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基础》PPT课件.ppt_第1页
《诊断基础》PPT课件.ppt_第2页
《诊断基础》PPT课件.ppt_第3页
《诊断基础》PPT课件.ppt_第4页
《诊断基础》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章 影像检查,学习目标,说出X线、CT及超声检查的主要检查方法 简述碘过敏试验阳性的判断及处理原则 说出X线、超声检查前的有关准备及MRI的检查禁忌 概述X线、CT、MRI、超声检查、介入诊疗及核医学检查的临床应用范围,影像检查,X线成像 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CT) 磁共振成像(MRI) 超声成像(USI) 核医学 介入放射学(IVR),第1节 X线检查,X线是德国物理学家伦琴于1895年发现 1901年伦琴获得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X线的产生,X线是高速运行的电子群,突然撞击物质(钨或钼)靶而产生的 X线发生装置主要包括X线管、高压发生器和控制器,X线与医学有关的特性,穿透性 荧光作用 摄影作用 电离效应与生物效应,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线的特性 人体组织具有密度和厚度的差别,密度与X线成像的关系,透视与摄片,自然对比,由于组织、器官自然存在的结构差异(密度、厚度),使其对X线的吸收不同,因此在荧光屏和胶片上显示出明暗、黑白的对比,人工对比,用人工的方法往某些自然对比不良的组织器官内或其周围引入某些物质,人为地形成密度差,从而产生对比,造影剂的分类,高密度造影剂(阳性造影剂) 为原子序数高、比重大、吸收X线多的造影剂(密度大于软组织),如钡剂、碘剂等 低密度造影剂 (阴性造影剂) 为原子序数低、比重小、吸收X线少的造影剂(密度小于软组织),含空气、氧气及二氧化碳等,钡餐,钡灌肠,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检查前准备,除去体表影响透视的衣物、药膏及金属物品 儿童及其他不能配合检查者,应当协助固定体位 必要时可以申请采用移动式床旁X线机摄片检查 介绍检查的目的、方法、可能经历的痛苦和注意事项,以消除精神紧张,取得配合 了解有无造影禁忌证,有无食物或药物过敏史,重要脏器功能及精神状况 需用碘造影剂造影检查的,应提前做好碘过敏试验,并备齐急救药品和器械,碘过敏试验,凡是需用碘造影剂造影检查的,应提前做好碘过敏试验 静脉注射法:检查前1d用同剂型造影剂1ml静脉注射,观察1015min,如有心慌、胸闷、唇舌水肿、恶心、呕吐、荨麻疹、头晕、头痛等,视为阳性,碘过敏试验,口服试验:检查前2d服用一定量造影剂,观察受试者的反应,出现结膜红肿、恶心、呕吐、手足麻木、皮疹等为阳性 皮内试验:用3%碘剂0.1ml进行皮试,观察20min,局部皮肤红肿、硬结,直径达1cm以上为阳性,造影反应的处理原则,轻度反应,如头晕、胸闷、面部潮红、气急、恶心、呕吐、皮疹等,一般经吸氧或休息可以好转,必要时皮下注射肾上腺素 重度反应,如出现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等,立即停止检查,给予吸氧、抗过敏及其他对症抢救措施,必要时气管插管给氧,X线检查方法的选择,原则是:选择安全、准确、简便而经济的方法,由最简便的平片开始,然后考虑造影检查 能用非创伤性方法解决的就不用创伤性方法,尽量减少患者的痛苦和负担,放射防护,重点注意对婴儿、孕妇、生殖器、长期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进行防护,特别是介入技术人员,放射防护的方法,屏蔽防护铅防护 距离防护辐射量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避免长时间或重复检查 医师休假制度,数字X线成像,包括:计算机X线摄影(CR)、数字X线摄影(DR)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 优点:曝光宽容度大,影像可调节,受检者接受X线量少,图像保存和管理方便,可进行远程传输等,案例,男性,42岁,既往有慢性胃炎病史,近1年来常感中上腹部烧灼样疼痛,疼痛多于进食后1h左右开始,持续12h。伴有反酸、嗳气,临床疑为胃溃疡,应当首先选择哪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第2节 CT检查,计算断层摄影(CT),computed tomography 是电子计算机和X线相结合,应用到医学领域的重大突破,CT的发展史,1972年,第一台CT诞生 1979年,CT的发明人Hounsfield与Cormack共同获得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 1984年,电子束CT研制成功 1989年,单层螺旋CT问世 1998年,多层螺旋CT推出,CT成像原理,CT图像是由一定像素组成的计算机重建的断面灰度图像,每个像素代表的是相应体素的X线吸收系数,CT设备,普通CT 螺旋CT(SCT) 电子束CT(EBCT),螺旋CT,是在旋转式扫描的基础上,通过滑环技术与扫描床连续平直移动而实现的 是CT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今后CT发展的方向 近年来开发出多层SCT(MSCT),进一步提高了性能,螺旋CT的优点,扫描速度快 空间分辨率高 连续扫描范围长 层厚薄 得到信息量大,常规CT,螺旋CT,CT图像的特点,灰度图像 横断面图像 密度分辨率高 可作定量诊断 (CT值) 可利用计算机作各种图像处理,CT值,CT值的单位用HU表示 人体组织的CT值划分为2000个单位,水的CT值为0,空气和密质骨的CT值分别为-1000和+1000 组织密度越大,CT值越高;组织密度越小,CT值越低,CT窗技术,人体组织的CT值范围共2000个分度,但是人眼只能分辨从黑到白的16个灰度,因此,每个灰度所包含的CT值范围为125HU 如果不同组织的CT值差别小于125HU,则人眼是无法分辨的 通常要选择适当的窗宽和窗位来观察图像,CT窗技术,窗宽是指CT图像上显示的CT值范围 窗位是指CT图像上显示的CT值范围的中点,即窗宽的中心位置,CT窗技术,CT窗技术,案例,男性,65岁,因情绪激动之后出现意识不清,伴喷射性呕吐,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临床疑为高血压脑出血,急诊应做哪种影像学检查确诊,第3节 磁共振检查,核磁共振又称为磁共振(MR),是一种核物理现象 磁共振成像是利用原子核在磁场内共振所产生信号经重建成像的一种成像技术 由于对MRI的贡献,Lauterbur和Mansfield共同获得2003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MRI基本原理,含有单数质子或(和)单数中子的原子核(例如广泛存在于人体的氢原子核)的自旋可以产生自旋磁矩,有如形成一个小磁体,MRI基本原理,正常情况下,质子处于杂乱无章的排列状态 当放入一个强外磁场中,就会在平行或反平行于外磁场两个方向上排列,MRI基本原理,用射频脉冲(RF)进行激发,作为小磁体的氢核吸收一定量的能而共振,即发生了磁共振现象,MR现象,弛豫和弛豫时间,停止发射RF,则被激发的氢核把所吸收的能逐步释放出来,其相位和能级都恢复到激发前的状态 这一恢复过程称为弛豫,而恢复到原来平衡状态所需的时间则称之为弛豫时间 驰豫时间有两种:纵向驰豫时间(T1)与横向驰豫时间(T2),MRI基本原理,人体不同器官的正常组织与病理组织的T1、T2值是相对固定的,而且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差别 MRI成像的基础就是不同组织间驰豫时间的差别 驰豫过程中释放的能量被接收线圈感应产生电信号,经过计算机处理形成灰度图像,MRI图像特点,MRI图像是重建的灰度图像 多参数成像 多方位成像 流空效应,多参数成像,T1WI,T2WI,多方位成像,流空效应,第四节 超声检查,概 述,超声波是指频率在2万Hz以上,超过人耳听阈上限的声波 超声检查具有操作简便、无创伤、无电离辐射、无痛苦、可多次重复、能及时获得结论、应用广泛、无特殊禁忌证等优点,超声波的物理特性,指向性 反射、折射、散射 衰减与吸收 多普勒效应,反射与折射,折射波,入射波,反射波,法 线,多普勒效应,超声成像的基本原理,超声波诊断仪主要由信号处理机(主机)、换能器(探头)和显示器组成,超声的图像特点,人体组织的声学分型,无回声型 低回声型 强回声型 含气型(全反射型),超声检查前的准备,腹部检查一般要求于上午空腹检查 胃的检查前需饮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