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_第1页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_第2页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_第3页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_第4页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 必修1高一物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章节具体内容主要相关公式二运动的描述1、运动、空间和时间参考系建立一维、二维坐标系描述空间位置时间和时刻2、质点和位移质点位移和路程矢量和标量3、速度和加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加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平均速度加速度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规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用打点计时器或频闪照相方法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利用纸带会计算某点的瞬时速度和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相同时间间隔内位移差 各个点的瞬时速度3、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规律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探索的回眸四相互作用1、重力与重心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重力及其测量,弹簧测力计重心和稳定2、形变与弹力形变、弹性胡克定律弹力的应用弹力(胡克定律)3、摩擦力滑动摩擦、动摩擦因数静摩擦摩擦力的调控滑动摩擦力 五力与平衡1、力的合成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的计算2、力的分解力的作用效果及分解力的正交分解力的分解的应用 力的正交分解3、力的平衡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条件平衡的种类和稳度 共点力下物体平衡条件:4、平衡条件的应用平衡条件的应用六力与运动1、牛顿第一定律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牛顿第一定律物体的惯性2、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应用力学单位制 牛顿第二定律3、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4、超重与失重超重和失重的解释完全失重现象补充:直线运动的图象运动种类位移时间图象(St图象)速度时间图象(Vt图象匀速直线运动tSt V匀变速直线运动Vt1、从St图象中可求:、任一时刻物体运动的位移、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直线或切线的斜率大小)1、 图线向上倾斜表示物体沿正向作直线运动,图线向下倾斜表示物体沿反向作直线运动。2、 两图线相交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相遇 3、 比较两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关系(看两物体St图象中直线或切线的斜率大小)2、从Vt图象中可求:、任一时刻物体运动的速度、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0表示加速,a时,绳对球产生拉力,轨道对球产生压力)(3)不能过最高点条件:v (实际上球还没有到最高点时,就脱离了轨道)“杆模型”,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过最高点情况(注意:轻杆和细线不同,轻杆对小球既能产生拉力,又能产生推力。)(1)小球能过最高点的临界条件:v=0,F=mg (F为支持力)(2)当0vF0(F为支持力)(3)当v=时, F=0(4)当v时,F随v增大而增大,且F0(F为拉力)7.万有引力定律1.开普勒第三定律:行星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是一个常量。 (K值只与中心天体的质量有关)2.万有引力定律: (1)赤道上万有引力: (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 (2)两极上的万有引力:3.忽略地球自转,地球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黄金代换)4.距离地球表面高为h的重力加速度:5.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轨道处的向心加速度a等于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6.中心天体质量的计算:方法1: (已知R和g)方法2: (已知卫星的V与r)方法3: (已知卫星的与r)方法4: (已知卫星的周期T与r)方法5:已知 (已知卫星的V与T)方法6:已知 (已知卫星的V与,相当于已知V与T)7.地球密度计算: 球的体积公式: 近地卫星 (r=R)8. 发射速度:采用多级火箭发射卫星时,卫星脱离最后一级火箭时的速度。运行速度:是指卫星在进入运行轨道后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线速度当卫星“贴着” 地面运行时,运行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7.9km/s。卫星环绕地球飞行的最大运行速度。地球上发射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11.2km/s 。 使人造卫星脱离地球的引力束缚,不再绕地球运行,从地球表面发射所需的最小速度。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16.7km/s。使人造卫星挣脱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到太阳系以外的宇宙空间去,从地球表面发射所需要的最小速度。 8.机械能1.功的计算。2. 计算平均功率: 计算瞬时功率: (力F的方向与速度v的方向夹角)3. 重力势能:重力做功计算公式: 重力势能变化量: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量之间的关系:重力做功特点:重力做正功(A到B),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做负功(C到D),重力势能增加。4弹簧弹性势能: (弹簧的变化量) 弹簧弹力做的功等于弹性势能变化量的负值: 特点:弹力对物体做正功,弹性势能减小。弹力对物体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5.动能: 动能变化量:6.动能定理:常用变形:7.机械能守恒: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和势能会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表达式:(初状态的势能和动能之和等于末状态的势能和动能之和) (动能的增加量等于势能的减少量) (A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B物体机械能的减少量) 选修3-1*第一章、电场1、电荷先中和后均分: (带正负号)2、库仑定律: (不带正负号)(k=9.0109 Nm2/C2,r为点电荷球心间的距离)3、电场强度定义式:场强的方向:正检验电荷受力的方向.4、点电荷的场强: (Q为场源电量)5、电场力做功: (带正负号)6、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7、电势差的定义式: (带正负号)8、电势的定义式: (带正负号)(P代表零势点或无穷远处)9、电势差与电势的关系:10、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d为沿场强方向的距离)11、初速度为零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12、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加速度偏转量偏转角13、初速度为零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并偏转:14、电容的定义: 单位:法拉 F15、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第二章、电路1、电阻定律: (l叫电阻率)2、串联电路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3、并联电路电流的分配:与电阻成反比,4、串联电路的总电阻:5、并联电路的总电阻:6、I-U伏安特性曲线的斜率:7、部分电路欧姆定律:8、闭合电路欧姆定律:9、闭合电路的路端电压与输出电流的关系:10、电源输出特性曲线:电动势E:等于U轴上的截距内阻r:直线的斜率11、多用电表:若将电压表量程扩大n倍,需若将电流表量程扩大n倍,需欧姆表:调零,测量12、电功(电能):对于纯电阻13、电功率:对于纯电阻14、电热:15、热功率:16、闭合电路中的电功率:17、电源输出的最大电功率:当时,输出功率最大,18、电源的效率:*第三章、磁场1、磁场的方向: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2、安培定则:判断直线电流、环形电流、通电螺线管的方向。3、磁感应强度: 单位:特斯拉T4、安培力: (为B和L的夹角)安培力的方向判断:左手定则5、磁通量: 单位:韦伯Wb(为B和S的夹角,即线和面的夹角)6、力矩: (L为力F的力臂)7、通电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轴旋转的磁力矩:(为B和S法线的夹角)最大磁力矩:8、洛伦兹力: (为B和v的夹角)9、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圆周运动:半径:周期: (与v 无关)10、速度选择器选出粒子的速度:11、磁流体发电机的电动势:(d为极板间的距离) 选修3-21.=BSsin是磁通量(Wb) B是磁感应强度(T) S是面积(m)sin是磁场方向与导体面的夹角正弦值;2.E=nE是感应电动势(V) n是匝数(匝) 是磁通量的变化量(Wb) t是磁通量的变化时间(s);推导公式:E=n=nS=nB=BLVsinB是磁感应强度(T) S是面积(m) S是变化面积(m) B是变化磁感应强度(T)L是有效长度(m) V是速度(m/s) sin是磁场方向与运动方向的夹角正弦值;推导公式:F安= q=n P安=P电=F安是安培力(N) Vm是最大速度(m/s) R是外总电阻() r是内总电阻() r导是导体本身电阻() P安是安培力的功率(W)P电是电功率(W) V是速度(m/s); 3.E自=LE自是自感电动势(V) L是自感系数(H) I是变化自感电流(A) t是变化时间(s);4.e=Emsinte是电动势(电压)(V) Em是电动势(电压)的峰值(V)是线圈转动的角速度(rad/s) t是时间(s);5.Em=nBSEm是电动势(电压)的峰值(V) n是匝数(匝)B是磁感应强度(T) S是面积(m) 是线圈转动的角速度(rad/s);6.T=T是周期(s) f是频率(Hz);7.I=0.707Im Um=0.707UmI是电流的有效值(A) Im是电流的峰值(A)U是电压的有效值(V) Um是电压的峰值(V);8.U1是原线圈两端电压(V) U2是副线圈两端电压(V)n1是原线圈的匝数(匝) n2是副线圈的匝数(匝);推导公式:n1I1=n2I2I1是原线圈中的电流(A) I2是副线圈中的电流(A)n1是原线圈的匝数(匝) n2是副线圈的匝数(匝);选修3-5一、碰撞与动量守恒1、动量:p=mv,矢量,单位:kgm/s2、动量的变化:p=mv2mv1 (一维) 是矢量减法,一般选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3、动量与动能的关系:,4、冲量: I=Ft,矢量,单位:Ns5、动量定理: I=p,或Ft=mv2mv1 (一维)6、动量守恒定律: m1v1m2v2=m1v1m2v2 (一维)条件:系统受到的合外力为零7、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m1OP=m1ON+m2OM8、弹性碰撞:没有动能损失m1m2v0,(牛顿摆中m1=m2,故v1=0,v2=v0,入射球损失的动能最多)9、完全非弹性碰撞:系统损失的动能最多 m1v0=(m1m2)v10、若m、M开始均静止,且系统动量守恒,则:mv1=Mv2,ms1=Ms2二、波粒二象性1、光子的能量: v为光的频率,为光的波长 其中h=6.631034Js2、 遏止电压:3、 3、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4、光源发出的光子数:5、康普顿效应光子的动量:6、德布罗意波的波长:三、原子结构之谜1、汤姆生用电磁场测定带电粒子的荷质比:2、分子、原子的半径约为1010m 原子核的半径约为1014m核子(质子、中子)的半径约为1015m3、巴耳末系(可见光区): 对于氢原子,R=1.097107m14、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轨道半径公式: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