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标兵代表优秀发言稿.doc_第1页
师德标兵代表优秀发言稿.doc_第2页
师德标兵代表优秀发言稿.doc_第3页
师德标兵代表优秀发言稿.doc_第4页
师德标兵代表优秀发言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师德标兵代表优秀发言稿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我是我们学校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今天非常荣幸能作为师德标兵代表,有机会向大家汇报,与各位交流。今天我汇报的标题是将爱与责任渗透进教育的每个角落。我从走上教师工作岗位至今,送走一届,迎来一批,已与学生打交道整整十个年头。身边一直充满着勃勃生机,萌动着生生不息的青春活力。 多年来,我践行着自己“精心设计每一天,用心做好每件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人生格言,不断进取。每天走进学校开始新的一天的工作,然后,满载一天的喜悦满足,离开学校。在教学中,让爱与责任贯穿教学工作的始终,将德育教育渗透进教育的每个角落。兼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我的汇报从两方面进行:教学方面和德育谈心方面。 在教学方面,语文课文本身就是一种德育教育。于是,我努力将德育细节渗透进每一节语文课中,从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通过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达到教育目的 选入语文教材的文学作品,都是典范之作,大多文质兼美,有很强的美的感染力。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可以启迪智慧,陶冶情操,造就品格,塑造灵魂。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我通过以下几个环节进行: 有针对性地渗透美学方面的知识,让学生认知美,是提高审美情趣的必要基础。语文教材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美的知识,有待开发和汲取。例如,同是秋天景色,为什么毛泽东笔下的沁园春.长沙不仅使我们得到欣赏壮丽秋景的艺术享受,也使我们从诗人昂扬炽烈的革命情怀中,汲取奋发前进的信心和力量?而柳永雨霖铃就所见所闻烘托出一种浓重的深秋时节的凄凉气氛,耳边是秋蝉凄切的鸣叫,眼前是令人黯然伤神的暮雨黄昏,凄凉阴沉这里面蕴含着美学中的“移情说”。将“移情说”适当地渗透于教学之中,使学生认识到这种审美情趣。 根据教材本身所包含的思想情感,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以情动情,寓教于乐。对学生进行情感迁移,这也是一种语文审美情趣的培养。例如我在上静女时,诗歌描绘男女约会的情景。“爱而不见,搔首蜘蹰”,少女故意躲在城角,男子急得坐立不安,抓耳挠腮。我让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对如郭靖和黄蓉般的恋人初会时的情趣,然后我创设情景:假如我们要和心爱的人约会是怎样一幅情景。同学们微笑着,我再继续渲染:既而约会之时少女赠送彤管、荑草,男子欣喜若狂,语带双关表达爱意的情态,全诗清新活泼,生动有趣。吟诵此诗,学生们亦被其浓浓的青春气息所感动,而诚心祝愿这对恋人幸福美满,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通过听说读写这条途径,适当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感悟课堂内与课堂外的多种美。通过朗读一些美文佳作,让学生在听、说、读、写过程中多方面地感知教材,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语言美,同时也展现课文描写的形象,使文章的人物、情景,跃出纸面,从而形成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够多方位地感受审美对象的美。比如在口语练习听、说能力时,我让大家以“父母亲情”为话题,以组进行训练,同学们在叙述和父母的点点滴滴中,不免触动情感,不少同学都流下了眼泪,很好的实现了情感的德育目标。在阅读教学中,如在荷花淀中认真指导学生朗读,进行分角色朗读、人物不同性格的对比,特别是抓住课文中一定内涵的词句即“传神之笔”,让学生体会语言美的同时,还感悟到其他的诸如自然美、生活美、人情美等等。 这些活生生的教材,充满浓浓的生活情趣,亲情、爱情、友情,以情动人,情景相生,既提高了审美情趣,又进行了情感的教育,这种教育远远要比说教更加打动人心。 二、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达到德育教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求知的一种动力。当学生对学科感兴趣时,他们就会乐意学习,主动地与老师配合,并表现出高度集中的注意和敏锐的感知。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精心设计导语,“点燃”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新课有一个好的开端,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使他们有一种“向而往之”的学习意识,这是教师上好一课的关键一环,而解决这个的关键便在于导语的设计。比如戴望舒的雨巷,在导语设计时我发现诗歌的意象特征和黄磊的歌曲丁香花很合拍,于是上课时我先给同学们播放歌曲丁香花,那优美而略带忧伤的旋律一下子就把同学们吸引住了,一段唱完,和着优美的过渡乐开始饱含感情的朗读雨巷。那一刻我感觉我和同学们的情感产生了共鸣。诗歌的导语设计中音乐的成分不可或缺,如果再配上美丽的图片效果更佳。如果是叙事性的文章我们也可以联系生活故事导入,或借助电影、名言导入。再如鸿门宴导语,我在课堂上展示出一张中国象棋棋盘,并提问学生:同学们,大家应该都知道我手上拿着的是什么?对,我想请大家留意一下棋盘中间的两行字“楚河”和“汉界”。大家知道它们分别代表中国哪位历史名人的势力范围吗?大家异口同声做出了回答。是的,“楚河”是西楚霸王项羽的势力,“汉界”是汉王刘邦的势力。他们原本为了推翻秦朝的暴政统治而同仇敌忾,后来却因为各自的利益反目成仇,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楚汉争霸便由此拉开序幕。聪明的后人们把这种你死我活的残酷斗争转化为棋盘上的斗智斗勇,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司马迁的史学名篇鸿门宴。这个导语借助历史又不失趣味,而且借用棋盘更加直观很利于学生接受,所以在古文导语的设计上,我们不妨将历史与现实,抽象与直观巧妙的结合起来,我们的文言文也会激起学生兴趣的火花! 善于设置疑问,激发学习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就告诉我们,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面前一旦出现了问题,他们的思维活动便活跃起来。因此,教师在提问时要善于引发学生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愿望,学生有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主动地探求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讲解荷花淀一文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面对生离死别的重大时刻,夫妻总共只说了22句话,各11句。水生嫂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才26个字,最短的只有一个字“嗯”。又从几位女人的口中,我们得知,她们一点都不想念自己的丈夫,只是迫不得已才去的。(一件衣裳、一句要紧话、婆婆的命令)战斗结束,水生面对为探看自己差点送了命的女人,竟然大发脾气(“出来吧,你们!”“好象带着很大的气。”),称她们是一群落后分子(不是她们是谁,一群落后分子)。夫妻相见,手都没有拉一下,带去的东西都还是丢过去的。试问,有这样做夫妻的吗?能说人情美吗?”这时学生们反应不一,能独立思考的同学反驳,但一时找不出得力的论据。独立思考能力稍差的会开始动摇,怀疑自己原来的看法。有的会干脆点头称是,同意老师的观点。这样就极大地激起了他们的探求欲望。 由此可见,恰当地运用设疑的艺术,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意识,诱发兴味。这样创设质疑情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转向主动探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这些都归功于语文的德育教育。 在课堂上要贯彻激励性原则 受到激励的学生学习劲头足,学习成绩不断提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舍得给学生用褒扬的词语,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体会到成功,享受到尊重。在课堂上,老师要真诚地尊重学生的意见,并尽可能地予以采纳,这样就会形成一种民主、平等的气氛,就会培养出学生的自信心与创新精神。在其间,大可不必担心自已的师道尊严,相反,学生会为你的人格所折服。如学生在划分我的空中楼阁一文的结构时提出,除了以观察点为标准之外,是不是还可以从虚实描写上划分?我以赞许的态度肯定了他的意见。学习宋词二首,我让学生畅谈究竟喜欢哪一首,还可以延伸到对豪放派和婉约派的探讨,“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学生,也可以有一千个苏轼,一千个柳永”。 语文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很多情况下,有思考就有答案,且往往答案并非唯一,即使答案是唯一的,那也有不同的语言表达。因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励学生相信自已,勇于发言,渐渐地建立自信,从而进入学习的良性循环。 三、尊重学生的人格,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感染学生 在教学中,我在平时做到尊重学生的人格,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无论对什么样的学生,我总是爱护他们的自尊心,假如对那些让我们老师头痛的学生冷嘲热讽,甚至恼怒之极施以拳头,只能改变他们一时的行为,却远不能收获少年心灵之树上那美丽的果实。我们应当学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学会与学生“共情”,学生上课趴在桌子上,他可能不舒服,或者有其他隐情,学生上课时随便说话,也可能是想显示一下自己,以引起老师对他的注意对于以上这样的学生,把批评的话说得十分委婉,并为他们创造自我纠正的条件,这就印证了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一句话“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只要心中充满爱,运用间接方法启示学生,促使学生主动地悟出道理,自觉地改正错误,并不需要烦琐的话语或过程。有时候,对学生的错误行为,教师只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句名言、一首小诗、一则故事,一个暗示往往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记得有一回,我正上得起劲,忽然发现坐在最后排的一位同学在书的掩护下正睡得香,一边睡一边流着口水,同学似乎意识到要发生什么,教室里持别的寂静,一点声音也没有。我深深地吸了口气,快步走过去,拿出一张面巾纸,轻轻地为他擦掉嘴角的口水,同学们笑了,我也笑了,他在笑声中睁开眼睛揉了揉,看到我,赶紧把头低下,我接着讲课,同学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了。教室里处处弥漫轻松快乐,这节课的效果出奇的好。 若我们一味站在管理者的立场上,向学生发号司令,应该说有一定的效果,但往往工作比较被动,收效差。反之如果走近学生的心灵,与学生坦诚相待,这样能更好的与学生做朋友,在学生看来,觉得老师在自己身边,心中装有自己。我班的一位宋同学上课时捣乱,我当时很生气,训了他几句。几天没理他,在暗中观察他,但看他依然我行我素,抓住又一次他上课捣乱的机会,我把他叫到了办公室,我说:“你怎么屡教不改?”他说:“老师都不理我了,我不想改。”我心里一震,原来孩子是以这样一种方式来引起老师的爱呀!我历数了他这几天表现的等等细节,可以看出他很惊讶,这次谈话自然在一种很和谐的氛围下结束了,并且他的表现越来越好。这样师生间的距离逐渐缩小,师生的关系自然融洽。 教师的爱,是学生心田渴望的雨露,是学生心中期待的春风。在这许许多多不起眼的小事情中,真爱的点点滴滴已播撒于学生等待耕耘的心田,我们教师的人格以及良好的道德形象也将于不知不觉中树立于学生的心间。让我们用一颗父母般的关爱之心把鼓励真诚平等和信任串成一串儿挂在学生心灵的窗户上,走近他们,让他们时刻感受到父母般温暖的师爱-这种神圣、高贵而平凡的感情的抚慰,让他们终日如沐春风,让师爱之魂在他们的成长之路上永放光华! 所以,我们必须正确掌握尊重他们的方式、方法、手段,要做到既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又要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感染学生,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做到身正不令而行。 在和学生谈心方面,我努力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做: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激励指导学生 中职学生的文化课基础比较差,作为老师应当树立“学生只有差异,没有差生”的指导思想,要认为所有的学生都是可造之才。 有了这样的信念,我们眼中的坏学生就会变得可亲、可爱,我们就会积极主动地为学生搭建平台,提供机会。例如,学生入校伊始,帮助学生认识新的学校生活,进而重新认识自己,调整心态,从中考失利的阴影中走出来,增强自信,迎接挑战。积极为学生创设展示自我的舞台,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的机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发掘自身优势。平时观察到学生的优点时应加以启发、引导、培养,这些平时难得受到尊重的学生,一旦受到尊重,就会倍加努力,就会想法设法改变自己,当他们有此觉悟后,再启发文化学习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努力学习,从而取得全面教育的效果。同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积极尝试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尊重学生的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激励学生的自主发展。 教师还可告诉学生:一个有道德的人,在他同别人的相处中,对外,要使别人有所获得;对内,还要使自己有所获得。“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一方面能够“以善念存诸心中,使身心互得其益”,这就是“内得于己”;另一方面,又能够“以善德施之他人,使众人各得其益”,这就是“外得于人”。经过这样的洗礼,学生的头脑就会慢慢清醒,能够更多地意识到自己怎样做才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二、帮助学生找到努力的目标,树立择业观念,努力向高考冲刺 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职业理想,要有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努力向高考冲刺。要培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逐步了解所选专业、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特点及性质,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可以说,这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学生,大都对学习没有目标,浑浑噩噩,我对这些学生先进行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对职业的需求情况,及时分析掌握近期的就业形势和远期的就业前景,进而引导他们按社会的需要和自己的特长选择就业或自行创业。引导学生拓宽求职信息渠道,走出求职谋业的心理误区;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其克服自卑、观望、恐惧焦虑、盲目乐观、怨天尤人等心理。 我们创造性地处理各种问题时,看到有的学生由后进生转化为先进生,感觉我们的工作真是魅力无穷,有一种幸福感和成就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可以道出学生管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