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留守儿童情况调研报告_第1页
关于市留守儿童情况调研报告_第2页
关于市留守儿童情况调研报告_第3页
关于市留守儿童情况调研报告_第4页
关于市留守儿童情况调研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关于市留守儿童情况调研报告 市位于河南省西部,辖 16 个乡镇、 1 个工业区, 332 个行政村,总面积 948 平方公里,总人口 83 万。 17 岁以下儿童万,占总人口的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中,随之出现一个新的儿童特殊群体 留守儿童,这一群体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孩提时代的生活原本应该是快乐的和无忧的,但 是是留守儿童的父母却远 走走他乡,生活在没有父 母母庇护的天空下,他们 被被形象的称为 “ 三缺 ” 儿童 生活上缺少 照照顾,学习上缺少辅导 ,行为上缺少 管束。 “ 三三缺 ” 已经成为影响留 守守 儿童成长(包括生理 、心理、人格、品质等 多多个方面)的明显障碍 。为深入了解偃师留守 儿儿童现状、生存发展中 面面临的突出问题与迫切 需需求, XX 市妇联分别 于于 XX、 XX、 XX 年 通通过发放统计表、召开 座座谈会、个别走访等形 式式,分四次对偃师农村 留留守儿童现状、问题与 对对策进行排查摸底,进 行行了深入调研。 一一、偃师留守儿童现状 及及存在问题 偃师虽 然然是农业大市,但由于 交交通便利,乡镇企业起 步步较早,发展迅速,形 成成了钢制办公家具、摩 托托车、制鞋、针织等几 大大产业,就地解决不 少 农农村劳动力。调研结果 显显示:目前偃师共有外 出出务工人员万人,留守 儿儿童1533 人,与其 它它兄弟县市相比,这个 群群体并不是很大。但是 随随着跨地域经济发展, 这这个数字将会不断上升 。从整体来看,2 / 7 偃师留 守守儿童的分布呈区域性 特特征:围绕 XX 市区周 围围的乡镇,留守儿童数 量量偏少;东南部顾龙公 路路沿线乡镇,留守儿童 较较为集中;其余乡镇基 本本持平。由于正常家庭 教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 身身心发展尤其是品德、 心心理健康成长方面存在 的的问题正日益凸显,亟 待待引起社会有关方面的 高高度重视。 (一 )留守儿童父母监护缺 位位 。从调查结果来看, 留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主 要要依靠代理监护人,即 爷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 有有一部分孩子由叔叔伯 伯伯姑姑等家属照顾。他 们们 的父母外出务工,回 家家次数很少,只能通过 电电话联系对儿童的学习 、生活、身体等方面进 行行浅层次的了解。 XX 市市城关镇共有 13 名留 守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大 部部分是出国务工,务工 地地点有韩国、日本、西 班班牙、美国、新加坡等 ,回家的机率非常低。 有有的父母虽离家不是很 远远,但受工作限制,也 不不能经常回家。留守儿 童童的父母作为法定监护 人人,其基本的监护职责 实实际上没有履行也无法 履履行。 (二)留 守守儿童学习情况呈两极 分分化,普遍较差。一方 面面,由于缺乏有效的家 庭庭教育,代理监护人不 是是年龄大,身体差,就 是是文化程度很低,在学 习习上无法给孩子有效的 帮帮助和辅导; 同时他们 还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 间间农活,根本没有时间 和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 习习。另一方面,打工父 母母对子女总体期待过低 。这些都造成孩子对学 习习缺乏热情,自觉性不 强强,作业不能按时完成 ,应付了事,成绩较差 。 但也有少数留守 儿儿童有着许多同龄孩子 较较少具有的优秀品3 / 7 质。 比比如:独立性强、自理 能能力强、意志坚定,比 同同龄孩子成熟。 能够把 对对父母的思念转化为学 习习的动力,有较高的学 习习自觉性,成绩优异, 各各方面表现良好。诸葛 镇镇杨村小学六年级的王 娜娜,生活在单亲家庭里 ,父亲早亡,母亲在郑 州州打工,王娜与外婆相 依依为命。但该生品学兼 优优,爱好写作,年年被 评评 为“三好学生”。我 们们在顾县镇中心学校与 留留守儿童座谈时,有不 少少孩子表示对父母外出 务务工表示理解。这种情 况况虽然在留守儿童中所 占占比例较小,却也提示 我我们,对留守儿童来说 ,成长和生活环境是辨 证证的。如何将留守儿童 的的不利处境转化为积极 因因素,是需要探讨的非 常常有意义的话题。 (三)留守儿童亲情 缺缺失。父母在外打工对 留留守儿童生活的影响较 为为复杂,其中情感缺乏 问问题是最严重也是最现 实实的问题。研究表明, 亲亲子抚养比隔代抚养和 寄寄养能更好地促进儿童 的的身心健康发展。亲情 关关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 行行为习惯、心理健康、 人人格与智力发展。由于 父父母不在身边 ,留守儿 童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 与与关怀,他们的生理和 心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 往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 全全感,产生孤独感,心 理理失衡,自我封闭,人 际际交往能力较差。在问 卷卷中,留守儿童的最大 心心愿一项,所有的孩子 都都用稚嫩的笔,写下了 “希 望见到爸爸妈妈” ,对正常的家庭生活表 现现出极大向往。诸葛镇 苏苏沟村的常丹丹,父母 分分别到温州和杭州打工 ,奶奶去世后,爷爷住 在在远处的婶婶家。丹丹 在在日记中写到:我每天 自自己做饭、4 / 7 料理家务, 有有事才去找外婆。她还 画画了一幅画,两个大人 一一个孩子,手拉手唱着 笑笑着,题名为“幸福的 家家”,流露出孩子内心 对对家的渴望。 ( 四四 )留守儿童存在心理 障障碍。数据显示,留守 儿儿童监护人对他们的心 理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 关关注不够。有心事时, 留留守儿童选择的第一倾 诉诉对象是同伴,第二为 教教师,第三才是监护人 。学生正处 于身心迅速 发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 化化、学业压力、人际交 往往等方面有独特的理解 与与认识,也产生了许多 烦烦恼与冲突。这时,他 们们需要畅通的倾诉渠道 ,更需要正确的引导。 但但由于远离父母,缺少 了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 机机会,而监护人又无暇 顾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 化化,这种对他们的心理 健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 种种种心理病症,如感情 脆脆弱、自暴自弃、焦虑 自自闭、缺乏自信、悲观 消消极心理问题的形 成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其其解决也是一个长期的 过过程。一旦形成了畸形 心心理,进行矫正教育则 比比其形成过程更艰难。 我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幼 儿儿期的留守儿童普遍表 现现出内向、拘谨、怯生 等等特点,对陌生的人和 事事抵触情绪很重。而年 龄龄大一些的孩子,更容 易易封闭自我,不与人交 流流。 (五)留守 儿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 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 童童少年,其行为发展在 很很大程度上还处于他律 阶阶段,自律能力很弱。 由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儿 童童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 殊殊,只要不犯大错,监 护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 都都采取认可态度,由于 缺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 教教,部分留守儿童特5 / 7 别 是是 青春期的孩子纪律散 漫漫,存在行为偏差,极 易易成为“问题儿童”。 据据调查 ,留守儿童中, 3 0%的留守儿童存在 厌厌学心理, 10%的留 守守儿童人生观、价值观 偏偏离正确方向,存在违 纪纪行为。 (六) 部部分留守儿童家庭生活 非非常贫困。贫困原因一 般般是父母或代理监护人 疾疾病、婚变、事故等造 成成的。偃师 1533 名 留留守儿童中,特困留守 儿儿童 224 人,约占 115%;其中特困人数 最最多的是寇店镇, 73 名名留守儿童中,特困儿 童童61 人,占 84%。 翟翟镇宁南村的段鑫萌, 今今年 11 岁,是个残疾 女女孩,父亲常年有病, 全全靠母亲打工的微薄收 入入维持生活;顾县镇安 滩滩村的李迎飞 ,父亲违 法法进了劳改所 ,母亲病 故故,跟着祖父,生活非 常常艰难。我们在顾县镇 座座谈时,看到孩子们写 的的基本情况,一张字迹 歪歪歪扭扭的纸引起我们 注注意:“我叫高义可, 7 岁,上一年级,妈妈 死死了,爸爸出去打工, 爷爷爷死了,跟奶奶生活 。 ” 读起来让人满怀心 酸酸。特困留守儿童的状 况况,更需要社会各界的 关关爱和帮助。 二 、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 原原因及现状分析 1 、从社会整体发展来 看看,农村劳动力大规模 流流动与城乡壁垒存在矛 盾盾。 我国农村流动 人人口数量不断扩大,家 庭庭化流动的趋势日益明 显显,但城乡二元结构使 进进城务工农民不可能 将 子子女带在身边。根源在 于于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 以以及随之产生的子女免 费费或低收费入学、必须 在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 考考等制度形成的壁垒。 农农民工无法承担子女入 学学的高昂费用问题、在 简简陋的农民工子弟6 / 7 学校 入入学无法解决升学考试 问问题、各地教材的选用 不不同使得这些群体的子 女女在转学后面临两地教 育育内容不能衔接的困境 等等问题,直接推动了留 守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产生 。 2、从经济条 件件来看,留守儿童数量 与与经济发展状况和务工 信信息发达程度有很大联 系系。 一方面,在经 济济发达的乡镇,能就地 消消化劳动力,外出务工 的的 农民就少。如城关镇 、岳滩镇、翟镇镇和工 业业区,以制鞋、三轮摩 托托车制造和针 织为支柱 产产业,吸收了大量剩余 劳劳动力,留守儿童数量 就就相对较少,分别为13 、 11、 11、 12 人人。另一方面,务工信 息息发达的地方,人员流 动动快,留守儿童则多。 如如庞村镇、李村镇和缑 氏氏镇,经济虽不算非常 落落后,但务工信息很发 达达,农民意识有所转变 ,外出人员较多,留守 儿儿童数量随之增多,分 别别为 388、 264、 2215人。李村镇袁沟 村村的田林栓夫妇,由于 在在钢制家具方面技术熟 练练,到昆明务工已三年 ,家中两个孩子正在读 小小学,生 活仅靠爷爷一 人人照顾;庞村镇的 10 岁岁男孩陈永真的父母, 也也是熟练工人,在上海 铁铁箱厂打工。类似情况 在在偃师,特别是前面提 到到 的顾龙公路沿线乡镇 不不在少数。经济状况和 务务工信息发达程度,直 接接冲激着传统的小农意 识识,激发了农民求变求 新新求好的思想。 3 、从家庭认识来看, 在在增加经济收入与子女 教教育之间取舍失衡。 为了改善家庭生活, 越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 土土地,到城市里务工谋 生生。他们希望自己的生 活活越来越好,也希望给 下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充裕 的的经济支持。7 / 7 但在外出 务务工与子女就学、教育 之之间产生冲突时 ,他们 往往往选择前者。这其中 ,虽有生活压力的原因 ,但更重要的是教育意 识识的原因。绝大多数农 民民没有意识到教育是最 大大的投资,对孩子的教 育育忽视,对孩子的心理 关关注更为贫乏 。 4 、从学校教育来看, 课课程设置与儿童身心发 展展不相适应。 教师 的的关注是儿童形成学习 动动机的外部动因之一。 由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 ,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 上上存在更多的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