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登上地球之颠》ppt课件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登上地球之颠》ppt课件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登上地球之颠》ppt课件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登上地球之颠》ppt课件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登上地球之颠》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登上地球之巅,郭超人,欣赏,常识,背景,感知,对话,拓展,珠穆朗玛峰风光,壮观的珠穆朗玛峰北侧,从万米高空俯瞰珠穆朗玛峰,走过冰瀑区,冰裂缝,北坳下的雪壁,珠峰小知识问 答,你知道吗?,珠穆朗玛峰,峰高势伟,地理环境独特,峰顶的最低气温常年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山上一些地方常年积雪不化,冰川、冰坡、冰塔林到处可见。峰顶空气稀薄,空气的含氧量只有东部平原地区的四分之一,经常刮七八级大风。十二级大风也不少见。风吹积雪,四溅飞舞,弥漫天际。珠峰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很早就为人们所瞩目。,年月日上午时分,新西兰登山家埃德蒙希拉里和尼泊尔夏尔巴人丹增诺尔盖 ,克服千难万险,从珠穆朗玛南坡携手登上顶峰,完成了人类登上地球之巅的梦想。,写作背景 1960年5月,英勇的中国登山健儿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从珠穆朗玛峰北坡成功登顶,书写了世界登山史上的新纪录。 郭超人,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奔赴西藏,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从事新闻工作。当时,他作为随登山队采访的一名记者,直接或间接了解到这次登山活动过程中的许多感人故事。 登山成功后,郭超人以最快的速度写成长篇通讯报道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并发表。这篇课文就节选自这篇通讯。,作者简介 郭超人(19342000),高级记者,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先后任新华社西藏分社、陕西分社、四川分社记者、副社长,新华社秘书长、副社长。1992年11月起任新华社社长。50年代曾采写大量新闻报道揭露西藏农奴制的黑暗,60年代随中国登山队完成攀登珠峰和希夏邦马峰的报道,70年代采写的驯水记歌颂了中国人民与大自然作斗争的伟大业绩。已出版的新闻作品有向顶峰冲刺西藏十年间万里神州驯水记时代的回声等。,1、快速默读,概述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点拨:(1)突击队遇到了哪些特别的困难? (2)详写的时间、地点、人物是什么?,2、选 读最让你感动的语段,谈谈感受。,诵读感知 走进文本,王富洲,贡布,屈银华,请大家自由模拟访谈情境,采访“刘连满”、“郭超人”。,模拟情境 与人物对话,1、请问您帮同伴攀登“第二台阶”时的感受是什么?,2、您为什么把最后一点氧气留给战友?,3、请问您现在生活如何?,访谈“刘连满”,4、2008年5月8日9时17分,北京奥运圣火登上珠 穆朗玛峰之巅。请问您对此有何感想?,1、文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问您为什么这样安排?,2、您在文中引用埃非勒士峰探险记中一段话的用意是什么?,访谈“郭超人”,链接生活 拓展延伸,1我们人类有史以来总是不断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探险活动并经常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如2002年北大山鹰社在登山活动中就有几名同学罹难。你认为作为大学生,未来的人才,他们这样做有价值吗?谈谈理由。试就人是否应该具备探险精神与同学交流看法。,资料补充,50年间,越来越多的世界各地登山者踏上登顶珠峰的漫漫险途,全世界共有1000多人到达过她的顶峰,但同时也有近200名勇士长眠于珠穆朗玛的冰雪世界里。,登山是人类与大自然最为贴近的一项运动,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还要有不屈不挠的勇气和毅力。 美国登山者米勒 登山是勇敢者的运动,也是永无止境的运动。没有任何人敢说他可以登完世界上所有的山。登山是为了挑战人类的极限,挑战人类的恐惧心理。 奥地利登山者威利,为什么要登山?因为山在那 里。,登山者,当五星红旗在地球之巅猎猎飞扬之际,泪水蒙住了我们的双眼。在勇者的攀登中,我们发现了牺牲和壮丽,还有人类特别稀少的遗世独立的高旷风骨。这是灵光四射的魂,它是一种使人激情澎湃的东西。 请珍爱这些登山者的勇气和付出。因为珍爱他们,也就是珍爱着我们人类的智能、勇气和创造力。,收获感动,作业:,探险,需要强烈的集体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以前文的劳伦斯奥茨和本文的刘连满等队员为例写一则心得体会。,登上地球之巅,1975年5月27日我国九 名登山运动员从北坡登上珠峰,1999年5月27日,仁那(右)和吉吉夫妇成为中国第一对同时登上珠峰的夫妻,2003年5月21日,中韩联合登山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