2、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5分)灌将军夫者颍阴人也夫父张孟尝为颍阴侯婴舍人得幸因进之至二千石故蒙灌氏姓为灌孟吴楚反时颍阴侯灌何为将军属太尉请灌孟为校尉夫以千人与父俱灌孟年老颍阴侯强请之郁郁不得故战常陷坚遂死吴军中军法父子俱从军有死事得与丧归灌夫不肯随丧归奋曰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之仇于是灌夫被甲持戟募军中壮士所善愿从者数十人及出壁门莫敢前独二人及从奴十数骑驰入吴军至吴将麾下所杀伤数十人不得前复驰还走入汉壁皆亡其奴独与一骑归夫身中大创十余适有万金良药故得无死夫创少瘳又复请将军曰吾益知吴壁中曲折请复往将军壮义之恐亡夫乃言太尉太尉乃固止之吴已破灌夫以此名闻天下 (节选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1)夫父张孟尝为颍阴侯婴舍人得幸因进之至二千石故蒙灌氏姓为灌孟(2)灌孟年老颍阴侯强请之郁郁不得意故战常陷坚遂死吴军中(3)于是灌夫被甲持戟募军中壮士所善愿从者数十人及出壁门莫敢前(4)夫创少瘳又复请将军曰吾益知吴壁中曲折请复往(5)将军壮义之恐亡夫乃言太尉太尉乃固止之3、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5分)张堪字君游南阳宛人也为郡族姓堪早孤让先父余财数百万与兄子年十六受业长安志美行厉诸儒号曰圣童世祖微时见堪志操常嘉焉及即位中郎将来歙荐堪召拜郎中三迁为谒者使送委输缣帛并领骑七千匹诣大司马吴汉伐公孙述在道追拜蜀郡太守时汉军余七日粮阴具船欲遁去堪闻之驰往见汉说述必败不宜退师之策汉从之乃示弱挑敌述果自出战死城下成都既拔堪先入据其城检阅库藏收其珍宝悉条列上言秋毫无私慰抚吏民蜀人大悦在郡二年征拜骑都尉后领骠骑将军杜茂营击破匈奴于高柳拜渔阳太守捕击奸猾赏罚必信吏民皆乐为用匈奴尝以万骑入渔阳堪率数千骑奔击大破之郡界以静乃于狐奴开稻田八千余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穗两岐张君为政乐不可支视事八年匈奴不敢犯塞帝尝召见诸郡计吏问其风土及前后守令能否蜀郡计掾樊显进曰渔阳太守张堪昔在蜀其仁以惠下威能讨奸前公孙述破时珍宝山积卷握之物足富十世而堪去职之日乘折辕车布被囊而已帝闻良久叹息拜显为鱼复长方征堪会病卒帝深悼惜之下诏褒扬赐帛百匹 (选自后汉书)(1)张堪字君游南阳宛人也为郡族姓(2)堪闻之驰往见汉说述必败不宜退师之策(3)汉从之乃示弱挑敌述果自出战死城下(4)乃于狐奴开稻田八千余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5)帝闻良久叹息拜显为鱼复长4、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5分)高柔字文惠陈留圉人也柔从兄干袁绍甥也在河北呼柔柔举宗从之太祖平袁氏以柔为管长县中素闻其名奸吏数人皆自引去柔教曰昔邴吉临政吏尝有非犹尚容之况此诸吏于吾未有失乎其召复之还皆自励咸为佳吏高干既降顷之以并州叛柔自归太祖太祖欲因事诛之以为刺奸令史处法允当狱无留滞辟为丞相仓曹属鼓吹宋金等在合肥亡逃旧法军征士亡考竟其妻子太祖患犹不息更重其刑金有母妻及二弟皆给官主者奏尽杀之柔启曰士卒亡军诚在可疾然窃闻其中时有悔者愚谓乃宜贷其妻子一可使贼中不信二可使诱其还心正如前科固已绝其意望而猥复重之柔恐自今在军之士见一人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