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时训练_第1页
人教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时训练_第2页
人教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时训练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 选择题 1.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八万多人突围西进,开始长征。中央红军进行长征的原因是(D)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受挫 C红军第四次反“围剿”失利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2. 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踏上战略转移征途的部队是( C )A. 红二方面军B. 叶挺独立团C. 中央红军D. 红四方面军3. 1934年10月10日,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部队共八万多人,分别自瑞金地区出发进行长征,中央红军长征的主要目的是(B)A为了抗击日本的侵略 B进行战略转移 C打通各根据地的连接 D传播革命火种4. 红军长征途中,跳出敌人包围圈是在( B )A. 占领遵义后B. 渡过金沙江后C. 四渡赤水后D. 翻越大雪山后5. 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某中学暑期组织“红色记忆”考察团,分赴延安、吴起镇、井冈山、遵义四地实地考察。其中,贵州遵义考察团考察的主题最恰当的是(A)A生死攸关历史转折 B长征会师伟大胜利 C革命圣地战略后方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6. 陕北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中唱到:“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呦,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这里的“陕北”具体是指( B )A. 腊子口B. 吴起镇 C. 会宁D. 遵义7. 长征途中,毛泽东率领红军出奇制胜,打乱了敌人追剿计划的行动是(A)A四渡赤水 B强渡大渡河 C飞夺泸定桥 D翻雪山、过草地8. “远征红军智勇全,遵义选帅毛委员。冲破教条与分裂,拨开迷雾见青天。”此诗中“遵义选帅毛委员”指的是( D )A.选举毛泽东为工农红军第四军党代表B.选举毛泽东作为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C.肯定了毛泽东进攻贵州的正确主张D.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9. 长征精神一直以来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断进取。下列红军长征路线按照行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C)A中央革命根据地遵义湘江金沙江赤水河吴起镇B中央革命根据地金沙江遵义赤水河湘江吴起镇C中央革命根据地湘江遵义赤水河金沙江吴起镇D中央革命根据地遵义金沙江湘江赤水河吴起镇10. 美国作家哈里森说:“(长征)不是战役,也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的凯歌是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长征终于为毛泽东和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在本世纪没有哪一个事件如此地触发世界的想象。”材料表明长征(A)A. 翻开中国革命的新篇章B. 传播了民主革命的精神C. 改变了中国革命的性质D. 对世界局势产生了影响二、 材料题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33年10月50万国民党军队被调往江西前线,开始了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强大进攻,住在瑞金那座“独立房子”里的军事决策者不顾敌我力量对比的悬殊,仍然命令红军对敌人的坚固堡垒实行攻坚战。这使红军的反击从一开始就连续受挫长征材料二在第五次战役中,由于毛泽东失去领导权,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采纳苏联军事顾问李德的建议,提出了“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口号,要求红军在根据地之外抵抗国民革命军,并争取苏维埃在全中国的胜利。(1)根据两则材料分析指出,导致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受挫的原因是什么?国民党军队兵力强大,敌我力量悬殊;李德和博古等人的错误指挥。(2)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受挫有何影响?使中央苏区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著名女记者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一书中说“长征是革命战争史上伟大的史诗,而且不仅于此”,她满怀信心的预言:“长征已经完成,红军正在继续创造历史。”材料二韩国媒体对中国电视剧长征的评论:“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奇迹,不理解长征精神,就不能理解中国,就无法同中国进行充分的交流。”(1)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说“长征已经完成,红军正在继续创造历史?”标志: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原因:长征的胜利,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奠定了基础。(言之有理即可)(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诗句反映了红军长征中哪两个事件?红军渡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什么是长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