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场原理课后答案2重庆大学版.pdf_第1页
电磁场原理课后答案2重庆大学版.pdf_第2页
电磁场原理课后答案2重庆大学版.pdf_第3页
电磁场原理课后答案2重庆大学版.pdf_第4页
电磁场原理课后答案2重庆大学版.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习题答案第二章习题答案 2-2 真空中有一长度为 l 的细直线,均匀带电,电荷线密度为。试计算 P 点的电场强度: (1)P 点位于细直线的中垂线上,距离细直线中点 l 远处; (2)P 点位于细直线的延长线上,距离细直线中点 l 远处。 解: (1)可以看出,线电荷的场以直线的几何轴线为对称轴,产生的场为轴对称场,因此采用圆柱坐 标系,令 z 轴与线电荷重合,线电荷外一点的电场与方位角无关,这样 z 处取的元电荷 zqdd,它产生的电场与点电荷产生的场相同,为: R 2 0 e R4 z E d d 其两个分量: cos 2 0R 4 z eEddE d (1) sin 2 0 zz R4 eEddE z d (2) 又 tan, cos zR 所以:ddz 2 sec(3) 式(3)分别代入式(1) (2)得: d 0 4 dE cos ; d sin 0 z 4 dE sin sin cos 00 0 0 04 E 22 d2 (4) 又 2 l 4 2 l 2 l sin(5) 式(5)代入式(4)得: l55 E 00 22 由于对称性,在 z 方向 z E分量互相抵消,故有0 z E e l5 eEeE 0 zz 2 E z Ed l / 2 z d 图 2-2 长直线电荷周围的电场 l / 2 R z P (2)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 在 x 处取元电荷dxdq则它在 P 点产生的电场强度为 R 2 0 e R4 xd Ed 其在 x 方向的分量为: 2 0 x R4 xd dE 又xlR 2 0 2 0 x xl4 xd R4 xd dE )-( l3xl4 xl4 xd E 0 2l 2l 2l 2l0 2 0 x / / / / 1 )-( x 0 xxx e l3 eEE 2-3 真空中有一密度为mCn/2的无限长线电荷沿 y 轴放置,另有密度分别为 2 /1 . 0mCn和 2 /1 . 0mCn的无限大带电平面分别位于 z=3m 和 z=-4m 处。试求 p 点(1,-7,2)的电场强度 E。 解:mz3和mz4的带电平面产生的电场为 340 34 1 . 0 0 1 或z ze E z 沿 y 轴放置的线电荷产生的电场为 mnVezex zx e zx z e zx x yx E zxzx / 111 2 2 22 0 222222 0 2 所以,p 点(1,-7,2)的电场强度为 mVee eee EEE zx zxz /88.3359.22 2 41 111 . 0 00 21 应用叠加原理计算电场强度时,要注意是矢量的叠加。 2-4 真空中的两电荷的量值以及它们的位置是已知的,如题图 2-4 所示,试写出电位),r(和电 场),(rE 的表达式。 解:为子午面场,对称轴为极轴,因此选球坐标系,由点电荷产生的电位公式得: o x y d xP x R 20 2 10 1 21 r4 q r4 q p )( 又 2 1 22 1 )cos2(rccrr, 2 1 22 2 )cos2(rddrr ececrececercrr rrr1 sincossincos ededredederdrr rrr2 sincossincos 2 1 22 0 2 2 1 22 0 1 20 2 10 1 21 rc2cr4 q rc2cr4 q r4 q r4 q p )cos()cos( )( 3 20 22 3 0 1 r4 rq r4 rq pE 1 1 )( 2 3 22 r2 2 3 22 r1 0 rd2dr ededrq rc2cr ececrq 4 )( )( )( )(1 cos sincos cos sincos e rc2cr dq rc2cr cq 4 1 e rd2dr drq rc2cr crq 4 1 2 3 22 2 2 3 22 1 0 r 2 3 22 2 2 3 22 1 0 )()( )( )( )( )( cos sin cos sin cos cos cos cos 2-5 解, (1)由静电感应的性质和电荷守恒原理,充电到 U0后将电源拆去,各极板带电情况如图(1)所 示 0321 333 U d E d E d EUAB d U EEE 0 321 ; 33 0 1 Ud EUUU DBCDAC 题图 2-4 2 r 1 r ABCD + - - (1) 1 E 2 E 3 E 0 0 3 2 0 U UUUU DBCDCBBC C、D 板无电荷 (2) 若将 C、 D 板用导线联接, C、 D 两板的电荷将在电场作用下进行中和, 一直到 UCD=0, 内侧正负电荷全部中和掉,其它部分的电荷由于电场的作用以及电荷守恒(这时电源 已拆去)而都不变化,再断开联接线时也不会变化。电荷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 0 2 E0 CD U 33 0 1 Ud EUU DBAC 3 2 0 U UAB; 3 0 0 U UUU DBCBBC 0 0 1 E;dU0 00 C、D 板有电荷 (3)由于在联接 C、D 板时有电源,电源的作用将强迫 A、B 板间的电压 UAB=U0;C、 D 板被短接强迫 UCD=0,为满足 UAB=U0的条件,显然必须使 31 EE,增大到 31 EE , ,也即 相应的电荷密度应增大,如图(3)所示。由于电场力的作用,依次拆去电源与 C、D 板间联线时,情况不再变化。 0 2 E 031 33 U d E d E; d U EE 2 3 0 31 23 0 1 Ud EUU DBAC 0 CD U 2 0 0 U UUU DBCBBC C、D 板有电荷 (4)若在继(2)之后将A、B 板短接,则 A、B 板成为一常电位系统,由于在(2)的情 况下,0 3 2 0 U UAB,因此电荷将进行中和来达到0 AB U的强制条件。而C、D 板与外 界没有导线联接,各自板上的总电荷保持不变,但会在内外两侧间发生电荷转移。达 到0 AB U后,一切电荷的转移都将停止,电荷分布如图(4)所示。 0 0 ABCD + - - (2) 1 E 0 2 E 3 E ABCD 1 E 2 E 3 E 2 2 ABCD + - - (3) 1 E 0 2 E 3 E 0 1 31 EE, 0 2 2 E 0 2 321 d EEEUABdU0 0021 解得 dUEE3 031 dUEE322 012 9 3 01 U d EUU DBAC ,92 3 02 U d EUCB 2-6 半径为 b 的无限长圆柱中,有体密度为 0 的电荷,与它偏轴地放有一半径为 a 的无限长圆柱 空洞,两者轴线平行且距离为 d,如图 2-6 所示,求空洞内的电场强度。 解:由于空洞存在,电荷分布不具有对称性,由此产生的场亦无对称性,因此不能用高斯定律求 解。这是可把空洞看作也充满 0 ,使圆柱体内无空洞,然后再令空洞中充满-,并单独作用,分 别求出两种场的分布后叠加即可。设空洞内的电场强度为E 。 第一步 0 单独作用,如图(b)所示, 由体密度为 0 的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为 1 E ,由高斯定 理 llEqSD 2 00 2d 11 S 1 1 所以: e 2 E 0 0 1 x y o b (b) 0 x y o o y d ( c) 图 2-6 (a) 0 第二步 0 单独作用产生的电场强度为 2 E ,如图(c)所示。 llEqSD 2 00 2d 22 S 2 2 eE 0 0 2 2 第三步将 0 和 0 在空洞中产生的场进行叠加,即 x 00 0 1 e 2 d ee 2 EEE 2 注: x edd 2-7 半径为 a 介电常数为的介质球内,已知极化强度 r e r rP k )((k 为常数) 。 试求: (1)极化电荷体密度 p 和面密度 p ; (2)自由电荷体密度; (3)介质球内、外的电场强度E 。 解:(1) 2 r r k e r k P p , a k r k eP ar n p (2)因为是均匀介质,有 P EED 0 0 p E 因此PED 0 2 00 r k PD (3) 球内电场, r 00 e r k p E ( r a ) 或 0 V 0 Vs p V p 0 p S dVdSdVdV qq SdE 2-8 具有两层同轴介质的圆柱形电容器,内导体的直径为 2cm,内层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3 1r , 外层的相对介电常数2 2 r ,要使两层介质中的最大场强相等,并且内层介质所承受的电压和外 层介质相等,问两层介质的厚度各为多少? 解 : 以 圆 柱 心 为 坐 标 原 点 , 径 向 为轴 , 设 单 位 长 度 上 带 电 荷 为, 由 高 斯 定 理 llDsdD 2, 31 2 RReD 。 21 001 1 11 2 RRe DD E rr 12 002 2 22 2 RRe DD E rr , e R E r10 max1 1 2 , e R E r20 max2 2 2 max2max1 1 , 2, 3,1 21 EEcmR rr cmR5 . 1 2 将电位参考点设在外导体上,即, 0| 3 R 则 32 3 22 ln 2 2 3 RR R edE r R 32 2 3 2 2 1 212 ln 2 ln 2 | 2 23 RR R RR edEedE R RR , 3221 | 2211RRRR , 0ln 2 ln 2 ln 2 ln 2 1 3 22 3 22 3 21 2 1 R R R R R R R R 即cmR96 . 1 5 . 1 3/5 3 ,所以,内cmRR5 . 0 12 ,外cmRR46 . 0 23 2-9 用双层电介质制成的同轴电缆如题图 2-9 所示,介电常数 01 4, 02 2内、外导体 单位长度上所带电荷分别为和 (1)求两种电介质中以及 1 R和 3 R处的电场强度与电通密度; (2)求两种电介质中的电极化强度; (3)问何处有极化电荷,并求其密度。 解: (1)由高斯定理可得: )R( )R(R 2 )R( 3 31 1 0 e 0 D 电场强度 D E ,故 )R( )R(R 42 )R(R 82 )R( E 3 32 02 21 01 1 0 ee ee 0 (2) 由PED 0 ,得两种电介质中的电极化强度为 )R(R 4 )R(R 8 3 32 21 e e EDP 0 (3) 内、外导体圆柱表面上和两种电介质交界面上有极化电荷,它们分别是: 在 1 R处: 1 p 8 3 )( R eP 在 3 R处: 3 R eP 4 p 在 2 R处:: 222 21p 848 3 )( RRR ePeP 2-10 有三块相互平行、面积均为 S 的薄导体平板,A、B 板间是厚度为 d 的空气层,B、C 板间则 是厚度为 d 的两层介质,它们的介电常数分别为 1 和 2 ,如题 2-10 所示。设 A、C 两板接地, B 板的电荷为 Q,忽略边缘效应,试求: (1)板间三区域内的电场强度; (2)两介质交界面上的极化电荷面密度; (3)A、C 板各自的自由电荷面密度。 解 (1)在 A、C 板间的三介质区域内,分别为均匀电场,在 Q 为正电荷时各电场方向如图所示,从而有 012 0011 1122 E dE dE d E sE sQ EE 从而解得 图 2-9 AB C ddd 2 E 1 E 0 E Q 2n e 1n e 2 1 0 题图 2-10 0221 120 010212010212010212 () ()()() QQQ EEE sss 及及 (2)在两介质分界面上 212010 210 120 1n2021012n21n1p2p1p S Q EE eEDEDePeP (3)在 A、C 板上的电荷面密度分别为 01212 0022 010212010212 () ()() AC QQ EE ss 及 2-12 如题图 2-12 所示球形电容器中,对半地填充有介电常数分别为 1 和 2 两种均匀介质,两介 质交界面是以球心为中心的圆环面。在内、外导体间施加电压 U 时,试求: (1)电容器中的电位函数和电场强度; (2)内导体两部分表面上的自由电荷密度。 解: (1) 方法一:设内导体带电荷为Q,外导体带电荷Q,选球坐标,应用高斯定律 QsdD S 由媒质分界面条件可知,在两种介质中 2121 DDEE ,,所以 QsdEsdEsdEsdDsdD SSSSS 12121 21221121 QEr 21 2 2 r e r Q E 21 2 2 (1) 令外导体为参考导体,则电位函数为 22121 2 11 22 22 Rr Q rd r Q ldE R r R r (2) 212121 2 11 22 2 1 2 1RR Q rd r Q ldEU R R R R 12 21 21 2RR RURQ 将上式带入(1) (2)得 r 2 12 21 e r 1 RR RUR E , 212 21 R 1 r 1 RR RUR 题图 2-12 方法二 :用静电场的边值问题求解,在均匀介质 1 和介质 2 中,电位分别满足拉普拉斯方程,并 且边界面条件相同,所以可判断两个区域的电位函数相同,有 0U 0 21 RrRr 2 ; 取球坐标系有 0 rrr r rr 1 2 2 22 2 sin 1 )(sin sin 1 )( 22 2 在两种介质中,都与、无关,所以 0 r r rr 1 2 2 )( 2 上式的通解为 2 1 c r c 有边界条件解得: 1 c 21 21 RR URR 2 c 21 2 RR UR 所以 212 21 R 1 r 1 RR RUR , r 2 12 21 e r 1 RR RUR E (2) 两种介质中的电位移矢量分别为 111 ED , 222 ED 根据分界面条件 12n DDe 对于本题,设媒质 2 为介质,媒质 1 为导体,因此有0D1 , n2 eD 则内导体两部分表面上的自由电荷密度为 12 21 n111 RR UR eRE )(, 12 22 n122 RR UR eRE )( 2-15有三个同心导体球壳的半径分别是 321321, aaaaaa和,导体球壳之间是真空。已知球 壳 2 上的电量为 q,内球壳 1 与外球壳 3 均接地。求: (1)球壳 2 与内、外球壳之间的电场和电位分布 (2)内球壳 1 的外表面与外球壳 3 的内平面上的电荷面密度 21 和。 解:内球壳外表面电荷密度为 1 ,外球壳内表面电荷密度 2 。由高斯定律qsdD 得: 当 21 ara时, e r aD Ee r a DasdD r s 2 0 2 11 0 1 2 2 11 2 111 ,4 1 2 0 1 2 1 2 2 112321 0 11 2 0 2 11 11 4 4 ,4 2 11 r qa DqasdDarara r a dr r a ldE s a r a r 时,当 ,ra ra qa dr r qa ldE a r a r 3 2 30 1 2 1 2 0 1 2 1 22 33 4 4 4 4 , 又 当 2 ar 时 , 21 , 即 23 230 1 2 1 21 20 11 4 4 aa aa qa aa a a 解得: 1321 23 1 4aaaa qaa 在 3 ar 处, 22 pen 2332 12 2 3 1 2 1 2 44 4 aaaa qaa a a 2-17 在半径分别为 a 和 b(ba)的同轴长圆柱形导体之间,充满密度为 0 的空间电荷,且内、 外筒形导体之间的电压为 U,如题图 2-16 所示。试用边值问题的方法求电荷区内的电位函数。 解:圆柱形导体之间的电位满足泊松方程,对应的边值问题为 0U ba 0 2 ; 在圆柱形坐标中电位仅是的函数,因此泊松方程有如下形式: 0 1 2 上式的通解为 21 2 0 cc 4 ln 由给定的边界条件确定积分常数: a b U ab c ln 4 )( 0 22 0 1 , 0 2 00 22 0 2 4 ln ln 4 )( b a b bU ab c 所以: 0 2 0 0 22 0 0 22 0 0 2 0 4 b a b bU 4 ab a b U 4 ab 4 ln ln ln ln )( )( 2-19 两平行导体平板,相距为 d,板的尺寸远大于 d,一板的电位为零,另一板电位为 0 V,两板 题图 2-16 - - 间充满电荷,电荷体密度与距离成正比,即xx 0 )(。试求两板间的电位分布(注:x 0 处 板的电位为零) 。 解:两平行导体平板间的电位满足泊松方程,忽略边缘效应,在直角坐标系对应的边值问题为 U0 x dx0x 0 2 ; 上式泊松方程转化为: 0 0 2 2 x xd d 其通解 21 0 3 0 6 CxC x 由给定的边界条件确定积分常数: 0C2, 0 2 00 1 6 d d U C 所以:xxd d xU )( 6 22 0 00 上式第一项为电源对电位函数的贡献,第二项为电荷)(x的贡献。 2-20 在无限大接地导体平面两侧各有一点电荷 1 q和 2 q,与导体平面的距离为 d,求空间电位的分 布。 解:因为是无限大接地导体,所以,当 1 q单独作用时,接地导体对 2 q相当于屏蔽作用,当 2 q单 独作用时,接地导体对 1 q相当于屏蔽作用,所以: 1 q单独作用时产生的电位在 1 q所在侧,设 1 r和 2 r分别为 1 q和 1 q的镜像到 p 的距离,由镜像法得: ) 11 ( 444 210 1 20 1 10 1 1 rr q r q r q 2 q单独作用时产生的电位在 2 q所在侧, 设 3 r和 4 r分别为 2 q和 2 q的镜像到 p 的距离, 由镜像法得: ) 11 ( 444 430 2 40 2 30 2 2 rr q r q r q xo U )(x 题图 2-19 d 2-28 若将某对称的三芯电缆中三个导体相连,测得导体与铅皮间的电容为 0.051F,若将电缆中 的两导体与铅皮相连,它们与另一导体间的电容为 0.037F,求: (1)电缆的各部分电容; (2)每一相的工作电容; (3)若在导体 1、2 之间加直流电压 100V,求导体每单位长度的电荷量。 解:三芯电缆的结构及各部分电容如图(a)所示 (1)对应于两次测量的等值电容电路分别如图(b)和图(c)所示: 由图(b)得: 051. 03 0 CF,017 . 0 0 CF 由图(c)得: 0370CCC 110 .F 01 . 0 )017 . 0 037 . 0 ( 2 1 1 CF 图(a)图(b) 图(c)图(d) 图(e) (2)工作电容是指在一定的工作状态下的等值电容,在这里是指三相工作时一相的电容,等值 电容如图(d)和(e)所示: 所以,一相的工作电容为 047 . 0 3C 10 CCF (3)若在导体 1,2 之间接一直流电压 100V,则从 A, B 端看去的等效电容为: 0235 . 0 2 CC AB F 所以 35 . 2 1000235 . 0 ABABAB UCqmC / 注:电缆是作为无限长来处理的,所以这里的电容均应理解为单位长度的电容。注:电缆是作为无限长来处理的,所以这里的电容均应理解为单位长度的电容。 2-31 一个由两只同心导电球壳构成的电容器,内球半径为 a,外球壳半径为 b,外球壳很薄, 其厚度可略去不计,两球壳上所带电荷分别为+Q 和-Q,均匀分布在球面上。求这个同心球型电容 器的静电能量。 解:同心球形电容器的电容为: ab ab C 0 4 所以,同心球形电容器中的静电能量为 ab Qab C Q We 0 22 42 1 2 1 2-32 空气中,相隔 1cm 的两块平行导电平板充电到 100V 后脱离电源,然后将一厚度为 1mm 的绝缘导电片插入两极间,问: (1)忽略边缘效应,导电片吸收了多少能量?这部分能量起到了什么作用?两板间的电压和 电荷的改变量各为多少?最后存储在其中的能量多大? (2)如果电压源一直与两平导电行板相连,重答前题。 解:设导电平板的面积为 S。两平行板间的间隔为 d=1cm。显然,绝缘导电片的厚度 mmd1 10 1 。平板间的电压为VU100 0 。 (1) 忽略边缘效应,未插入绝缘导电片时 2 0 0 2 0000 0 000 2 1 2 1 ,U d S UCWU d S UCq e 插入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