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 走出培养应试能力的误区 与魏书生同志商榷 语文教学要着眼于能力的培养,这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但理论和实践却往往发生龃龉。九年义务 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中明确指出,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 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高中语文新大纲也将“阅读、写作、听说”确定为能力训练的内容。 语文教学无疑要服从大纲的这一指挥。然而,我们所面对的却是应试教育尚未真正让位于素质教育的现实,这 就使语文能力的培养在不少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偏差,“考什么就教什么 ”“不考就不教”的作法四处蔓 延,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受到排挤,而代之以旨在提高考试成绩的“应试能力”的培养。于是,便有了 题海战术和五花八门的测试训练,也便有了猜题、押题之风的盛行。这种现象如发生在一般的语文教师身上, 倒也不足为怪,但读了魏书生同志发表在语文教学通讯 1996 年第 2 期上的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一文,顿 感大惑不解。 从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这篇文章中不难看出,魏书生同志把应试能力的培养摆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不 仅有严格的训练体系(分为出题、答题、评卷、补考、总结五2 / 5 个环节) ,而且一一落到实处。文中写道:“ 15 年来,每个学期我都只用 30 节课讲完整册教材,有大量的时间给学生自学。每学期语文课上出各类试题的时间 常常比我讲课的时间还多。”如果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检查自己对学过的知识掌握的情况,自然不失为一种有 效的途径,但这种训练对于学生获取新知识,提高读、写、听说的能力并没有太大的价值。如果将大量的本应 让学生增长新知识、新技能的教学时间耗费在出题、做题上,实在是舍本逐末。而魏书生同志单是用于学生出 题的时间就几乎占了全学期总课时的三分之一(以每周 5 课时计算)。如文中提到:“期末 试题出一份要一个星 期,这个星期每天的语文课就不讲课,也不布置其它任务,一上课,每个人就都在那里埋头忙着出试题。”如 果加上答题、评卷、补考、总结所用去的时间,称之为以考代学决不为过。诚然,这种做法会给学生应付统考 乃至中考、高考带来好处,且不说他们在出题、答题、评卷等过程中复习到了将要在决定命运的考卷上见面的 语文知识,如果某个学生在出题时押对一道大考试题,其考卷上的分数就会立即上升,押对的愈多,上升的幅 度便愈大。也许是尝到了这个甜头,魏书生同志在每次市、校统考之后,都要学生“找出自己的试题和统考试 题 相比较,看每位同学出的试题和统考试题的共同点共有多少处”,并且“按照统考试卷的分数计算押题的分 数”,对得分最高的同学还要3 / 5 予以奖励。我们不禁要问,这样做究竟会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何方?据魏书生同 志介绍,有个学生出的试卷“居然有59 分和统考试题一模一样”。可以想见,该生在这次统考中的成绩定然名 列前茅,但通过押题换来的高分能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吗?如果该生下一次未能押到试题或押中甚少,情况又 会怎样呢?因此,魏书生同志所着力培养的应试能力,并非学生真正需要并能受益终身的语文能力,而只能是 对学生学习目的和学习方 法的误导。 笔者丝毫不想否认,适当的应试训练是必要的。通过训练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熟悉各种不同的题型, 掌握答题的技巧,学会合理地分配时间等,无疑对提高正式考试的成绩有所帮助,但这并不是语文教学的目的 之所在,这种训练所起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如果学生真正具备了较强的读、写、听、说能力,那么,他就不会 被考试所吓倒,更不须为应付考试而耗费大量的精力。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只要教者每学期循序而认真地教 ,学者每学期循序而认真地学,高考的事尽可以彼此都不放在心上,临到考期,应届学生跑去考就是了。如果 毕业班要特别繁忙紧张,另外钻研一套复习资料,这就好像平时的教学是不怎么管用的了。”(答曾仲珊 )叶老的这番话的确发人深思。语文教学如能达到叶老所说的境界,应试训练是完全可以取消的。再看看语文 教学大纲,在其规定的 48 项能力训练中,没有4 / 5 一项属于应试能力的训练。可见,“应试能力”的培养并不是语 文教学(也包括其他学科的教学)自身所承担的任务,而是服从应试教育需要的无奈之举。 魏书生同志尽管将老师出题考学生变成了学生出题考学生,但这只不过是以另一种形式把学生禁锢在“题 海”之中而已,其训练效果必须 也只能通过分数来检验。正因为如此,魏书生同志在展示其教学改革的成就时 ,除了列举考试佳绩,似乎再没有其他的佐证了(就语文学科而言,应该是多方面的)。显而易见,他的这种 “改革”并未减轻分数给学生带来的沉重压力,他在不知不觉中也走进了应试教育的怪圈。 “应试能力”的提出及其主宰教学的现象是不足为怪的。从客观上来说,是因为考分仍是当前评价学生成 绩好坏和高一级学校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而从主观上看,乃是因为教师没有勇气冲破应试教育的桎梏。即便 像魏书生同志这样蜚声海内外的语文教育家,也无法抗拒这种强大 的压力。同时还应该看到,以提高升学率为 目的的应试训练得以蔓延,也是追求“短期效应”的不良倾向在教学领域中的反映。不可否认,一些教师为培 养应试能力所付出的心血,确在某些学生的考分上得到了回报,但是这种作法是以牺牲学生应具备的读、写、 听、说能力为代价的,而且扼杀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必然造成“高分低能”(对厌学者来5 / 5 说则是低分低能)的 恶果。这无疑是对应试教育的一种惩罚。 从魏书生同志教改实践中的偏差不难看出,我们现在冠以各种名目的改革,很难说是真正变应试教育为素 质教育的改革。也就是说,我们的语文 教改至今尚未取得根本性的突破。当我们在对魏书生同志的教改成就津 津乐道之时,却又不无遗憾的发现,这位年轻的教育家所进行的探索虽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尤其在育 人方面),但同时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电商平台数据分析在供应链优化中的应用报告
- 烹饪营养与卫生(第3版)-课件 15.项目四任务二.食物中毒及其预防 (一)
- 校长在全校教职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守好饭碗、护好学生、建好学校
- 幽默安全培训开场白课件
- XXXX社区党支部学习教育总结报告范文
- 2025年求职招聘应用与数字广告洞察分析报告
- 岩石与矿产的课件
- 输煤检修培训课件
- 本章总结提升
- 输液室讲的课件
- 应用技术推广中心 报告1212
- 理财规划大赛优秀作品范例(一)
- 一级烟草专卖管理师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小学数学《分数除法》50道应用题包含答案
- 教学第七章-无机材料的介电性能课件
- 应急值班值守管理制度
- 外国文学史-总课件
- 《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补充说明
- 房屋租赁信息登记表
-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1.6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丨苏教版 (共15张PPT)
- 小学生汉字听写大赛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