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373.2-2006 无公害青梅 第2部分:生产技术规程.doc_第1页
DB33T 373.2-2006 无公害青梅 第2部分:生产技术规程.doc_第2页
DB33T 373.2-2006 无公害青梅 第2部分:生产技术规程.doc_第3页
DB33T 373.2-2006 无公害青梅 第2部分:生产技术规程.doc_第4页
DB33T 373.2-2006 无公害青梅 第2部分:生产技术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33/T 373.22005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2006-05-27实施2006-03-27发布无公害青梅第2部分:生产技术规程Non-environmental pollution green plum Part 2:Regulation for production technologyDB33/T 373.22006代替DB33/T 373.2-2002DB33浙江省地方标准ICS 67.080.10B 31备案号:1DB33/T 373.22006前 言DB33/ 3732006无公害青梅系列标准分为三个部分:第1部分:产地环境要求;第2部分:生产技术规程;第3部分:质量安全要求。本部分为无公害青梅系列标准的第2部分。本部分代替DB33/T 373.22002无公害青梅 第2部分:生产技术规程与DB33/T 373.22002相比主要修改内容如下:5.1良种全部采用已审定过的品种,未经审定的已删除;第7章“整形修剪”修改为“定杆”;第8章“抚育管理”修改为“土壤管理”、“花果管理”等。本部分由浙江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长兴县林业局、长兴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志勤、沈 泉、章新民、是晓红、曹云水、莫 颖、陈光华。I无公害青梅第2部分: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无公害青梅的建园规划、整地、种苗、定植、定杆、土壤管理、肥水管理、花果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果实的采收的要求。本部分适用于无公害青梅的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3 建园规划3.1 园地选择宜选择背风向阳、光照充足、土层深厚、肥沃、排水通气良好、pH值4.56.5的低山缓坡或山岗坡地;丘陵山地宜选光照充足的中下坡。凡土壤瘠薄、干旱或低洼积水之处均不宜选作青梅园地。在园址选择时,应特别注重远离(2km以上)污染源,尤其是化工厂、耐火材料厂、砖瓦窑、水泥厂等,选择在无空气污染区建园。3.2 规划设计基地规模在30亩以上应实测面积或用万分之一地形图勾绘园地,图面设计应根据地形地貌、因地制宜规划路、渠、池、排灌、防护林带、生产生活用房等配套设施;书面说明良种选择及配置授粉品种,并对整地、定植穴规格、密度、苗木、基肥种类及数量、施工日期、竣工限期提出要求,投资预算、产出概算、栽培管理等情况详细说明。4 整地4.1 已规划的园地,冬季前完成深翻全垦,清除石头、柴根杂草,翻垦深度为30cm。4.2 栽植前全面整地挖穴,穴规格60cm60cm60cm,每公顷植栽密度应根据品种、立地条件不同而定,一般495穴/公顷630穴/公顷。5 种苗5.1 良种依据产品用途宜选长农17、萧山大青梅、余杭“升箩底”、奉化李梅、嵊县红梅、长兴“长白梅”(代号8817)、“长太梅”(代号A18)、“美林黄”(代号A0)等优良品系。5.2 壮苗的标准:系根发达、完整,一年生嫁接苗地径达1cm以上,无机械损伤,无病虫斑迹。6 定植6.1 11月12月或翌年2月完成栽植工作。栽前每穴施1kg2kg腐熟的饼肥加适量的磷肥和钾肥与土拌匀,或施腐熟的栏肥5kg,复土10cm后定植。6.2 将梅苗扶正栽植,适当浅栽,栽后踏实,再复土少许,使至形成“龟背状”,以利排水。7 定杆7.1 梅苗栽后在距地面40cm至50cm有饱满侧芽处定干,成活后疏新梢定形,培育自然开心形。7.2 幼树萌芽后,须及时选留截干处不同方位的健壮侧芽3 个4个,以培养第一层开叉枝,其余侧芽全部抹去。8 土壤管理8.1 幼林阶段:造林后1年3年内,每年5月除草一次,9月浅翻松土除草一次。8.2 结果阶段:在正常培养管理条件下,青梅造林第4年后,进入挂果期。此期间每年5月浅翻松土除草一次,9月深翻压青一次,深度30cm左右,结合施基肥同时进行。注意深翻时尽量少伤根,特别是直径0.8cm以上的粗根尽量少挖断。8.3 以耕代抚:梅园幼林阶段的1年3年内可进行林地套种农作物,宜套种间作黄豆、绿豆、蚕豆等豆类作物,以及蔬菜、瓜果、药材等。禁套玉米、高梁等高杆作物和具攀延性的藤本作物。9 肥水管理9.1基肥以农家有机肥为主,配施氮、磷、钾等无机化肥。在8月9月新梢停止生长后及时施入。幼树每株施栏肥5kg10kg或饼肥1kg;结果树每株施栏肥20kg或饼肥5kg。施肥方法:幼树采用条沟状、环状施入;结果期大树采用树冠投影外围处沟施或全园撒施后翻入土中。9.2追肥9.2.1 花前肥12月上旬至1月中旬前施入,成年结果树按每百公斤鲜果施标准氮1.5kg、钾2kg,饼肥3kg计算;长势旺或幼树可少施或不施氮肥。9.2.2 壮果肥果实肥大期(4月间),对挂果多、树势弱的梅园,适施速效氮肥,可采用叶面肥喷雾的办法进行根外追肥,每隔一周,叶面喷一次0.3%的磷酸二氢钾+0.3%的尿素,连续喷3次4次。果实采收前后(5月中旬6月中旬)施入保叶肥,施肥量根据树龄、树势、结果量、土壤肥力等因素而定,灵活掌握。一般每株施稀释到20%的人畜粪15kg。9.2.3 保暖肥11月12月间,每株沟施羊栏肥10kg,或猪栏肥20kg。不施用含毒、有害成分的垃圾和污泥;施用人畜禽粪尿等须经无害化处理;禁用含氯化肥。9.3 水分多雨季节须及时排水防涝,高温干旱季节灌水抗旱或地面覆草降温保湿。10 花果管理10.1 授粉青梅自花结实率低,除配栽25%授粉品种外,有条件的梅园应积极推广养蜂辅助授粉。10.2 疏果对结果太多的单株在4月上旬进行人工疏果,保持叶果比不少于7:1。10.3 生长调节剂与微量元素应用盛花期喷0.2%硼砂,幼果期喷700倍细胞分裂素4次5次。11 整形修剪11.1树形自然开心形,主干高40cm60cm,均匀分布3个4个主枝,6个8个副主枝,25个30个大侧枝,树高控制在2.5m以下。11.2 修剪11.2.1 幼树修剪造林定植时定干高度为40cm50cm,造林当年的秋末冬初进行第一次定形修剪,主枝40cm50cm处短截,并调整其分枝角度,使3个4个主枝在不同方位均匀分布,与主干的基角度呈4550。如达不到上述要求时,可采用拉枝定位的方法予以调整。第二年后,每年在秋末冬初进行修剪,在主枝上培育第一副主枝和第二副主枝,形成丰产骨架。11.2.2 结果树修剪夏季修剪在4月下旬,抹去剪口背生枝、竞争枝;5月上旬内膛背生枝10cm20cm处摘心去头;6月上旬疏除重叠枝、徒长枝。冬季修剪使主枝呈45,副主枝呈5560的树冠骨架,当年抽生营养枝去强留弱,去直留斜,控制树冠外移。11.2.3 衰老树修剪根据树体衰老程度,回缩到强枝或饱满芽处短截,促使萌发新枝,保持枝龄青壮,重新形成健壮树冠。11.2.4 修剪的原则总的原则应是留壮去弱、留空去密,同时剪去病虫枝、内膛枝、部分徒长枝,不断调整侧枝分布角度,保持自然开心形树形。12 病虫害防治12.1 病虫害防治原则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按照生态理论,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孳生的环境条件,保护利用各类天敌,保持青梅园内生态平衡。优先采用营林措施和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必要时可采用化学防治,但必须将农药残留量降低到规定的标准范围内。12.2 营林措施12.2.1 选用对当地主要病虫抗(耐)性较强的优良品种。12.2.2 加强梅园的抚育管理,控制植株适当密度,使园内通风透光排水,减少发病机会,提高青梅抗病虫能力。12.2.3及时清园和修剪,冬季整形修剪时,剪除病虫枝和枯枝,集中处理烧毁,清除病源和虫源。12.3 物理防治12.3.1灯光诱杀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在蚜种、刺蛾等成虫羽化(散飞)期园间点灯诱杀,减少害虫的繁殖量。12.3.2人工捕杀对发生较轻、危害中心明显及假死性的害虫,采用人工捕杀,减轻危害。12.4 生物防治12.4.1保护和利用当地主要的有益生物及优势种群,保护园地周围鸟类。禁止使用杀虫广谱的农药,控制青梅园喷药次数及农药用量。12.4.2提倡使用BT、白僵菌等生物制剂和阿维菌素、甲基阿维菌素等仿生制剂。12.4.3蚕桑区禁止使用BT、白僵菌生物制剂。12.5 化学防治12.5.1加强梅园病虫测报,及时掌握病虫害的发生动态。12.5.2用晶体石硫合剂封园,以减轻枝叶类病害和在土壤中越冬害虫的发生12.5.3改进施药技术,提倡低容量喷雾。12.5.4有限性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量的农药品种,其选用品种、使用次数、使用和安全间隔期应按GB 4285的要求执行,浙江省无公害青梅限制性使用的农药品种见附录A。12.5.5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品种,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严禁在摘果前三周喷施任何药剂;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参见附录B、附录C。13 果实的采收13.1果实的采收期采收期以其用途而定。制作脆梅类:在果实充分肥大,果皮表面出现光泽,种仁已形成且充实,约七成熟时采收。制作软梅类:在果皮表面颜色开始退绿,约八成熟时采收。制作梅酱类:在果皮表面颜色略呈黄色,八成以上成熟时采收。13.2果实的采收方法以人工采摘为主,轻摘轻放,果实无破损、无杂质。采摘后尽快装运,不宜堆放,以防发热变质。9附录A (规范性附录)无公害青梅限制性使用农药的安全标准农 药 名 称剂 型常用倍数最高倍数施药方法最多次数安全间隔期(天)指标依据敌百虫90%固体1000倍500倍喷雾120GB 4285喹硫磷25%乳油1000倍700倍喷雾327溴氰菊酯(敌杀死)2.5%乳油2500倍1250倍喷雾328GB/T 8321双甲脒20%乳油1500倍1000倍喷雾521GB/T 8321克螨特73%乳油3000倍2000倍喷雾330托尔克(苯丁锡)50%可湿性粉剂3000倍2000倍喷雾221GB/T 8321百草枯20%水剂200ml300ml低压喷雾13/甲氰菊酯(灭扫剂)20%乳油潜叶蛾10000倍8000倍喷雾330GB/T 8321尼索朗5%乳油2000倍1500倍喷雾2305%可湿性粉剂2000倍速扑杀40%乳油褐园蚧1000倍670倍喷雾130红蜡蚧600ppm400ppm农梦特5%乳油2000倍1000倍喷雾330加瑞农50%可湿性粉剂800倍500倍喷雾521苯蟥特(西斗星)10%乳油2000倍1500倍喷雾221GB/T 8321杀螟丹(巴丹)98%可湿性粉剂2000倍1800倍喷雾321唑螨酯(霸螨灵)5%悬浮剂2000倍1000倍喷雾215灭多威(万灵)24%水溶性液剂2000倍800倍喷雾315氢氧化铜(可杀得)77%可湿性粉剂600倍400倍喷雾530辛硫磷10%粉粒剂4000g5000g沟施123附录B (资料性附录)病 害B.1 疮痂病(苍蝇屎、黑点病)B.1.1 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果实和枝条,盛发时也为害叶片。受害果实表皮发生黑绿色至暗褐色圆形小斑点,逐渐扩大成2mm3mm的病斑,主要分布在果蒂周围至果肩部。枝、叶受害严重时,引起早期落叶。B.1.2 防治方法以预防为主。冬季结合修剪清除病枝,同时用波美度为3度的石硫合剂喷雾树体。春季用50%托布津进行喷药。3月下旬至4月下旬,每隔10天15天喷药一次;5月由于温湿度适宜,病害发展快,一般间隔7天喷雾一次。喷药时应注意:若喷药后遇下雨,则待天晴后进行补喷。在有虫害发生的梅园,可在杀菌剂中加少量杀虫剂农药,如敌杀死、敌百虫等,严禁使用乐果、甲胺磷、六六六等剧毒农药。B.2 膏药病B.2.1 为害症状夏季为害较为严重。病菌主要在衰老树的枝杆上为害,枝杆表面形成圆形或不规则的平贴菌体,似贴膏药状,故称膏药病。膏药病菌层密生时常把枝条和芽包住,导致逐渐衰老枯死。B.2.2 防治方法结合抚育管理,适当修剪,使梅园通风透气。及时防治介壳虫,控制病源传播;用刀刮除枝干上菌丝膜,或用波美1度(生长期)和5度(休眠期)的石硫合剂涂刷病部。B.3 炭疽病B.3.1 为害症状主要为害果实、枝梢和叶片,潮湿梅园发病严重。果实受害后,果皮出现褐色病斑,气候潮湿时,病斑表面产生肉红色胶质小粒点,天气干燥时,逐渐干缩成僵果,挂在树上不脱落;新梢受害后,形成褐色病斑,稍凹陷,以后干枯;叶片受害后,病斑灰褐色,叶片边缘颜色较深,病组织干枯,严重时,嫩叶两缘向正面卷成筒状。B.3.2 防治方法开沟排水和增加梅园通风透气透光及结合冬季修剪,剪除病枝、僵果集中烧毁。梅树在休眠期至花芽萌动前,气温在4以上时,喷波美3度5度石硫合剂一次,在开花后至果实生长期,喷50%退菌特800倍液1000倍液,每隔10天15天喷一次,连续2次3次。5月以后,晴天高温时喷50%退菌特1000倍液,并加等量石灰,以防药害。B.4 灰霉病B.4.1 为害症状主要为害花蕊、果实,受害后雄蕊和萼片成褐色,并在其上长出灰色霉层,幼果受病菌侵染后,易引起落果,降低产量,发病较轻时,病果不易脱落,常留在树上成为僵果。长大果实受害后,初期产生黑色的小型病斑,随果实的增大,病斑呈浅褐色凹陷,降低品质。B.4.2 防治方法加强梅园冬季清园工作,清除园内患病残体;抓好肥水管理,合理整枝修剪,保持果园通风透光;在开花和幼果期,树冠喷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1500倍液或50%速克灵1000倍液。附录C (资料性附录)虫 害C.1 蚜虫C.1.1 为害特征主要为害梅树的嫩梢及幼叶,造成新叶皱缩卷曲,叶面不舒展,新梢停止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