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肝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观察.doc_第1页
人工肝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观察.doc_第2页
人工肝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观察.doc_第3页
人工肝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观察.doc_第4页
人工肝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观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工肝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 目的 探讨人工肝支持治疗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68例早、中、晚期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人工肝支持治疗,观察人工肝支持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168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进行人工肝支持治疗后,患者的肝功能及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治疗后早期患者有效率93.3%,中、晚期慢性重型肝炎的存活率分别为60.8%、10.8%。结论 人工肝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治疗表明,对肝功能有肯定的支持作用,不良反应轻,尤其对早、中期患者治疗效果更好。 【关键词】 慢性重型肝炎;肝衰竭;人工肝支持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 in treating patients with chronic severe hepatitis and the safety.Methods 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 was provided to 168 cases with early,medium-term or late chronic severe hepatitis besides routine general treatment,and the liver func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clinical symptom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observed.Result After treatment,the liver function and clinical symptoms of all the 168 cases were obviously improved;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patients with early severe hepatitis after treatment was 93.3%,the survival rates of the patients with medium-term or late chronic severe hepatitis were 68.4% and 6.6% respectively.Conclusions 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 is of positive effect for liver function,especially for patients with early and medium-term chronic severe hepatitis,with light side-effect.KEYWORDS chronic severe hepatitis liver failure 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慢性重型肝炎所致肝衰竭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医生的棘手问题,病死率很高1,2。近年来,人工肝支持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已广泛应用于临床3,我们总结了人工肝支持治疗168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68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均为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的住院患者,其中男性102例,女性66例,年龄l265岁,平均年龄38岁,诊断符合200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定的标准4。168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均为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其中早、中、晚期患者分别为30例、92例、46例。1.2 治疗 168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均给予血浆、白蛋白、保肝药物、纠正水电解平衡等综合治疗,同时联合人工肝支持治疗。168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共进行人工肝支持治疗320次,其中有280次行血浆置换+血浆灌流,40次行单纯血浆置换,治疗次数最多的患者为6次,平均2.1次。每次血浆置换量为2 0003000ml,补充血浆量2 0003000 ml,血浆分离速度为2530 ml/min,血浆置换流量为3040 ml/min。血浆灌流时间为35h,治疗中根据凝血酶原时间调整肝素用量,治疗结束时用鱼精蛋白中和。治疗过程中进行心电、血压监护,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给予对症处理。1.3 检测项目 分别在每次治疗前和治疗后立即收集血液标本,检测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1.4 疗效判断标准5 (1)显效:人工肝治疗结束后,患者乏力、纳差、腹胀等症状明显减轻,黄疸、腹水等体征明显减轻,肝性脑病明显改善,TBIL下降50%,PTA上升30%以上;(2)有效:人工肝治疗结束后,患者乏力、纳差、腹胀等中毒症状减轻或有所改善,黄疸减轻、腹水减少,肝性脑病改善或好转,TBIL下降30%,PTA上升15%30%;(3)无效:治疗结束后,患者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TBIL虽下降,但PTA未上升,甚至下降,或肝性脑病无变化,或患者病情继续加重甚至恶化。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s表示,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处理,治疗前后检测指标比较采用配对t检测,P<0.05有统计学差异。2 结 果2.1 临床疗效 治疗前16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乏力、纳差、腹胀等消化道症状,每次经人工肝治疗后,症状有所改善,其显效率为9.5%(16/168),有效率58.3%(98/168),总有效率为67.8%。168例患者中,肝性脑病者46例,人工肝治疗后,21例肝性脑病消失,13例减轻,12例无变化,肝性脑病改善率为71.7%(33/46)。2.2 血常规、肾功能变化 168例患者电解质无明显变化,治疗前后肌酐、尿素氮、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3 肝功能及PTA变化 治疗后,血清TBIL、ALT、白蛋白有所下降,PTA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表1 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情况2.4 不良反应 168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共行人工肝治疗320次,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共出现不良反应21次(6.6%),其中血浆过敏17次(5.3%),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后迅速恢复。输液反应5次(1.6%),静脉注射异丙嗪和地塞米松治疗后恢复,均未影响治疗。2.5 存活率 168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经综合治疗联合人工肝治疗后,存活89例,总存活率为52.9%。其中30例早期重型肝炎患者28例,存活有效率93.3%;92例中期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自然恢复56例,存活率为60.8%;晚期46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除5例过渡至行肝移植治疗外,其余41例全部死亡,存活率仅为10.8%,死亡的原因主要是感染、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及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3 讨 论目前认为,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最为有效的手段,但肝移植存在供者器官来源短缺、费用高昂、须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等缺点。有研究资料显示5:人工肝支持治疗对患者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血电解质无明显影响;能显著降低患者TBIL、ALT,提高PTA;本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白蛋白有所下降,可能与置换的血浆本身被保存液稀释有关。血浆置换的机制是清除体内大量的中、小分子毒性物质,消除其对衰竭肝脏及全身组织的毒性作用,直接排除胆红素、毒素,阻断恶性循环,纠正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稳定内环境,赢得时间,使损伤的肝细胞得以再生,防止多脏器功能衰竭,最终获得生存。同时还补充肝功能不全患者所缺乏的凝血因子、调理素、白蛋白等多种血管生物活性物质,以代替肝脏的部分解毒、排泄及生物合成功能,改善严重肝病患者临床症状,为肝功能的恢复及肝组织的再生创造条件。本资料显示,在320次人工肝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经过及时处理后患者能迅速恢复,不影响治疗进程,说明人工肝支持治疗是一种安全的手段。本组168例慢性重型肝炎经综合治疗联合人工肝治疗后,总的存活率仅为52.9%,比国内文献报道结果的低,原因可能与本组患者病情较重,且多数为中晚期慢性重型肝炎有关。上述结果提示人工肝支持治疗对早期及中期重型肝炎有较好的疗效,因此对应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尽早进行人工肝治疗。【参考文献】 1 11 Chen YS,Wu ZW,He JQ,et al.The curative efect ofALSS On 1-month moaality in AoCLF pailents after 72 to 120 hoursJ.Int J Artif Organs,2007,30(10):906914.2 Stadlbauer V,JalaIl R.Acute liver failure:.1iver support thepiesJ.Curr Opin Crit Care,2007,13(2):215221.3 Emma J.Mullin,MBChB; Matthew S.Metcalfe,FRCS; Guy J.Maddern,MD. Artificial Liver Sup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