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和地域分异,-2-,命题分析,专题知识,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是考查的重点内容,尤其是垂直自然带的分布及其成因分析、非地带性以及利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地理环境的变化更是重中之重。多以图表、景观图、区域图的形式提供信息,联系生活实际考查基本的原理、规律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复习中应学会利用整体性原理,根据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和环境问题,能够利用区域图和山地自然带分布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3-,命题分析,专题知识,-4-,突破点一,突破点二,突破点三,核心知识筑基础,高考真题悟方法,迁移训练提能力,突破点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多提供具体的区域案例,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或是利用整体性原理分析现实中的实际问题,旨在考查获取和整合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5-,突破点一,突破点二,突破点三,核心知识筑基础,高考真题悟方法,迁移训练提能力,1.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主要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会产生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新功能,这是单个地理要素所不具有的。 (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如我国西北地区,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要素共同构成了西北独特的荒漠环境。,-6-,突破点一,突破点二,突破点三,核心知识筑基础,高考真题悟方法,迁移训练提能力,(3)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下面为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滥伐森林引起整个生态环境失调的例子。,-7-,突破点一,突破点二,突破点三,核心知识筑基础,高考真题悟方法,迁移训练提能力,2.地理环境整体性应用的分析方法 (1)分析地理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关系的方法:分析某一区域景观的成因,常结合地理位置分析气温、降水等对生物景观的影响。 (2)分析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变化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变化的方法:一般结合区域图、景观图、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运用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分析某一地理要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3)根据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分析一个区域的变化对其他区域影响的方法:常结合某一地区环境的变化分析环境问题成因;结合题目提供的自然现象或过程,提取出所描述的自然地理要素,分析与相关地区内在的关联性和演变运动过程的因果关系。,-8-,突破点一,突破点二,突破点三,核心知识筑基础,高考真题悟方法,迁移训练提能力,典例1(2017全国卷,68)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 A.远大于2 000毫米 B.约为2 000毫米 C.约为210毫米 D.远小于210毫米,-9-,突破点一,突破点二,突破点三,核心知识筑基础,高考真题悟方法,迁移训练提能力,(2)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 A.坡面 B.洪积扇 C.河谷 D.湖盆 (3)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 A.湖盆蒸发量增多 B.盐湖面积缩小 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 D.湖水盐度增大,分析推理 第一步:获取信息 1.题干信息 该流域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且该流域为闭合流域;该流域年降水量少,潜在蒸发量大;盐湖盐度已饱和,湖水盐度不会再增加。,-10-,突破点一,突破点二,突破点三,核心知识筑基础,高考真题悟方法,迁移训练提能力,2.图像信息,-11-,突破点一,突破点二,突破点三,核心知识筑基础,高考真题悟方法,迁移训练提能力,第二步:解读信息 第(1)题,该流域年降水量仅有210毫米,而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该闭合流域年平均实际蒸发量和降水量均衡。第(2)题,实际蒸发量少,应该是当地没有水可蒸发或因为某种原因无法蒸发。由题干信息可知,湖盆蒸发量大;洪积扇和河谷地势低,地下水位较山坡浅,且离湖较近,含水应该较多,因此其实际蒸发量较大;坡面处坡度大,地表储水量较少,因此实际蒸发量小。第(3)题,大量种植耐旱作物会使盐湖以外区域水分截留增多,实际蒸发量增大,入湖径流量减少,盐湖面积缩小,进而会使湖盆蒸发量减少;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过剩导致的水体污染现象,因此大量种植耐旱作物不会导致湖水富营养化加重;由题干信息“盐度饱和”可知,湖水盐度不会增大。,-12-,突破点一,突破点二,突破点三,核心知识筑基础,高考真题悟方法,迁移训练提能力,易错警示 (1)不能正确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影响;(2)不能从题干和图中提取地形特征、河流特征、湖泊特征等有效信息。 答案: (1)C (2)A (3)B,-13-,突破点一,突破点二,突破点三,核心知识筑基础,高考真题悟方法,迁移训练提能力,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温度带界线和日平均气温稳定10 日数(圆点)的变化。读图,完成第13题。,-14-,突破点一,突破点二,突破点三,核心知识筑基础,高考真题悟方法,迁移训练提能力,1.图示区域温度带界线发生变化的地理背景是( ) A.气候趋于干旱 B.气候趋于湿润 C.全球气候变暖 D.全球气温下降 2.图示区域西部温度带界线变化较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气候 B.地形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3.根据温度及温度带界线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地开始适宜种植柑橘 B.两地气温差异增大 C.地农作物生长周期延长 D.地的结冰期逐年缩短,答案,解析,-15-,核心知识筑基础,高考真题悟方法,迁移训练提能力,突破点一,突破点二,突破点三,突破点二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与非地带性现象 多以区域图或自然带分布图为背景材料切入,考查自然带的分布规律与典型植被、非地带性的分布与成因,旨在考查读图获取和整合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6-,核心知识筑基础,高考真题悟方法,迁移训练提能力,突破点一,突破点二,突破点三,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17-,核心知识筑基础,高考真题悟方法,迁移训练提能力,突破点一,突破点二,突破点三,-18-,核心知识筑基础,高考真题悟方法,迁移训练提能力,突破点一,突破点二,突破点三,2.非地带性因素的四类表现 受地形起伏、海陆分布、洋流等因素的影响,陆地某些自然带的分布不具备地带性规律,或者陆地自然带地带性规律表现得不完整、不明显,这些因素称为非地带性分布因素,它使地理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多样。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表现。,-19-,核心知识筑基础,高考真题悟方法,迁移训练提能力,突破点一,突破点二,突破点三,-20-,核心知识筑基础,高考真题悟方法,迁移训练提能力,突破点一,突破点二,突破点三,典例2(2015江苏卷,78)下图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及客家民居土楼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1-,核心知识筑基础,高考真题悟方法,迁移训练提能力,突破点一,突破点二,突破点三,(1)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自然景观是( ) A.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常绿硬叶林热带雨林 C.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 D.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2)客家人选择土楼这种独特房屋形态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安全防御 B.节约耕地 C.防雨保温 D.就地取材 分析推理 第一步:获取信息 1.题干信息 “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说明历史上我国客家人人口迁移所经过的地区; “土楼景观”说明客家人的民居景观。,-22-,核心知识筑基础,高考真题悟方法,迁移训练提能力,突破点一,突破点二,突破点三,2.图像信息,-23-,核心知识筑基础,高考真题悟方法,迁移训练提能力,突破点一,突破点二,突破点三,第二步:解读信息 第(1)题,图中信息显示:客家人南迁路线是从黄淮地区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再到南部沿海地区,依次经过温带季风气候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带季风气候区,自然景观依次为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所以选C项。第(2)题,客家人居住的大多是偏僻的山区,人口稀少,不存在耕地缺乏问题。当地气温较高,无需保温。当时,建筑材料匮乏,豺狼虎豹、盗贼嘈杂,加上惧怕当地人的袭扰,客家人便营造“防御性”的城堡式建筑住宅土楼,所以选A项。 易错警示 (1)不能运用图示信息进行正确知识迁移;(2)对客家民居不了解,知识面狭窄。 答案:(1)C (2)A,-24-,核心知识筑基础,高考真题悟方法,迁移训练提能力,突破点一,突破点二,突破点三,方法指导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1)在分析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25-,核心知识筑基础,高考真题悟方法,迁移训练提能力,突破点一,突破点二,突破点三,(2)在分析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26-,核心知识筑基础,高考真题悟方法,迁移训练提能力,突破点一,突破点二,突破点三,(2017全国卷,13)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第13题。,-27-,核心知识筑基础,高考真题悟方法,迁移训练提能力,突破点一,突破点二,突破点三,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 ) A.用地类型差异 B.居民爱好差异 C.景观规划不同 D.行政管辖不同 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土壤,答案,解析,-28-,核心知识筑基础,高考真题悟方法,迁移训练提能力,突破点一,突破点二,突破点三,典例32013北京卷,40(2)海洋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达尔文在南美洲考察期间,在地看到热带雨林景观,在地观察到安第斯山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读下图,在达尔文看到的地景观和地现象中,任选其一说明成因。,-29-,核心知识筑基础,高考真题悟方法,迁移训练提能力,突破点一,突破点二,突破点三,分析推理 第一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1.题干信息 两地的景观类型。 2.图像信息,-30-,核心知识筑基础,高考真题悟方法,迁移训练提能力,突破点一,突破点二,突破点三,3.设问信息 回答一地的成因即可。 第二步: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地受东南信风影响。 2.洋流的分布,地受巴西暖流影响。 3.随海拔的变化水热状况发生变化,进而影响自然带的分布。 第三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基本规律 1.地受信风、洋流的影响,气温高、降水多,发育了热带雨林,属于非地带性。 2.地属于科迪勒拉山系,海拔高,随海拔的变化水热组合发生变化,垂直地带性差异显著。,-31-,核心知识筑基础,高考真题悟方法,迁移训练提能力,突破点一,突破点二,突破点三,易错警示 (1)要素回答不全面,遗漏纬度因素;(2)语言过于简练,只回答山地地形、海拔高,没有进一步从水热的垂直变化角度加以完善。 答案:地:地处低纬,气温高,位于东南信风迎风海岸,沿岸有暖流,降水丰沛,形成热带雨林。地:山地海拔高,从山麓到山顶,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降水变化,形成垂直气候带,从而形成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32-,核心知识筑基础,高考真题悟方法,迁移训练提能力,突破点一,突破点二,突破点三,方法指导 非地带性因素分析 在分析非地带性因素相关问题时,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地形状况对自然带分布的影响。地势的高低、山脉的走向等都会对自然带的水平分布产生一定的影响,改变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如南美洲南端安第斯山脉的东部和西部自然带不同,就是因为安第斯山脉的阻挡作用,使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不能继续向东延伸,在巴塔哥尼亚高原形成温带荒漠带。 (2)海陆位置对自然带分布的影响。陆地的大小、陆地的纬度分布等对自然带水平分布的影响十分明显,往往约束自然带的延伸,甚至使某些自然带在某一大陆缺失。如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的原因是南半球相应纬度为海洋。,-33-,核心知识筑基础,高考真题悟方法,迁移训练提能力,突破点一,突破点二,突破点三,(3)局部水分条件变化对自然带分布的影响。干旱地区,如天山山脉山麓地带,因为高山冰雪融水形成了丰富的地表水或地下水,发育了众多的绿洲,它们呈斑块状散布于干旱地区的山麓地带,形成了与周围广大温带荒漠地带现象截然不同的景观。 (4)洋流、地形、海陆分布等对自然带水平分布的综合影响。洋流、地形、海陆分布等因素对自然带水平分布的影响往往不是单一因素的独立作用,而是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共同对自然带的水平分布产生综合影响。如大洋洲的东北部、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东部、巴西高原的东南沿海地区,它们虽距赤道较远,却形成了热带雨林带。从成因来看,这些地区的热带雨林带分布在信风带大陆的东岸,位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坡地带,附近海域有暖流经过。,-34-,核心知识筑基础,高考真题悟方法,迁移训练提能力,突破点一,突破点二,突破点三,下图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位置图,该农牧交错带是很多自然特征的过渡地带。读图,完成第45题。,-35-,核心知识筑基础,高考真题悟方法,迁移训练提能力,突破点一,突破点二,突破点三,4.该农牧交错带的自然特征是( ) A.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 B.从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过渡 C.从草原向荒漠过渡 D.从地势的第一级阶梯向第二级阶梯过渡 5.导致其自然特征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水分 B.热量 C.植被 D.土壤,答案,解析,-36-,核心知识筑基础,高考真题悟方法,迁移训练提能力,突破点一,突破点二,突破点三,突破点三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多以山地垂直带谱、有关山地气候资料统计图或文字材料呈现信息,考查垂直带谱的判读、雪线变化等知识,旨在考查获取和整合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37-,核心知识筑基础,高考真题悟方法,迁移训练提能力,突破点一,突破点二,突破点三,1.分析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应注意的问题 (1)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差异很大,一般而言,海拔每升高1 000米,气温约下降6 ,因此,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布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分布,但并不完全一致。 (2)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一般而言,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的变化,因此有时基带为草原或荒漠的高山,随山地海拔升高,降水增多,可能会出现森林带,如天山山脉。 (3)山地垂直带是在水平地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山麓自然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同一自然带,随纬度增高其分布的海拔降低。 (4)山地同一自然带内水热状况相似。 (5)山地所在纬度越低自然带越复杂,纬度越高自然带越简单;山地海拔越高自然带越复杂,海拔越低自然带越简单;山顶与山麓之间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越复杂,相对高度越小自然带越简单。,-38-,核心知识筑基础,高考真题悟方法,迁移训练提能力,突破点一,突破点二,突破点三,(6)山地中雪线的高度与坡向有关,阳坡、背风坡雪线高,阴坡、迎风坡雪线低。 2.山地雪线的分析过程 第一步,掌握影响雪线的主要因素。 雪线是常年积雪的下线,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影响雪线的主要因素有气温、降水、地貌等。 第二步,分析全球山地雪线。 山地降水越多,雪线越低;气温越高,雪线越高,因此全球山地雪线的分布曲线呈马鞍形,即在副热带山地雪线最高,然后向南北两侧降低。夏季气温高,山地雪线较高;冬季气温低,山地雪线较低。,-39-,核心知识筑基础,高考真题悟方法,迁移训练提能力,突破点一,突破点二,突破点三,第三步,分析同一山体不同坡向的雪线。 山体坡度越大,雪易下滑融化,雪线偏高;阳坡气温偏高,雪线位置较高;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分析时要注意影响雪线的主要因素是降水,如喜马拉雅山脉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的影响,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 第四步,分析自然环境变迁、人类活动因素对雪线的影响。 全球变暖,雪线上升;臭氧层破坏,雪线上升;沙漠化造成气候变干,使局部地区雪线有所上升;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雪面,使雪面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上升,导致冰雪融化,雪线上升。,-40-,核心知识筑基础,高考真题悟方法,迁移训练提能力,突破点一,突破点二,突破点三,典例4(2016全国卷,1011)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下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41-,核心知识筑基础,高考真题悟方法,迁移训练提能力,突破点一,突破点二,突破点三,(1)磷高累积区是( ) A.高山草甸带 B.高山冰雪带 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 (2)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 0003 000米处( ) A.大气温度较低 B.生物生产量较低 C.土壤含水量较低 D.地表径流量较小 分析推理 第一步:获取信息 1.题干信息 磷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中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的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42-,核心知识筑基础,高考真题悟方法,迁移训练提能力,突破点一,突破点二,突破点三,2.图像信息,-43-,核心知识筑基础,高考真题悟方法,迁移训练提能力,突破点一,突破点二,突破点三,第二步:解读信息 第(1)题,读图可知,磷高累积区海拔在4 000米左右,气温较低;此处磷累积量高,说明土壤中水分含量高,流水侵蚀作用弱。因此,磷高累积区的气候条件是气温较低,降水较多,此气候条件下发育的自然带应为高山草甸带。第(2)题,由材料可知,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由图可知,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较该山地2 0003 000米处磷累积量较低,可推知该处地表径流量较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情绪小屋课件
- 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九校2026届化学高一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悬浮的鸡蛋科学实验课件
- 车库顶板防水施工方案
- 2026届甘肃省岷县第二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学校课程具体实施方案
- 2026届湖北省名师联盟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车务系统站段管理结构三年工程实施方案和推进计划
- 中医康复招聘试题及答案
- 正畸牙医考试题及答案
- 第一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单元综合检测卷(基础A卷)(解析版)
- 设计思维方法与表达(高职艺术设计)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非麻醉患者镇静镇痛原则
- 港口陆域设施
- 模板施工方案技术交底
- 摊铺机使用说明rp953e-903e操作手册
- GB/T 1871.1-1995磷矿石和磷精矿中五氧化二磷含量的测定磷钼酸喹啉重量法和容量法
- GB/T 13880-1992半挂牵引车牵引座的安装
- GB 6675.12-2014玩具安全第12部分:玩具滑板车
- 食物中毒的急救治课件
- 电厂内业资料表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