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平南县苏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pdf_第1页
广西平南县苏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pdf_第2页
广西平南县苏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pdf_第3页
广西平南县苏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pdf_第4页
广西平南县苏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 0卷 第1期 V o l . 3 0,N o . 1 2 0 1 6年2月M I N E R A LR E S OUR C E SAN DG E O L OG YF e b .,2 0 1 6 广西平南县苏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黄赤新, 王传建, 冯玉君, 王功民 ( 广西第六地质队, 广西 贵港 5 3 7 1 0 0) 摘 要: 广西平南县苏屋金矿床位于桂东大瑶山金多金属成矿带中部六岑金矿田内, 矿体主要赋存在 N E向断层破碎带中, 次为近EW向与NW向, 矿体走向、 规模、 延深, 厚度及品位严格受断裂控制, 矿体 与围岩界线明显, 矿石主要为硅化压碎岩, 属中低温热液断裂充填型脉状矿床。 关键词: 金矿床; 地质特征; 地球化学特征; 找矿前景 中图分类号:P 6 1 8. 5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0 0 1-5 6 6 3(2 0 1 6)0 1-0 0 1 2-0 7 0 引言 苏屋金矿位于广西平南县官成镇境内六岑金矿 南侧, 距平南县城约3 3 k m, 面积约1 0 k m 2。苏屋金 矿区由崖根、 苏屋、 社冲等三个矿段组成。2 0 1 2 2 0 1 4年先后提交了广西平南县金铜矿预普查报告, 广西平南县苏屋矿区金矿详查中间性报告。为了进 一步扩大矿区的远景和矿床规模, 最终寻找到“ 石英 脉型-构造蚀变带型-斑岩型” 的苏屋金矿成矿模 式。笔者通过2 0 1 12 0 1 3年苏屋金矿区的预普查工 作, 对苏屋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 分析, 并初步展望了矿区的找矿前景。 1 区域成矿背景 苏屋金矿区位于华南准地台桂中-桂东台陷区 大瑶山凸起中部 1( 图1) , 隶属钦杭成矿带之大瑶山 金多金属成矿带六岑矿集区的一部分 2。 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寒武系, 为一套砂岩、 粉 砂岩、 泥岩组合, 鲍马层序特征明显, 局部地区夹灰岩 ( 如广西苍梧县岭脚一带) 。其它地层有泥盆系、 震旦 系, 少量白垩系与第四系。本区构造活动频繁, 经历 加里东期至喜马拉雅期等多期次构造活动, 其间对本 区影响最大的构造运动为加里东运动、 印支运动和燕 山运动。区内构造线总体呈N E E-N E向, 褶皱、 断 裂构造极为发育。褶皱构造主要有加里东期基底褶 皱同和背斜和印支期盖层褶皱思旺向斜、 马练向 斜等。断裂构造按其展布方向可分为N E E向、 近 S N向、N E向、NW向四组, 以N E E向和近S N向两 组最为发育、 规模最大。其中N E E向断裂主要有凭 祥-大黎深大断裂, 为本区主要的一级断裂构造, 具 有切割深度大, 活动时期长, 多次活动, 同生活动强烈 及控岩、 控相、 控矿显著等特点; 近S N向断裂主要有 罗香断层、 水晏断层和里答断层, 呈近于平行、 等距分 布的特点,N E向和NW向断层主要为N E E向和近 S N向断层的派生、 次级断层。多期次的构造运动导 致该区岩浆活动频繁而强烈, 其中以加里东期和燕山 期中酸性、 酸性侵入岩最为重要, 同时伴随着大量与 岩浆活动有关的钨、 钼、 铜、 金、 银、 铅、 锌等多金属成 矿作用, 形成了区内龙山、 六岑、 大黎、 桃花、 古袍、 金 山、 龙水等多个金多金属矿集区。 2 矿区地质特征 2. 1 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较为简单, 主要为寒武系黄洞口组 收稿日期:2 0 1 5 - 0 2 - 2 6 基金项目:广西地矿局2 0 1 2年度部门预算前期工作项目( 批准号: 桂地矿科2 0 1 23 2号) 资助。 作者简介:黄赤新(1 9 6 8-) , 男, 工程师, 长期从事地质找矿、 地球化学勘查工作。E - m a i l: h c x 5 7 8 5 8 0 0 81 6 3. c o m 引文格式:黄赤新, 王传建, 冯玉君, 等.广西平南县苏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J.矿产与地质,2 0 1 6,3 0(1) :1 2 - 1 8. 第三段(h 3) 和第四段( h 4) , 其中第三段分布在 矿区的中部和东部, 第四段分布在矿区的西部。两组 地层都是矿区的主要含矿地层, 岩性大致相同, 为一 套砂、 泥岩韵律组合。每个岩性段又可分为若干个从 下往 上 粒 度 由 粗 变 细、 厚 度 由 厚 变 薄 的 沉 积 旋 回( 图2) 。 图1 广西平南县苏屋金矿区区域地质矿产略图 F i g . 1 R e g i o n a l s c h e m a t i cm a po fg e o l o g ya n dm i n e r a l r e s o u r c e so fS u w ug o l dm i n i n ga r e a i nP i n g n a no fG u a n g x i 1泥盆系 2奥陶系 3寒武系 4元古宇 5花岗岩 6中型金矿床 7-小型金矿床 8金矿点 9大型铜钼矿床 1 0大型钨钼矿床 1 1钨矿点 1 2小型钼矿床 1 3小型金银铅锌矿床 1 4断层 1 5地质界线 1 6苏屋矿区 图2 广西平南县苏屋金矿区地质图 F i g . 2 G e o l o g i c a lm a po fS u w ug o l dm i n i n ga r e a i nP i n g n a no fG u a n g x i 1寒武系黄洞口组第四段 2寒武系黄洞口组第三段 3花岗斑岩脉 4地质界线 5推测隐伏岩体 6断层 7金矿体 8勘探线及编号 9钻孔 31 第3 0卷 第1期 黄赤新等: 广西平南县苏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2. 2 构造 矿区位于凭祥-大黎深大断裂南侧, 区域性罗香 断层和水晏断层夹持地段, 褶皱和断裂构造十分发 育。褶皱构造主要为加里东期基底褶皱, 较大的褶皱 构造为同和背斜。矿区位于同和背斜西倾伏端南翼, 该背斜轴迹呈向南凸出的弧形近EW向延伸, 北翼 地层多向北倾, 倾角3 5 6 0 , 南翼地层多向南倾, 倾 角3 0 5 5 , 次级小褶皱发育。背斜组成的地层为黄 洞口组第二至第五段浅变质砂岩夹泥岩。北翼及西 部转折端处受近EW向和近S N向断裂破坏, 缺失部 分地层, 沿断裂岩石硅化破碎较强, 地层产状较乱。 断裂构造按展布方向可划分为近EW向、N E向、 近 S N向和NW向4组, 以N E向组为主,N E向断裂在 平面上呈平行带状分布, 间距1 0 0 02 0 0 0 m, 断裂延 伸较长, 长度一般大于2 k m, 宽2. 01 0. 0 m。该断 裂为矿区主要赋矿断裂。 矿区裂隙发育, 以N E向最为发育且规模最大, 次为EW向和NW向。各组裂隙产出的大致产状 为:N E向, 倾向1 1 0 1 2 5 , 倾角3 0 4 5 ; EW向, 倾向1 7 0 1 8 0 , 倾角7 2 8 0 ;NW向, 倾向2 1 5 2 3 0 , 倾角5 5 6 5 。裂隙呈多期次活动, 早期裂隙 被后期裂隙切割后位移明显, 被切割的裂隙往下宽度 变肥大, 往地表逐渐尖灭。裂隙延伸长度一般3 0 8 0 m, 最长可达1 5 0 m。多组裂隙交叉的地段, 特别是 N E向裂隙遭受NW向裂隙切割的部位, 一般多为矿 化富集地段。 2. 3 岩浆岩 岩浆岩出露少, 仅在矿区东北角古意村发现有一 条花岗斑岩脉, 隶属六岑岩脉( 墙) 群, 15 0 0 0 0区调 归并为罗平单元。岩脉走向近EW, 长度约1 0 0 0 m, 地表大部分被黄洞口组地层覆盖。岩石类型为花岗 斑岩。岩脉侵入于寒武系中, 与地层走向小角度相 交, 地表接触界线清楚, 蚀变弱, 接触面较平缓, 倾向 北, 北侧接触面产状1 5 2 0 3 0 5 0 。 15 0 0 0 0区调成果 3测得平村岩脉( 墙) 群 R b - S r等时代年龄为3 9 51 M a, 钱建平 4获得六岑金矿 区酸性岩脉的全岩K - A r法年龄为4 0 3 . 8 M a, 王新宇 等 5获得六岑新坪花岗斑岩脉锆石2 0 6P b/2 3 8U年龄为 4 6 2 . 96 . 4 M a。说明该岩脉形成时代为加里东期。 2. 4 地球物理、 地球化学特征 据15 0 0 0 0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成果, 矿区位 于上宋-大旺山磁异常区内, 该异常形态完整, 主体 磁异常等值线呈近等轴状, 磁异常走向近S N向, 正 负磁异常等量伴生, 呈南正北负的分布形态, 其中正 异常周围有负异常包围, 北侧的负异常内叠加有正负 伴生的串珠状子异常, 沿着出露岩体的周边排列。异 常幅值为-1 4 01 8 0 n T。该异常区的正磁异常梯度 带显示为北陡南缓的形态, 说明引起异常的磁性体倾 向为南倾。该异常由隐伏花岗岩体及其接触带引起, 经粗略计算, 异常源处于下泥盆统下伏之寒武系中, 埋深约1 0 0 0 m。 15 0 0 0 0水系沉积物测量在该区圈定化探异常 面积约7 0 k m 2, 异常范围与磁异常分布吻合,为 A u、 A g 、A s、 C u、P b、Z n、W、M o、B i、S b、 H g 等多元素综合 异常, 异常规模大, 峰值高, 浓度分带明显, 套合性好, 最高含量 :A u2 9 1 0. 0 51 0 -9、 A s 2 6 8 8. 51 0 -6、 C u 5 1 5. 01 0 -6、 W1 0 3 8. 01 0 -6、 M o4 5. 5 21 0 -6、 B i 4 8. 5 91 0 -6。 11 0 0 0 0土壤剖面测量在该区圈定次生晕异常 6 9个, 其中,A u异常2 8个,C u异常7个,P b异常1 0 个,W异常5个, M o异常1 4个, A g 异常5个, 以A u 元素为主的组合异常3个, 面积0. 2 52. 2 k m 2, 异常 规模较大, 峰值高, 浓度分带明显, 套合性好, 最高含 量 :A u2 3 9. 5 51 0-9、 A g1. 0 4 71 0 -9、 C u4 4 9. 3 1 0 -6、 P b1 7 5 5. 61 0 -6、 W1 0 7. 21 0 -6。 3 矿床地质特征 3. 1 矿体特征 金矿体主要产于断层破碎带中, 矿体严格受断裂 构造控制, 地表经初步工程揭露已圈出金矿体1 1条, 矿体宽1. 53 m, 沿走向最大控制3 0 0 m。 崖根矿段: 已发现金矿体8条, 含金断裂走向 N E E-N E, 倾向1 1 5 1 4 0 , 倾角4 4 7 0 。呈平行 带状产出, 金矿体之间相距1 03 0 m,A u品位一般 在1. 0 g/t 3. 2 7 g/t之间, 局部共、 伴生铜、 银矿。经 钻孔和民窿控制,号矿体平均厚度1. 2 1 m, 平均品 位1. 5 4 g/t, 控制矿体最大延深1 6 0 m;号矿体平均 厚度1. 1 9 m, 平均品位2. 0 5 g/t, 控制矿体最大延深 4 5 m( 图3) 。 苏屋矿段: 发现金矿体2条, 含金断裂走向近 EW, 倾向S, 倾角7 0 8 0 。呈平行带状产出, 金矿体 之间相距2 0 4 0 m,A u品位一般在1 . 0 8 g/t 3 . 5 0 g/t 之间, 局部共、 伴生银矿, A g 品位达2 0 g/t 8 5 g/t。 社冲矿段: 已发现金矿体1条, 含金断裂走向 NW, 宽度约3 m, 倾向S W, 倾角5 9 。地表控制距离约 3 0 0 m, 矿体平均厚度1 . 7 3 m,A u平均品位2. 9 6 g/t, 局 部共、 伴生银矿, A g 品位达5. 0 5 g/t 4 0. 4 g/t。 41 矿 产 与 地 质 2 0 1 6年 图3 崖根矿段0号勘探线剖面图 F i g . 3 N o . 0p r o s p e c t i n gl i n ep r o f i l em a po fY a g e no r eb l o c k 1黄洞口组第四段 2黄洞口组第三段 3不等粒杂砂岩 4粉砂岩 5泥岩 6金矿体 7断层破碎带产状 8钻孔 3. 2 矿石特征 矿石自然类型为断裂蚀变热液充填构造岩型。 按矿石的共生组合划分为含硫化物石英脉状矿 石。矿石颜色为灰白色、 深灰色, 块状及角砾状, 矿石 稍脆, 空洞较多。硫化物主要为黄铁矿充填石英网 脉, 少数已混合成石英团块。 根据矿石的氧化程度不同, 分为氧化矿石和原生 矿石两种。地表及浅部均为氧化矿石或混合矿石, 矿 石一般为黄褐色及褐红色, 矿石中常见金属矿物以褐 铁矿为主, 不均匀充填于裂隙中。脉石矿物主要为石 英( 4 0%6 0%) 、 绢云母(2 0%4 0%) , 矿石主要分 布在地表3 05 0 m深的浅部。原生矿石多为灰、 深 灰色, 蚀变较强, 主要为硅化, 其次为绢云母化。矿石 中常见金属矿物主要为毒砂和黄铁矿, 脉石矿物主要 以石英和绢云母为主。 矿石金属矿物以黄铁矿、 毒砂矿为主, 少量褐铁 矿和方铅矿, 其他金属矿物较少, 黄铁矿和毒砂的含 量1%3%, 非金属矿物以石英、 绢云母为主, 少量 长石、 高岭石、 绿泥石等, 石英含量在3 0%6 0%, 绢 云母含量在4 0%5 0%。 矿石结构主要有碎裂结构、 压碎结构, 矿石构造 主要有块状构造、 脉状构造、 角砾状构造等。 3. 3 围岩与蚀变 金矿体产于断裂破碎带中, 矿体直接围岩为压碎 岩或构造角砾岩, 部分矿体与围岩间以断面为界, 矿 体围岩为寒武系黄洞口组轻变质细砂岩、 粉砂岩、 泥 岩, 围岩界线一般较清楚。 围岩蚀变以硅化、 黄铁矿化及毒砂矿化为主, 其 次为褐铁矿化、 绿泥石化、 绢云母化。与金矿成矿关 系最为密切的是硅化、 黄铁矿化和毒砂矿化。 3. 4 矿化富集规律 矿区断裂构造活动十分活跃且具有多期性, 在深 大断裂的影响下, 产生一系列近平行的挤压破碎带, 这些破碎带在加里东期就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脆性裂 隙, 印支-燕山期的长期活动迭加、 改造, 转为脆韧 性。断裂的多期次活动, 为金的成矿作用造就了有利 的成矿空间, 最终在地表及浅部形成了以石英脉型为 代表的金矿体, 深部的金矿体为蚀变岩型。矿化富集 及矿体的产状、 形态、 规模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 其矿 化富集规律明显: ( 1) 平面上, 含矿断裂带具平行等距性, 近EW 向断裂与S N向断裂控制矿床( 点) 的产出, 使矿床 ( 点) 沿断裂带成串分布,N E向、NW向断裂是矿体 的主要就位空间。 ( 2) 剖面上, 不同方向断裂交汇处对成矿有利, 特 别是N E向断裂被NW向断裂切割时,NW向断裂 通常不含矿, 而N E向断裂自被切割部位以下往往形 成富矿。 ( 3) 断裂构造产状变化对矿( 床) 体的产出影响很 大。在一条含矿断裂带中, 其矿化并不均匀, 有些地 段矿化很弱, 而在一些地段矿化强烈, 形成工业矿体, 甚至出现富矿包。无论是在走向上还是倾向上, 这些 51 第3 0卷 第1期 黄赤新等: 广西平南县苏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富矿包的分布是有规律的, 它们一般出现在断裂构造 产状变化处, 并且在空间上具有等距性。区内N E向 脆韧性断裂控制的金矿床, 沿走向呈S形舒缓延伸, 在其走向由N E E拐向N E的地段常为富矿, 或尖灭 侧现, 在倾向上, 断裂于缓倾斜地段矿体出现或变厚, 在陡倾斜地段, 矿体消失或变薄。 4 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4. 1 成矿元素相关性分析 矿区进行了11 0 0 0 0土壤剖面地球化学测量, 采集样品3 7 2 7件, 分析A u、 A g 、 C u、P b、Z n、W、M o、 N i、C o、B a等1 0种元素, 测试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有色 金属桂林矿产地质测试中心完成。通过对矿区1 0种 成矿元素的原始数据取对数后做R型聚类分析, 将 分析结果导出形成矩阵表格( 表1) 。从表1可得出: 与A u元素关系最为密切的元素为C u, 两者的相关 系数高达0. 8 1 7 9,M o元素和 A g 元素与A u元素关 系也较为密切, 相关系数分别为0 . 6 2 2 6和0 . 5 1 8 1。 A u与Z n、W呈低正相关性, 相关系数分别为0 . 1 8 8 9、 0 . 1 7 1 9, 而与P b、N i、C o、B a均呈负相关性, 相关系数分 别为- 0 . 1 8 7 2、-0 . 1 9 7 0、-0 . 0 4 7 3、-0 . 0 1 7 9。此外, A g 与Z n的相关系数达0 . 6 3 9 8,P b与W、B a的相关系 数分别为0 . 3 8 8 8、 0 . 6 6 4 7。而N i与C o的相关系数达 高达0 . 9 0 9 1, 但两者的含量都不高。通过以上分析得 出:A u与C u关系最为密切, 其次为 A g 、M o。 表1 苏屋金矿区成矿元素相关性分析表 T a b l e1 C o r r e l a t i o na n a l y s i so no r e - f o r m i n ge l e m e n t s i nS u w ug o l dm i n i n ga r e a 元素 A u A g C uP bZ nWM oN iC oB a A u1 A g 0. 5 1 8 11 C u0. 8 1 7 90. 5 7 4 71 P b-0. 1 8 7 20. 4 3 0 7-0. 0 6 2 41 Z n0. 1 8 8 90. 6 3 9 80. 2 0 0 40. 1 1 8 81 W0. 1 7 1 90. 2 4 8 40. 4 4 7 20. 3 8 8 80. 1 5 2 31 M o0. 6 2 2 60. 5 1 9 60. 7 9 1 4-0. 2 3 7 00. 2 9 2 20. 0 7 6 21 N i-0. 1 9 7 00. 3 6 5 10. 1 1 0 10. 2 6 0 60. 5 9 8 50. 4 9 4 30. 4 3 3 21 C o-0. 0 4 7 30. 3 4 7 70. 1 7 6 30. 0 5 1 20. 5 7 5 90. 3 5 3 80. 4 8 8 70. 9 0 9 11 B a-0. 0 1 7 90. 2 4 7 60. 2 5 7 50. 6 6 4 70. 1 5 0 80. 7 1 6 20. 0 7 5 10. 4 9 3 30. 3 5 2 71 4. 2 次生晕特征 通过苏屋金矿区次生晕地球化学异常剖析图发 现, 矿区异常元素主要以A u、 A g 、C u、P b、M o为主, 异常形态大多呈零星分散片状( 图4) 。A u异常在矿 区大面积分布,C u异常在矿区西南部和北东部零星 分布, 异常浓集中心与矿区已知矿体部位较吻合, 且 A u、C u两元素局部具有高度富集的特征 6( A u含量 最高值为2 3 9. 5 51 0 -9, C u含量最高值为4 4 9. 3 0 1 0 -6) 。 A g 异常浓集中心与已发现的银矿体部位也 较吻合, 但异常规模不大, 强度较小。P b元素异常面 积较大, 异常强度高, 浓集中心明显。Z n、W、N i、 B a 元素异常面积较小, 且强度低。C o异常面积小, 强度 低。M o元素异常在矿区虽有较大面积分布, 但大部 分异常规模不大, 且强度较低。通过圈定矿区的次生 晕综合异常, 发现异常范围与已发现矿体部位吻合程 度高。矿区部分次生晕异常经异常查证后发现了金 矿体或含金破碎带, 表明圈定次生晕异常是本区实现 找矿新突破的重要手段之一。 4. 3 矿体原生晕特征 为了详细了解深部金矿体的矿化特征, 于见矿良 好的钻孔Z K 0 0 1中系统采集了4 7件岩矿石样品作 半定量光谱分析, 通过作金及成矿指示元素的含量折 线图研究钻孔原生晕特征( 图5) 。 元素含量折线图中A u元素两个最高值点的深度 正是发现了金矿体的位置, 矿体厚度1. 0 11. 2 1 m, A u品位1. 0 g/t3. 2 7 g/t。元素含量折线图反映 A u与A s关系极为密切, 两者呈现出极好的相关性, 含量折线形状非常相似, 吻合良好, 但A s的高值范 围比A u大, 因此A s可作为金深部找矿的主要指示 元素。 61 矿 产 与 地 质 2 0 1 6年 图4 苏屋金矿区次生晕地球化学异常图 F i g . 4 G e o c h e m i c a l a n o m a l ym a po f s e c o n d a r yh a l o e s i nS u w ug o l dm i n i n ga r e a 1寒武系黄洞口组 2综合异常编号 3乙1类异常 4丙2类异常 图5 苏屋金矿区钻孔Z K 0 0 1A u、A s含量折线图 F i g . 5 B r o k e nl i n eg r a p ho fA ua n dA se l e m e n t c o n t e n t s i nZ K 0 0 1b o r e h o l eo fS u w ug o l dm i n i n ga r e a 5 找矿标志及找矿前景分析 5. 1 找矿标志 ( 1) 矿区地表出露的深紫红色、 褐红色铁帽, 硅化 强烈的岩石是很好的直接找矿标志。但要注意沉积 成因的浅红褐色的褐铁矿并不含金。 ( 2) 多组方向断裂或多组方向裂隙互相切割的复 合部位, 是寻找金矿的最有利地段。 (3) 矿化蚀变标志。与金矿化密切相关的硅化、 黄铁矿化、 毒砂矿化是找金矿的有利标志。 ( 4) 区内矿床工业类型为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 型, 石英脉( 特别是N E向的石英脉) 往往是含金载 体。含金石英脉充填在蚀变围岩中形成金矿体, 所 以, 石英脉可作为寻找金矿的直接标志。 ( 5) 化探异常标志。异常强度高、 规模大、 浓集中心 明显的次生晕A u异常是本矿区寻找金矿的重要标志。 ( 6) 该区曾有过十分旺盛的民采, 老窿是最好的 71 第3 0卷 第1期 黄赤新等: 广西平南县苏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直接找矿标志。 5. 2 找矿前景分析 本矿床位于南华准地台桂中-桂东台陷区大瑶 山凸起中部, 处在凭祥-大黎深大断裂由N E向转向 N E E向的转折部位, 大瑶山金多金属成矿带上, 六岑 矿集区内。该区经历了多期次构造活动, 褶皱断裂构 造发育, 岩浆及热液活动强烈、 持续时间长, 物化探异 常丰富、 重叠性好, 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 根据六岑金矿探、 采成果, 本区金矿主要呈脉状、 透镜状产出, 单个矿体长一般8 01 5 0 m, 延深3 0 8 0 m, 个别延长大于3 0 0 m, 但矿体沿倾向呈串珠状产 出, 六岑金矿开采深度已达5 0 0 m仍见有较好的金矿 体, 且近年随着勘查工作的深入, 在六岑矿区外围鸡 冠石-黄藤旗一带破碎花岗斑岩中发现了金矿体。 2 0 1 3年广西第六地质队在该区开展矿产远景调 查工作, 在六八村-大头坪一带新发现了较大规模的 斑岩型钨矿成矿区, 经深部钻孔验证发现厚度达2 0 0 多米的富矿体, 结合物化探成果, 认为该区钨矿具有 大型以上规模的成矿潜力。 矿区经前期工作已发现含金断裂破碎带1 4条, 共圈出1 1个金矿体( 脉) , 含金断裂破碎带及其金矿 体( 脉) 具平行带状产出特征, 尤其在崖根村一带, 在 约1 k m 2 的范围内已发现多达9条含金断裂破碎带 且均发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金矿体( 脉) 。 综上所述, 认为矿区成矿条件良好, 如果能加大 投入, 在矿区内开展金矿勘探工作, 则该区金矿规模 应有望达到中型。 参考文献: 1 广西地矿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地质志M.北京: 地质出版 社,1 9 8 5. 2 杨明桂, 梅勇文.钦-杭古板块结合带与成矿带的主要特征 J.华南地质与矿产,1 9 9 7(3) :5 2 - 5 9. 3 广西区 域地质调查研究 院.水晏 幅、 陈塘 幅、 古 袍 幅 和 思 旺 幅15 0 0 0 0区域地质调查报告R. 1 9 9 5. 4 钱建平.广西六岑金矿矿化类型、 成矿阶段和矿床成因J.矿床 地质,1 9 9 8, 1 7( 增刊1) :4 0 9 - 4 1 2. 5 王新宇, 刘名朝, 周国发, 等.桂东大瑶山成矿带新坪矿区花岗斑 岩与金多金属成矿作用关系J.现代地质,2 0 1 3,2 7(3) :5 8 5 - 5 9 2. 6 李重阳, 庞绪成, 常云真, 等.小秦岭义寺山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 矿标志J.矿产与地质, 2 0 1 3,2 7(2) :1 2 2 - 1 2 5. G e o l o g i c a l a n dg e o c h e m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S u w ug o l dd e p o s i t i nP i n g n a no fG u a n g x i HUANGC h i x i n,WANGC h u a n j i a n,F E NGY u j u n,WANGG o n g m i n (N o. 6G e o l o g i cT e a mo fG u a n g x 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