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绿色课堂模式下的高中语文戏剧教学以长亭送别为例-大学语文论文绿色课堂模式下的高中语文戏剧教学以长亭送别为例 周大琳 (江苏省启东市汇龙中学,江苏南通226200) 摘要戏剧文学借助文字,将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立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精致阅读,不仅能够形成与时代、作者、生命的对接,而且能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提高人文素养。在戏曲教学中,采用“三段四模块”的教学理念,解读戏剧文本。 关键词绿色课堂模式;长亭送别;戏剧教学 中图分类号H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5)03-0165-02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戏剧文学教学一直处于边缘领域。大多数教师秉持“高考考什么,就教什么”的理念,在阅读教学方面把古诗文阅读、散文、小说等文本阅读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不重视戏剧教学甚至忽略戏剧教学。在这样的教学现状下,学生不了解戏剧文学的构成体例,阅读有障碍,即便是一些学生耳熟能详的戏剧经典,学生只能借助情节梗概大致了解作品,难以真正感受原著的魅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戏剧文学教学提出如下要求:“培养阅读古今中外戏剧作品的兴趣,从优秀的戏剧作品中吸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学习鉴赏戏剧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戏剧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读戏剧作品,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表演剧本的精彩片段,品味语言,深入领会作品内涵,体验人物的命运遭遇和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大语文”教育观念,笔者以长亭送别为例,结合学校的绿色课堂“三段四模块”的教学理念,探讨戏剧教学设计思路,让学生短时高效地了解戏剧,进而走进戏剧,与名家经典对话。 长亭送别是王实甫西厢记中最为精彩的片段之一,人物形象鲜明,语言充满诗情画意,为此,特设计如下目标: 课前学习目标 1.识记有关王实甫其人及元杂剧体例特点的文学常识。 2.借助课文中的注释和工具书扫清语言障碍,熟悉本折剧情。 课上教学目标 1.分析艺术形象崔莺莺的典型意义,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人生观。 2.学会鉴赏剧本曲词,品味剧作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走进剧作 配合着送别的音乐,朗诵“相见时难别亦难”、“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多情自古伤离别”等诗句,进而说明这些诗句都是给离别最好的诠释,今天就一同走进长亭送别,体验那凄美的离别场景。 (二)温故链接,预习展示 1.结合文本检查学生对戏剧常识的认知情况: 如:小梁州是曲牌名;(把酒了,坐)是“科”、“介”;“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是曲词;(旦云)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是“科”和“白”。 2.用一句话概括本折戏的内容: 明确:概括原则何人何地何事,学生据此可以概括出:崔莺莺、红娘、老夫人等到十里长亭为张生送别。 3.围绕送别地点“长亭”及剧情的发展,理清思路,拟出四字小标题(标题中要出现地点“长亭”)。 前往长亭(开端)长亭别宴(发展)长亭话别(高潮)长亭分别(结局) (三)交流质疑,精讲点拨 4.这场送别戏共有19支曲文,由莺莺主唱,小组依据送别场面,探讨崔莺莺的内心世界,每一个场面到文本中找一个字概括崔莺莺的心情并分析原因。 明确:恨;恨;怕;愁(离恨别愁) 原因:因离别在即生怨恨;因功名利禄生痛恨;因停妻再娶而不安;因别后思念添忧愁 5.随着送别场面的推进,我们剖析了崔莺莺的心路历程,请说说你心目中的莺莺是怎样一位女性? 明确:是一位珍视自由爱情,厌弃功名利禄的封建礼教叛逆者。 拓展:(1)莺莺的性格与红楼梦中的哪个女子相似,说说理由。 学生很容易想到林黛玉,并结合“晴(晴雯)有林风”的分析思路,归纳出她们在容貌、才情、品性等方面的相似之处。 (2)当爱情来临时,你该怎么办? 百度百科:马克思主义认为爱情是指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男女双方基于共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彼此相互爱慕,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生活伴侣的一种高尚的情感。 百度百科:现代的爱情观是以男女双方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为前提,以自由恋爱为基础,以共同承担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为己任,因此,它具有如下四大特征: 其一,自愿互爱;其二,忠贞专一;其三,相容互补;其四,强烈持久。 (3)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宝玉笑道:“妹妹,你说好不好?”林黛玉笑道:“果然有趣。”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红楼梦第二十三回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长亭送别不仅是一支凄美的离歌,还给人以诗情画意的美感享受。正如林黛玉所说:词藻警人,余香满口,王实甫的词深得骚人之趣,有“花间美人”之美誉。以端正好为例,我们细细品析。 6.鉴赏: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要求学生结合曲词,展开想象,描述画面:青蓝色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庭院中,凋零的菊花堆积满地,西风呼啸地吹过,北雁向南飞去。知道是什么把那经霜的枫林染成醉红色的吗?全是离别之人洒下的眼泪啊! 王实甫选取了碧天、白云、黄花、西风、南飞雁、霜林等意象,运用了化用、拟人、设问、借景抒情等手法,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寥落萧瑟的暮秋图景,莺莺在前往长亭时因景生情,因即将与张生分别,而内心充满了离恨。 此情此景与柳永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句相吻合。 归纳鉴赏方法:手法+分析手法+写了什么+写出了什么(情感) (四)当堂反馈、应用拓展 7.根据上述鉴赏方法,赏析: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借景抒情、直抒胸臆。比喻、夸张、反问。莺莺在落日余晖中,目送扬鞭而去的张生,心生万种忧愁。作者将抽象的烦恼化为能用车子的装载的物质,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据此,我们可以联想以下句子: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只恐双溪舴z艋mng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试问闲愁都d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8.诵读西厢记中的经典语句 (1)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2)东风摇曳垂杨线,游丝牵惹桃花片,珠帘掩映芙蓉面。 (3)娇羞花解语,温柔玉有香。 (4)花影重叠香风细,庭院深沉淡月明。 通过以上教学环节,学生对西厢记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崔莺莺有了大体的了解,并学会了赏析剧本中的曲词。这时,将西厢记的目录出示给学生们看,并指出精彩片段,强化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对剧本研读已经排除障碍,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精彩片段或阅读原著,亦可以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体会,挑选片段表演。楼世洲、朱旭东认为:“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机地引入除小说、散文、诗歌三大文学体裁以外的各种艺术种类,使之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与文本之间沟通的重要媒介,丰富语文教学资源;同时,通过借鉴其他艺术样式的传达方式和表演手段,实现语文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地质学地球构造与矿产资源知识点梳理与习题集
- 全新危险废物运输合同
- 市政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试题及答案
- 金融行业资金流水证明书(8篇)
- 鼓励创新思维实现团队突破计划
- 加强团队合作的仓库管理方案计划
- 有效进行仓库费用预算的方法计划
- 工程经济决策分析题目试题及答案
- 设计行业趋势分析与个人应对策略计划
- 水利水电工程创新策略与试题及答案
- 一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危害评估报告
- 茶叶加工机械与设备(全套524张课件)
-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4.分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及应用练习 苏教版 (共11张PPT)
- 设备机房出入登记表
- 电脑节能环保证书
- 工程质保金付款申请表格
- 建房界址四邻无争议确认表
- 烤烟田间成熟度的辨别
- 肝胆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理论考试(题库)
- 机械设备安装与维修理论教案
- 房屋外立面改造施工组织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