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华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优质课件(第2124课)_第1页
2017华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优质课件(第2124课)_第2页
2017华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优质课件(第2124课)_第3页
2017华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优质课件(第2124课)_第4页
2017华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优质课件(第2124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历史上册(HS) 教学课件,第七单元 殖民扩张和殖民地人民的抗争,第21课 印度的殖民化和 印度人民的抗英斗争,游弋在海上的英国舰队,从17世纪起,黑奴贸易成为西方殖民者掠夺非洲的重要手段之一。最先进行黑奴贸易的是葡萄牙,早期的黑奴贸易为葡、西两国所垄断。17世纪中叶以后,英国后来居上,成为最大的黑奴贩子。,新课导入,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以后 ,英国开始殖民扩张,英,海上霸主,西,荷,法,16世纪末,“无敌舰队”之战,三次“英荷战争”,17世纪上,17世纪上18世纪中,“七年战争”,19世纪,英国在北美、非洲、亚洲等地建立殖民地,殖民地已遍及世界各地,英国成了“日不落帝国”。,学习目标,1、讲述英国殖民者克莱武在印度疯狂掠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英国最早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 2、概述章西女王领导反抗殖民统治斗争的主要事迹,体会殖民地国家和人民反抗殖民侵略的正义性。,罗伯特.克莱武 Robert Clive 1725.9.251774.11.22,英国东印度公司 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 1600年成立 1874年解散 负责在印度进行殖民活动的机构,英国还利用东印度公司对中国进行鸦片贸易,对中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新课讲解,一、英国征服印度,17世纪初,英国开始侵入印度。 1757年,克莱武率领英军通过普拉西战役,占领孟加拉省,标志印度开始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18世纪末,英国对殖民地征服步伐加快。 19世纪中期,基本控制整个印度。,过程,英国殖民者的印度仆人,伺候英国小姑娘的印度仆人,1757年,殖民头子克莱武率领英军占领孟加拉, 印度开始沦为殖民地。,1757年印度开始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殖民者处死印度人,英国殖民者利用宗教、种族和种姓矛盾, 挑起印度人打印度人,乘机侵吞印度土地。,19世纪中叶印度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印度饥民,英国殖民者对印度的殖民掠夺,1.侵吞印度土地;,2.洗劫印度各邦国库;,3.向民众征收高额税赋。,英国“像海绵一样从恒河边上吸取财富,又挤出来倒在泰晤士河中。”,印度,英 国,英国对印度的侵略,19世纪中叶印度 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章西女王(原名阿克希米葩依) 18351858.6.18,二、印度民族大起义,1857年反英大起义中的印度士兵,1857年至1859年,印度爆发了大规模的反英民族起义,年轻的章西女王领导起义军与英军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沉重打击了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战斗中的章西女王,涂油子弹事件,第一,表现了印度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和争取民族独立自由的不屈精神。 第二,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迫使英国殖民当局改变其统治政策。 第三,一定程度上遏制英国对亚洲其他地区的侵略活动。,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意义 :,1.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2.英国在印度的扩张和掠夺 3.英国建立东印度公司,英国的 征服印度,1.印度与英国殖民者的矛盾 2.1857第一次民族大起义 3.章西女王的英雄事迹 4.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意义,印度民族 大起义,课堂小结,1、建立东印度公司,以私营公司名义对印度殖民侵略活动的是哪个国家( ) A、法国 B、德国 C、 英国 D、美国 2、英国从印度殖民地主要获取了大量的( ) A、财富和生产原料 B、奴隶 C、生产技术 D、 市场 3、1857年印度爆发“土兵”大起义,反对的殖民侵略者(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西班牙,C,A,A,随堂演练,4、1857 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导火线是( ) A、东印度公司的建立 B、西班牙殖民者的残暴统治 C、莫卧儿王朝分崩离析 D、涂油子弹事件,D,九年级历史上册(HS) 教学课件,第八单元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第22课 美国南北战争,美国第45任(现任) 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新课导入,华盛顿,杰斐逊,老罗斯福,林肯,美国拉什莫尔山(总统山),哦,船长,我的船长! 我们险恶的航程已经告终, 我们的船安渡过惊涛骇浪, 我们寻求的奖赏已赢得手中。 港口已经不远,钟声我已听见, 万千人众在欢呼呐喊, 目迎着我们的船从容返航, 我们的船威严而且勇敢。 可是,心啊!心啊!心啊! 哦,殷红的血滴流泻, 在甲板上,那里躺着我的船长, 他已倒下,已死去,已冷却。,啊,船长!我的船长 节选自华尔脱惠特曼草叶集,华尔脱惠特曼 1810.5.311892.3.26 美国纽约长岛诗人,(林肯),(南北战争),学习目标,1.掌握南北战争的原因、起止时间、核心问题、导火线、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南北战争的意义等知识点。 2.试从战争爆发的原因、性质、影 响等方面对比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异同。,美国南方种植园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新课讲解,一、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北方工业经济的发展北方资本主义经济,战前美国工业发展表,南北冲突的基本矛盾,北方资产阶级所需要的自由劳动力、商品市场和工业原料都受到了南方黑人奴隶制的严重制约,所以主张废除奴隶制。南方种植园主为了获取丰厚利润,主张维护奴隶制。这就形成了南北双方“水火不容”的局面,导致内战爆发。,奴隶制种植园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矛盾,根本原因 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严重阻碍了 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哈里特比彻斯托 Harriet Elizabeth Beecher Stowe 1811.6.141896.7.1 美国康涅狄格州利奇费德女作家,汤姆叔叔的小屋英文本,汤姆叔叔的小屋插图,写了一本书,酿成了一场大战的小妇人。 林肯1862年 要是没有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亚伯拉罕林肯也就不可能当选为美国总统。 作家查尔斯萨姆纳,亚伯拉罕林肯 Abraham Lincoln 1809.2.121865.4.15 美国第16任总统,1861年3月4日林肯就职演说讲稿,导火线:1860 年林肯当选总统,南联邦“总统”杰佛逊戴维斯,美国南部叛乱诸州 作战旗帜,大选揭晓后,南方种植园主制造分裂,发动了叛乱。南方11个州先后退出联邦,宣布成立“美利坚诸州同盟”,并制定新宪法,选举总统,定都弗吉尼亚州的里士满。,1861年4月12日,南方联盟不宣而战,14日占领了联邦政府军驻守的萨姆特要塞。南北战争正式爆发,林肯不得不宣布对南方作战。,萨姆特要塞打响南北战争第一枪,林肯并不主张用过激方式废除奴隶制,认为可用和平方式,先限制奴隶制,然后逐步加以废除,而关键是维护联邦统一。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北方政府根本没有进行战争的准备,只是仓促应战,而南方则是蓄谋已久,有优良的装备和训练有素的军队。所以,尽管北方在多方面都占有优势,还是被南方打得节节败退,连首都华盛顿也险些被叛军攻破。,美国内战初期南北双方力量对比表,初期战况 北方节节失利,二、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1年7月北方军队进攻里士满大败而归,通过宅地法定居下来的人们,1862年5月20日颁布宅地法 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自美国建国后向西部扩张领土以来,广大劳动者为了在西部垦种土地,建立家园,一直为争取民主的土地法令而斗争。 1861年爆发南北战争以后,联邦政府为了争取群众支持它反对南部奴隶主的战争,于1862年颁布了满足广大人民土地要求的宅地法案。,林肯阅读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2年9月22日颁布解放黑奴宣言,解放黑奴宣言是合众国总统于1862年9月22日颁布的。1863年1月1日又正式命令解放奴隶。黑人没有得到政治权利,也没有得到土地。但宣言中表明林肯政府已从限制奴隶制转变为完全废除奴隶制,把战争放到新的基础上。,北方军队中第一支黑人军团,人民群众和黑奴的革命情绪迅速高涨,战争形势骤然改观。,北军在葛底斯堡大败南军,葛底斯堡之役,1863年7月14日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战斗。在葛底斯堡方圆不到25平方英里,人口不足2400人的小镇辖地,双方集结了近17.2万兵力和634门大炮。 葛底斯堡战役是到那时为止美国历史上流血最多的一次战役。联邦军死伤和失踪2.3万人,南军2.8万人。 葛底斯堡战役是南北战争的转折点,此后南方同盟军转入了战略防御,联邦军完全掌握了战争主动权。,三、葛底斯堡战役,南方军队统帅罗伯特李将军(左)向北方 军队统帅尤里西斯格兰特(右)投降,1865年4月9日南北战争结束,美国南北战争北方获胜的原因,北方代表的是先进生产力的方向;,林肯政府的有力领导,法令的颁布;,北方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人民群众和黑奴的积极参加。,南北战争性质及历史意义,性质: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意义:维护了美国的统一,废除了黑奴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进 一步发展的障碍,为美国经济迅速超过英、法等国家创造了条件。,美国独立战争 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奴隶制度,1.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尖锐对立 2.林肯当选总统和南方叛乱 3.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南北战争 的爆发,1.内战初期北方失利 2.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 3.1863年北方军队转入反攻 4.1865年4月内战以北方胜利而告终 5.美国南北战争的性质和意义,北方的胜利,课堂小结,1.解放黑奴宣言的主要内容是( )。 A.分给黑人土地 B.取消南方种植园 C.废除黑奴制度 D.给予黑人公民权 2.美国南北矛盾的焦点是( )。 A.关税问题 B.奴隶制存废问题 C.向西部扩张领土的问题 D.资本主义存废问题 3.美国南北战争的性质是( )。 A.资产阶级改革 B.资产阶级革命 C.社会主义革命 D.民族解放运动 4.美国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对种族歧视的态度不同 B.林肯当选总统 C.领土扩张问题上存在分歧 D.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C,B,B,D,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严重阻碍了 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随堂演练,5.美国内战的导火线是( )。 A.美国的领土扩张 B.解放黑奴宣言的颁布 C.南方11个州脱离联邦 D.林肯当选总统 6.美国内战的起止时间是( )。 A.18601864年 B.18611865年 C.18601865年 D.18611864年 7.说说美国历史上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有什么不同。,B,答:美国独立战争是为了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发展资本主义,是一次以民族解放独立为形式的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南北战争是为了维护美国的统一,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是一次内战形式的资产阶级革命。,1861年4月1865年4月 内战4年,D,九年级历史上册(HS) 教学课件,第八单元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第23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修铁路 (俄)萨维茨基 1874年,沙皇俄国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却仍然封闭保守,民穷国弱,远远落后于欧美诸国。野蛮的封建农奴制度阻碍着俄国社会的进步。19世纪中叶,振兴国家的强烈愿望,促使沙俄进行改革,新课导入,彼得一世(彼得大帝) 1672.5.301725.2.8 俄国沙皇,彼得一世,即彼得大帝,俄国沙皇(16821725)。他在位期间,积极向西方学习,兴办工场,振兴贸易;改革军制,建立正规的陆海军;加强中央集权,同时积极对外扩张,取得波罗的海出海口;营建新都圣彼得堡。他的统治为近代俄国的发展打下了基础。1721年改国号为俄罗斯帝国。,俄罗斯人的祖先为东斯拉夫人罗斯部族,俄国原是斯拉夫人建立的国家,出现于9世纪。近代俄国是在莫斯科公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莫斯科原是偏僻小乡村,12世纪中期建城。以它为中心逐渐形成莫斯科公国,陆续合并周围几个公国。13世纪为蒙古金帐汗国统治下的一个封建小邦。俄国,即俄罗斯封建国家。,1480年,俄罗斯摆脱蒙古人控制而独立。莫斯科公国逐渐成为俄罗斯统一国家的核心。1547年始,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伊凡雷帝)改大公称号为沙皇。俄罗斯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沙俄是沙皇俄国的简称,即沙皇统治时期的俄国。,伊凡四世瓦西里耶维奇(1530年8月25日1584年3月18日),又被称为伊凡雷帝。瓦西里三世与叶琳娜格林斯卡娅之子,俄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沙皇。1533年至1547年为莫斯科大公,1547年至1584年为沙皇。 他在位时,希望自己能像古代罗马皇帝凯撒(“沙”是凯撒的俄文音译)那样行使权力,不满大公这一称号,于是在1547年1月16日加冕改称沙皇。莫斯科公国由此为沙皇俄国,简称沙俄。,伊凡四世,学习目标,1、掌握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原因、内容及评价。 2、能够正确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3、认识沙俄的发展史是不断侵略扩张的历史。,此图描绘了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前,地主向农奴收欠租的情景。从图中可以看到,农民破旧的茅草房间;一位交不起租的妇女正跪在地上,乞求地主稍微宽限些时日。冷酷的地主毫不理睬她的乞求,指着农妇身后的那头耕牛,准备让人将牛拉走。,一、农奴制的危机,新课讲解,俄国在庄园作坊中劳动的农奴,地主监督农奴在田间劳动 ,依附于封建地主。 使用地主的土地(称为份地),只有使用权,可以世代相传,地主可以没收农奴的份地。 有自己的生产工具 要向地主缴纳人头税、结婚税、财产继承税,服劳役和交纳一定数额的实物作为地租。 地主不能任意杀死农奴,但可以买卖或转赠。,简单地说,农奴就是人身权利受到限制的人,1825年12月(俄历)贵族革命者在彼得堡举行起义 (12月党人起义),1825 年12月14日清早,乘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去世之机,3000多名俄国陆海军官兵,列队走向首都彼得堡市中心的元老院广场。他们全副武装,一路高呼“拒绝宣誓”“反对宣誓”“要求宪法”“要求民主”。上午10时,陆海军官兵们在元老院广场彼得一世铜像旁布成战斗方阵,荷枪实弹,直指正在准备登极为皇的尼古拉一世。,克里米亚战争(Crimean War),1853年至1856年间,尼古拉一世为扩大在黑海和高加索的统治权而战。一方是俄罗斯,另一方是奥斯曼帝国、法国、英国。俄国失败,暴露农奴制的弊端,加剧国内矛盾。,直接原因:“克里米亚战争”失败,亚历山大二世尼古拉耶维奇 1818.4.171881.3.13 18551881在位,1855年秋,尼古拉一世在克里米亚战争行将战败时突然去世。也有服毒自杀的传说。在俄国内外危机的冲击中,其长子亚历山大二世继位。 亚历山大二世于18551881年在位。在位期间,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废除农奴制已势在必行。为了阻止革命的爆发,亚历山大二世在尽量维护贵族、地主利益的前提下,于1861年3月5日签署了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从此,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农奴制废除的根本原因 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二、1861年改革,此图描绘了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后,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吻自己主人脚的场面。它表现了这次改革是由农奴主实施,而农民只能被动地接受“恩赐”的情况。,性质:沙皇进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解放”后的农奴,20世纪初俄国的冶金工厂,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推进工业化,为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改革后,俄国的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改革很不彻底,封建残余依然存在,俄国在西方列强中处于落后的地位。,评价俄国农奴制废除,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改革并不彻底,保留了大量 的封建残余。,没摧毁地主土地所有制 和沙皇专制制度,进步性,局限性,1.19世纪前期俄国资本主义逐步发展起来 2.农奴制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巨大障碍 3.工人、士兵、新兴资产阶级的武装起义,农奴制的危机,1.克里米亚战争暴露农奴制的弊端 2.亚历山大二世被迫废除农奴制 3.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具体措施 4.对俄国废除农奴制度的评价,农奴制的废除,课堂小结,1.俄国废除农奴制是一次( )。 A.农奴兴起的“自下而上”的改革 B.资产阶级兴起的“自下而上”的改革 C.沙皇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D.资产阶级与沙皇联合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2.1825年,俄国“十二月党人”发动武装起义,号召( )。 建立农民政权 用革命手段废除农奴制 推翻沙皇统治 改变工资制度 A. B. C. D. 3.史学界普遍认为: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得出这一认识的主要依据是( )。 A.改革使俄国摆脱了民族危机 B.改革使农奴无偿获得了土地 C.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D.改革废除了沙皇统治,C,C,C,随堂演练,4.19世纪中期,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途径是( )。 A.资产阶级革命 B.资产阶级改革 C.统一战争 D.民族解放运动 5.农奴制度的废除对俄国社会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6.19世纪中期,俄国废除农奴制已势在必行。请回答: (1)是谁在维护什么人的前提下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2)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改革? (3)农奴制的废除在俄国历史上地位如何? (4)产生了怎样的进步作用? (5)这次改革的不彻底性是什么?,B,答: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但是改革并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亚历山大二世;维护贵族和地主利益,沙皇进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农奴制的废除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俄国工业生产迅速增长,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九年级历史上册(HS) 教学课件,第八单元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第24课 日本明治维新,新课导入,19世纪40年代,当中国在西方列强的入侵下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的时候,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也面临着丧失民族独立的危险。然而它却通过一系列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成为当时亚洲唯一保持民族独立的强国。日本是怎样进行社会改革的?社会改革对日本的发展又产生了怎样深刻的影响?“明治维新”将会告诉我们。,大国崛起之 百年维新片段,学习目标,1.了解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 2.简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3.探讨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镰仓幕府,德川幕府,一、德川幕府的统治,新课讲解,日本幕府时期的骑马武士,根本原因:幕府的封建统治阻碍了 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幕府时期的日本纺织工场,19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美、俄、英、法等国加强对外扩张,曾多次要求日本开港通商,均被日本拒绝。1853年7月8日,美国舰队入侵日本,随后,迫使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日本关闭的国门被打开,幕府统治危机更加严重。,1853 年美国首先打开日本国门,美国海军在横滨登陆(1853年),德川庆喜 1837.10.281913.11.22,德川幕府第十五代将军,倒幕运动中被迫还政天皇,终结了德川幕府统治。,“德川幕府”又称“江户幕府”。日本第三个封建军事政权。德川氏以江户城(今东京)为政治根据地,故亦称江户幕府。 自公元1603年德川家康受任征夷大将军在江户设幕府开始,至1867年第十五代将军庆喜,将政治大权奉还朝廷(即大政奉还)为止。约265年,为继镰仓,室町幕府之后,最强盛也是最后的武家政治组织。 在江户幕府时期,将军是实际上权力最大的人。,二、倒幕运动,中下级武士 将军和大名的家臣武士,商人 士、农、工、商视为末业 虽腰缠万贯 社会地位不高,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明治天皇 1852.11.31912.7.30 日本第122代天皇(18671912),明治天皇名睦仁。孝明天皇的第二皇子,母亲是英照皇太后。但真正的生母是权大纳言中山忠能的女儿中山庆子。万延元年(1860)定为储君,并赐名睦仁。 庆应三年(1867)倒幕运动开展之际,孝明天皇骤死,睦仁16岁继承皇位。在革命份子的鼓舞之下,12月9日断然实行“王政复古”。 历经戊辰战争(1868.1.271869.5.17 ),维新志士推翻江户幕府的统治,迫使德川庆喜还政于天皇睦仁。拥戴以他为首的政府建立天皇制专制统治政权,并大力推行明治维新改革。,鸟羽、伏见之役,1868年1月,幕府以讨伐叛逆为借口,首先挑起战争。双方在京都附近的鸟羽、伏见激战3天,倒幕派军队打败幕府军。4月,德川庆喜投降,德川幕府265年的统治被推翻。随后江户改称东京。1869年3月,明治政府迁都东京。5月,幕府残余势力被消灭。,倒幕派取得胜利的原因,幕府统治陷入全面危机;,倒幕派得到各阶层人民的配合和支持。,倒幕派取得胜利的意义,推翻幕府统治,建立以明治天皇为首的资产阶级、 地主阶级的联合政权,是明治维新的前提条件。,西乡隆盛 原名西乡隆永 18281877 生于萨摩藩 武士、军人、政治家,大久保利通 18301878 生于萨摩藩 武士、政治家,“维新三杰”,木户孝允 原名桂小五郎 18331877 生于长州藩 称为逃命小五郎,三、明治初年的改革,日本明治天皇宣布五条誓文 1.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 2.上下一心,盛行经纶; 3.官武一途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 使人心不倦; 4.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 5.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明治天皇,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废除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封建残余,扫除发展资本主义道路上的障碍。,以发展本国教育为根本 大力进行教育改革,提倡学习欧美资本主义,日本使团出访欧美,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引进 西方技术,发展近代企业;,文化教育:提倡“文明开化”,努 力发展教育;,社会生活:革除旧习,提倡欧美 生活方式;,军事:实行征兵制,建立近代化 军队(“皇军”)。,大名的 世袭领地,由中央任命官员 管理的行政区域,身穿西服举办西洋音乐会的东京大学生,明治维新作用: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由封建社会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天皇制”保留下来)。,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1.19世纪中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