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矿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手册(3).doc_第1页
紫金矿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手册(3).doc_第2页
紫金矿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手册(3).doc_第3页
紫金矿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手册(3).doc_第4页
紫金矿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手册(3).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手册( 年 月 日 年 月 日)姓 名:_指导教师:_专 业:_年 级:_学 号:_归档日期: 年 月 日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程表毕业设计(论文)方案拟定、选题、论证基本情况 月 日 月 日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撰写基本情况 月 日 月 日毕业训练阶段一:资料查阅 月 日 月 日毕业训练阶段二:毕业实习 月 日 月 日 见毕业实习工作日志毕业训练阶段三:资料整理、实验、数据处理、论文撰写 月 日 月 日见毕业实习工作日志及毕业设计工作周记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月 日其他情况说明学生签名: 指导教师意见签名: 年 月 日毕业设计(论文)方案拟定、选题、论证基本情况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撰写、修改、完善情况说明毕业实习工作日志时间: 3 月 3 日 星期 四 晴 地点:龙岩马坑 指导教师:工作内容: 今天是来马坑实习的第一天,有许多事情要做,首先去找了人事部谢经理把住宿地点给安排了,这次又给安排到了以前来实习的同一个地方住,而后去找了陈总,陈总安排我们去了技术科找秋科长,在技术科等到10:40,邱科长才结束开会回来,之后,他为我们安排了今后的工作地点,让我们在技术科有了自己的办公室,下午2:30我们在技术科由胡老师为我们上了三级安全教训,并且填写了一些下井需要的资料,同时邱科长安排我们明天去技术科成员办公室查阅资料,下午4点多时,我们指导老师刘建新来了,给我们的毕业设计题目最终确定了下来,晚上倒是没有什么事,把开题报告及一些东西温习了一下。_ _ _ _ _ _ _ _收获和体会:通过刘老师与陈总的商讨,最终确定我的毕业设计题目为马坑铁矿100万t/a地下开采设计,范围为中矿段+300+420m标高的主铁矿体。_ _ _ _存在的问题及建议:_ _ _ _ _ _ _时间: 3 月 4 日 星期 五 晴 地点:龙岩马坑 指导教师:工作内容:今天早上9:30 我们来到了办公室,开始阅读资料:首先认识了一下300-420的避难路线图,我搜寻着以前的记忆,把线路图上的一些线路回忆起来了,而后阅读了:300m水平底板沿脉作业规程,300m1#穿脉,300m2#穿脉,300m沉淀池及3#水仓,300水泵房配电硐室,300m2#穿脉溜井等等,掘进作业规程,与此同时还阅读了420m中段,360中段,300中段的中段现状图,收集了一些现有的图纸的电子档。 下午3:30时去地质科找王科长收集做设计所需要的各个勘探线的剖面图和平面图资料,结果由于某些原因没有收集到,只好下周一再去。 _ _ _ _ _ _ _收获和体会:知道了各种作业规程的格式和写法,以及包含的内容,通过中段现状图初步了解了马坑铁矿一期的结构布置_ _ _ _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没有收集到相关的地质剖面图资料 _ _ _ 时间: 3 月 7 日 星期 一 阴转晴 地点: 龙岩马坑 指导教师:工作内容:上午8:30去技术部借阅资料,结果没有人在;之后9:30回到了办公室由于今天没有下井的缘故,我又重新查阅了一期的各个中段现状图,以待下井能够清楚地认识各个巷道,与此同时又去了地测科找王科长要了一期300420各中段的矿体平面图。下午3:00又去了一趟技术部,终于找到而来邱工,于是邱工带我们去了档案室把资料给借了出来,回到办公室后看了一些采矿方法的资料。晚上,在宿舍开始整理了今天借阅到的资料,由于是纸质版的,只能阅读后,把有用的资料打成word格式,这是很大的作业量呀! _收获和体会:借阅到了马坑一期延伸的初步说明书,从整体上了解到了马坑一期延伸的各个方面的信息,可以作为之后做毕业设计的借鉴资料。同时收集到了设计所需的勘探线地质剖面图和各中段的地质平面图。_ _ _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借阅的资料是纸质的有很多需要输录成word文档,勘探线地质剖面图很多而且里面内容十分复杂,很不利于使用_ _ _ _ _ 时间: 3 月 8 日 星期 二 晴 地点: 龙岩马坑 指导教师:工作内容:今天是下井的第一天,上午7:30按技术科的正常工作时间到了办公室,跟技术科成员聊了一会,到了8:00,开始换上下井的工作服装,戴上矿帽,矿灯,跟技术科得技术人员坐上了人车,8:20时,人车开动了,已进入平硐,眼前一片暗乎乎的,马上打开了矿灯,人车上是不允许把头往外伸出的,只好乖乖的用矿灯照着平硐的墙壁,看看平硐的支护情况,由于是铁矿体,硬度都很大,因此很多的支护工作都没有做。过了十几分钟,我们到了人车场,跟着技术人员下了人车,我们开始了一段很长的路程,跟着技术人员到了+300水平,这一路上都是在观看铁轨,巷道,风管,水管,水沟等巷道要素的布置,经过了半个多小时才下到了+300水平,接着又看了+300水平的水仓,水泵房,变电所等等,而后又回到了+420m水平看了新巷道的掘进工作面,经过了整整两个小时才从井下回来,弄得是一身疲惫,肚子饿得呱呱叫,赶紧下到食堂吃饭去了,下午又开始了做办公室的工作。 _收获和体会:在现场看到了巷道的布置,支护以及施工现场,为之后做巷道设计做准备,让自己有了一个空间上的认识。 _ _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很多的支护与巷道规格都不符合标准。_ _ _时间: 3 月 9 日 星期 三 阴 地点:龙岩马坑 指导教师:工作内容:今天没有打算下井,而是待在办公室查阅矿区的一些资料:矿区地理座标为东经11705,北纬25。位于龙岩县城南15公里马坑村东雨方山上,自矿区至马坑村有长约2.5公里的简易公路和通过马坑村的龙岩漳州公路连接。另自龙岩特钢厂起,至矿区西侧山下的合溪村已初建铁路路基,会长10.6公里,起点标高+372.40米,终点标高+452.60米。龙岩现已建有龙(岩)坎(市)煤矿铁路专用线以及龙(岩)漳(平)铁路和鹰厦线连接,自龙岩至长汀、赣州和京广线连接的闽赣铁路也准备在五五计划期间建设。自龙岩通向省内省外的公路更是四通八达。矿区位于切割剧烈的山区中,总地形受地质条件控制,东西两侧为由南靖群地层组成的走向近南北的分水岭,东侧天山凹最高点海拔+1069米,由北东向南西地势逐渐降低,矿区西部山谷中有溪马河流过,最低点在马坑村附近河谷中。海拔+400米左右。龙岩地区属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植被茂密、常年温度20c左右,四季不甚分明,无严寒酷暑,极少降雪,无霜期很长。据龙岩地区气象站资料,每年七、八、九月较热,最高温度38c(1967年7月17日),十二、一、二月较冷,最低温度-6c,(1975年12月14日)。雨季常从5月份开始,至9月末结束,年最大降水量2348毫米(1961年),最小降水量118890毫米(1958年),日最大降水量322毫米(1965年7月28日),1973年45月连续降雨49天,累计最大降水量达891毫米。降雨常受台风影响,台风到达前后常发生连续降鱼或暴雨,夏秋季降雨多集中下午,此时台风较多,降雨也较频繁,长期连续降鱼往往造成河溪水位猛涨,塌方、滑坡增多,影响铁路公路交通。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偏北,夏季为百南偏南。最大风力达八级,瞬时极大风力可达十二级。因距海较远,群山阻隔。夏秋季节台风到达本地时风力大减,危害性不大这些是今天查阅资料的一部分,由于感觉在设计中比较重要,因此从地质报告中摘录了下来,与此同时查看了一些其他同学做的采矿毕业设计范本。 收获和体会:矿区的地理位置,气候和地形条件,以及矿区周边的经济条件对于后续的设计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条件关系着矿山的建设在工农业,燃料,动力,水等各方面的需求是否能得到满足,以及矿成品的出售的运输是否便利等。 _ _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在设计中对于这些便利条件要加以说明利用。_ _ _ 时间: 3 月 10 日 星期 四 阴 地点: 龙岩马坑 指导教师:工作内容:今天7:30准时到达办公室,看了一些资料, 8:00中接到了邱科长的通知,跟随技术人员下井,于是乎,又急急忙忙的换上了工作服,戴上了矿帽和矿灯,到了楼下,上人车,8:20准时出发,经过十几分钟的车程,我们到了人车场,随即跟随技术人员下了车,跟着他们从412主平硐走到了副斜井,再从副斜井下到了300m标高,在走副斜井的过程中,我分别记下了斜井的布置图,单钩串车,外加人行道,两侧为风水管的布置,每个几十米是一个躲避硐室,人行道和轨道之间是隔板为了保护安全,其之间的间隙挺大的,为了保护管路,轨道是用简易的整体道床。下到300m标高后,我们又直接渠道了+300躲避硐室,在躲避硐室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硐室,躲避硐室里的生活用品十分齐全,就是为了防止出事故时的急需,接着我们到283m中段,在这里我们终于看到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布置现场,我们做了进路,分段凿岩平巷,看来凿岩天井等等,经过了一个多小时我们终于开始了返回路线,由斜坡道返回,进过+283斜坡道+300m中段主斜坡道412m主平硐,返回路程足足耗了1个多小时,我们出来已经到了下班时间了,去食堂吃饭。_收获和体会:在实际现场看到了斜井巷道的整体布置,包括斜井的巷轨道,人行道,风水管的布置,躲避硐室,斜井提升的钢丝绳,天轮硐室等等一系列以及躲避硐室的规格,及内置物品,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的现场布置,有利于于之后的设计参考。_ _ _ _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感觉到了283m,272m等中段时空气不太好,有点闷_ _ _时间: 3月 11日 星期 五 阴转晴 地点: 龙岩马坑 指导教师:工作内容:今天又开始查阅资料并摘录:马坑矿段划分:中矿段:北东以f11断层为界,南西以71线为界,南东浅部至f1断层,北西深部在f3断层以南达到-30米(75线)至-150米高程,在f3断层以北达到0米高程。沿走向长为1600米,平均宽850米,实际勘探面积为1.35平方公里。西矿段:自71线向西南至59线附近f7断层,北西深部到-150米高程,沿走向长1200米,平均宽1000米,百积1.20平方公里。东矿段:位于f11断层以东,全部在0米高程以上,预计在95线附近止,沿走向长600900米,平均宽700米。面积约0.55千方公里。这样,矿区总长度为5600米,宽7001000米,总面积为 3.10平方公里。在中矿段内,根据设计部门规划意见和地质条件,划分为五个块段;f10、f11和f3断层间为第块段;f1和f4、f10断层间为第块段;f4、f2和f10断层间为第块段;f2断层西北上盘为弟块段;f3断层以北下降地带为第块段。、三块段为首先开采对象。我这次得设计题目的开采范围即为:中矿段+300m-+420m的主矿体开采,因此摘录了这些内容以备后续设计的需要。 _收获和体会:了解设计范围内矿体的规模,界限,以及中矿段的矿体矿块划分,地质储量为后续设计的井田划分提供参考和借鉴资料_ _ _存在的问题及建议:_ _ _ 时间: 3月 14日 星期 一 晴 地点: 龙岩马坑 指导教师:工作内容:查阅资料:矿区区域地质中与内生矿产关系比较密切的地层,有三迭系下统溪口灰岩,二迭系下统栖霞灰岩(可能包括船山、黄龙灰岩,未分出)和泥盆石炭系南靖群砂岩(上部包括石炭系下统林地组,未分出)。已知的大量矽卡岩热液型小磁铁矿褐铁矿体都分布在花岗岩体外接触带南靖群砂岩中,马坑铁矿即产在栖霞灰岩和南靖群砂岩之问的假整合面上。矿区构造:矿区位于构造活动十分剧烈的华南地槽褶皱带华夏褶皱带梅永坳陷中,经历过多次复杂变动,遗留下各种规模不一、形态各异的构造形体,它们在其各自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对岩浆活动、地层、矿产的分布发生各种各样的控制作用。分别有纬向构造,经向构造,龙岩山字型构造,华夏系构造,新华夏系构造,以上各种不同构造形迹在马坑矿区周围都有表现,区域内生金属矿床和岩浆岩体几乎元一例外地都受到构造断裂的影响和控制,并具有两个成矿特点:一是华夏系和新华夏系构造是控矿的主要因素,在新华夏系断裂和经向断裂、纬向断裂的复合部位有利于成矿;一是在泥盆石炭纪硅质岩隆起和二迭纪碳酸盆岩拗陷的断裂接触地带,亦有利于成矿。马坑铁矿床正具备了这两个成矿的构造条件。矿区岩浆岩:1)花岗岩:矿区两侧有两个花岗岩体,西侧大洋岩体沿经向构造溪马河断层侵入,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3公里,出露面积28平方公里。东侧首舟岩体沿新华夏系构造中甲新桐大断裂侵入,状如拉长的葫芦。东北西南方向延长13公里,出露百积约23平方公呈。两岩体最近处相隔900米左右。深部可能连通;2)绿一闪长岩:在区域范围内,闪长岩有零星分布,较重要者如永定坑源闪长岩体,出露面积2400平方米左右。有矽卡岩型铜矿出现。辉绿岩多呈脉状产出,分布比较广泛,由辉绿岩和闪长岩组成的混合岩体,当前只发现于马坑矿区内;3)其它岩浆岩类: 收获和体会:了解矿区区域地质中的地层,构造,矿岩岩浆岩性等等,有助于了解矿体的成矿因素及各种的成矿母岩,_ _ _ _存在的问题及建议:_ _ _ _ 时间: 3月 15日 星期 二 阴转小雨 地点: 龙岩马坑 指导教师:工作内容:今天上午接到了邱科长的通知又要下井了,于是在办公室换好了各种装备,到了人车;8:20准时开车,经过十几分钟在人车场下了车,于是又开始了和技术员一个上午的路程,这次没有下副斜井到300m,而是走了+420m双轨巷道,沿途看到了,机修硐室,候车室,各个穿脉,在+420m是按环形轨道布置的,在穿脉过去既是下盘沿脉单轨巷道,而另一边的穿脉同时作为了探矿巷道的作用,在实际中的巷道掘进很多都不是按照设计做的,因为地质报告的不准确性,会导致设计的经常性出错,因此在实际的巷道掘进中,很多巷道的掘进要以后是否有矿为准。在经过了很长的双轨巷道后我们到了措施斜井,又措施斜井下到+384m,在这里看到了无底柱连续矿房法的现场,这里的气味真是太难闻了,粉尘非常的多,空气密度大,我们看了在回采进路的炮孔布置,都是一些小洞孔,在进路末端我们看到了采空区,采空区真是吓人呀,黑乎乎的,空洞洞得,一句话的回音也非常的大。在看完了采场后就开始了回程,在人车场等到了11:00坐上了人车,经过主平硐回到了地面,出来后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外面的世界真美好呀。 _收获和体会:主要认识了无底柱连续矿房法的现场布置,各种无底柱的采矿方法都是利用无轨设备的,因此就必须利用斜坡道作为无轨设备的出路。_ _ _ _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采空区未处理,危险性大_ _ _ _ _时间: 3月 16日 星期 三 晴 地点: 龙岩马坑指导教师:工作内容:今天又开始了一天的查阅资料和摘录工作:马坑矿区地质:1)矿区内地层由东南向西北依次有泥盆石炭系南靖群、下二迭统栖霞组、文笔山组和龙岩组分布,上部有第四系冲积、坡积物复盖。2)矿区构造:矿区构造基本形态为一向北倾伏的向斜地堑,地堑中部为北东东向的f3断层横切,在断层南北呈现不同的构造特征。f3断层以北为由龙岩煤系组成的南北向地堑向斜,f3断层以南为龙岩组一段栖霞灰岩南靖群砂岩组成的北东走向的单斜构造。马坑铁矿主要赋存于这个单斜构造内,丙端受到构成地堑的近南北向自裂 天山。断层和溪马河断层的限制。矿区内构造以断裂为主,有纵横两组纵向断裂f1、f2、f4均为北东向压扭性断层;横向断裂f7、f10、f11等均为北西向张扭性断层。3)矿区的火山岩和岩浆岩:矿区内岩浆活动比较复杂,原来认为主要有燕山期花岗岩和辉绿闪长岩,经过近期详细工作,发现在南靖群砂岩和栖霞组灰岩中以及它们的假整合百附近、文笔山组粉砂岩中有火山岩出现。4)岩石蚀蛮、变质作用:1、接触交代作用:接触交代反应岩石主要是矽卡岩。与花岗岩与辉绿岩有关。地表实见花岗岩外接触带矽卡岩主要为钙铁石榴石矽卡岩和少量辉石矽卡岩,它们都生在南靖群砂岩中,灰褐色,石榴石晶粒粗大,外形呈粒状菱形十二面体或五角十二面体。辉石矽卡岩含锰。这一套矽卡岩风化后造成f1断层以南若干囊状局部含锰的褐铁矿体。2、接触热变质作用:接触热变质岩石主要有石英岩、角岩和大理岩。石英岩和大理岩分别由砂岩和灰岩受岩浆热力作用发生重结晶变质形成。角岩分布杂而普遍,砂岩、粉砂岩、泥岩、泥质灰岩和辉绿岩都有种类不同的角岩化,出现透辉石角岩、透闪石角岩、二云母角岩、绢云母角岩、角闪石角岩、红柱石角岩、长英角岩和黑云母角岩等。收获和体会:了解矿区地层,地质构造如断层,褶皱,围岩蚀变和变质作用,矿区地层表明了矿体位置,及围岩的岩性,地质构造的多少严重影响了矿体的整体性及矿体地质储量的准确性,构造的具体位置,大小,破碎度等的准确性可以决定一个开拓及采矿方法的好坏,再设计时应该尽可能的避开大型断层,这样可以减少巷道施工和维护难度,同时把其的影响带圈定下来,作为一个开采边界处理,当然为了尽可能的减小因断层而损失的矿体地质储量,应该尽可能采用措施将其的影响带减小到最低程度;围岩蚀变和变质作用,这是矿体演变的一个重要因素,了解其有助于设计者了解各类矿岩的成分品位_ _ _ _ _存在的问题及建议:_ _ _ _ _时间: 3月 17日 星期 四 晴 地点:龙岩马坑 指导教师:工作内容:继续查阅,摘录资料:矿体特征:1)矿体的数量、规摸、产状和形态:矿体分成两大类,即主矿体和小矿体,小矿体分别产在主矿体上下。以产在主矿体之上栖霞灰岩和辉绿岩接触带的为主,产在主矿体之下矽卡岩、砂岩中的仅占少数。(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