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体验性教学初探_第1页
思想品德课体验性教学初探_第2页
思想品德课体验性教学初探_第3页
思想品德课体验性教学初探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思想品德课体验性活动教学初探南昌一中 陈小云新课程要求学生具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独立探究获取知识的能力,养成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以及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从而面对火热的现实生活。初中思想品德课强调把思想品德教育寓于活动之中,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与实践中建构知识,感悟人生,培养能力,树立基本的是非善恶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可见思想品德课的课程价值不只是着眼于知识与技能的强化,更应当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滋润情感、端正态度,内化正确的价值观。但在现实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课堂教学仍没有超越“知识本位”、“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重知识传授,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重说教,轻学生体验、感悟;重校内,轻校外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这种现象弱化了思想品德课程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鉴于此,武进区教研室开展了初中思想品德课优化体验性活动教学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活动,在课题研究的指导下,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体验性活动教学的体会。一、思想品德课中应用体验性活动教学的必要性1、与新课程理念一脉相承。体验性活动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通过学生的身体性活动,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观的感受、体会、领悟去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的课程实施方法。思品课采用体验性活动教学,符合思品课的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在思品课的教学中,要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受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有利于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改变了教师的话语霸权,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显然与新课程的标准、宗旨等是一脉相承的。2、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体验性活动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激发他们的主体积极性,让他们在主动体验中认知所学内容,使认知内容与个人心理产生“共鸣”,使学生切实感悟认知对象的价值和认知内容的涵义,进而自觉地将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这既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更让学生在体验中认知,在认知中感悟,从而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二、体验性活动教学及其基本特征所谓体验,是指人们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的过程。即指人们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直接感知客观对象,并开动脑筋进行思维、认识事物的现象,进而认识事物本质规律的过程。而体验性活动教学则是以此为依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以课堂为平台,以学生为主体、为对象,以任何可用感官触及的媒介为道具(如音画、信息、资料、工具、情境等);学生主要以教材为载体,从已有的生活经历和知识为依托,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自主参与,自我体验,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健全人格的过程,这个过程具有三大特征。第一,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性。在体验性活动教学中,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教师借助一切可能的条件,引导帮助学生进入知识的大门,让其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感悟,经过一系列的体验过程,使之有所发现,有所获得,从而不断增长知识,开发潜能。第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参与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学知识是学生在学,不是教师在学。所以,在学习中就要求学生必须主动参与整个学习过程。而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就做不到这一点。体验性活动教学主张让学生“做中学”,通过调动学生全部感官系统和思维机器,积极主动参与整个教学活动,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获得、提高、创新。第三,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合作性。体验性活动教学强调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在合作中学习、提高,在合作中增进师生的交流和情感,从而使双方相互理解、相互和谐。让学生感到教师可亲,让教师感到学生可爱。教与学在积极情绪和良好的心境中完成,在寓教于乐中实现。三、体验性活动教学的操作与实施体验性活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突出了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的地位和作用。在体验性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可听、可看、可触摸、可经历、可操作的机会,运用阅读式、情境式、再现式、模拟式、互换式等体验教学方式,尽可能把思品课中抽象的知识还原成事实,让学生面对需要去思考、讨论、合作,让学生去体验事实,体验问题,体验过程,体验结论,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真正感受到感情与思想的萌生、形成和交流的过程,感受到引人入胜的探究过程。从而使教和学在学生主动参与、师生互动合作中构建知识,发展潜力,健全人格,共同发展。1. 阅读自学,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思想品德课只有深入学生的内心,让学生有切身的体验,才能使抽象的理论变为具体的行为。苏霍姆林斯基有这样一句话:“真正地读书这是一个吸引智慧和心灵的过程,它能激发起对世界和对本人的思考,促使少年认识自己并思考自己的未来。” 阅读自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课前读、课中读和课后读三步。课前读即自读,它是按教师的要求三读课文:一是细读,了解全课的基本内容;二是概读,了解和提炼本课的知识体系;三是疑读,找出不理解的知识点并设问。自读完以后,学生对所读内容会产生自悟,并对将要教学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上课时就有了主动权。当然教师必须对课前学生自读的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在上课时,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在恰当时机对重难点进行课中读即引读,在引读前,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融入情境中读书,学生会情不自禁地用眼看、耳听、脑想,把文中情境在大脑中想像、再现、领悟,使外在的环境和内在的心境统一起来,找到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样,学生对所读内容就会产生感悟。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用恰当的方式及时引导,学生的疑问就解决了。然后,学生再把本课的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并在一定程度上学会运用,来验证所学知识。经过自学阅读,学生基本上能把别人、前人的知识消化吸收并内化成自己的知识,通过在实践中运用,还可能有所创新发展。这种方法不仅使学生在体验中构建了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实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2. 情境体验,感悟知识的探究乐趣情境体验是教师根据特定的教育内容和学生实际,恰当运用实物演示情境,借助图像再现情境,播放音乐渲染情境和扮演角色体会情境等手段,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借助情境的直观性、形象性,对学生的感官产生强烈的刺激,使之进入所创设的特定氛围中,激起相应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触动自己的情感之弦,引起学生认识的共鸣和发展。(1)运用音乐、诗歌、图片、视频等手段优化教育环境,创设视听情境。如在“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这课教学中,教师出示了刘翔在奥运会比赛前自信的讲话和他在比赛时精彩的场面,引起学生共鸣,确信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自信将使我们获得成功。在“感悟青春,祝福青春”的教学中,教师请学生事先准备了歌颂青春的诗歌,在班里开展“歌颂青春”诗歌朗诵会。教师还请学生演唱了赞美青春的歌曲,让诗歌和歌曲成为媒介,使学生体会青春的美好,青春的宝贵,自然引发了珍惜青春的情感,使呆板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真实感受。类似视听教学情境对学生起到暗示的作用,促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来。(2)运用小品、表演等方式创设情境,利用角色体验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如在学习“永不放弃生的希望”这课时,老师充分利用课文中伐木工人的例子,安排学生进行小品表演,进行直观教学,让学生换位分析、思考、体会,在活动中使永不放弃生的希望的主题得到内化、深化。角色体验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让学生进行哑剧表演,促进学生非语言沟通能力的发展;也可以是角色的互换。如在学习“学会调控情绪”这课时,教师请一位平时脾气暴躁,不善调控情绪的同学扮演一位有积极健康情绪,而且能主动调控情绪的人,通过表演使表演者体验不同情境的不同感受,促使他向好的方向转变。角色扮演的热烈的情绪会渲染整个学习环境,学生在无意识作用下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角色,最深切、最生动地经历了角色的心理活动过程。(3)运用想象创设情境,在想象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当学生没有相应的经验,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建立一种与教学有关的情境,进而让学生进入这个情境进行体验学习。如学习“发现自己的潜能”我设计了“慧眼识宝认识自己的潜能”的活动:请对照7个方面的智能,以“冰山”的形式,绘制自己的潜能图,并上台展示、介绍自己的潜能图。本设计旨在尊重学生的个性人生,关注学生成长需要和生活体验。果然,学生的展示异彩纷呈:在湛蓝的天幕下,在浩渺的海平面上,7座冰山有高有低,有隐有现,有的宛若海上宫殿,有的犹如连绵群山,它动人心魄,给人带来无尽的遐想和憧憬。这些不仅折射出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多彩的潜能,同时学生五彩斑斓的个性风采和创新品质也在课堂上得到了很好的激发和张扬。(4)运用心理测试,加深学习心理体验。如在学习“拒绝不良诱惑”时,教师出示了一组心理测试题,检测学生的自控能力。这组测试题共有15题,每题分ABC三类,每类又有不同的比分,测试结果以分数为界分四类,教师在课内请学生自我判定。面对测试结果,有些学生激动不已,自豪地宣布“我有较强的自控能力,我将继续保持”;有些学生被测试为自控能力较差,低头不语感到羞愧,决心增强自控力。这组心理测试,使学生了解到自己的自我控制水平,为学生抵制不良诱惑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学生通过类似的心理测试,加深了自己的心理体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振奋了学生的精神。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创造条件再现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既感到课堂中的丰富多彩,又感到生活的无限美好,把抽象的、死的、发生或形成于昨天的知识、事件、人物赋予生命活力,把可能、未来、遐想引进课堂,使课堂这个正在进行的“现在”在师生的合作体验中能够包纳“过去”与“未来”,从而使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学习的乐趣、知识的意义,师生一同思考、一同活动的快乐,在心灵上把学习看成是快乐的事情。3.实践活动,内化知识的情感价值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仅立足于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树立大教育观,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课实践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体的活动,如书报的阅读、资料的收集整理、观察记录、制作广告词、调查报告等。二是群体的活动,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兴趣小组、合办板报、召开主题班会等。我们学校是一所民办学校,很多家长都是私营企业主和个体户,其中不乏一些成功的创业者。我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在寒暑假、五一、国庆长假布置实践作业,要求学生深入自家或同学家企业生产第一线,了解企业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