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甜味剂——麦芽糖醇.pdf_第1页
功能性甜味剂——麦芽糖醇.pdf_第2页
功能性甜味剂——麦芽糖醇.pdf_第3页
功能性甜味剂——麦芽糖醇.pdf_第4页
功能性甜味剂——麦芽糖醇.pdf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食品添加剂 C h i n a F o o d A d d it i v e s 2 0 o 5 N O 1 功能性甜味剂 麦芽糖醇 翁利荣 罗发兴 黄 强 (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碳水化合物研究室, 广州5 1 0 6 4 0 ) 摘要 : 麦芽糖醇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性甜味剂 , 由于其具有低热量 、 非龋齿性 、 难消化性 、 促进钙的吸收等多种 生理特性 , 已经引起 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阐述了麦芽糖醇的生理学性质 、 质量标准及其在食品工业 中的应用 , 重点对麦芽糖醇的制备工艺及关键控制点作了详细探讨 , 最后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认 为麦芽糖醇作 为天然的 营养型糖类甜味剂具有广 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麦芽糖醇 ; 性质 ; 工艺 中图分类号 : T S 2 0 2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0 0 6 2 5 1 3 ( 2 0 0 5 ) 0 1 0 1 0 2 0 4 F u n c t i o n a I s we e t e n e r ma lt it o I V E NG L i - r o n g , L UO F a - x i n g, HUANG Qi a n g ( C a r b o h y d r a t e L a b ,C o l l e g e o f f ood e n g i n e e r i n g a n d b i o t e c h n o l o g y , S o u t h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 G u a n g z h o u 5 1 0 6 4 0 ) Ab s t r a c t : Malt i t o l i s a n e w f u n c t i o n a l s we e t e r I t h a s b e e n b roa y f o c u s e d o n b y ma n y p e o p l e bec a u s e o f i t s l o w q uan t i t y o f h e a t ,n o d e c a y e d t e e t h p r o p e r t y,d i ffi c u l t d i g e s t ,p r o mo t i n g a b s o r b o f c alc i u m an d many o t h e r p h y s i o l o g i c al p r o p e r t i e s I n t h i s t e x t , t h e p h y s i o l o gic al p ropert i e s o f m alt i o l , the quali t y c ri t e ri o n , and i t s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i n f o o d i n d u s t r y w e r e e x p l a i n e d F u rth e r mo r e,t h e p r e p a r a t i o n o f t e c h n i qu e s o f malt i o l an d the k e y c o n t r o l l i n g p o i n t s we r e i n t r o d u c e d i n d e t a i l e d Ke y wo r d s: malt i t o l ;p r o perti e s ;t e c h n i q u e s 麦芽糖醇( m a l t it o 1 ) , 化学名为 1 , 4 0一 dD 一 吡喃葡萄糖基 一 D葡萄糖醇 , 其结构式如下 : H 麦芽糖醇是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山梨糖 醇结合而成的二糖醇 , 由麦芽糖氢化而得 , 有液体 状和结晶状两种产品。麦芽糖醇 的甜度为蔗糖的 0 8 0 9 倍 , 摄入后不产生热量 , 也不会合成脂肪 和刺激胆固醇的形成。纯净的麦芽糖醇的化学性质 十分稳定, 耐热性、 耐酸性均比蔗糖、 山梨糖醇和木 收稿日期 : 2 0 0 4一 O 8 2 8 作者简介: 翁利荣( 1 9 7 9一) , 女, 硕士 , 主要从事糖生物化学的研究。 1 0 2 糖醇好 , 尚没有发现人体消化系统的正常微生物菌 群和人体所分泌 d一1 , 4糖苷酶类对麦芽糖醇分 子中的糖苷键有分解作用, 这就表明麦芽糖醇在人 体消化过程中能够抵抗胃液的消化作用 、 小肠酶类 的水解作用以及大肠微生物的分解。这种特殊的 生理学性能 , 使麦芽糖醇成为口感优良、 无热量的 高档保健甜味剂。麦芽糖醇极易溶解于水, 与蔗糖 甜度相同、 甜味温和、 没有杂味 , 有显著的吸湿性 , 不易被霉菌、 酵母及乳酸菌利用 , 在动物体 内很难 被消化代谢, 血糖不会迅速升高 , 不刺激胰岛素分 泌, 热量低 、 能抑制脂肪在人体中的贮存 , 具有乳化 稳定性。 卜J 、 维普资讯 中国食品添加剂 C h i n a F o o d A d d it iv e s 2 o 0 5 N o 1 1 麦芽糖醇的生理学特性【 2 】 非腐蚀性: 由于麦芽糖醇不是产酸的基质, 几 乎完全不会导致细菌合成不溶性聚糖, 故而麦芽糖 醇是极难形成龋齿的非腐蚀性新糖质。 促进钙的吸收: 通过动物实验表明麦芽糖醇有 促进肠道对钙吸收的作用和增加骨量及提升骨强 度 的性能 。 刺激胰岛素的分泌: 麦芽糖醇 由于难以消化吸 收, 血糖值上升少 , 故而对葡萄糖代谢所必须的胰 岛素的分泌, 没有什么刺激作用 , 这样一来减少了 胰岛素的分泌。由此可见 , 麦芽糖醇可以作为供糖 尿病患者食用的甜味剂。 抑制体内脂肪过多积聚: 如果同时摄入高脂肪 和砂糖后 , 由于刺激了胰 岛素的分泌 , 脂蛋白分解 酶活性提高 , 故而很容易增加体内脂肪的积聚。若 用麦芽糖醇替代砂糖制造如冰淇淋、 蛋糕、 巧克力 之类的高脂肪食品, 由于不会刺激胰岛素分泌 , 因 此可 以期望减少体内脂肪的过度积聚。 难消化性 : 麦芽糖醇在人体内几乎完全不能为 唾液、 胃液、 小肠膜酶等分解 , 除肠内细菌可利用一 部分外 , 其余均无法消化而排出体外。 摄人体内的麦芽糖醇 中, 约 1 0 在小肠分解 吸收后作为能源利用; 余下的 9 0 在大肠内的细 菌作用下分解为短链脂肪酸 , 其余一部分在大肠吸 收后作为能源利用 J 。因而将麦芽糖醇在小肠内 的吸收量加上大肠内短链脂肪酸的吸收量 , 可以计 算 出麦芽糖醇的热量值约为 2 K e a l g 。 2 麦芽糖醇的生产工艺 麦芽糖醇是 由麦芽糖经氢化还原制成的双糖 醇。工业上其生产工艺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 是将淀粉水解制成高麦芽糖浆 , 第二部分是将制得 的高麦芽糖浆加氢还原制成麦芽糖醇。整个工艺 流程如下: 淀粉一调浆( 浓度 1 0 2 0 , p H 6 0 6 4 ) 一液化 ( 1 0 0 , D E 1 01 2 ) 一 糖 化 ( 4 55 0 , p H 5 8 6 0 ) 一压滤一 脱色 ( p H 4 5 5 0 , 8 0 , 3 0 ra i n , 2 02 5转 分 ) 一 压滤一 离子交换 ( 流速 7 0 0 k g h , 4 0 c I=左 右 )一 真 空 浓 缩 ( 0 0 8 6 0 0 9 2 M p a , 5 0 5 3 C) 一高麦芽糖浆一备料 ( 浓度 1 2 1 5 ) 一调 p H( 7 5 8 0 )一进料反应( 温 度 1 2 0 C1 3 0 C, 压力 8 Mp a ) 一过滤脱色一离子 交换一蒸发浓缩一成品。 操作要点: 高麦芽糖浆制备。 ( 1 ) 调浆: 先将一定量的水加入调浆罐中, 开 动搅拌器 , 逐渐加入淀粉 , 将淀粉调成浓度为 1 0 2 0 的淀粉乳 , 调粉时充分搅拌 , 防止结团。待 淀粉完全调匀后 , 加入 0 1 左右的纯碱, 将 p H调 至 6 0 6 4 , 为提高淀粉酶的活力 , 加入 0 2 0 5 ( 对淀粉而言) 的氯化钙, 搅拌均匀。 ( 2 ) 液化 : 该工序对提 高麦芽糖 的产率很关 键 , 应严格操作。将调好 的淀粉乳打入贮罐 , d一 淀粉酶的加入量按 5 U g 淀粉计 , I O 0 C 液化至 D E 值 1 O1 2 。同时立即升温 1 0 0 以上, 保持 5 m i n , 进行高温灭酶。经过高温处理后的淀粉液化液 , 分 散性好 , 不易发生凝沉 , 利于糖化操作。 ( 3 ) 糖化 : 将液化冷却至4 5 5 0 , 调节 p H至 5 8 6 0 , 加异淀粉酶 2 0 U g淀粉和鲜麸皮 , 13 一 淀粉酶 1 0 U g 淀粉 , 糖化 3 O 4 0 h , 得到含 8 0 9 5 麦芽糖 , 5 1 5 麦芽三糖的糖化液。 ( 4 ) 压滤: 其作用是除去糖化液 中的杂质 , 保 证后面工序的顺利进行。用板框式压滤机压滤 , 以 硅藻土或压碎珍珠石为助滤剂 , 至得到澄清的滤液 为止。 ( 5 ) 脱色 : 按滤液干物质的0 5 1 0 加入粉 末活性炭 , 加入前先将活性炭与等量滤液混合 , 这 样易于活性炭的混合。脱色操作条件 : p H 4 5 5 0 , 8 0 , 3 0 m i n , 以2 0 2 5 r p m的速度搅拌 , 然后 以硅藻土为助滤剂( 用量为 0 3 0 5 k g m 2 ) , 用 板框式压滤机压滤。先用少量糖化液把硅藻土调 匀, 然后用泵打入加滤机, 压力要求在 0 1 M P a以 下, 使硅藻土均匀地沉积在滤面上 , 开始滤 出的滤 液不清 , 将其 回流到脱色罐 , 直至液澄清为止 , 关闭 回流管 , 将滤液送至贮缸 , 过滤压力应控制在 0 2 0 3 MP a 。 ( 6 ) 离子交换 : 通过离子交换除去滤液 中的金 属离子、 离子型色素以及残留的可溶性含氮物等杂 质, 可进一步提高糖液的纯度和热稳定性, 使其无色 透明。离子交换流程: 糖化液一阳柱一 阴柱一 阳柱 一阴柱。选用强酸性阳树脂和强碱性阴树脂, 使用 前离子树脂经浸泡膨胀后 , 分别装入阴、 阳柱中, 再 经酸洗、 碱洗、 水选后即可使用 , 交换时控制流速约 】 0 3 维普资讯 中国食品添加剂 C h i n a F o o d A d d i t i v e s 2 o 0 5 N o 1 7 0 0 k g h , 温度为4 0 左右。树脂使用周期的长短视 糖浆中杂质含量而定, 杂质量高则使用周期短。 ( 7)真 空 浓 缩: 真 空 度 维 持 在 0 0 8 6 0 0 9 2 M P a , 糖液温度约为 5 0 5 3 , 真空度不低于 0 0 6 6 M P a , 蒸汽压力控制在 0 2 0 3 M P a 。浓缩 至固形物含量4 0 6 0 , 停汽放空, 即可作为制备 麦芽糖醇的原料。 注意事项 : 液化时要特别注意 D E值必须控制 在最低范围。及时灭酶处理 , 防止 D E值过高影响 麦芽糖的产率。 麦芽糖醇的制备。将 固形物含量 为 4 0 6 0 的无色纯净的高麦芽糖浆在碱性条件下, 按淀 粉投入量的 8 加入镍催化剂。在高压釜中通入 5 1 8 M P a 氢气, 在此条件下麦芽糖开始吸收 H 进 行加氢反应。氢化结束后 , 即得麦芽糖醇液。然后 过滤除去糖液中的催化剂, 再经活性碳和离子交换 处理( 操作要求及步骤与前述操作相同) , 便可得 到澄清的麦芽糖醇。最后经真空浓缩 、 喷雾干燥等 工序即可制成麦芽糖醇浆或粒状产品。 影响麦芽糖醇 质量 的因素 有: 液化后 的 D E 值 ; 糖化后麦芽糖的含量 , 含量大于 9 0 的高含量 麦芽糖才能产出高含量的麦芽糖醇 ; 氢化后麦芽糖 3 麦芽糖醇的质量标准 ( I 结晶品; F A O WH O。 1 9 9 6 ) 醇的含量 , 氢化效果对后续的结晶有很大影响, 提 高氢化转化率 , 降低残糖的含量 , 将大大增加麦芽 糖醇的结晶能力, 通常氢化后应保证麦芽糖醇含量 大于 8 5 。 目前, 市场上销售的麦芽糖醇主要 以固形物 7 5 的麦芽糖醇糖浆为主, 麦芽糖醇的含量普遍在 5 0 左右 , 由于麦芽三糖醇之类的高级糖醇含量 高, 使麦芽糖醇溶液的黏度增大, 抑制结晶的出现 , 因此生产结晶麦芽糖醇就 比较困难。要生产高纯 度的麦芽糖醇必须先生产高纯度的麦芽糖, 由于麦 芽糖醇产品中对山梨醇含量有限制, 因此在选择糖 化时要提高麦芽糖的含量 , 还要控制葡萄糖 的生 成 , 糖化酶的选择十分重要。离交和反应的控制对 最终生成麦芽糖醇的含量影响较大, 离交后物料 p H偏低会使部分麦芽糖分解成葡萄糖 , 使反应后 产品山梨醇含量过高。反应过程还要注意控制人 料浓度、 p H值、 反应时间、 反应温度。 由于麦芽糖醇熔点较高, 可以选择较高的干燥 温度, 但由于麦芽糖醇黏度大, 必须在瞬间干燥 , 因 此可以采用全结晶工艺生产结 晶麦芽糖醇 J , 即 以液体麦芽糖醇为原料在融化状态下喷雾干燥来 生产粉末状固体产品。 1 0 4 维普资讯 中国食品添加剂 C h in a F o o d A d d it i v e s 2 o 0 5 N o 1 4 安全性 A D I 不作特殊规定 ( 包括干态和糖浆, F A O WH O, 2 0 0 1 ) 。 G R A S ( F D A, 2 0 0 0 ) , 一般公认安全物质。 5 麦芽糖醇的应用 麦芽糖醇在体内几乎不分解 , 所以可用做糖尿 病人 、 肥胖病人的食品原料 ; 由于麦芽糖醇的风味 口感好 , 具有 良好的保湿性和非结晶性, 可用来制 造各种糖果 , 包括发泡 的棉花糖 、 硬糖、 透明软糖 等; 麦芽糖醇有一定的粘稠度 , 且具难发酵性 , 所以 在制造悬浮性果汁饮料或乳酸饮料时, 添加麦芽糖 醇代替一部分砂糖, 能使饮料 口感丰满润滑 ; 在冷 冻食品中使用麦芽糖醇 , 能使产品细腻稠和, 甜味 可 口, 并延长保存期。 5 1 在面包中的应用 面包在人们饮食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深受人 们的喜爱。目前, 世界各国都有以面包为主食的发 展趋势 , 如英 国、 美国、 法国等发达国家 , 人们的主 食 中2 3以上是面包。面包在我国也逐渐发展成 为人们的主食 , 如果把巧克力加入面包 中, 再用无 糖多功能性甜味剂麦芽糖醇代替蔗糖制作成 无糖巧克力面包 , 更是当今人们喜爱的一种食品。 因为麦芽糖醇难 以被面包酵母 、 霉菌等菌类利用 , 属于难发酵性糖质, 可以延长面包的保质期 , 同时, 加入麦芽糖醇后, 面包更加柔软, 口感细腻 , 更能防 止龋齿 , 在肠 胃内吸收缓慢, 抑制脂肪的形成, 促进 钙的吸收, 非常适合肥胖和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 食用, 所以无糖面包食用人群广泛 , 市场潜力巨大。 5 2 在乳制品中的应用 添加麦芽糖醇的乳制品, 不但对乳制品的风味 无影响 , 更使其具有独特的色香味, 营养丰富, 而且 甜度低 , 热能低 , 稳定性和水溶性好 , 其蛋 白质、 乳 脂 、 矿物质等主要营养素的配比完全符合中老年人 和糖尿病患者的生理特点 , 不会增加代谢负担。其 代谢途径独特, 在患者缺乏胰岛素时, 麦芽糖醇能 透过细胞膜调整代谢 , 供给细胞以营养和能量 , 起 到葡萄糖加胰岛素的功能 , 同时 , 麦芽糖醇还具有 增加消化液分泌 , 预防便秘的功效。 麦芽糖醇乳制品其甜味纯正 , 能增加人体内的 双歧杆菌, 增强人体免疫力, 对降低血糖, 减少脂肪 酸的形成 , 促进人体内钙的吸收, 具有较明显的作 用 。 5 3 在冰淇淋, 饮料中的应用 冰淇淋中使用麦芽糖醇 , 能使产品细腻稠和, 甜味可口, 并延长保存期。通过使用脂肪替代品和 无糖甜味剂麦芽糖醇 , 并适 当增加水的添加 量 , 可制出质量 良好的无糖冰淇淋产品。麦芽糖醇 具有一定的粘稠度 , 具有难发酵性 , 所以在制造悬 浮性果汁饮料或乳酸饮料时 , 添加麦芽糖醇替代砂 糖, 能使饮料 口感丰满润滑。麦芽糖醇能给人一种 质体感, 无需再加任何高倍甜味剂 , 成品清爽宜人。 6 麦芽糖醇的发展展望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饮食和生活观念的变化 , 麦芽糖醇的低热特性能满足不少人们对于甜昧的 需求 , 用作冰淇淋 、 奶油糕点等高脂肪食品的甜昧 剂 , 可抑制体内脂肪积蓄, 在预防肥胖方面显示 出 极为重要的功能特性。此外, 麦芽糖醇还具有很多 加工上的优越性 , 如耐热耐酸性好 , 可制造合成树 脂表面活性剂、 接触剂 ; 加热时不发生美拉德反应, 适于加工高档糖果 ; 具有低吸潮、 难发酵性等, 用于 面包、 糕点中可延长货架期。 当前各类甜味剂品种繁多, 但均因味感及副作 用等因素影响而各有优缺点 , 从其发展趋势来看 , 天然的营养型糖类甜味剂是发展的主导方向之一。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及肥胖病、 糖尿病等现代 病问题的 日益突出, 对安全性高 、 口感好、 不龋齿 、 不影响血糖值的各种糖醇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 其研究发展和开发应用 日益受到重视 , 市场前景十 分广阔。 麦芽糖醇虽然在国外应用很广, 但在中国应用 开发较晚, 前期需从国外进 口, 价位很高 , 影响了麦 芽糖醇作为功能性甜味剂的开发应用。目前 , 国内 已经正式投入生产的有山东禹城绿健生物技术有 限公司, 年产量达 5 0 0 0吨; 此外还有: 江西广 昌温 氏淀粉糖业有限公司, 上海达盛食品有限公 司, 南 海市松岗健之源食品有限公司, 寿光市金阳光化工 有限公司 , 广东省怀集县威通糖醇产品有 限公司 , 山东保龄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广东省怀集县成通 糖醇产品有限公司 , 天津市工业微生物研究所, 建 湖县东大油米厂 , 南宁市化工研究设计院广西南宁 木薯技术开发中心等。国外主要有意大利 、 日本、 ( 下转 1 0 1 页) 】 0 5 维普资讯 中国食品添加剂 C h i n a F o o d A d d i t iv e s 2 0 0 5 N o 1 3 5 软糖粉浸泡时间的确定 以砂糖 2 5 、 葡萄糖浆 5 0 、 软糖粉 1 5 、 余水为基本配方 , 将软糖粉用冷水浸泡若干时间 , 得出软糖粉最佳浸泡时间 具体分析见表 1 。 表 1 浸泡时间对软糖品质的影响 时间( m i n ) 1 5 4 5 7 5 1 0 5 1 3 5 1 6 5 1 8 0 软糖感官评分 9 8 9 8 9 7 9 7 9 8 9 8 9 8 注 a : 总分为 l O分, 表 2同。 从表 1 可看出软糖粉随浸泡时间的增加 , 感官 评分并未随之增加, 浸泡 3个多小 时后与只浸泡 1 5分钟类似 , 之后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 , 感官评分 随之降低, 因此 , 软糖粉浸泡时间最好控制在 1 5 3 0分钟。 3 6 软糖熬糖温度的确定 以砂糖 2 5 、 葡萄糖浆 5 0 、 软糖粉 1 5 、 余水为基本配方 , 以不同的熬糖温度熬煮, 并得出 较佳的熬糖温度 , 具体分析见表 2 。 表 2 熬糖温度对软糖品质的影响 由表 2得出随着熬糖温度的升高感官评分也 随着上升, 但上升幅度随之下 降, 当熬糖温度达到 1 0 6 o C 以上时感官评分趋于稳定, 而且 因为此时蒸 发的水量过多, 使得软糖固形物含量增加 , 糖液流 动性差 , 浇模 困难 , 进而使软糖表面不平整。再者 熬糖温度越高耗费的能量也越多。所 以从多方面 因素考虑 , 熬糖温度应控制在 1 0 4 1 0 6 C 之间。 4 产品质量标准 4 1 感官指标 组织及形态: 光滑细腻, 有 良好弹性; 色泽 : 晶 莹透亮 ; 滋味: 有咬劲 , 不粘牙。 4 2 理化指标 固形物含量不低于 6 5 , 不含杂质, 食 品添加 剂符合 G B 2 7 6 0 4 3 卫生指标 细菌总数( 个 g ) 3 0 0 0 ; 大肠菌数 ( 个 1 0 0 g ) 2 5 ; 致病菌 , 不得检出。 5 结论 实验证 明用含卡拉胶的复合胶 6 7 、 氯化钾 7 、 三聚磷酸钠 7 、 乳酸钙 1 3 、 柠檬酸钠 7 作为不预溶型软糖粉的配 比, 浸泡时间只需 1 5分 钟左右 , 熬糖温度控制在 1 04 1 o 6 的情况下生 产出来的软糖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 1 孙晓波等 凝胶软糖及软糖粉的研制 食品工业 , 2 0 0 1 , ( 6 ) : 5 2 张东华等 , 魔芋水晶软糖生产工艺 食品科学 , 1 9 9 8 , ( 1 9 ) l O : 4 l 3 许水旱, 果胶软糖制作工艺及常见质量问题分析 杭州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