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量经济模型的大学扩招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分析_第1页
基于计量经济模型的大学扩招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分析_第2页
基于计量经济模型的大学扩招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分析_第3页
基于计量经济模型的大学扩招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分析_第4页
基于计量经济模型的大学扩招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分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计量经济模型的大学扩招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分析摘要: 从1999年,大学扩招51万人开始到如今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发展意味着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着重“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从“高校扩招”这一政策的提出和实施背景来看,“高校扩招”是在中国的国民经济处在同伙紧缩的现实情况下,为了“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所采取的一项刺激国民经济发展的措施。而根据此政策实施后的效果来看,高校扩招在消费、投资、财政支出以及进出口方面确实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随着大学生人数的巨幅上涨,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性问题也出现了。为了研究大学扩招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否显著,本文将GDP当作衡量中国经济一个主要指标,利用计量经济只是,对GDP做最小二乘分析。并根据该分析结果,对现实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大学扩招在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关键词:大学扩招 国民经济 显著性 最小二乘回归一、问题的提出 1998年11月,亚洲开发银行驻北京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汤敏,以个人名义向中央写信,提出关于启动中国经济有效途径扩大招生量一倍的建议书。他陈述5个理由支持大学扩招:其一,当时中国大学生数量远低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其二,1998年国企改革,大量下岗工人进入就业市场,如果大量年轻人参与竞争,就业将面临恶性局面;其三,国家提出保持经济增长8%目标,扩招前经济增长率为7.8%,急需扩大内需,教育被认为是老百姓需求最大的;其四,当时高校有能力消化扩招,平均一个教师仅带7个学生;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高等教育的普及事关中华民族的整体振兴。在当时的现实实条件下,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已有了一定的进步,而且,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们追求高等教育的社会心理也更加旺盛和积极。这使得,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面积的扩张是一种必然趋势。所以汤敏的建议很快被有关部门采纳,基于“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四大目标的高校扩招从此进入正轨,拉开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大幕。 自“高校扩招”政策实施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15%,成为同等经济说平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领头羊。扩大大学教育规模是一个可以拉动内需的消费点,试想,如果高校每年扩招30万学生,按一年一个学生消费1万元计算,30万学生实际消费将近30亿元(汤敏,1998)。总之,高等教育产业对中国经济的推动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二、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技术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通过教育培训获得特殊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罗默卢卡斯斯科特,“新增长理论”)。在西方教育经济学传入中国以后,中国的学者一方面结合外来的理论,一方面结合中国的事情,对中国的教育经济进行了考察和分析。终于,在1999年我国出台重大的宏观政策,批准了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出台了一系列扩大教育规模,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具体政策措施。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长期推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此,我们关心的是这样的大学扩招政策对经济的贡献作用是否显著。为了研究大学扩招对经济个方面,例如消费、投资、政府财政支出和进出口的影响,我们将对GDP的四个方面分别进行最小二乘分析,来研究大学扩招对着四个方面的影响是否显著。三、模型的建立 大学的扩招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使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人数增加,现在我们就通过建立模型,分析高校人数增加对经济的影响是否显著。(一)假设招生人数-Q,居民消费-C,社会投资- I,政府财政支出-G,进出口贸易净额-N X,则国内生产总值Y=C+I+G+NX(1)C=1+ 1Q + 1(2)I=2+ 2Q + 2(3)G=3+ 3Q + 3(4)NX=I=4+ 4Q +4其中符合如下假设 1.的期望为0 2.的方差为0 3.之间没有自相关而且服从正态分布 4.与Q不相关【表1】数据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类别年份大学在校人数(万人)居民消费(亿元)总投资(亿元)财政支出总额(亿元)进出口净额(亿元)1999413.439334.031080.713187.72543.42000556.142912.032548.715886.52390.22001719.145923.037861.518902.62204.72002903.418881.643886.522053.22794.220031108.652678.555701.024650.62686.220041333.563833.574528.118486.94079.120051561.870906.090869.033930.310223.020061738.880120.5114249.340422.716654.120071884.993317.2143520.049781.425380.51.【数据分析】利用最小二乘法,根据如上样本数据分别求出回归方程的估计如下:(1)C= 20948.83 + 34.09588Q t= 10.56017 P =0.0000(2)I= -20792.23+81.99265Q t=6.183108 P=0.0001(3)G=2207.889 + 22.19574Q t=10.96766 P=0.007(4)NX=7297.362+13.14696Q t=4.072264 P=0.00472.【方程中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Step1: 提示检验假设 H0 := 0 H1 : 0Step2: 计算出各个检验的统计量,例如上述四个回归方程的 t 值Step3: 设显著性水平为 = 0.05 ,自由度为 n 2 = 9 2=7,查找t值的分布表可知 t 0.25 (7)=2.365.由上面的计算结果可知,四个回归方程的t值满足tt0.25(7)。Step4: 所以我们得出结论,拒绝原假设H0 := 0 ,接受 H1 : 0。这样的结果表示,高等教育接受者人数的增加对国民经济四个方面的刺激作用是显著的。3.【回归分析结论的意义】 通过对1999年到2007年,9年之间,大学生在校人数、居民消费、总投资、政府财政支出总额和进出口净额的数值的最小二乘计算分析,我们证实了大学扩招在消费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即大学扩招满足了“拉动内需,刺激消费”的要求。另外,我们也证明了大学的扩招在国民经济的其他方面,例如投资、政府财政支出和进出口三个方面的积极促进作用,而且,这些作用和影响都是显著的。 四、结合现实进一步分析问题(1)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高等教育是一项长期教育投资,它对于个人,甚至是家庭的经济情况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是越来越大的。但是,近几年来大学的学费也是在上涨的,这就造成了不少教育经济研究者担心,在个人和家庭收入状况不变的情况下,大学学费的增加会使得这些个人和家庭在其他方面的消费减少。这样从总消费的角度看,在高等教育方面增加的消费可能因为其他方面消费的减少被抵消。再加上中国有绝大部分的人口都是农民,农民家庭对于子女的教育投资能力有限,大学的扩招虽然对他们的子女提供了机会,但同时也可能造成这些家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消费的紧缩。况且,近年来普通大学学费和大学生生活开销的上涨使得这些家庭供养子女上大学越来越困难。 但是,排除上述现实问题,大学扩招对居民消费的显著影响仍是与事实吻合的,大学人数和居民消费大体上依然是成正比的。因为,除去个人或者家庭的教育投资,教育产业还带动了其他方面消费的增加。例如,文化出版也随着大学人数的不断增加也渐渐兴旺,各个大学周围的餐饮业也是迅速发展的产业之一,另外,大学生人数的增加使得网上购物商店和很多快递公司也得到快速发展。 诚然,大学扩招政策确确实实对居民消费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但我们不能忽视大学贫困生人数增加的现实情况。对这个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完善学生贷款机制,建立多项奖学金制度,呼吁更多的慈善机构资助优秀的贫困生等等。另外,帮助更多的贫困家庭子女进入大学,不仅对经济有促进作用,并且也是为中国长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提供保障。(2)对政府财政支出以及投资的影响 在大学扩招之前,普通大学大部分都是依靠国家教育拨款补贴维持的。有数据统计显示,中国用不到财政收入的3%的教育经费支持着全世界19%的教育规模,而在这些经费中只有19%是用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张尧学,2001)。这一数据表明了中国教育经费政府拨款的供应与需求之间极为突显的矛盾。而在扩招政策实施以来,财政支出中用于教育的经费总量虽然增多了,仍旧难以填补众多高校对经费的巨大需求。但是,在教育产业化使得高校的很多研究项目日益面向市场的情形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对高校拨款,与高校合作研究项目。另一方面,高校本身也开始对一些社会项目进行投资,带动一些新兴产业的发展。 但是,这样的变化也产生了很多现实问题。比如,很多大学向银行大量贷款有可能造成资金流转问题;大学在教学研究和发展项目之间可能本末倒置。(3)其他现实性问题 根据2008年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报告显示,超过81%的大学生有出国留学的想法或者规划,完全没有出国留学想法的大学生仅占13%;而接近一半的大学色哈那个表示,出国留学能够更好的开拓他们的视野,学到更先进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个人的发展机遇会更好更多,两外留学生归国就业的机会和待遇水平也比应届大学毕业生好很多。这样的“人才流失”现象也从侧面表现出,虽然我国现在的高等教育规模逐渐扩张,但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以及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仍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巨大的差距。与国外看重每个学生个体特点,针对个人兴趣爱好和理想的教育不同,我国的高等教育更注重整体,而忽略了个体。这样和容易造成教育的肤浅化和过于大众化。比如,我国绝大部分大学都硬性要求所有学生学习一些普通必修课,而不在乎这些课程是否对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意义,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是否有益处;在课程设置方面,我过高校也不如西方发达国家的课程广泛,学生们的选择面也相当有限;另外,我国的高等教育模式往往忽视了大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而知识一味的以书本上的理论为主,讲重心放在应试上。我过的高等教育体制和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与教育水平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相比还相当的不完善。倘若我们只是一味的继续实施“大学扩招“政策,而不致力于提高高等教育水平,完善教育体制以及接受全面先进的教育理念,国家未来发展所需的各个领域的不同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可能得不到满足。五、总结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以及计量经济的建模和分析,我们验证了,在数学意义上,“大学扩招”对国民经济确实有促进作用,并且通过对回归系数的检验,我们正式了这种促进作用是显著的。但是,在数学意义上,理论的显著性促进作用,并不等同于在现实中也是显著的。因为,本文中建立的模型只是极为简单易分析的模型,忽略了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