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牛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缺失分析——以河套学院为例.doc_第1页
当代大学牛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缺失分析——以河套学院为例.doc_第2页
当代大学牛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缺失分析——以河套学院为例.doc_第3页
当代大学牛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缺失分析——以河套学院为例.doc_第4页
当代大学牛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缺失分析——以河套学院为例.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代大学牛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缺失分析以河套学院为例-大学语文论文当代大学牛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缺失分析以河套学院为例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 (NJSZ1335)的成果。 作者简介李青梅,女,河套学院汉语言文学系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人文修养、思想政治、沟通和礼仪教学等;张运舟,男,河套学院汉语言文学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逻辑学;李雪莉,女,河套学院汉语言文学系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学理论。 李青梅张运舟李雪莉 (河套学院 汉语言文学系,内蒙古巴彦淖尔015000) 摘要调查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度、认同度和获得途径,分析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缺失的原因,为高校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研究和传播提供一定的现实基础和依据,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的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传统文化;文化素养;缺失原因 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4)06-0047-02 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气、创造力和生命力的群体,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态度如何,往往影响着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研究”课题组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河套学院2011级2013级文、理、工、艺术等本、专科15个专业的65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现状,分析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缺失的原因,为高校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研究和传播提供一定的现实基础和依据。 一、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现状 第一,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度低。在“你清楚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哪些吗?”中只有18%的大学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有69%的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至于中国传统文化到底涵盖哪些内容,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释道(儒家、佛家、道家)的三大思想精神”方面,只有18%的大学生知道并能够区分三者观点。对于中国最著名的四大名著,没有学生全部看过,有33%的大学生只看过其中的一两部。对于行书、草书、隶书、篆书等一般的书法字体,只有6%的大学生(文史类居多)能看出是哪些名家的字体。对中国传统礼仪,只有8%的学生非常了解并能熟练运用,64%的大学生只能简单运用。 第二,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度较高。82%的大学生对中国拥有如此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感到非常自豪。68%的大学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是永恒的。54%的大学生会用中国传统的仁义礼信忠孝廉耻作为自己的道德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有55%的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在当下中国起着很重要的社会作用。 第三,大学生认为当前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力度不够。56%的大学生认为应积极纠正国外兴起 “儒家热” 而国内却备受冷落的现象。 第四,大学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教育途径过窄。54% 的大学生主要靠课堂习得,并且认为课堂教学虽然以其系统性和强制性在传统文化的灌输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我们国家实行的是应试教育,中小学期间忙于应付升学考试,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大学又侧重专业教学,所以不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 二、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缺失原因分析 调查显示,高校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使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新一代青年人,尤其是当代大学生中出现了断层,令人担忧! 1.大学传统文化课程缺位。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了对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调查数据显示,有45%的大学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无用,而沉迷于网络,热衷于快餐文化和通俗文化,这并不能全怪学生,因为当前的高校教育现实是,公共课程中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课程很少,尤其是理工类专业或偏重于理工科的学校里,除了开设大学语文外,迫于就业的压力,将人文课程束之高阁,更不会开设儒家的经典典籍等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了,年青一代也没有机会去接触这些经典的著作,更没有主动去阅读的。功利化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现实需求使部分学校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看做专业课程之外的一种补充学习,可有可无是目前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普遍面临的窘境。 2.大学传统文化师资缺失。一方面大部分大学教师没有意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也没有认识到自己在传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责任,将自己的经历放于科研和本专业学科建设上,传统文化教师队伍建设流于形式,无人问津;许多大学面临着缺乏独立承担传统文化课程的师资,大学传统文化教育中能够深入领会文化经典基本精神,并能够以现代视阈把握文化经典知识的教师甚少,而这种状况也不是在短期内能够解决的。 3.大学传统文化教育内容陈旧、手段单一。目前,高校传统文化课程大部分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课程内容多是罗列各种文化形态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与时代结合不紧密,与现实脱钩,再加上教育手段单一,教学大多流于形式,随意性强,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4.高校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典籍质量差、数量少,陈列于书店或图书馆的传统文化书籍内容要么简单罗列,要么深奥难懂,很少有将现代与传统相结合并适合现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书籍,造成了传统文化的传播与现代大学生文化需求相脱节的现状。 5.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冲击。 首先,我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纷繁复杂。我国思想文化领域是国际敌对势力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长期渗透的重点领域。大学生思想不成熟,抵制力差,西方文化新鲜和异类的特点吸引着青年学生的追随效仿,部分大学生开始否定和丢弃传统文化。 其次,市场经济的影响,加之就业困难的压力,促使大学生学习追求热门专业,注重专业技能的学习,忽视了传统文化的学习。 再次,“风靡”网络的低俗文化侵蚀着大学生的头脑,使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辨别能力不断下滑,文化素养水平低落。 高校应该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作用,综合运用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等方式,把弘扬和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教育全过程,使之内化为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 【 参 考 文 献 】 1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R.2013.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12. 3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意见M.2013. 4王贝贝,张景书.当代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现状及其教育J.前沿,2012(24). 5汤新芳,光耀.对90后大学生传统文化认知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