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快速读懂古诗词(用).ppt_第1页
怎样快速读懂古诗词(用).ppt_第2页
怎样快速读懂古诗词(用).ppt_第3页
怎样快速读懂古诗词(用).ppt_第4页
怎样快速读懂古诗词(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鉴赏 怎样快速读懂古诗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一、考纲要求:,二、答题时存在的问题:,读不懂、说不清、答不全,三、教学目标:,1、学会找到读懂古诗词的路径、角度。 2、调动相关知识关联分析,读懂古诗词。,四、重点、难点:,1、掌握快速读懂古诗词的基本方法。,一、读懂“诗家语”,那么诗歌语言有哪些特征呢? 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跳跃性。中国诗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诗,一首诗里面的词语数量并不多,蕴含的意象却非常丰富。要借助非常俭省的语言外壳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还要符合音韵的需要,诗歌非对语言作出变形不可。,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等,主要目的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 而这些地方,往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了解了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就能迅速地进入诗歌的语境。,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 如何逊“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临行与故游夜别),王维“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 蒋捷“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剪梅舟过吴江),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满庭芳)等。古人惯于活用词语,形容词、名词都可作动词,且一作就作得鲜活生动、呼之欲出。这些词语各有妙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一、改变词性,练中悟1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下方山注 南朝梁何逊 寒鸟树间响,落星川际浮。 繁霜白晓岸,苦雾黑晨流。 鳞鳞逆去水,弥弥急还舟。 望乡行复立,瞻途近更修。 谁能百里地,萦绕千端愁? 注 方山:六朝时渡口。 诗歌三、四两句中“白”“黑”二字的使用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诗歌三、四两句中“白”“黑”二字的使用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 解析 答题时要把这两个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解答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白”“黑”在这里都是形容词用作使动词;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在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案 “白”写出遍地繁霜使早晨的河岸变白,凸显霜重;“黑”写出浓重的雾气使河流变得黑沉沉,凸显雾之浓。黑白对比鲜明,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隐含着作者内心的凄凉与沉重。,解析答案,鉴赏 方山,在今江苏省江宁县东南,秦淮河东岸,四面等方,孤绝耸立,故名方山,又名天印山,相传是秦始皇凿断金陵山以疏通淮水处。六朝时,方山为交通要道,商旅云集,也是离别送行的重要渡口。谢灵运有邻里相送方山诗,李善注引丹阳郡图经曰:“旧扬州有四津,方山为东,石头为西。”这首诗写的就是作者在冬天早晨从方山渡口乘舟归乡的情景。 作者这次回家,大概是因为遭遇了什么不幸的事,心情显得格外沉重和急切。他清晨就急匆匆地赶到方山渡口,所见所闻,很是令人抑郁伤感。寒冷的冬天,树叶大都凋落了,寒鸟在光秃秃的树枝间跳来跳去,发出,悲切的叫声。稀拉拉的几颗星星映落在秦淮河中,随波浮荡,闪射着微弱的光。白皑皑繁霜遍地,黑沉沉浓雾漫江,一切景物都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隐隐约约,依稀可辨。作者的心情也和这黑暗的早晨一样沉重。在我国古典诗文中,“繁霜”“苦雾”都是用作悲伤忧郁的象征的。如诗经小雅正月:“正月繁霜,我心忧伤。”曹植洛神赋:“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开头四句,作者描写霜晨景物可谓细致入微,有声有色。“寒鸟”“落星”“繁霜”“苦雾”,景象凄清,很好地烘托出人物的复杂感情。而五、六两句,写主人公逆水行舟,匆忙归乡,用“鳞鳞”“弥弥”两组叠字,正状其,心潮的不平静。作者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向家乡走去,他远望家乡,走走停停,离家越来越近了,近乡情更怯,反而思绪万千,愁肠翻滚,是吉是凶,实难预卜。或许是精神负担太重了,或许是长途跋涉走累了,脚步渐渐地放慢了,也愈加沉重了,这通往家乡的最后一段路反而觉得漫长了。最后四句,将作者归途渐近、未到之前的微妙而复杂的心情逼真地刻画出来。 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性。作者将寻常情、眼前景,妙手写来,波澜层生,加之整首诗对偶工巧,连用叠字,更增添了一层和谐的形式美。,古人写诗,有时故意改变词序句序,以达到新奇警人的目的。例如宋代志南和尚的绝句: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诗歌第二句正常词序应为“我扶杖藜过桥东”,但变为“杖藜扶我”,不仅是运用了拟人手法,而且大大增加了情趣。三、四两句的正常词序应为“杏花雨沾衣欲湿,杨柳风吹面不寒”,但作者先说身体感觉“沾衣欲湿”“吹面不寒”,再交代意象“杏花雨”“杨柳风”,这一变序,匠心独运,别出心裁。,二、变序改变词序句序,又如唐代李颀的送魏颢之京: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诗歌首联便是句子的反常组合。按常理,应先说“昨夜”,再说“今朝”。这里却把朝闻离歌之事置于句首叙说,就突出了与朋友别离的悲凉氛围。古代诗歌中的这类句子倒装现象,被诗评家称为“逆挽”笔法。 总之,语序的倒置在形式上主要是为了适应格律的要求,在内容上主要是为了强调某些意蕴,以收到特殊的表达效果。,练中悟2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中吕红绣鞋客况 宋方壶 雨潇潇一帘风劲,昏惨惨半点灯明,地炉无火拨残星。薄设设衾胜铁,孤另另枕如冰,我却是怎支吾今夜冷。 注 地炉:挖地为坑的火炉,坑中熏火以取暖。支吾:也作“枝梧”,本义为“抵拒”,引申为“应付、挨过”。 作者不说“半点灯明昏惨惨”,而说“昏惨惨半点灯明”,其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解析答案,解析 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句用的是倒装的语言形式;其次要分析倒装的作用,明确倒装主要是为了突出事物的特征,尤其是突出倒装部分事物的特征。 答案 通过语序倒装,强化了“半点灯明”的昏暗情景,与上句构成对仗,且押韵。,诗歌语句之间往往具有跳跃性,于是,就产生了省略现象,也就出现了空白,从而为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古诗省略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1)答话包孕问话 如贾岛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明明是三番问答,至少要六句才能完成,作者采用答话包孕问话的方法,精简为二十字。这就有如电影里蒙太奇手法,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镜头之间留下大量的空白,让读者、观众根据生活的逻辑、经验的积累、自身的修养去补充完善。,三、省略,(2)意象组合 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组合,借助了汉语语法意合的特点,词语与词语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可以直接拼合,甚至可以省略起连接作用的词语。例如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用的是“明月”“清风”这样惯熟的词语,但是,当它们与“别枝惊鹊”和“半夜鸣蝉”结合在一起之后,便构成了一个声色兼备、动静咸宜的深幽意境,人们甚至忽略了这两句的平仄和对仗的工稳了。“月”和“惊鹊”、“风”和“鸣蝉”并非事物的简单罗列,而是有着内在的联系和因果关系。又如黄庭坚寄黄几复“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上句追忆京城相聚之乐,下句抒写别后相思之深。全用名词意象组合在一起,富有极大的包孕性,写出了两人友谊的深厚。其他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更是如此,这里无须赘言了。,练中悟3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 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槲(h):一种落叶乔木。枳(zh):一种落叶灌木,花白色。杜陵:这里指长安,可指作者故乡。凫(f):野鸭。回塘:岸边弯曲的湖塘。,明代李东阳怀麓堂诗话对颔联有如此评价:“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而音韵铿锵,意象具足。”试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答案 此联绘早行景象,诗人只用了十个字,不仅没有一个虚词,就连一个动词也没有,只用了六个名词,选择了六个颇具典型性的意象叠加组合在一起,有视觉形象,有听觉形象,也暗含人物的内心感受,意象具体丰富,意境深邃渺远,烘托出早行的典型环境与浓厚氛围。形式整齐,对仗工整,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返回,答案,二、 从题材类别入手读懂古诗,中国古典诗歌虽说浩如烟海,但从题材的角度看,总有一些题材相同、情感相近、手法相似的诗歌。我们阅读诗歌,完全可以从题材入手,争取“读一首诗,知一类诗”。根据题材分类,中国古诗大致有山水田园诗、边塞军旅诗、怀古咏史诗、托物言志诗、送别怀人诗、羁旅思乡诗、即事抒怀诗等几种类型。当然,这些古诗很难有清晰明确的界限。阅读时,既要把握古诗的大致题材,更要把功夫花在对诗词内容的准确把握和理解上。,送别怀人、抒发离愁别绪是古典诗词中最常见的题材和主题。 首先,要掌握送别怀人诗的结构、写法。 一般是即景抒情,开头叙事或写景,然后是抒情表意。就律诗(绝句)而言,首联叙题写意;颔联写人、事,或叙别,或议论;颈联写景,或带思慕之情,或说事;(颔、颈联或颠倒并说亦可)尾联说何时再会,或嘱托,或期望。 其次,把握诗的常见意象 如杨柳、长亭、短亭、劳劳亭、酒、月、阳关、舟、灞桥等。,一、送别怀人诗,再次,掌握诗的情感内容。 情感有: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态,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要注意,每首诗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情绪交杂在一起的集合体,虽丰富复杂却不杂乱无章。 这类诗常用的手法有: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想象、虚实相生,比喻,衬托、烘托。,练中悟1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十六还苏州 皇甫冉 秋夜沉沉此送君,阴虫切切不堪闻。 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 注 皇甫冉:唐代诗人。诗人的朋友魏十六曾从苏州(即“姑苏”)到常州(即“毗陵”,唐代常州为毗陵郡)方向来拜访他;魏十六返回苏州时,诗人乘船相送。阴虫:蟋蟀。,(1)简要概括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 表达了送别友人时内心的沉重与感伤,也表达了设想别后而流露出的留恋、孤寂和惆怅。 (2)全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 诗中的“实”是送别友人时秋夜的环境;“虚”是诗人想象别后的明天,自己在归舟中回望苏州只见悠悠白云而不见友人。诗人借助想象,运用以虚写实的手法拓展了诗歌意境,深化了送别友人时的感情(留恋、孤寂和感伤)。,答案,羁旅思乡诗是古典诗歌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读者。阅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抓意象。 意象是鉴赏思乡诗的最佳突破口,要特别留心四种意象:月“月是故乡明”,诗人移情于月,象征人世间的聚散;雁“人归落雁后”,它是触动诗人乡思的重要媒介;危楼“独自莫凭栏”,古人常因思乡情切而登楼凭栏,借此表现归思;书信“家书抵万金”,书信是用来传递相思之苦的,要领会诗中家信的作用。,二、羁旅思乡诗,2.明情感。 这类诗抒发的情感大致有:羁旅孤凄之愁,恋家怀人之思,怀才不遇之苦,厌战思家之情。 3.晓手法。 常见的手法有借景抒情、即事写情(先写所遇之事纷扰,再写故园之思深浓),另外“对面落笔”(对写法)、虚实相生手法也值得关注。,练中悟2 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庆东原京口夜泊 汤 式 故园一千里,孤帆数日程,倚篷窗自叹飘泊命。城头鼓声,江心浪声,山顶钟声。一夜梦难成,三处注愁相并。 注 三处:城头、江心和山顶。,(1)此曲首二句是怎样写游子与故乡的遥隔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 回答本题,要注意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来分析。“一千里”是从空间上说的,“数日程”是从时间上说的,这样开头两句就从空间和时间上,极力描写与故乡的遥隔,从而抒发了作者流离漂泊的失意怅惘之情。 答案 首二句分别从空间(一千里)和时间(数日程)上,极言游子与故乡的遥隔。抒发了作者流离漂泊的失意怅惘之情。,解析答案,(2)曲中的鼓声、浪声、钟声对表现作者的情感有何作用? 解析 一切景语皆情语,题干中的鼓声、浪声、钟声,既是景语,又是情语,它是作者心声的写照。回答本题,要结合鼓声、浪声、钟声所产生的联想意义和它们在曲中所起的有关作用来回答。 答案 写鼓声、浪声、钟声,既烘托出夜泊的环境,又写出了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 鼓声易使人发出光阴蹉跎的感慨,浪声易使人联想起险恶的仕途人间,钟声更易激起人凄凉惆怅的落拓情怀。 乡思本在睡梦中才能解脱,可现在鼓声、浪声、钟声却搅得作者难以入眠,其悲其哀更深一层。(写出两方面即可),解析答案,边塞军旅诗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 1、唐代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 2、它常常借助一些意象,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去表现战争的场面或边塞的风光。 从用品看,主要有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等;从景物看,主要有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等;从地名和民族名看,主要有碛西、轮台、龟兹、夜郎、胡羌、羯夷、楼兰、安西、单于等。,三、边塞军旅诗,强调:在唐代的边塞军旅诗中,还有着一种浓郁的汉代情结:以汉代唐,出征的军队称为汉兵,将领称为汉将,边塞称为汉塞,就连天上的月亮也称为汉月。不仅如此,一般的边塞诗在提及周边少数民族时,也往往沿袭汉代的称谓,把交战对方称为匈奴,把其首领称为单于、左贤。在称颂战地英雄时,常常提到的也是汉代的霍去病、李广、卫青、班超、马援等,以呼唤英雄精神的回归。这种汉代情结既是对历史的继承,又是对历史的超越,是唐代边塞军旅诗所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出 塞 王 昌 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燕歌行(并序) 唐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望蓟门 唐祖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 笳鼓喧喧汉将营。 关山月 唐李白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古从军行 唐李颀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唐岑参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 汉家大将西出师。 ,边塞军旅诗表现的思想感情较丰富。 抒发报效国家、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 状写将士的乡愁、家中妻子的离恨, 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边塞征战的残酷, 反映对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 惊叹描摹塞上绝域的奇异风光等。 当然,更多边塞诗体现的是一种矛盾的心情: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的矛盾,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等。,练中悟2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穷边词(其二) 姚 合 将军作镇古汧州,水腻山春节气柔。 清夜满城丝管散,行人不信是边头。 陇西行 陈 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1)请结合诗句判断这两首诗是不是边塞诗。 答案 姚诗和陈诗均为边塞诗。 姚诗题中的“穷边”是极远的边地。诗作写边镇的升平景象借以赞扬边镇守将的防守之功。其中有“将军”“边头”等特定称谓。 陈诗的题目“陇西行”是乐府旧题,一般描写边塞战争。诗作借助“匈奴”“胡尘”“无定河”等特定名称,反映了唐代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答案,(2)试简析这两首诗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答案 姚诗借描写边镇春意盎然、歌舞升平的美景,委婉地表达了对戍边将士的赞扬之情。 陈诗以将士杀敌的英勇、战斗进程的激烈、伤亡程度的惨重、亲人盼望的无期,来寄寓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答案,山水田园诗是以描写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歌咏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题材的诗歌。东晋诗人陶渊明开创田园诗派,南北朝诗人谢灵运开创山水诗派,至唐代两者合流,形成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有王维、孟浩然等。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解读时一定要抓住情景关系加以品析。 首先,把握景物(意象)特征。常见的意象有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四、山水田园诗,其次,领悟诗人溢于景物的情感。山水田园诗表达的常见的思想情感有:热爱自然,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闲适自得的心情,对现实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另有抒写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谊等。 山水田园诗写景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描写手法有远近高低结合、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点面结合、白描、反衬等。,练中悟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 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1)本诗写景有何特点? 答案 描写景物有声、有色、有形,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点。所写景物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写得情景交融。所选的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水田园风景画。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全诗表达了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答案,怀古咏史诗一般以凭吊古迹、历史故事、古人事迹为题材,借以抒发情怀,讽刺时事。诗题中往往含有“咏史”“怀古”“览古”等字样,有的干脆以被歌咏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题。从表达方式看,怀古咏史是手段,抒怀讽今是目的。 首先,要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史实、有关人物。比如赤壁、金陵、汴河等一些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地名。 其次,要体会作者的意图及思想感情。怀古咏史诗大多是“借别人的酒杯,浇自己心中的块垒”,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情,,五、怀古咏史诗,一定有现实的因素。此类诗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的思考,评判历史,发表观点,诗人只是旁观者,不置身其中,如杜牧题乌江亭。另一种是把史实与现实联系在一起,或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类比对比,寄托伤感;或借古讽今,哀叹兴衰;或总结经验,以古谏今等。 怀古咏史诗的结构为: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内容有: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名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 手法有用典、对比、借古讽今、吊古伤今等。,练中悟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注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 一水:亦作“二水”。,(1)诗人为何要把吴、晋作为咏怀的对象? 答案 吴、晋是六朝的代表,金陵是六朝古都。 (2)“浮云蔽日”是个比喻,联系“长安”这个特定的所在,说说诗人愁的原因。 答案 君王被奸邪蒙蔽,自己不得任用。,答案,曲江对雨 杜 甫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注】曲江又名曲江池,位于长安城南朱雀桥之东,是唐代长安城最大的名胜风景区;玄宗、杨贵妃经常来此春游。本诗写于乾元元年(758年)暮春。杜甫时任左拾遗,此时安史之乱还在继续。金钱会,唐玄宗开元时,宴王公百寮於承天门 ,令左右於楼下撒金钱。,曲江 曲江是杜甫长安诗作的一个重要题材。安史之乱前,他以曲江游宴为题,讽刺诸杨的豪奢放荡。陷居时期,他潜行曲江,抒发深重的今昔兴亡之感。而平乱之后,则大多寓凄寂之境于浓丽之句,表达深沉的悲感与愤慨。曲江对雨就是这样的一首作品。此诗景丽情深,抚今追昔,低徊蕴藉,,【参考译文】: 春天的云彩倦卧在芙蓉苑的墙上,江边的亭子在暮色中静寂地守着雨后花朵的芳艳。 林中的花朵经过一阵细雨哭湿了花容,水荇挥舞翠带,牵引着一阵微风。 龙武禁军簇拥着皇帝和情人,香熏别殿,空气中烟雾蛇行的景象如今已是龙辇深藏,殿门深锁,无人焚香。 要到什么时候,皇帝才能下诏重现金钱会的盛况?即便短暂,也让我重拾沉醉于锦瑟丽音的好时光。,首联写景,先大处落墨,勾出全景,重在写静态之景。春云低垂,笼罩宫城,覆压苑墙;斜晖脉脉,江亭寂寂,暮霭沉沉,芳草萋萋:虽是春景,生意盎然,却了无人迹,一派荒凉落寞。一“覆”,一“静”,既凸显眼前之景的冷清郁闷,又透露出时移世易,物是人非的沧桑感。 颔联直承而下,从细部用笔,由面到点,写曲江胜景,重在写动态之景,将满怀幽思做进一步渲染。杂花生树,落英缤纷,本已迷人眼目,又经如酥春雨的润泽,更觉楚楚可怜,娇媚动人。春雨迷蒙,飞红万点,飘零曲江,随波逐流。枯坐江亭的诗人面对此景,不禁生出万分惆怅与凄苦之情,恰如落红离枝,盛唐气象已渐行渐远,诗人不免潸然掉泪。这是移情于景的妙句。诗人写“水荇牵风”,赋景以人格化动作,似乎这“水荇”也难耐乏人问津的寂寞,欲招揽清风一缕与之共话沧桑。以“雨”“风”来烘托“林花”“水荇”,景更丰富了,意境也更深了一层。,颈联讲当年玄宗皇帝,曾率领龙武禁军,自夹城趋芙蓉园,笳鼓齐鸣,车声雷动,旌麾蔽日。到此时,驰道依存,空余废辇,殿门深锁,无人焚香,戒备森严。杜少陵曾有诗云“青春波浪芙蓉园,白日雷霆夹城仗”,然而兴衰无常,此刻曲江一派凄清冷寂,空自让人凭悼。颈联是追忆与现实的对比,昔盛今衰的现实令人叹息,从而表现出一个爱国诗人对国家、君王的忧念之情。 尾联诗人描绘了一个君臣同欢、歌舞升平的宴饮嬉游之景。遥想昔日承天门赐宴,列教坊之歌妓,翠袖承花,朱弦按曲,觥筹交错,为乐未央,那才是盛世华章人生尽欢。(旧唐书载:“开元元年九月,宴王公百僚于承天门,令左右于楼下撒金钱,许中书以上五品官及诸司三品以上官争拾之。”)“何时”表明这种狂想充其量是一场豪梦而已。,物是人非之叹 对唐太宗、杨贵妃命运的同情与嘲讽 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对盛世的向往之意,托物言志诗,指的是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情感,而是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人格寓于某种具体事物的一类诗歌。 首先,抓住“物”的形象特征。从具体描写物象的诗句入手,从物象的颜色、气味、声音、动作、形态等特征出发,挖掘出物象的个性气质、精神品质等。 其次,理解“物”所寄托的思想情感。一般来说,咏物诗中的寄托往往跟诗人的经历遭际、情趣爱好、人生态度、生活作风、价值取向等有关系。 再次,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一般来说,从表现手法上是托物言志,从修辞角度看有拟人、比喻,从描写方法上讲有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六、托物言志诗,练中悟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孤 雁 崔 涂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注 关月:关塞上的月亮。矰缴(zn zhu):系着丝绳射鸟用的短箭。,(1)结合全诗,简要赏析标题“孤雁”中“孤”字的表达效果。 答案 “孤”字是本诗的“诗眼”。“孤”字将全诗的神韵、意境凝聚在一起,浑然天成,既写出了大雁的孤独,又写出了诗人羁留客地的离愁别绪。 (2)这首诗中的“孤雁”是怎样的形象?诗人借孤雁表达了怎样的情怀? 答案 “孤雁”孤独、压抑、恐惧,在艰险的行程中,它心境凄凉,心有余悸。诗人漂泊异乡,世途艰险,通过对孤雁处境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答案,即事抒怀,指的是诗人就某件事发表自己的议论,抒发自己的感慨。即事诗,一般来说并无严格的界定,许多其他题材的作品,如怀亲、送友、思乡,抒发人生感慨、闲情逸趣等,一般皆可笼统地称之为“即事抒怀诗”。鉴赏时应注意: 1.了解诗人写的是什么事。即事抒怀诗往往因一点事由而发感慨,所以遇到这类作品,首先要了解引发诗人感慨的事。 2.体味诗人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怀。即事抒怀诗不比叙事诗偏重于叙事,其重点在于其“抒怀”的性质,也就是在诗中诗人不是着重于客观冷静的叙述,而是比较明显地直抒自己的情怀。,七、即事抒怀诗,3.分析诗人是怎样来抒发情感的。在赏析即事抒怀诗“抒怀”的特点时,首先要看“事”与“怀”的结合是否高明,其次要领略“感怀”的艺术技巧。感怀诗,往往是偶有所感时冲口而出的,或者是觥筹交错中仓促挥就的,不像有些诗作那样精雕细琢。但是一些名作凭着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还是彰显出精湛的艺术技巧,我们赏析时要细细体会。,练中悟7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张罗地: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解析答案,解析 首句“小雨丝丝欲网春”,写暮春时节的丝丝细雨,连续不断,相互交织,像是张开了一面弥天大网,要把即将逝去的春天网住。说雨丝如同网丝,将漫天丝雨想象成弥天大网,这还是比较平常的联想与比拟,但说雨丝“欲网春”,则是诗人的独特想象。丝雨虽欲网春,但春毕竟网留不住。眼前所见,唯有“落花狼藉近黄昏”的景象而已。落花狼藉,是风雨摧残的结果,也是春天消逝的标志。春残,加上日暮,景象更加凄黯,诗人的寂寞惆怅也更深了。第三、四句转到诗人,解析答案,自身的处境:“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这里用“张罗地”借指自己闲居之所,既表现门庭的冷落,更含有对趋炎附势的世态的慨叹。“宿鸟”对应“黄昏”。宿鸟声在这里恰恰反衬出了张罗地的冷寂。“自掩门”的“自”字,传出了一种空廓无聊赖的意味,暗示像这样寂寞自处、与外界隔绝已非一日。这里虽不免流露出空寂落寞之感,但同时又含有对炎凉世态的不屑之意。,解析答案,答案 (1)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 (2)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诗的一、二两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从这些凄冷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愁绪;三、四两句写了作者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自己的家门,从中可看出作者对世态冷暖的感叹。,古诗题材类别总结一览表,(说明:即事抒怀诗散见于山水田园诗、托物言志诗、送别怀人诗、羁旅思乡诗中。),返回,三 读懂古诗的基本方法,(一)看标题,抓题眼 标题往往对诗歌广泛丰富的内容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作用。 1、有些题目显示重要内容、事件、情感、主旨; 2、有些题目交代写作目的和写作背景; 3、有的揭示了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 所以,有时抓住了题目,也就大体抓住了诗歌的基本内容。,总结方法,例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问:从思想内容分,这是什么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送”字提示了我们,这是一首送别诗。 诗中用“春江渺茫”“日暮” “何处泊”“断人肠”等词,表达了作者惜别哀伤之情。,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2.请快速辨别以下诗歌的思想感情。,读懂诗歌始鉴赏,还有一些诗歌,根据题目可以看出其体裁。如汉代以后的诗人用古乐府诗的题目写诗,一般在题目中含有“歌、行、引、曲、吟、谣”等表示体裁的字,如塞上曲、塞下曲、从军行、陇西行、长干行、子夜吴歌等,其体裁还是乐府诗。唐代诗人崔颢的长干行,由题目可以断定这是乐府诗。,读懂诗歌始鉴赏,【对点训练】 阅读下列诗歌题目,指出从题目中读出的内容。 1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答:_ 交代了写作缘由(左迁)、地点(蓝关)和特定读者(侄子孙湘); 暗示了诗的类别(贬谪诗)。,读懂诗歌始鉴赏,2咏素蝶诗 答:_ 交代了写作对象(素蝶);点明了诗的类别(咏物诗);暗示了写作手法(托物言志)。,读懂诗歌始鉴赏,3征人怨 答:_ 交代了写作对象(征人);揭示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怨);暗示了诗的类别(边塞诗)。,读懂诗歌始鉴赏,4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答:_ 交代了时间是中夜(半夜);地点是西园;人物动作:中夜起来后望着西园的月亮。,读懂诗歌始鉴赏,5、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答 :,点明了时间(休暇日)点明了事件(访王侍御)点明了事件结果(不遇),6、阮郎归 西湖春暮 答:,点明了地点(西湖)点明了时令(暮春),(二)看注释,抓暗示信息 注释是诗歌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或感情基调;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寓意;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或主旨;还有些是解释诗中的生僻字句,那是在降低你阅读的难度。,总结方法,例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注: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年)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迁客,指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到长沙。古曲有梅花落。 (1)诗歌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抒发了诗人被流放的凄凉之感和眷恋朝廷、思而不得的苦闷。,例三、(09四川)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做了铺垫;第三句“泪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望”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又”字则曲折第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三)看作者,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就是说,要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其实,许多诗所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都与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处的时代有关。我们要关注著名诗人的相关遭遇、境况,所处朝代国势、朝政 如介绍诗歌是作者被贬某地时所作,则要考虑是否有怀才不遇、报国思用等情感;如介绍作者常年旅居外地,则要考虑羁旅愁思、思乡怀人之情;如介绍作者是南宋诗人(或朝代已灭亡),则要考虑收复失地之心,总结方法,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四、请背诵下列两首诗,并谈谈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枫桥夜泊 张继,相见欢 李煜,【例四】阅读下面诗词,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试分析抒情主人公的情感。,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思妇)盼望远方行人、久候而不归的孤寂、惆怅的感情。 用“空”字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宿鸟归飞急“意在反衬行人滞留他乡,未免恋恋不返。 “更”字加强了连续不断的以至无穷无尽的愁思印象。,(四)看字词,把握“情感关键字”。 诗歌中有一些能够帮助我们把握作品思想内容的字眼,我们都称为“情感关键字”。阅读时准确抓住情感关键字,无疑对正确理解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有重要的作用。 如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 又如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总结方法,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作者通过九个组合的意象营造了一种萧瑟苍凉的意境,并借此写出了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悲苦的情怀(或:有家归不得、孤寂悲苦的天涯游子)。,五、背诵下列诗歌,谈谈它所表达的情感。,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意象与情感,月亮,思乡 、思亲;人生的园满、缺憾;幽静、美好,杨柳,离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菊花,高洁、隐逸,梧桐,凄凉悲伤,浮云,漂泊,意象与情感,杜鹃,凄凉、哀伤,鹧鸪,旅途艰险、离愁别绪,寒蝉,悲凉,鸿雁,思乡怀亲之情、 羁旅伤感 、指代书信,答:子规鸟是作者家乡“蜀国”的景物,由于作者在宣城看到杜鹃花,自然就联想到家乡的子规鸟,因此,子规鸟所起的作用是引发作者的思乡之情。,【例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宣城见杜鹃花 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注: 【宣城】今安徽宣城县。 【子规】一名杜鹃,相传为古蜀帝杜宇所化,暮春而鸣,相传子规鸟的叫声如蜀地方言 :不如归去。此时杜鹃花亦盛开。 【三巴】东汉末年置巴郡、巴东、巴西,合称三巴。泛指蜀地。 “子规鸟”在诗中起什么作用?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五)看意象,把握特定含意 在诗歌中,总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的含义,也往往寄托着特定的情感。 例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总结方法,例六、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问题。 正宫叨叨令 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 注侬:我。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2006浙江卷),简析:鹦鹉洲本是地名,后因元代白贲(bn)的“侬家鹦鹉洲边住,是个不识字渔父”,而成为隐居的典故。补注中也提到了鹦鹉洲是“渔父居处”的代称,由此可得出答案 :,点明渔父(隐士)居住的环境是与世隔绝、远离红尘的“世外桃源”,表现其对所处环境的喜爱、自豪之情;写出渔父(隐士)超然尘世的情怀和隐逸的情趣。,(六)看典故,取用原来意义 古诗很讲究用典,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用典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典故有正用和反用两种,正用就是取典故的原来意义入诗文;反用则在诗文中反用原典的意义。,总结方法,例七、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塞下曲(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写的是什么内容?表达中心思想有什么作用?,写的是紧张而艰苦的军旅生活,对于揭示盛唐时期为国戍边的将士们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起了很好的衬托作用。虽然军旅生活紧张而艰苦,但是将士们乐观、豪迈的精神不减,爱国热情、报国丰志不减,从而有力地反衬了将士们的精神风貌。,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思路点拔 尾联的抒情,直截了当,毫无拖泥带水之感,充分展现了将士们为国杀敌、建功立业的慷慨豪迈的情怀,展现了盛唐时期的积极向上、昂扬奋发的时代风貌。当然,是完全建立在前三联的对军队艰苦生活的刻画基础上的。没有前三联的烘托,就没有尾联这种昂扬、乐观、豪迈情感的直接抒发。,(七)看尾句 ,卒章显志 诗歌的结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或以景结句、或以情结句、或以理结句、或以问结句。不论以什么形式结尾,诗人都喜欢在结尾这个地方用点心机,因为结尾在全诗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结尾“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又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总结方法,课堂小结,快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方法:,(一)看标题,抓题眼;,(二)看注释,抓暗示信息;,(三)看作者,知人论世;,(五)看意象,把握特定含意;,(四)看字词,把握“情感关键字”;,(六)看典故,取用原来意义;,(七)看尾句 ,卒章显志。,方法多样,综合运用,方为上策!,实战演练,_ 李端 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 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鹊喜声。,闺 情,孤独寂寞,由惊喜到生气,由希望失望;,路径:题目,请简要分析本诗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和思想感情。,找准路径,关联分析。,1.,表达了少妇独守空房的痛苦和对丈夫深情的思念。,找准路径,关联分析。,诗歌的题目:诗的内容、感情基调、主题。,路径:题目,如春日登楼怀归:,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夜雨寄北,写的是诗人在春天登楼远眺所见之景,抒的是怀念家乡之情。,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找准路径,关联分析。,2.,景:描写了嫩竹红莲给人愉悦之美,以及炊烟升起,人们采菱归来的景象。,(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路径:作者,情:写出作者独处时的悠然闲适。,同样的景物,因诗人遭遇、心境的不同,会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 关注著名诗人的相关遭遇、境况,所处朝代国势、朝政。,找准路径,关联分析。,路径:作者,知人论诗:,寒食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孤独、寂寞、凄凉和对弟弟深切的思念。,路径:关键词 (句),找准路径,关联分析。,3.,找准路径,关联分析。,路径:关键词(句),首尾句:首句:开篇点题、情感基调; 尾句:回应题目、点化主题。,关键词:表明思想感情或作者的观点态度。,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 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一蓑烟雨任平生”和“也无风雨也无晴”两句,金陵晚望 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