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法律制度中司法解释的若干思考_第1页
我国现代法律制度中司法解释的若干思考_第2页
我国现代法律制度中司法解释的若干思考_第3页
我国现代法律制度中司法解释的若干思考_第4页
我国现代法律制度中司法解释的若干思考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 我国现代法律制度中司法解释的若干思考 四川成都精济律师事务所 何宁湘律师 前面的话 司法解释是我国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调整社会关系、指导我国各级人民法院审判工作,对我国法律具体条文的补充与扩展,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我国司法解释由于诸多原因,也存在着诸如“超越立法制度”、“不具有立法权”、“违反全国人大规定”等这样、那样的问题与不足,这方面也在社会各界、专家学家、司法人员、律师以及诉讼当事人中产生强烈的意见。 不可否认 ,依据我国现行法律进行审判解决错综复杂的种类诉讼案件确存在一些实际难度,实际的审判活动不能没有司法解释。同时公众对司法解释的一些法律制度方面的问题不甚了解,司法解释的功能不知晓,本文试通过一些简要粗浅的分析说明,增加对司法解释的了解,以利在诉讼活动中,更好的学习、理解、掌握及适用司法解释。 - 一、司法解释的法律渊源 2 / 5 司法解释大致 源于我国古代唐朝,当时唐朝先颁布“唐律”。“唐律”又称为“唐律令”,是唐代法令的总称。为了让大多数官员能够了解以及执行法律,唐朝派专人编写了唐律疏议,来作为对唐朝法律的“补充与解释”供古代官员们学习与使用。唐律疏议完成后,又由朝庭来颁布,将“学理解释”直接升格成了法律,这也就是今天的司法解释的渊源。 唐律令 唐代法令的总称,一般认为有: 1、武德律以隋代开皇律为蓝本,唐高祖武德七年(公元 624 年)颁行。 2、贞观律根据武德律修订,唐太宗贞观十一年(公元 637 年)颁行。 3、永徽律在贞观律上修订,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 662 年)颁行。 4、开元律在永徽律上修订,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公元 737 年)颁行。 现仅有永徽律( 502 条)完整保存下来,开元律保存部分。唐代法典除“律”外,还有“令”、“格”、“式”三种。 唐律疏议 唐永徽律的律文注解全书。长孙无忌、李责 等十九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李治,公元 652)奉3 / 5 诏撰。次年撰成上报,随即颁行。共三十卷。唐律疏议系永徽律的逐条注释,阐明文义,剖析内涵 ,并设置问答,通过相互辩难,以补律文所未完备之处。 唐律疏议通篇贯穿唐初封建统治集团注重法制的精神,集中的发挥汉、魏、晋、隋各代的法律理论,着重鼓吹君主专制、封建伦理和等级制度。它也是宋、元、明、清各代制定和解释封建法典的蓝本,为中国至今的最古、最系统的封建法律著作,对唐律在东南亚各国的传播起了促进作用。 二、我国司法解释的产生 新中国成立后,最高人民法院根据当时审判工作的需要曾也作出了不少相关规定对指导审判工作,但当时并没有司法解释的明确提法及形式。“文革”后, 1979 年公、检、法三司法机关得以恢复,全国人大实施了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试行)、律师暂行条例、国籍法、婚姻法等基本法律及法规。由于法律一下子多了起来,并且当时这些基本法律在条文表述上比较简单,无法适应面临改革开放、搞活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以及随之而来的大量的公民权利纷争、刑事案件等审判实践的形势。出台司法解释就提到一个重要的地位上来了。 1981 年 6 月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公布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法律4 / 5 解释工作的决议全文如下: 决议作了的两个最主要决定: 一、凡关于法律、法令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进行解释或用法令加以规定。 二、凡属于法院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由最高人民法院进行解释。凡属于检察院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由最高人民检察院进行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如果有原则性的分歧,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或决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已相距今天有 23 年了,全国人大的决议的规定是十分明确的,没有任何歧 义之处。 三、司法解释的具体文书形式 (一)司法解释: 1、【解释】例如:法释 xx20 号 -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意见】例如:法发 xx6 号 -关于适用普通程序审理“被告人认罪案件”的若干意见(试行)和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的若干意见 3、【规定】例如:关于人民法院审理事业单位人事5 / 5 争议案件若干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