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案中图版.docx_第1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案中图版.docx_第2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案中图版.docx_第3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案中图版.docx_第4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案中图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1歌诀法记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条件很特殊,地表破碎遭侵蚀;直立干燥抗蚀差,遇到急雨易崩塌。构造运动较剧烈,谷坡陡峭滑坡易;植被稀少缺保护,削减雨水能力低。人类活动是诱因,开荒伐林过牧齐;采矿修路挖窑洞,水土流失不为奇。2概括法记忆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包括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主要是植树种草,但要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工程措施包括兴修水库、打坝淤地、修建水平梯田。1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环境问题(1)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容:(2)环境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2水土流失的原因(1)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2)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长期农业生产过程中造成的森林和草原被毁,使地表的抗侵蚀性减弱。不合理利用土地造成恶性循环,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伐林木、开矿和无计划地修建窑洞等。3水土流失的危害图表解读黄土高原的范围和地形图信息获取(1)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古长城以南。横跨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七省区大部分或一部分。(2)黄土高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多在1 0002 000m。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3)黄土高原位于我国的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该区域降水有何特点?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有何影响?提示:根据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我们可以看出黄土高原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并且处于季风区向非季风区的过渡地带,具有降水集中、多暴雨的特点。黄土高原降水集中和多暴雨是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问题探究“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唐刘禹锡浪淘沙思考探究: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你知道黄河中的泥沙来源于哪里吗?提示:主要来自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知识升华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1自然原因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是地貌、黄土、气候和植被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具体分析见下表:原因产生的影响土质疏松容易被侵蚀,为水土流失提供了丰富的物源条件降水集中,多暴雨冲击力大,水流速度快,为水土流失提供了良好的动力条件地貌形态不稳定地面破碎、沟谷纵横、谷坡陡峭易引起侵蚀和崩塌植被覆盖差地表疏松的土壤缺少植被根系的保护,易被侵蚀2.人为原因人为原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其中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造成的植被破坏又是人为原因的主要方面。具体分析见下表:原因产生的影响过度开垦为解决粮食问题而进行陡坡开荒,使地表变得疏松,增加水土流失的物源过度放牧破坏植被,使地表缺少草类的保护毁林和樵采破坏森林资源,使地表失去保护,易遭侵蚀露天开矿开矿时,破坏了植被,使矿区土壤抗蚀能力成倍下降,并形成水土流失新的物源和触发机制战乱和营造宫殿大量植被被烧毁或砍伐用来作为建筑材料滥用土地轮荒使地表失去自然植被或农作物的保护;滥挖窑洞形成水土流失的新物源二、水土流失的危害1对水土流失源头地区的影响主要考虑流水的侵蚀和搬运所产生的影响。如养分流失、土地贫瘠,农业减产,泥石流,生态环境恶化,影响水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2对下游地区的影响主要考虑流水沉积所产生的影响。如河床抬高,湖泊、水库淤积,防洪难度增加。方法技巧图示法分析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和危害典题印证典例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1)(2)题。(1)该流域开发过程中()A降水量增加 B蒸发量增加C下渗减少 D地表径流减少(2)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为图b中分别对应的是()A、 B、C、 D、思维流程第(1)题,第(2)题,答案(1)C(2)C治理水土流失,应以人类活动为着眼点,努力控制对黄土高原人为的破坏。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有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等。措施类型具体措施生物措施因地制宜地植树种草工程措施兴修小型水库;打坝淤地,修建水平梯田等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紧密结合图表解读黄土高原某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信息获取(1)从图中各找出一个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的例子。提示:生物措施:退耕还林(林地);工程措施:梯田(沟边埂等)。(2)图中退耕还林可增加地表植被覆盖率,减轻雨水对地面的冲刷,减缓水的流速,从而减轻水土流失。(3)图中工程措施的治理效果和目的是什么?提示:工程措施的功效是蓄水拦沙,改善生产条件,合理利用水土资源。问题探究“黄土高坡”歌声里的大风,“白羊肚手巾”黄土地上的“兄妹开荒”,陕西红色革命圣地延安这些留在人们脑海里的记忆正在被满眼的绿色颠覆。从“兄妹开荒”到“兄妹造林”,革命圣地延安正在转变生产方式,全民动员在黄土高原上打造绿色新城推动绿色产业。思考探究:黄土高原绿色增加对黄河泥沙含量有什么影响?提示:黄河泥沙含量减少。知识升华一、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及其适用地段二、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小流域综合治理应坚持“林草、工程与耕作措施相结合;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相结合;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结合小流域自身的特点,需要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三者并用。如图所示:典题印证典例读黄土高原某小流域示意图,完成(1)(2)题。(1)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A保持水土 B改良土壤C提高中、低产田的产量 D解决农村燃料不足(2)关于a、b、c、d四处的利用和治理措施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a处发展粮食生产Bb处开垦梯田,种植水稻Cc处植树造林Dd处打坝建库思维流程答案(1)A(2)B 对点训练对点练(一)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危害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读图回答13题。1该流域()A大气降水补给是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B降水集中在春秋季节C径流量随降水量同步增减D枯水期流量小,输沙量大2该流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C土地盐碱化 D地面沉降3该环境问题易导致下游()A径流量减小,不易决堤泛滥B径流量增大,季节变化减小C输沙量增大,水库淤积严重D流速减慢,有利于内河航运解析:1.A2.B3.C第1题,读图可知,该流域降水量与径流量变化基本一致,由此可判断大气降水补给是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第2题,该河流汛期月输沙量可达1亿吨,说明该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第3题,该河流水土流失严重,泥沙含量大,易造成下游水库泥沙淤积。对点练(二)水土流失的治理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由于流水侵蚀作用,使地表呈现出千沟万壑的地貌特征。其中典型地貌有黄土塬,又称黄土平台,其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据此回答45题。4图中能够反映出黄土塬地貌的是()A BC D5对黄土塬的治理措施是()A平整土地,增加水流下渗,削减地表径流B缓坡修筑水平梯田,发展林果基地C打坝建库,拦泥蓄水D在支沟分段营造防护林解析:4.C5.A第4题,塬面为平坦较宽阔的黄土高地。第5题,治理塬面措施主要是平整土地、大力营造护林网,合理利用水土,提高劳动生产率。6甘肃省定西市属于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地区,是一个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方。原来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多年来定西人因地制宜总结形成了“山顶植树造林戴帽子,山坡退耕种草披褂子,山腰兴修梯田系带子,山下覆膜建棚挣票子,沟底筑坝蓄水穿靴子”的治理开发模式。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结合所学知识,解释该地区易造成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2)请将下列农业立体开发的项目,与图中适当数码对应(用字母代表):_,_,_,_。A修筑梯田 B植树造林C退耕还草 D发展大棚农业(3)简析定西农业立体开发模式所带来的显著效益。(4)如今当地农民的生活用能相当一部分来自人工沼气,发展人工沼气有何好处?(至少答四条)解析:第(1)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主要和该地区的土壤特性、降水特点、地形及植被有关。第(2)题,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的立体开发应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由图中可以看出:地为耕地,并且在山坡上,应该修筑梯田;地为草地,应该退耕还草;地是较为平坦的地区,可以发展大棚农业;地坡度大、海拔高,应该植树造林。第(3)题,农业立体开发模式所带来的显著效益应该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4)题,发展沼气不但可以为农民提供燃料,减少植被的砍伐,而且还可以增加有机肥,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答案:(1)该地区降水集中,多暴雨;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碳酸钙含量高,遇水易崩解;地表沟壑纵横,植被覆盖率低。(2)ACDB(3)山顶与山坡的林草可以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农、林、牧、果、蔬业得到协调发展,农业产值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不断增加,达到致富的目标。(4)有利于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扩大了有机肥来源,实现有机肥料还田;有利于解决燃料、饲料、肥料的矛盾,促进畜牧业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条件;减少森林砍伐和牛羊对草地的破坏,有利于保护林草资源,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课下能力提升(五)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一、选择题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县某河流下游横截面略图,该河下游所在地区的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读图回答12题。1我国南方农村存在着较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图中各地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2关于该区域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以解决我国南方人多地少、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B利用低山丘陵为主的地形,大规模地植树造林,从而改变该处的降水量,使河流的径流量没有季节变化,使居民免受洪涝灾害之苦C大力发展立体农业,水面养鱼,低缓的平地种植水稻等农作物,低山丘陵则发展经济林木D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将该区域的农村全部转变为城市解析:1.B2.C第1题,乙地坡度大且无植被覆盖,故乙地是四地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第2题,以低山丘陵为主的南方农村,如果大力发展种植业,会加剧水土流失;而南方水热条件较好,应因地制宜地发展立体农业,充分发挥自然条件优势。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和综合治理的研究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读图,完成34题。3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坡度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B坡度在204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C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蚀强度最大D坡度越大,坡面侵蚀强度越大4鱼鳞坑是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防止水土流失的一种方式,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上图中适宜植树的地点为()A BC D解析:3.C4.C第3题,分析图中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变化线可知C项正确。第4题,坡面造林的重要作用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应建在鱼鳞坑的上边区域。黄土塬又称黄土平台,黄土桌状高地。读下图回答56 题。5为合理利用土地、保持水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甲地打坝淤地乙处整修梯田丙处修建水库丁处平整土地A B C D6如果不施加人为措施,若干年后塬面边界有可能变为()Aa BbC1 020 m等高线 D1 010 m等高线解析:5.A6.B对黄土高原的治理是以小流域为单元,在沟谷处打坝淤地;在缓坡地段修筑梯田;在陡坡地段种草护坡;在一些塬面上,平整土地。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为沟谷、缓坡、塬、陡坡。如果不对黄土地区进行保护,水土流失面积会进一步扩大,尤其是在陡坡和沟谷处,水土流失更为严重。下图是甲、乙、丙三地的经纬网图。读图回答78 题。甲乙丙7甲、乙、丙三地产生水土流失的共同原因是()降水集中土质疏松开矿植被破坏垂直节理发育地壳活动剧烈A BC D8改良甲、乙、丙三地土地应采取的措施是()A在甲地土壤中掺入沙子B在乙地种植耐酸植物C在丙地使用石灰中和土壤酸度D在乙地大面积退耕还草解析:7.A8.C第7题,由甲、乙、丙三地经纬度位置判断甲位于黄土高原,乙位于松嫩平原,丙位于东南丘陵。三地水土流失的共同原因:一是降水集中,二是植被破坏。第8题,甲地土质疏松易被侵蚀,改良的措施应退耕还草、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乙地黑土冲刷,肥力下降,改良的措施应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丙地土质黏重,呈酸性,改良的措施可掺沙子,使用石灰中和。二、综合题9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1/3,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南方丘陵地区以及北方石质山区。材料二南方丘陵地区农业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系统示意图。(1)江南丘陵水土流失造成的损失比黄土高原大,试分析其原因。(2)比较黄土高原与南方低山丘陵水土流失在地理背景上的差异。比较相同点不同点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3)南方低山丘陵区生态农业良性循环过程离不开沼气的开发利用,开发利用沼气的好处有()解决农村燃料问题实现有机质还田将污染物资源化解决畜牧业的饲料来源A BC D(4)林草植被在材料二所示系统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是()A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B涵养水源,保持水土C吸烟滞尘,调节气候 D绿化、美化环境(5)南方低山丘陵区,治理水土流失的关键是_。(6)要恢复植被,必须解决农村燃料问题,可采取哪些措施解决燃料问题。解析:同样的水土流失面积江南丘陵损失大,可从单位面积作物产量、工农业分布及土层等方面分析。两地水土流失严重,相同之处要从自然、人文两方面分析。南方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主要是因为农村能源结构以薪柴为主,当地植被破坏较严重,所以治理措施应以改变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