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参与感》读书笔记熊十八则.doc_第1页
小米《参与感》读书笔记熊十八则.doc_第2页
小米《参与感》读书笔记熊十八则.doc_第3页
小米《参与感》读书笔记熊十八则.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米参与感读书笔记熊十八则 在美期间,看了小米这本参与感三四遍。都是大白话,都是小道理。但从中间,收获确实很大。联系酒博士DR.WINE的创业,有下面零零总总的感受,分享之。回来后,和大家找个下午,专题讨论一次。 一,创业成功的三个关键因素,选对大市场,组建最优秀团队和拿到花不完的钱; (都是至理名言,组建优秀团队确实应该,我们现在除了我和大颗粒作为合伙人缺移动应用产品、运营和推广经验外,产品还缺数据分析和研究人才,还缺内容营销的高手,渠道推广的高手,线下CHERRY慢慢摸索,看进展如何) 二,雷军互联网思维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口碑为王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 (口碑是核心,口碑用户体验,体验产品,目前而言,产品快带来爽看来最重要,包括识别和数据都在这之后) 三,口碑铁三角,发动机是产品,加速器是社交媒体,关系链是用户关系; (如何规模化建立用户关系?天使用户怎么互动和维护?) 四,口碑节点,一是快,二是好看,三是开放。小米认为社交媒体是最好的加速器,而小米用户关系的指导思想就是和用户做朋友; (和用户做朋友?还是先从天使用户开始。我们排名前三十的用户,扣除我们自己,每一个都必须盯住。然后扩展到50,扩展到100) 五,参与感三三法则,三个战略是做爆品、做粉丝和做自媒体;三个战术是开放参与节点、涉及互动方式,扩散口碑事件; (联系我们产品,要做爆点体验,比如扫描成功能不能有“嗖”的声音伴随,提供了价格的人给积分能不能有”掌声“。粉丝,自媒体和口面几点,都在营销环节,核心还是天使用户,内容营销) 六,互联网上最好的产品开发模式,就是用户模式。用户模式大于工程模式; (用户参与产品开发过程,谁提交的BUGS改进了我们要一一感谢,也要指出每个改进是谁参与的,包括建议) 七,面对碎片化需求,先处理浮出水面的,第一时间公布需求改进计划,让团队结构也碎片化; (用户需求七嘴八舌,有100个需求,怎么办?不能排斥,但心也要定,轻重缓解) 八,用户体验的三个渐进式命题是,为谁设计,好用,好看。保证好用,努力好看; (什么是用户体验?这个回答很精练,先明白是谁,然后好用,接着好看,顺序不能乱) 九,销售环节如何构建用户参与,活动产品化;做产品要有运营思维,产品活动化; (一个又一个活动,但得把套路定下来,就是产品,比如免开瓶费运动,持续了,就是产品。产品的重要提升,就是活动,需要运营) 十,如何把产品做到极致,就是要把自己逼疯,千百次的改; (这一点上,我有缺陷,我性格中总是容易满足,容易原谅,马马虎虎,可以就行) 十一,创业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最重要的是团队,其次才是产品; (这一点,我从心里赞成。我希望我们的团队一直都不要再扩大。但我们还是缺人,如果关键角色我们自己就是培养不起来,或者太慢) 十二,如何持续激发团队的热爱?让员工成为粉丝,让用户来激励团队; (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比如我们不是大众产品,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葡萄酒,怎么办?先结婚再恋爱,我们的人,特别是TEAMLEADER必须喜欢葡萄酒,必须是我们产品的重度用户。否则怎么做?这个,从招人开始就必须。不喜欢的,就不要了) 十三,做品牌,不是劈开脑海,二是潜入大脑;先做忠诚度,再做知名度;粉丝效应让猪也能飞;每个用户都是明星;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更重要的是传播的内容而不是传播;必须找到四两拨千斤的方法;办一场剧场式的发布会; (这一段,比较实务。我慢慢和大家分享) 十四,不是做广告,而是做自媒体;社会化媒体不是辅助,而是主战场;微博、QQ空间、微信和论坛是小米四阵地; (这一段也比较实操。也不是每个企业都可以学习每一条操作。但根本道理是对的,营销必须完全依托社交阵地。展示广告为主的时代结束了。我们得找到自己的阵地。是知乎,豆瓣,还是?) 十五,如何用互联网思维做客服?人比制度更重要,服务是小米商业模式的信条,用户到哪服务到哪,把服务门店做成家,快是服务的根本,提供标准之上的非标服务,给服务体系最好的环境; (这一点我感触比较深。传统企业客户用的都是最便宜的,甚至外包,客服的环境最差。客服和公司也最没有向心力。如何才能打心眼喜欢这份工作,喜欢和用户交流服务?先得让自己的员工快乐舒服满足起来,用规章制度改变不了人心) 十六,一剑封喉是小米设计的原点:一要直接讲大白话,二要切中要害可感知能打动用户; 十七,亚文化是产品经理的必修课,打动发烧友就能打动市场,科技要有慰藉人心的力量,要像艺术家创作般热爱; (这几个感触,或者说经验,还是挺深的。打动发烧友,才能打动市场。这一点我们可以借鉴。在这一点上,我也不再犹豫) 十八,互联网转型,就是要爆扁爽,产品要爆,组织要扁,员工要爽。 (这算是最后的总结吧。简单,深入。产品讲的是专注唯一,组织讲的是管理思维的改变,本质上和明道提供的方向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