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基本知识(张钧伟).ppt_第1页
中药基本知识(张钧伟).ppt_第2页
中药基本知识(张钧伟).ppt_第3页
中药基本知识(张钧伟).ppt_第4页
中药基本知识(张钧伟).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 中药基础知识,学习目标,1掌握中药的概念、性味、毒性、用药禁忌、配伍关系 2理解的中药的归经、升降浮沉、炮制目的和方法、剂量与用法、中药煎法与服法。 3了解中药的品种与产地、采集与储藏。,中药概述,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阐述其药性并指导临床应用的传统药物。它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其中植物药占大多数,应用最广,故古代将中药称为“本草”。,第1节 中药的采制,一、品种与产地 (一)品种 中药用于临床疾病的防治,其药材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的品种来源必须正确。对临床用药,一定要搞清其品种来源;使用中药的书写正名。,(二)产地,大多数中药材以天然的植物、动物及矿物直接入药,其生长或形成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故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为了保证天然药材质量,人们逐渐形成了“道地药材”的概念。,二、采集与储藏,概述 中药的采集和储藏方法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药物的质量和疗效。,(一)采集,中药动物和植物药材的采收,应选择在其有效成分含量最高时采收。通常以入药部分的成熟程度作为依据。 药物的采收有其客观规律。不可无计划的滥采,以致破坏药源。做到合理采收,保护生态环境,使药材资源持续利用。,(二)储藏,药物储藏保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霉变、虫蛀、鼠咬、变质而降低药效。中药材经采集后,一般都要初步加工,然后进行保管贮存。贮存不当,会出现虫蛀、霉变、变色、走油等变质现象,不仅药材外观差,质量降低,影响疗效,而且还会危害生命。,三、炮制与制剂,(一)炮制 中药材在制备成各种剂型之前,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统称为炮制。 炮制在古代叫做炮炙、修事或修治。药物炮制与否或炮制方法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医疗效果,更是确保用药安全而有效的重要措施。,1炮制目的,(1)使药物纯净,用量准确,便于贮存。 (2)消除或降低药物的毒性、烈性和副作用。 (3)改变药物性能,增强或改变疗效。 (4)便于制剂、煎服和贮存。 (5)矫味矫臭,便于服用。,2炮制方法,中药炮制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修制法、水制法、火制法、水火共制法和其他制法。,(二)制剂,根据药典、制剂规范和其他规定的处方,将中药的原料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以直接用于防病、治病的药品。 药物制成何种剂型和制剂的依据,首先是根据临床和预防的需要。,第2节 中药的性能,中药的性能是指药物的性质和功能。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一、四 气,概述 四气,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又称为四性。四气主要用以反映药物影响人体寒热病理变化的作用性质,是药物最主要的性能。本质上,四气实质是寒热二性。温热属阳,寒凉属阴。 此外,还有一种平性的药物,即是说明它的寒凉或温热性质不明显,称为平性药。实际上仍未越出四气范围。,依据 药物的寒热温凉之性,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主要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 作用 利用药物的寒热,可以祛除寒邪、暑邪、热邪,并消除这些邪气引起的病理改变。,二、五 味,概述 五味,指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此外,还有淡味和涩味,但通常淡味附于甘味,涩味附于酸味,故仍称五味。药味的产生,初始基于口尝,最终定于临床。两者联系起来,确定药物的药味。五味按阴阳属性分,辛、甘、淡味属阳,酸、苦、咸、涩味属阴。,五味的作用,辛:能散能行,即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 甘:能补能缓,即有补益、缓急、调和药性的作用。 酸:能收能涩,即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苦:能泄能燥,即具有泻火、泻下、降逆及燥湿作用。 咸:能下能软,即具有泻下、软坚、散结作用。 此外,淡味具有渗湿利水的作用。,三、升降浮沉,概述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作用在人体上下表里的趋向。具体而言,病位在上、在表者宜升浮不宜沉降,病位在下、在里者宜沉降不宜升浮;病势上逆者,宜降不宜升,病势下陷者,宜升不宜降。,(一)升浮药,其特点是上行、向外,具有解表、透疹、祛风湿、升阳举陷、开窍醒神、温阳补火、行气解郁及涌吐等功效。,(二)沉降药,其特点是下行、向里,具有清热、泻下、利湿、安神、止呕、平抑肝阳、息风止痉、止咳平喘、收敛固涩及止血等功效。,四、归 经,概述 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主要对某经(脏腑或经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经作用则较小或没有作用。它是脏腑经络用药的一个重要原则。,五、毒 性,概述 中药毒性主要是指药物的毒副作用。 广义的毒性,认为药物的毒性即是药物偏性,将一切药物统称为“毒药”,因此毒性具有普遍性。 狭义的毒性,有毒之药对人体的伤害性,绝大多数药物是无毒的,因此毒性具有特殊性。,正确认识毒性,在中药学中强调狭义的毒性,标明少数药物为有毒之品,这对确保用药安全,极为重要。但作为中药的一种性能,则毒性应该是普遍的。 对待中药毒性的正确态度应当是“有毒观念,无毒用药”。重视毒性的普遍性,药物不当使用会对机体造成损害;另一方面,应注意有毒药物的炮制、剂量、配伍、剂型及使用方法,以减弱毒性,充分发挥药效,保证用药安全。,第三节 中药的应用,概述 中药的应用,主要讨论中药的配伍、用药禁忌、中药的剂量及中药的用法等内容。 一、配伍与禁忌 (一)配伍,配伍概述,根据病情需要和药物性能,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中药配合使用,称为配伍。长期的临床实践,把各种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总结为六个方面,加上单行,称为药物“七情”。 (附“七情”),“七情”,1单行 仅用单味药物治疗疾病。 2相须 将两种以上性能功用相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取得协同作用,以增强疗效。 3相使 性能功用上有某种共性的药物配合应用,以一药为主,另一药为辅,辅药能增强主药的疗效。 4相畏 两种药物配伍合用,一种药物的毒性、烈性或副作用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七情”,5相杀 两种药物配伍合用,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相畏与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不同的提法。 6相恶 两种药物配伍合用,一种药物可减弱或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 7相反 指两种药物合用后,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包括“十八反”、“十九畏”中的药物。,(二)禁忌,概述 为保证用药安全和提高疗效,必须讲究用药禁忌。中药用药禁忌,主要有配伍禁忌、妊娠禁忌、服药禁忌等三个方面。,1配伍禁忌,(1)“十八反” “十八反”是指乌头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甘草反海藻、大戟、甘遂、芜花;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1配伍禁忌,(2)“十九畏” “十九畏”是指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2妊娠禁忌,某些药物能损害胎元或引起流产,所以应作为妊娠禁忌药物。 一般可分为禁用和慎用两类。禁用药如马钱子、砒霜、巴豆、牵牛子、水蛭、麝香、甘遂、大戟等。慎用药如桃仁、红花、大黄、芒硝、枳实、附子、肉桂等。,3服药禁忌,是指患者在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俗称“忌口”。 因为在服药期间,某些食物可消除药物的功能,或产生不良反应或毒副作用。患病期间,人的脾胃功能有所减弱,因此,忌食生冷、多脂、粘腻、腥臭、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使药物疗效降低。,二、剂量与用法,(一)剂量 用药量,称为剂量。主要指一剂药中每味药的成人一日用量。用量是否得当,是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将直接影响药效的发挥和临床疗效。,影响中药剂量的因素:,1药物性质 2剂型、配伍 3年龄、体质、病情 4季节变化,(二)煎法与服法,概述 中药汤剂是临床最常用的口服剂型,其煎法和服法的恰当与否对保证药效有重要影响。,1煎药法,(1)煎药器具:宜用砂锅、砂罐等陶瓷器皿。煎药忌用铁、铜、铝等金属器具。 (2)煎药用水:以新鲜洁净为基本前提,水量以高出药面23ml为度。,煎药法,(3)煎药方法及火候:一般药物可用冷水浸泡2030分钟;煎药时一般先用武火(大火),煮沸后改为文火(小火)。一般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物宜武火急煎,煮沸后文火维持1015分钟即可;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矿物类、骨角类、贝壳类、甲壳类药物及补虚药,一般宜文火久煎,煮沸后再续煎4560分钟;一般每剂药煎煮23次,每次煎成药汁约200300ml左右,将各次药汁混合后,分次服用。,煎药法,(4)特殊煎法:一般药物可以全方同时煎煮,部分药物因其性能、临床用途及药材特性不同,所需煎煮时间不尽相同。(见表)。,2服药法,一般汤剂宜温服,寒药治热证宜冷服,温药治寒证宜热服;补益药、驱虫药、攻下药及其他治疗肠道疾病的药宜饭前服;健胃消食药或对消化道粘膜有刺激的药宜饭后服;安神药宜睡前30分钟至1小时服;截疟药应在疟疾发作前2小时服用;呕吐患者宜小量频服或稍加姜汁同服。一般药物,无论饭前服还是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与食物的消化。,小 结,1中药品种来源的正确,道地药材的应用,药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