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4 春江花月夜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春江花月夜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我国标题性器乐曲自身的美及内在的情感表达,感受乐曲优美、迷人的意境,体味乐曲幽远、和谐、含蓄、宁静的东方古典美。感受民族器乐曲丰富的内涵和民族乐器的表现力,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2通过以音乐为主线,对同名诗歌、绘画、舞蹈的欣赏,构建起音乐与其他艺术门类的联系与互通,了解它们各自独特的风情和共同的神韵,加深对包容于音乐中的广阔文化内涵的体验。 3了解我国传统音乐的创作手法 “ 鱼咬尾 ” 及 “ 换头合尾 ” 的 曲调处理变奏手法。 教学重点:了解民族器乐曲 “ 换头合尾 ” 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初步感受民族调式的风格。 2 / 14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 一、简介春江花月夜 这是一首中国古典乐曲 ,原是一首琵琶曲,名夕阳箫鼓,后被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乐曲以优美流畅的旋律,巧妙细腻的器乐组合,形象地描绘了 “ 夕阳 ” 、 “ 渔舟 ” 、 “ 暮鼓 ” 、 “ 花影 ” 等春江迷人的景色,尽情赞颂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全曲有十部分组成:引子与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台、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 欸乃归舟、尾声。 二、聆听乐曲 1.听乐曲引子请学生思考: 乐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能听出哪些乐器在演奏?引出课题春江花月夜。 2.琵琶:弹拨乐器,木制,原称 “ 批把 ” ,由演奏方式而得3 / 14 名。公元四世纪由西域传入内地,在乐队中应用相当广泛。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感受。 3学生随音乐学唱全曲的主要旋律谱例:江楼钟鼓 002 ( 1)聆听感受全曲的主要旋律。 结构特点一:鱼咬尾 提示学生注意前乐曲结尾的音与后句开头的音是相同的,乐句间连锁传递,环环相扣,使得旋律流畅,格调平 和委婉。自然引出我国传统音乐创作中的常用手法 “ 鱼咬尾 ” 。 “ 鱼咬尾 ” 是我国传统音乐的一种创作手法,其特点是前句旋律的尾音与后句旋律的首音形成各种形式的重叠。 ( 2)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唱主要旋律两遍,体会旋律的委婉平静,优美如歌。 4学唱主题旋律 5完整欣赏春江花月夜 4 / 14 月上东山:(第一变奏) 1音乐与第一段对比有何变化?(旋律如何走向等) 2请注意结尾音调 优雅如歌的旋律、典雅协调的色彩,形象地描绘了夕阳西下一轮明月从东山升起,在云层中游移出没的情 景。 花影层叠(第二变奏) 1这段音乐的旋律中最有特点的乐思是哪部分?为什么? 2结尾有什么特点 ? 乐曲描写了阵阵清风吹皱一江春水,葱葱花木掩映月色朦胧的画面,岸边簇簇鲜花倒映在江水中,增添了江山秀丽的色彩。 “ 花影层叠 ” 与 “ 月上东山 ” 的收束句完全一样,又与主题的收束基本相同;而在收束前,它们的旋律都做了明显的变5 / 14 奏,这种创作手法叫做 “ 换头合尾 ” 。 这一创作手法在后面的几个段落音乐里也被采用或者变化地采用。 结构特点二、换头合尾 春江花月夜由引子和主题、 主题的六次变奏和尾声组成。尽管前面部分旋律多变,但每段结尾基本相同,将乐曲的多个画面融为一体。这是中国传统音乐常用的一种创作手法 换头合尾。 水深云际(第三变奏) 这是一段富于动态的音乐,是在主旋律的基础上变化而成的。乐曲中二胡在低音区奏出浑厚的曲调,忽而琵琶在高音上弹出透明的泛音。刻画了月光映入水中,水天一色、云深不知处的壮观景象,令人心旷神怡。 渔歌唱晚(第四变奏) 听音乐、思考 6 / 14 1音乐给你什么感觉?音乐主要表达些什么? 2旋律中间使用了什么颇具特色的打击乐器? 3音乐前后两部分有什么变化?分别描绘了什么情景? 每一乐句的旋律都是宽 紧 宽,中间的弱起部分把渔翁丰收后摇橹唱歌的悠闲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 洄澜拍岸(第五变奏) 听音乐,思考:这段音乐与前面几段音乐在情绪、力度、速度上有什么不同?你认为表现了怎样的画面? 琵琶用轮扫有力的弹奏,似渔舟破水。古筝划奏,大鼓滚奏,似波涛拍岸,乐曲速度不断加快,旋律气势磅礴。 欸乃归舟(第六变奏高潮部分) 音乐开始,乐队奏出起伏不断的旋律,那是对划船动作的描写。筝始终模仿水声由低而高 划奏,当加快速度、增强力度,7 / 14 把音乐推向高潮后,即转慢速。生动地刻画了归舟破水的意境。 随音乐的进行稍作讲解,并围绕音乐情绪的转换提问音乐要素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要求:欣赏全曲后谈谈对乐曲春江花月夜的理解和体会。 重点每聆听一个段落后,强调 “ 换头合尾 ” 的变奏手法 乐曲的首段是 “ 江楼钟鼓 ” ,也是引子部分与主题部分,这段音乐描绘了夕阳映照江面、晚风轻佛江水的景象。 “ 月上东山 ” ,节奏平稳、舒展,琵琶的演奏委婉、典雅,在平静的乐声中表现月亮缓缓上升的动感。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 唱晚、回澜拍岸、桡鸣远澜、阙乃归舟、尾声。 师生交流:音乐旋律古朴,典雅,节奏比较平稳,舒展,用含蓄的手法表现深远的意境,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音乐平和,悠远,和谐,宁静,是一种东方古典美。乐曲好像一幅山水画卷,把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在东山冉冉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摇曳的大自然景色,一幕幕8 / 14 展现在人们面前,使人感觉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共处的一种人文景观,一种超自然的人文精神。乐曲结构严密,它的主要旋律尽管有多种变化,但段落结尾句是一样的,听起来十分和谐。这样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揭 示乐曲的意境,深化音乐表现的内容。我国传统音乐创作手法 “ 换头合尾 ” 很有特色。 师:的确,从乐曲中我们领略到一种典型的东方古典美,这种美同样浸润在中国传统的诗歌、绘画、书法、舞蹈和山水、园林之中。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被闻一多先生誉为 “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 。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 。 三、总结 “ 换头合尾 ” 的变奏手法 这是一首十分典雅、优美的乐曲,全曲的主要旋律柔美,舒展,在不同的音乐段落里变化展现,从不同的侧面充分展示它所蕴含的美质。在不同的段落中,这一主要主题往往改变它开始的部分,引出一些新的因素,给人以新的享受,然后归结到同一个结尾乐句: 003 9 / 14 这种 “ 换头合尾 ” 式的变化展开手法,体现了我国传统音乐的结构特点。它使全曲气势连贯,融会统一, 提示学生:音乐艺术的主体特征是音乐情感表达的概括性和艺术表现的非具象性,欣赏乐曲时可以视听结合,借助画面来感受音乐,但不宜机械地寻求标题与音乐之间的具体联系,不必拘 泥于每段小标题所提示的具体景物,而应该从体味音乐作品自身的美和所蕴涵的情感入手,领略包容于其中的广阔的文化内涵。 四、欣赏 欣赏配乐诗朗诵春江花月夜体味诗韵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10 / 14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 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指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提问:诗歌的意境与乐曲表现的意境相同吗?这两部作品之11 / 14 间有没有内在的联系? 欣赏 2 绘画春江花月夜 :感受画的意境。 提问:画面与春江花月夜的主题吻合吗?表 现了作者怎样的情绪? 学生带着问题仔细欣赏装饰画春江花月夜。 师生交流:画的构图很合理,色彩运用恰到好处,很和谐,黄色的月亮在蓝色调的背景衬托之下愈发显得明亮,倒影和小船隐约可见,几座山头有明有暗,通过明度上的对比拉开了画面的空间距离,给人以更多的想象余地。整个画面表现出春江花月之夜的一种悠远、朦胧、宁静之美,与主题非常吻合。 欣赏 3 古典舞春江花月夜 12 / 14 师:在我国古代,乐与舞是不分开的,乐就包括舞,现在相对分成两个专业,但他们的密切关系是分不开的,舞蹈离不开音乐。乐曲凭 借声音塑造听觉形象,舞姿凭借形体塑造视觉形象,二者合为一体,才构成了舞蹈艺术形式。悠远婉转的曲调令人心旷神怡,古典舞春江花月夜又把我们带入梦幻般的意境。 提问:舞蹈的动作和情节与音乐的节奏和情绪和谐一致吗?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生观赏后回答:整个舞蹈的动作很美,很舒展,情节有趣,舞蹈动作的幅度、快慢与音乐的节奏、情绪和谐一致。当音乐起伏大时,动作的幅度也大;音乐欢快时,动作的节奏也快而轻巧;而音乐平静时,舞蹈动作和情绪也较平和。音乐与舞蹈密不可分,舞蹈是音乐的一种表现方式。 3分组 讨论分析 ()诗歌、美术、舞蹈的欣赏,对理解、体验乐曲春江花月夜有帮助吗?为什么? ( 2)春江花月夜的音乐与诗歌、美术、舞蹈艺术之间的13 / 14 相互关系是怎样的?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后同教师进行交流: 通过欣赏诗歌、绘画和舞蹈春江花月夜,开阔了文化视野,加深了对音乐的理解。音乐与诗歌、绘画、舞蹈虽属不同的几种艺术门类,但它们是姊妹艺术,彼此相通,互相交融,音乐中有浓浓的诗情画意,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表现形式,舞蹈是 “ 看得见 ” 的音乐,音乐是 “ 听得见 ” 的舞蹈,二者 密不可分。音乐与诗歌、绘画、舞蹈都是塑造艺术形象,诉诸于情感表达,表现出一种共同的美,就是悠远、和谐、含蓄、宁静的东方古典美,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美。 师:春江花月夜是自然、历史、人生之千古绝唱。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古典艺术中有无数珍品,他们既有各自独特的风情又有共同的神韵,这就是悠远、和谐、含蓄、宁静的东方古典美,这充分表明,艺术既有千姿百态又有共同的文化内涵。我们要借助其他艺术门类丰富我们的音乐素养,他们与音乐相融相衬,相互渲染,加深了我们对音乐的理解,同时加深了我们对包容于音乐中的广阔文化内涵 的体验。 14 / 14 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一次全国高考数学试卷
- 肛肠护理课件
- 肉类罐头加工技术
- 2025至2030船用交流发电机和电动机行业市场深度研究与战略咨询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畜产品产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江西赣南科技学院招聘考试真题2024
- 2024年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考试真题
- 福清高考学生数学试卷
- 东莞市二模数学试卷
- 阜阳一中强基数学试卷
- 公司安全隐患排查记录表
- 粮食的形态与化学组成第二节粮食的主要化学成分下64课件
- 中国净菜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糖尿病饮食治疗讲课件
- 输液反应急救护理流程讲课件
- 钢结构仓库施工组织设计
- 变电站电气设备管理制度
- 中国农田水利行业发展前景及发展策略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2025-2028版
- 50篇短文搞定高考英语3500单词
- 物业消防检查培训课件
- 专题 完形填空 七年级英语下册期末复习考点培优专项北师大版(2024版)(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