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人教九上17_第1页
《故乡》人教九上17_第2页
《故乡》人教九上17_第3页
《故乡》人教九上17_第4页
《故乡》人教九上1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故乡人教九上 17 教学目标: 了解小说的特点 理解文章主题 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人物的肖像描写及其作用 故乡的 变 说明了什么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交代背景) 本文写于 1921 年 1 月,故乡反映的时代是广大农民日益陷入深重灾难的年代。辛亥革命以后,并没有改变农村的封建土地关系,农民仍然处于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中,同时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加快了对中国的侵略步伐,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洋货充斥市场,破坏了我国农村自给自足的经济基础, 造成了农民经济的急速崩溃,加之中国军阀连年混战,苛捐杂税,强抢豪夺,都一起向农民压来,广大农民被逼倾家荡产,在政治上、经济上、精神上遭受了极大的摧残,形成了农村一片荒凉萧条的景象。 1919 年 12 月鲁迅曾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接家眷迁移北京居住,这次回乡,他亲眼目睹了家农村的衰败景象和农民的痛苦生活,时隔一年后,便写了故乡这篇小说。 2 / 8 二、整体感知: 1、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 a、本文的作者是谁?小说选自? b、我在哪个季节重回故乡?深冬 c、我的心情如何?悲凉 d、文中写了几个人? 7 e、我最初认识闰土时,他多大? 10 多岁 f、闰土教了我那些事? g、作者对杨二嫂最初的印象怎样? h、谁顺手将我家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走了? i、闰土再见到我的反映是什么?恭敬 j、闰土真的偷了我家的十个碗碟吗? 2、文中写了哪些人物?其中哪些人物着墨较多?分别为他们写一个小传。 闰土、杨二嫂、 “ 我 ” , “ 我 ” 母亲、水生、宏儿; 其中闰土、杨二嫂、 “ 我 ” 着墨较多,刻画得比较详细,人物形象丰满 3、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然后用一两句生动的话对人物作一评价。 闰土:是生活在重压下艰难地挣扎着的中国广大劳苦大众的代表。是辛苦麻木的人。 杨二嫂:是庸俗的小市民的典型代表。是辛苦恣睢的人。 3 / 8 我 :追求新生活,心怀希望的知识分子。是辛苦辗转的人。 4、故乡是一篇小说,采用的是第一人称的写法, 我 和作者不能划等号。 “ 我 也是虚构的人物要表达的是鲁迅的思想观点。 5、线索是: 回故乡 在故乡 离故乡, 6、把握文章脉络: 时间:严寒的深冬 回故乡 原因: 卖屋搬家 【 1-5】 所见景象(萧索)及心情(悲凉) 到家那天(母子见面、回忆少年闰土、见杨二嫂) 在故乡 过了三四天:会见闰土 【 6-77】 又过了九天:动身启程 离故乡 船上谈话 【 78-88】 我 的感受 三、合作探究: 1、作者回到故乡时,对故乡的感受是什么? 不是我所记得的故乡 A、记忆中的故乡是一个五彩缤纷的故乡 4 / 8 深蓝的天空碧绿的西瓜故乡美。一想到故乡,先想 五色的贝壳金黄的圆月与闰土有着到的是闰土。故乡是我和 鸟雀、查、捕鸟千丝万缕的联系闰土和谐关系的产物。故 记忆中的故乡是一个寂静又富动感的故乡乡美,实际是对闰土美的 捕鸟管瓜地记忆。所以 , 又没有 记忆中的故乡是一个辽阔而又鲜活的故乡影象,没有言辞 B、现实中的故乡是一个令人难以忍受的故乡 a 闰土的变化 外貌动作语态对 我 的态度对生活的态度 少年健康壮实有智有勇热情纯真友好热情天真活泼无忧无虑 中年饱经风霜迟钝麻木苦不堪言可悲的厚障壁悲苦无奈寄希望神 b、杨二嫂的变化 20 年前:豆腐西施、安分守己 20 年后:活像圆规、泼悍放肆、尖酸刻薄 5 / 8 c、我 的心情之 变 (结合习题三) 对记忆的故乡无限向往、无限怀念, 对现实的故乡无限悲凉、无限怅惘, 理想的故乡需要需要追求、需要创造。 c、理想中的故乡是美丽的故乡 水生、宏儿 2、人物性格分析 : 闰土( 1): 外貌:紫色的圆脸 灰黄、皱纹 戴小毡帽 破毡帽、极薄的棉衣 红活圆实的手 又粗、苯、开裂、松树皮 有活力、有朝气 木偶人 动作:刚健、干脆利落 迟钝、麻木 说话脱口而出 吞吞吐吐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如同一把把挫刀,在时间这块励石上,活生生地把一个少年小英雄磨 成了一个木偶人。 闰土( 2):一声 “ 老爷! ” 就把自己与儿时的好友隔在了无形的厚障壁的 两边;带回家去的香炉、烛台何尝不是在增加这厚障壁的高度呢! 6 / 8 杨二嫂:一个被社会扭曲了的变形人,不仅表现在从当年的 “ 豆腐西施 ” 变成了今天的 “ 圆规 ” ,而且还表现在自己被侮辱、被损害的同 时,又在侮辱和损害着别人。 “ 我 ” :曾使自己魂牵梦萦的故乡,一下子就显露出了它的丑陋;为使它 美丽,只有在本来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新路来。 “ 母亲:慈祥、宽容、厚道地对待所有的人,对待这个世界;世界却没有 给她以公平:变卖家产,告别家园,跟儿子去外地谋生,她的前 面是一片未知。 水生:一个 20 年前的闰土, 20 年后,他或许不会再成为今天的闰土; 对他来说,与生俱来的苦难其实也是一种改变命运的财富! 宏儿:从 “ 飞 ” 出家门的那一刻起,他就开始 “ 飞 ” 向这个既陌生又 新鲜的世界了。 3、我与闰土之间可悲的厚障壁是什么? 人的观念、地位 、环境的差异带来的精神上的隔膜,但7 / 8 却 “ 合理 ” 的存在着 4、造成 “ 厚障壁 ” 的原因是什么? 封建秩序观念长期强制性压力 5、 “ 我 ” 在文中的地位是什么? 叙述者、 5、理解 “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 空有希望不奋斗,不追求 无所谓有 有希望又去奋斗、去追求 无所谓无 四、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1、第二段展示了故乡的萧条景象,是旧中国农村日益凋敝的真实写照。此段景物描写,既烘托了 我 的悲凉心情,又提示 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统治给中国农村经济带来的灾难。 2、第六段的景物描写,写出了 我 的老屋的破落,起着烘托人物悲凉心情的作用。 3、第十二段的景物描写,展示了 我 记忆中美好故乡的景色及少年闰土机智勇敢的形象,与眼前衰败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故乡的变化,启发人们思考故乡每况愈下、日趋破产的社会根源。 4、第八十八段的景物描写,展示了对未来故乡的美好憧憬,表现了 我 创造新生活的愿望。 五、议论的作用: 8 / 8 1、第 84 段的议论,表达了我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悲愤。 2、第 86 段的议论,是 对旧生活的否定,对新生活的向往。 3、第 88 段的议论,富有哲理性,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鼓舞,它告诉人们新的生活要靠奋斗。 附板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