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语文试题精选汇编.doc_第1页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语文试题精选汇编.doc_第2页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语文试题精选汇编.doc_第3页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语文试题精选汇编.doc_第4页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语文试题精选汇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州市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七年级语文试题命题单位:常州市教育教研室 2009-01 题号一二三总分(一)(二)(一)(二)(三)得分得分评卷人一、积累运用(共20分)(一)积累(共10分)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拼音依次写在文后方格内。(2分)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qinqin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di色的长墙。轻飞mn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 (梁衡夏)2默写。(8分)(1)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_ 。 (2)最是一年春好处, 。(3)晴空一鹤排云上, 。(4)我寄愁心与明月, 。(5)论语八则中孔子是这样论述学习与思考之间的关系的:“ , 。”(6)选出下面对三峡的语句默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 】A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全无缺处。B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风御奔,不以疾也。C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D故鱼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数声泪沾裳!”得分评卷人(二)运用(共10分)3学校围绕“营造书香校园”的主题,准备开展“图书漂流”活动。假如你参与这次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1)请阅读下面的“相关链接”,说说开展这项活动的意义。(2分)相关链接:图书漂流是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欧洲的一种好书共享方式。不用借书证,不用付押金,也没有借阅期限,书友在自己书的扉页上贴上“漂流”的特定标签,然后投放到公共场所,取书的人阅读后按标签提示,再把该书自动投放到公共场所,让下一位爱书人阅读。一本书以随机的方式被素不相识的人传阅,让志趣相投者可能因此结为好友。_(2)为了让“图书漂流”活动能正常、持久地进行下去,请你为“图书漂流标签”设计一句温馨提示语。(2分)_4有位作者写了一首诗0的断想:0是谦虚者的起点,骄傲者的终点;0的负担轻,但任务最重;0是一面镜子,让清醒者重新认识自己;0 是一只救生圈,让糊涂者随波逐流请你发挥想像,再续写两句。(2分)_,_;_,_。5下面是七年级某学生的习作片段,其中有一些语病。请你选择46处,用规定的符号(不必全使用)在原文上直接修改。(4分)换用号 增补号 删除号 调位号世人总说风雨无情。雨无情,可她有意扬起歌声;风无味,可她有心带来花香。我们怎么不能说风雨无情呢?别让忧郁伤怀蒙蔽了心窗。打开心窗,你可以触摸到窗外的鲜花香味,看到窗外的碧海兰天,感受到窗外的明月青风。得分评卷人二、阅读理解 (共40分)(一)阅读课文斜塔上的实验选段,回答 610题。(共13分)教学之余,伽利略更忙于实验。他说,他的目的是重新检验亚里士多德有关科学的学说,而不是把这些学说当作福音真理来接受。他发现真理的道路,不是靠背诵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而是通过学习“大自然这本宝书”。学生们听了他的讲课,不客气地嘲笑他。有些教授也骂得他狗血喷头。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后生小子想要干什么?他居然把亚里士多德的神圣的卷帙从书架上搬走,而代之以绳索、锡块、杠杆,圆形的、多角形的、平面的这样那样滑稽的玩意儿。不是吗,这些都是小孩子的玩具,是不可以作为严肃地研究宇宙秘密的工具的。“制止这种胡闹!”他们威胁说,否则,他们就将给他一顿教训,叫他永不会忘记。伽利略拒绝停止他的实验,因此他们就决定将威胁付诸行动。与亚里士多德的教导相反,伽利略认为,如果两个不同重量的物体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就会同时落地。这帮教授认为,这完全是胡说八道。“除了傻瓜,没有人会相信一根羽毛同一颗炮弹能以同样速度通过空间下降。”现在正是揭穿伽利略的荒唐,叫他永世不得翻身的时候了。他们要让他在大学的全体教授和学生面前当场出丑,使他愚笨的学说当场被揭穿。伽利略很乐于接受这个挑战。为这次“表演”选定的地点是比萨斜塔。指定的日期到了,教授们穿着他们的紫色丝绒长袍,整队走到塔前。学生们和镇上的很多人则走在这些人的前面。大家吵吵嚷嚷,兴高采烈,准备看伽利略出洋相,对他的人品宣判死刑。当伽利略一步一步爬上斜塔时,大家都嘘他。他一只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铅球,另一只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铅球。时间到了,伽利略让两个铅球从塔顶同时落下。大家先是一阵嘲弄的哄笑随之是大吃一惊的窃窃私语。难以相信的事情真的发生了!两个重量不同的铅球,同时从塔顶下落,同时越过空中,同时落在地上。伽利略用实验证明了他的理论。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内容。(2分)_7“伽利略用实验证明了他的理论。”请你根据选文内容,用准确而简洁的语言说出这一理论的具体内容。(2分)_8“兴高采烈”是一个褒义成语,可是选文却用来形容那些嘲笑伽利略的人,你认为这样使用成语恰当吗?请结合语境谈谈你的看法。(3分)_9对斜塔上的实验,教授们和伽利略都很关注和期待,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他们各自期待的分别是什么。(3分)_10伽利略临终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气”,请结合语段,概括伽利略“特殊的勇气”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_得分评卷人(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115题。(共14分)在冬末的余威中,早春细微的信息已从很不起眼的角落里渗露出来。春天最初的脚步,轻盈地踏过冬日的叹息,向世人展示先行的姿态和渐进发展的决心。温湿的小南风,刚刚突破严冬的防线,便像涓涓细流一般向冰冻的土地浸润。大地渐渐暖和并苏醒,丝丝温馨湿润的水汽从泥土的毛孔中蒸发弥散出来,宛如绵延不尽的袅袅炊烟,昭示着生命的存在与勃发。高山上的皑皑积雪,在凛冽的冬天里出尽了风头,而春风在她的胳肢窝只温柔地一抓一挠,她便再也不能严肃不能正经,忍俊不禁地噗嗤一笑,霜冷的脸融化成粉红的花面,澌澌然地从山顶到山麓,再到村落,再淙淙地流入溪河湖海,醉心于横跨千里的春天的旅程。春雨细细地蒙蒙地飘洒,像冰凉的薄翼一般的纱巾,盖在人们的脸上和身上,迷离了极目远眺的视线。早春的雨,从不刻意地张扬,也不赤裸地显露。她像一个温文尔雅盈盈细步的小家碧玉,悄无声息地做着自己的份内之事。在这样的时节夜卧听雨,滴滴答答絮絮密密的天籁之声,将会润湿无数浪漫的关于早春的梦境。早春的梦,其实就是封闭已久的窗户被猛地推开,沉寂麻木的心灵迎着清新的空气自由地放飞;就是新孵的蝴蝶飞飞停停翩跹1起舞,撩起红男绿女们郊游远足的浓浓兴致;就是在湖畔溪边浣纱的江南女子,纤纤的素手触摸到温温的水流的血脉,粉红的脸颊上荡漾的那份惊喜。早春就是这样,总在人们不经意的时候,悄悄地挪移和靠近,洋溢着生命萌动的灵气。广袤的原野上,早春的景致新鲜而纯情,充满生命成长的欲望。早春尚不是百花竞艳百鸟鸣啭的时节,早春的标志模糊而暖昧,浅浅淡淡的草色,总让人们轻易地忽略她那轻盈而神秘的脚步,忽略那刚刚萌发的、若有若无的春意。放眼远望,野草已经始发,但还没有完全显绿,猛地一看,依然是冬天的枯色。粗心大意的人,也许就这样放弃了探春的努力,在早春已经来临的时候,仍然怀着沉重的冬天的心情。对于早春的虔诚2的恋者,却不会因为冬天设置的迷障,而错失一睹为快的赏心悦目的感受。春风乍起的时候,他们必定会应和季节的脉搏,扑进大自然的怀抱。这时是否能看到野草所渗透出来的绿色?早春望草,须有一种望草的心情和敏锐的感觉。古诗云“草色遥看近却无”,与其说古人“看见”草色,不如说古人以一种观赏的姿态感知到了野草生机始发的势头。这种若有若无却漫山遍野的绿意,这种看似柔弱其实咄咄逼人的气势,让人们看到了早春的活力,从而对一年的生活充满希望。春天是四季的发轫3,而早春则是一段最宝贵最美好时光的起点。早春时节,播下希望的种子,那么在开花结果的时候,我们一定会得到丰厚的回报。(选自新世纪文学选刊有改动 作者:黄水生)注释:1翩跹(pinxin):形容轻快地跳舞。 2虔(qin)诚:恭敬而有诚意(原多指宗教信仰)。 3发轫(rn):比喻新事物或某种局面开始出现。11读完全文,请你给文章拟一个简洁而恰当的标题。(2分)_12请把本文第段中突出春雨“温柔”特点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_13选出对早春原野的特点归纳最恰当的一项。(2分) 【 】A寒冷而凝重 B隐约而含蓄 C鲜艳而活泼 D热烈而奔放 14本文语言优美生动,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来描写春天的景致。请你从文中任选一个比喻句或拟人句进行简要赏析。(4分) 比喻句(拟人句):_赏析:_15作者在文末写道:“早春时节,播下希望的种子,那么在开花结果的时候,我们一定会得到丰厚的回报。”读了这段话,你一定会产生许多感想。请联系生活,谈谈自己的体会(80100字)。(4分)_得 分评卷人(三)阅读梵天寺木塔,完成1619题。(共13分)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1)方两三级 ( ) (2)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 )(3)但逐层布板讫 ( ) (4)人履其板 (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_(2)人皆伏其精练。 _18匠师和喻皓对塔动原因的分析有什么不同?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4分)_19请你对文中匠师的表现,作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3分)_得分评卷人三、作文(40分)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在人生的旅程中,你已经走过了十三、四个春秋。在这十几年里,一定有一些事情,使你一想起来,心就怦怦地跳,就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或者高兴得手舞足蹈,或者愤恨得怒目圆睁,或者惊讶得目瞪口呆,或者羞愧得无地自容请自选角度,以“那一件令我 的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50字的记叙文。要求:在题目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要有感而发,说真话、抒真情。要有具体的情节。那一件令我 的事100200300400500常州市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积累运用(20分)1芊芊、nng、黛、曼、qin (2分。对23个得1分,对45个得2分。不倒扣分)2(1)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2)绝胜烟柳满皇都。(3)便引诗情到碧霄。(4)随风直到夜郎西。(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6)C(共8分。6条横线1句1分,有错该句不得分。第6小题2分)3(1)传递知识,让书香远播。以书为媒,广交朋友。传递文明,传递诚信,传递和谐。好书共享,经济实惠。(2分。答出1点得1分,给满2分为止;若有其他答案,只要合理亦可得分)(2)参考答案:让我遇到更多像你一样喜爱我的朋友吧!你不是我的终点站。我的愿望是漂流。(2分。提示语要紧扣“正常、持久”来表述,语言简洁,意思明了则给2分,某一方面有欠缺则给1分;两方面都不好则不给分)4参考答案:0是强者的发动机,是懦夫的坟墓。0是智者的天堂,是愚者的地狱。(2分。写出一句得1分,意思明了,修辞恰当即可。句式模仿或近似于前文的任意一句皆可)5 (1)将“风无味,可她有心带来花香”与“雨无情,可她有意扬起歌声”调换位置;(2)删掉“我们怎么不能说风雨无情呢”中的“不”;(3)将“蒙蔽”改为“关闭”;(4)将“触摸”改为“闻”、“嗅”等;(5)将“兰天”改为“蓝天”;(6)将“青风”改为“清风”。(共4分。改对1 处得1分,给满4分为止。如有其他改法只要合理亦可给分)二、阅读理解(40分) (一)(共13分)6伽利略没有因众人的嘲笑、责骂而停止实验,最终,他用实验证明了自己的理论。(2分。意对即可)7. 如果两个不同重量的物体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就会同时落地。(2分。内容准确1分,语言简明1分)8合适。这里是褒义词贬用,含有讽刺意味,意在说明当时科学界迷信权威的习惯势力十分强大。这样写更能突出伽利略坚持真理、敢于斗争的精神。(3分。观点1分,理由2分)9教授们期待的是:揭穿伽利略的荒唐,叫他永世不得翻身;使他愚笨的学说当场被揭穿;让伽利略出洋相,对他的人品宣判死刑。 伽利略期待的是:迎接挑战,赢得挑战,证明自己的理论。(3分。答对1点得1分,答对2点得3分,意对即可)10. 不顾众人的嘲笑和反对,坚持实验; 不轻信权威;敢于接受挑战。(3分。每点1分,意对即可)(二)(共14分)11参考答案:早春、早春之恋、早春的脚步(2分。不含“早春”“初春”意思或用字偏多的最多得1分)12 “早春的雨,从不刻意地张扬,也不赤裸地显露。她像一个温文尔雅盈盈细步的小家碧玉,悄无声息地做着自己的份内之事。”(2分。如多抄或少抄,则给1分)13 B (2分。扣住第段思考即可找到答案)14不设统一答案。只要选句准确,赏析恰当,语句通顺即可。(共4分。选句1分,赏析理解3分。赏析不联系具体内容而空谈某一种修辞的共同作用的,只能得1分)15不设统一答案。(4分。要扣住本文中心,特别是这句话所含的道理;要联系生活实际或初一学生的学习发展来谈自己的感想;语句表达要明白通顺)(三)(共13分)16(1)才、刚刚 (2)叫、派 (3)只、只要 (4)踩、踏 (2分。答对23个得1分。意对即可)17(1)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去办),塔身就稳定了。(2)人们都佩服喻皓的高明。(共4分。每句2分,两处译错扣1分,每句扣满2分为止)18匠师认为塔动的原因是塔顶没有盖上瓦,而喻皓认为塔动的原因是塔内结构不稳定,塔身与楼板没有形成一个整体。启示:看问题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高低决定着他对事物判断的正确与否。(4分。原因2分,启示分析2分)19匠师的虚心好学是值得肯定的。但他要面子,不敢(不愿)亲自去请教,这是他欠缺的地方。(3分。答到1点得1分,答到2点得3分。意对即可)三、作文(40分)20一类卷 3640分 二类卷 3235分三类卷 2831分 四类卷 2427分24分以下慎打。建议切入分为31分。苏教版七上语文期末试卷一(25分)1根据拼音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读jndin 的书,kiku 精神的视野。读实用的书,架设生活的qiolin 。2古诗文原句填空。(题必做,两题选做一题)(6分)今夜月明人尽望,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可以为师矣。(论语) 王湾次北固山下中“ , ”一联,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 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征的诗句是“ , ”。3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3分) ( ) A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 B每逢税务大检查,总有一些不法商人随机应变,弄虚作假,妄图躲过应有的惩罚。 C如果陈水扁不顺应历史潮流,一意孤行要搞台独,他必将自食其果。D这组艺术复制品,无论近观还是远看,都与实物相差无几,令人叹为观止。4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4分)本学期,许多同学积极参加到阅读文学名著中。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大家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大家计划利用寒假再多读几本文学名著。 第 句,修改意见: 第 句,修改意见: 5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4分)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此诗描写作者夜泊枫桥时的情景。诗中前两句所描写的霜天夜景、 这些是所见之景,诗人还写了所闻之景,月落时的乌啼、 ,景物描绘中杂以对声响的描写更衬托出秋夜的 的特点。作者此时的心情用诗中的一个字 可以准确概括。 6、在本学期 “走进图书馆”活动中,你想推荐同学们阅读美国大文豪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请填写一下“推荐图书”卡,写上富有吸引力的推荐语。(5分)推荐图书类别 书名 作者 译者 张友松推荐理由 二(60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710题。(14分)为地球“降温”如今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且高温天气将一年年在世界各地持续上演。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生活、工作和生产带来日益严峻的危机,除了敦促国际社会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之外,近些年来很多科学家提出各种方法来为地球“降温”。有的设想近乎异想天开,但也为人类解决地球变暖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将硫黄撒进大气层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荷兰科学家保罗克鲁岑去年提出一项方案:向大气层上部释放硫黄微粒,给地球人工降温。他认为,可以通过释放气象气球或发射重型炮弹将硫黄微粒送到高空大气层,硫黄在大气中扩散会提高地球对太阳光的反射率。硫黄所发挥的作用类似于在空气中设置无数“小镜子”,使一些阳光无法到达地面,从而产生为地球总体降温的效果。据测算,若实施这一计划,每年所需开支约为500亿美元,发达国家每人需负担25-50美元。由于克鲁岑在大气研究方面具有很高权威,故这一构想已引起各国科学家的重视。 在地球轨道安装透镜科学家们注意到,地球大约能将30%的太阳光线反射回太空,其余的则全部吸收。如果能够适当提高地球的反射率,就很容易抵消温室气体造成的地球升温,地球也就能够因此冷却下来。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著名天文学家罗杰安吉尔提出,可以在地球轨道上安装一个由小片镜子组成的巨大遮阳伞,将太阳光线反射回太空。他通过计算认为,这个遮阳伞可能需要数以万计的小镜子,每个小镜子大约有0.6米宽,非常薄,重量相当于一只蝴蝶的体重。以“太空盾”遮挡阳光英国剑桥大学的一些科学家提出一个大胆而惊人的构思耗资数十亿英镑在地球上空放置一个巨型的“太空防护盾”,从而达到有效遮挡阳光辐射、使地球降温的目的。把二氧化碳埋进海底上述各种设想,都是以遮挡或反射太阳光为路向。另有英国科学家提出另一种思路将导致温室效应的“元凶” 二氧化碳埋入海床下,可减轻全球变暖的程度。美国和欧盟已拨巨款来研究在海洋和地层中埋藏二氧化碳的办法。从理论上讲,海洋和地层可以贮藏人类在几千年间生产的二氧化碳。研究人员要验证的是,二氧化碳溶解在海水中,是否会干扰海底生物的生存,因为二氧化碳溶解于海水后,会使海水酸化。 (选自意林2007年第19期,有改动)7、 阅读全文,近些年来科学家提出了哪些为地球“降温”的方法?(4分) 8、阅读第段,指出荷兰科学家保罗克鲁岑提出“向大气层上部释放硫黄微粒,给地球人工降温”的原理。(3分) 9、第段 “每个小镜子大约有0.6米宽,非常薄,重量相当于一只蝴蝶的体重。”一句中,说到“一只蝴蝶的体重。”有什么作用呢?(3分)_10、读完课文你也想为地球降温做点什么吧,请拟一则宣传标语号召人们有所行动。(4分)_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114题。(14分)一张忘取的汇款单安宁工作后,我极少打电话给父亲,只是在每月领了工资后,寄500块钱回家。每次到邮局,我总会想起大学时父亲寄钱的情景。那时,父亲从来没有一次给我寄过半年以上的花费。四年来,他每月都要将收废品挣到的一大把卷了角的零钱,在服务人员鄙夷的眼光中,谦卑地放到邮局的柜台上而我那时取钱,也从不会让同学看到。偶尔他们瞥到,总会故意提高嗓门问:“这是你爸给你寄的生活费,还是打算请我们撮一顿的啊?”而今,我以同样的方式,每月给父亲寄钱。邮局的人,已经跟我相熟,总是说,工作这么忙,半年寄一次多方便,或者你给父亲办个卡,直接转账,就不必如此繁琐地一次次填地址了。每一次,我只是笑笑,我想他们不会明白,这是我给予父亲的一个虚荣。当载着绿色邮包的邮递员,在门口高喊着父亲的名字,让他签收汇款单的时候,左邻右舍都会同时探出头来,一脸羡慕地看着他完成这一“庄严”的程序。父亲会在汇款来到的前几天,就焦虑而又幸福地等待着。去镇上邮局取钱的这天,他会像出席重要会议一样,穿上最整洁的衣服,徒步走到镇上。一路上,总会有人问父亲,干什么去啊?他每次都扬扬手里的汇款单,说,儿子寄钱来了,去邮局取钱。对于父亲,这应当是一次幸福的旅程吧。别人的每一次问话,都让他的幸福加深一次,而那足够他一月花费的500元钱,反而变得微不足道了。汇款单上的附言一栏里,我和父亲当年一样,总是任其空着。我曾经试图在上面写过一些话,让父亲注意身体,或者晚上早点休息,但每一次写完,我又撕掉了。邮局的女孩子总是笑着问我:写得这么好,你爸看到会开心的,为什么要去掉呢?我依然笑笑,不做解释。我知道,写下这样陌生的关爱,我会很不舒服,这不是我们彼此表达关爱的习惯。只有一次,邮局的女孩子特意提醒我,说:建议你这一次在附言里至少写上一句话。我一怔。她继续说:等你父亲收到汇款的时候,差不多就到父亲节了,这句话,可是比你这500块钱重要多了。那一次,我没有拒绝。或许整个小镇上的人,都没有听说过父亲节,这样一个略带矫情的节日,与情人节和圣诞节一样,只属于城市。但我很顺从地依照女孩子的话,在附言栏里一笔一划写下:祝父亲节快乐。但正是这张汇款单,父亲不知为何,竟忘了去取钱。两个月后,钱给退了回来。我打电话去问他。他说:忘了。我有些恼怒,因为自己写下了祝福,他不仅没有一句回话,竟是连钱也忘了取。去邮局补寄的时候,我气咻咻地讲给女孩子听。她托着腮,凝神听了一会儿,突然插话道:我觉得未必是你父亲忘了,说不定他是想要将这张有祝福的汇款单留下做纪念呢。我愣住了,随即摆手,说,怎么可能呢,他从来都不是这样细心的人。但父亲,的确是这样细心的人。而且,这个秘密,他自始至终对谁都没有讲起过。那年春节,我无意中拉开父亲的抽屉,才看见了那张被他放入收藏盒中的汇款单。那句短短的祝福,原来父亲早已看到,且以这样的方式,藏进了心底。(选自青年文摘2007年12月下)11、 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简略的概括出来。(3分) 12、 第段中“这是我给予父亲的一个虚荣”中的“一个虚荣”具体指什么?你认为父亲虚荣吗,为什么? (3分) 13、对于父亲,取汇款应当是一次幸福的旅程,可父亲竟然忘记了一次取款。想象父亲在收到儿子那张汇款单时的心理活动,用文字表达出来。(要求:想象合理、符合语境、第一人称,不少于30字)(4分) 14、难道真的要等到我们自己也变成父母,才有可能跨越情感的隔阂,走近父亲的内心吗?也许不用等那么久!读完本文,请给你的父亲也写一张贺卡。留下你对父亲最深的祝福和告白。(不少于15个字)(4分)你最想写的话是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519题。(17分)过年曦光晨眠雪飘下来,不断飘下来,是谁的衣裳,飘落到麦苗的身上,积蓄着体贴的温度。一片又一片,很多片,是谁的知音,在片片雪花上写满爱的祝愿。 在这场年底下起的大雪面前,人们脸上都洋溢着掩饰不住的笑容,瑞雪兆丰年是大家想得出来最好听的一个词语。还有什么比来年的丰收与富足更让人满怀希冀的呢? 忙着赶制年糕的人家冒出腾腾的热气,刚出锅的年糕带着秫米的香味,沾满了新年的气氛。馒头上、花卷上点上红红的圆点,炸鱼与熏肉的香味感染着空中的雪花,雪花也似乎成了一份美味。大家都在自己的家里猫着,积蓄着身体里的能量和情绪,为尽情的娱乐消遣做好准备!孩子们最大程度的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用雪创造着一切! 屋檐上滚落下的雪花,消失在金黄色的光中。四处里灯火通明,整个城市像一块发光的琥珀,照亮了野外被风吹起的雪,照亮了踏雪归来的人脚下的路在一片银白色里温柔了那串长长的脚印。 是谁拥有这张至高无上的通行令,占据了所有的地面和天空快乐的人们,在漆黑的角落里燃起火龙一样的爆竹;宁静的夜空里,间或有色彩缤纷的烟花绽放,点燃了夜空的激情。烟花散处,如流星闪烁,照亮了树上每一根细小的枝桠,保留下了脸上每一丝幸福的笑容,人们已经放开了脚步,向新年进发。 清晨,路中央不知被谁堆出了一个样子可爱的雪人,胖胖的脸庞,红红的鼻子,黑如点漆的眼仁,他是谁梦里的人呢? 狂欢了一夜的人们还在沉睡中。院子里贴满猩红的剪纸,树干上、窗棂上、院门上 路上穿梭着赶早拜年的人,并相互传递着心里的祝福和感恩。 清晨的阳光把树枝的影子照在斑驳的墙上,对联映红了门口的积雪,倒贴的福字里更有说不完的年的味道。太阳出来了,像一张红红的铜锣,敲响新年的开始 (选自青年文摘(红版)2007年第3期) 15、阅读第段,为什么“在这场年底下起的大雪面前,人们脸上都洋溢着掩饰不住的笑容”? (3分) 16、全文洋溢着浓浓的过年的气氛,年的味道无处不在,你从哪些词句中读出年的味道,请摘录下来。(不少于四处)(4分) 17、 根据文章内容仿照原句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合适的一句。(3分)四处里灯火通明,整个城市像一块发光的琥珀,照亮了野外被风吹起的雪,照亮了踏雪归来的人脚下的路,照亮了 18、 本文的语言十分优美,找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例句除外),按下面例子写出你喜欢的理由。(3分)例:雪飘下来,不断飘下来,是谁的衣裳,飘落到麦苗的身上,积蓄着体贴的温度。我喜欢这一句将飘落的雪花比作衣裳,用“积蓄着体贴的温度”将雪花写得含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