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校园“水货”_第1页
点击校园“水货”_第2页
点击校园“水货”_第3页
点击校园“水货”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 点击校园“水货” 一个“假”字,已向教育这一“塑造人类灵魂”的伟大工程的方方面面渗透,正在污染学校这块净土。像嘉禾高考舞弊事件,是个别领导渎职,学校和师生联合造假的典型个案。考场打假维护了法律的尊严,保证了莘莘学子竞争的公正、公平性。在各乡镇中小学校,学校内部管理、教师执行教学常规等方面的造假现象,则十分普遍和严重。这是一个值得警惕的问题。 我是一个年轻的学区语文教研员。在教学常规的例行检查中,我发现同年级教师的各学科备课大同小异,几乎千篇一律。原来老师们在不约而同地抄袭同一版本的教案。这样的教案 看不出任课教师自己的半点真知灼见,挤不出一点任课教师自身的汗水和心血。教师抄袭教案,只有苦劳,没有功劳。教师的这种做法,不仅是一种侵权行为,而且表明教师法制观念淡薄,职业道德在滑坡,敬业精神在淡化,工作责任心在退化。 教书育人不是种同一品种的大棚蔬菜,而是养花。种同一品种的蔬菜,可以用同一方式方法浇水、施肥、锄草、杀虫。蔬菜长得越整齐越好。但养花不是简单的劳动,而是充满智慧、富有创意的耕耘。有的花喜阴,就别放在太阳地里;有的喜干,就别多浇水。只有摸着了门道,才能把花养活养好,开出五彩缤纷、万紫千红的2 / 4 花朵。教 师是辛勤的园丁,学生是含苞欲放的花朵。教师面对的学生千差万别,岂能用千篇一律的教案去教学?现在推行素质教育,教师备课必须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特点,对教材进行重组、加工、再创造,力求使课堂教学符合学生兴趣,从而最佳地培养他们的能力。教师备课还要“别出心裁”,想出一些“金点子”。多想些“金点子”,一堂课就会生色不少。总之,要因材施教,精益求精,体现特色,树立现代意识。教而不研是守旧的表现,教而不改是懒惰的体现。 有些基层领导面对这种触目惊心的“水货”,视而不见,麻木不仁。他们下去检查,只是数一数教师的 备课节数而已,只求数量,不问质量。有些教师超前备课抄袭太多;有些不备课先上课的教师,加班加点补抄教案,一夜工夫就能应付检查。教师备课如此弄虚作假,教学质量如何提高? 假文凭还没有销声匿迹,假论文获奖证书在校园走俏,势不可挡。教师要评职称,必须要有论文。要求每一个申请评职称的教师写出像模像样登得大雅之堂的论文,确实很难。于是,各种教育教学论文“征文”粉墨登场,招摇过市。这仿佛给了某些教师一根救命稻草。他们写的论文东拼西凑,滥竽充数。这样的论文含金量微乎其微。“征文”组织者往往只认钱,谁交了审稿费其论文就能“荣 获三等奖”。有些教师明知“征文”有诈,由于救急,也只能孤注一掷了。那些获奖论文大多数羞于见人,成了库存“商品”。有的“结3 / 4 集出版”了,但读者仅限于获奖者本人。教师浪得虚名,“征文”组织者坐收渔利,双方愿打愿挨,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据我所知,凡是没有在国家或者新闻出版部门正式批准的有国际国内统一标准刊号、的刊物上公开发表的论文(论文篇幅在字以上),不能作为评职、晋级的依据。教育教学论文,还是宁缺勿滥的好。 “普九”是国家大事,匹夫有责,学校和教师更是责无旁贷,“责任重于泰山”、“一个都不能少”是我镇“普九”攻坚的响亮口号。我们的实际工作却务虚多,务实少。“扫盲”考试,由在校学生改名换姓代考。原来的文盲还是文盲,却摘了文盲的帽子。在校学生流失严重,教师不是想方设法劝学,而是在纸上“植数”,提高“巩固率”。上级的验收团一来,教师们便各显神通,四处找人来学校坐一坐,来者有赏。验收团一撤,学校随即人走楼空。验收团在基层呆的时间短暂,听了汇报看材料,哪有时间微服私访,明察秋毫。由于做得天衣无缝,验收自然一次性成功。“普 九”工程就这样在个别地方成了“豆腐渣”工程。 我校有一间教室很会“变脸”。前天挂“实验室”的牌子 验收合格;昨天挂“阅览室”的牌子 验收合格;今天挂“电教室”的牌子 验收合格。至于明天挂什么牌子,学校时刻准备着哩,以一变应万变。学校条件有限,可五花八门的达标活动层出不穷。要学校达标无异于赶鸭子上架。学校和教师“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为了4 / 4 应付各种检查、验收,上上下下不得不认真地敷衍一下,大家心照不宣。结果居然受到上级的高度评价,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校园“水货”何其多,在此我点到为止。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 。我实话实说,对得起天地良心,似乎对不起某些人。我无意丑化教师形象,否定教师的贡献,更无意否定基础教育战线的巨大成就。在此我只是把某些地方的一些不正常现象揭露出来,给某些人一些警醒。学校是育人的地方,育人的第一课就是教育学生做一个诚实的人。学校教师自己弄虚作假,还敢理直气壮地给学生讲“狼来了”的故事吗?学生在学校看到教师作假,甚至参与作假,他们长大后在社会上还能保留几分真诚?如果我们未来的小主人都是这个样子,社会将变成什么样?“假药不治病,假酒害人命”。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