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9 花未眠教学设计 _ 莲 山课件 m 一、课题 花未眠教学设计实习生 :黄飞仁 二、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把握文章内容,理解作者关于美的观点。 2、学习并掌握本文以小见大的写作特点。 3、学习作者做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三、教学重点 1、疏通文意,把握文章内容,理解作者关于美的观点。 四、教学难点 1、学习并掌握本文以小见大的写作特点。 五、教学方法 朗读法、讲授法、研讨法 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课时 一个课时 八、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牛顿和一个苹果的故事,一个苹果从树2 / 9 上落下来,砸到了牛顿的身上,引发了牛顿的思考,因而研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一个小小的苹果就能对牛顿产生如此大的启迪,可见生活中任何微小的事物都有可能对我们有所启发,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善于思考,就能有新的发现。 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川端康成就是这样一位善于思考的作家,他在一个投宿旅馆的夜晚,凌晨四点醒来,偶然发现了花瓶中盛放的海棠花,从而引发了他关于美的思考,写下了这篇文章花未眠。这位川端康成是一位日本作家,他曾凭借自己的作品雪国千只鹤 古都获得1968 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他是继印度的泰戈尔以来第二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东方作家。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篇文章,看看究竟一朵花能给作者怎样的启迪。 一、梳理文章脉络: 1、请同学们集体朗读课文第一至五段。(请把你认为体现了作者关于美的感悟的的句子划下来。) (提问):作者为什么不写发现海棠花仍开着,却说 “ 发现海棠花未眠 ” 呢?这样写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好处? (参考): 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花生命,富有灵性;人们 “ 早早就入睡了 ” ,而花却未眠,运用对比,显出花的 孤独。 (思考): “ 花未眠 ” 就不眠吧,作者又为什么会因发现这3 / 9 一点而 “ 大吃一惊 ” 呢? (参考): “ 花在夜间是不眠的 ” ,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 “ 我仿佛才明白过来 ” ,而且这在凌晨四点绽放的海棠花“ 更觉得她美极了 ” 。这种美有什么特点? 哀伤的。(问题):如何理解: “ 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 ” ?(参考)( 1)因为夜间盛放,它的美丽无人欣赏;( 2)花无所谓哀伤与不哀伤,哀伤的是人,作者为花感到哀伤;( 3)我们知道,花盛开之后总免不了凋谢的命运,这是自然规律,无法避免,作者联想到此,为海棠花即将凋零而哀伤。 我们 知道多愁善感的林黛玉看到落花遍地才哭泣葬花,而川端康成看到盛放的花却也感到哀伤,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作者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还是消极悲观的人呢? 消极悲观的。形成作者这样忧郁悲观的性格与他的成长经历有关。川端康成幼年祖母、父母相继去世,曾由外祖父和舅父抚养,缺少关爱的成长经历形成了他孤僻内向的性格和气质,川端康成崇尚古典而忧郁的美,所以他看到的是哀伤的美。 “ 花未眠这众所周知的事,忽然成了新发现花的机缘。 ” 这一次发现花的机缘,使作者产生了什么感悟? “ 自然的美是无限的,而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 ” 自然的美是无限 的,罗丹就曾说过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就是关于美的存在与发现的问题,大家记得吗? 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大家对这名言都非常熟悉啊。自然美是无限4 / 9 的,而人感受美的能力有限,因为我们感受美的能力,既不能与时代同步前进,也不能伴随年龄而增长。 作者发现一朵花很美,给了他什么启示?(他怎样告诉自己?) “ 那么我有时会不由自主的自语道:要活下去! ”这句话怎么理解?(参考)( 1)一个微小的生命都要努力展现自己的美,作为人更要勇敢活下去,展现自己的美丽。 (2)生活中到处都有美,活着才能发现更多的美。这 句话体现作者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但是请大家想一想,这其中还隐含了什么信息?(提示)白居易看到野草顽强的生命力,歌颂它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高尔基的描述在风暴中海燕,最后呐喊 “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 。野草给白居易启示,海燕给高尔基激励,他们赞颂野草、海燕的精神,但是他们并没有像川端康成一样为实现这一精神而联想到“ 要活下去 ” ,为什么川端康成会 ” 不由自主的自语:要活下去 ” ? 是不是证明他也在思考死亡的问题,因为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想过死,不会无缘无故想到告诉自己 “ 要活下去 ” 的。( 3)所以,川端康成对死亡充 满思考,他想过死,才会告诉自己 “ 要活下去 ” ,这句话背后隐藏着川端康成生命中浓烈的死亡意识。我要告诉大家,这位作家最后选择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作家的死亡选择总让人难以理解。 尽管川端康成最后选择了死亡,但是他一生对于美的追求影5 / 9 响世人。在文学领域中,他既是美的追求者,更是美的获得者和传播者。 作者在这篇文章里给我们阐述的关于美的观点同样是非常深刻而独到的。作者由一朵花的美发现 “ 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 ” ,作者接着在第四自然段用画家雷诺阿和米开朗琪罗的话证明这一观点。他们说了什么话? 画家雷诺阿说:只要有点进步,那就是进一步接近死亡。米开朗琪罗说:事物好不容易表现出来的时候,也就是死亡。怎么理解呢? 其实这两句话所表达的意思是一样,也就是说,因为受死亡的限制,事物不能永远进步;人也一样,因此我们不能无限地感受美,所以说 “ 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 ” 。即使这样,这些艺术家依旧执着于对美的追求,因为雷诺阿临终前还怎么说? “ 我相信我还在进步。 ” (进一步引导):那么,作者认为,我们怎样才能感受到美呢?(请看第五自然段) (参考): “ 美是邂逅所得,美是亲近所得。 ” 2、(过渡):一次与海棠的邂逅,一次与美的亲近,就让作者有了如此深切的感悟。那么,在作者的一生中,这样的感悟不就更多了吗?请同学们快速地阅读下文,看看引起作者美的感悟的事物还有哪些? 请同学找出例子。以及说出这些事物分别引起了作者对美的6 / 9 哪些感悟? (参考): 李迪、钱舜举、宗达、光琳、御舟以及古径描绘的花画; “ 领略了真花的美 ” 罗丹创作的女人的手、玛伊约尔创作的勒达像; “ 他们观察之仔细,不禁让人惊讶 ” ; 宗达所画的小狗和我家的小狗一模 一样; “ 深 深理解宗达 的写实精神 ” 长次郎的名茶碗和坂本繁二郎的画和京都黄昏的天色一样; “ 长次郎的名茶碗、坂本二郎的画和京都黄昏的天空,三者在我心中相互呼应,显得更美了。 ” 花画、小青铜像、名茶碗等都属于艺术作品,作者从这些艺术作品中深深体会到了自然存在的美。说明艺术来源于生活,这些艺术家都注意留心现实存在的美,从自然美中汲取灵 感 才 创 造 出 这 些 令 人 叹 为 观 止 的 艺 术 作 品 。 说明与自然美的 的契合的艺术作品可以给人更多美感,引起欣赏着的共鸣,提高人对自然没得感受力。 3、(观点)艺术美 和 自 然 美 彼 此 融 合 , 相 得 益 彰 。 说明了美存在于自然中,美也存在于艺术作品中。文学艺术家应该发扬写实精神,认真观察自然,准确的表现自然,是欣赏者从艺术美中领略到真正的自然之美。同时我们也应该睁大明亮的眼睛,不断发现美,亲近美,感受美。 冬天黄昏时的岚山。 “ 自然总是美的,不过,有时候,这种美只是某些人看到罢了。 ” 照应文章开头,进7 / 9 一步 印证了 “ 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 ” 的观点。 最后一段作者又回到一开始发现花的美的思考上,作者感叹自己 “ 之所以发现海棠花未眠,大概也是由于我独自住在旅馆里,凌晨四时醒来的缘故吧 ” ,又一次说明 “ 美是邂逅所得,美是亲近所得 ” 。照应开头,前后呼应。 (梳理文章脉络) 这篇文章的起源是由一朵花引发的关于美的思考,美就是整篇文章的线索。 作者意外 “ 发现海棠花未眠 ” ,这是 “ 现象 ” ,这一现象自然成了全文的起点和联想的缘起。 发现美。 “ 我大吃一惊 ” 是感受,仅属感性认识;而后有了理性的一点感悟: “ 自然的美是无限的 ,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 ”由此联想到画家雷诺和米开朗基罗关于艺术与生命的言论,表明了为美 “ 要活下去 ” 的感想;紧接着是对美的理性思考: “ 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这是需要反复陶冶的 ” 。 感悟美。 这一思考引发了作者的广泛联想,如凝视插花、观赏画中花(当然不限于画花的画)、狗的形象、京都的晚霞引发的联想和发现岚山的美等,从多角度、多方面审美体验来不断强化作者的感悟。 联想美。 最后,文章联想回归并点题,照应开头。文章容量大,感悟深,但思路清晰,这源于联想思维过程完善。 8 / 9 发现美 感悟美 联想美 回思美 四、写法特点:以小见大 因景而悟 发散联想 这篇文章以小见大,作者由发现一朵花的美而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得到了美的启迪,写下了这篇充满哲理性思考的文章。我们写作也要向作者一样,学会抓住生活中对某一事物的感悟,进一步深入思考而有所收获,这样我们写出来的文章才更有深度,更有说服力。所以我们要做一个善于思考的人。 现在就请大家做一个善于思考的人,这篇课文的第六自然段提到了一个问题: “ 我们仔细观赏画中花,却不怎么留心欣赏真的花。 ” 这是作者陈述的一个客观事实,请大家现在就一起来 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能仔细欣赏画中的花,却不留心自然盛开的真花?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畅所欲言。教师都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实践基地导师协议书
- 汽车垫付协议书
- 种子收割协议书
- 病假安全协议书
- 看管山林协议书
- 离婚合租协议书
- 清淤渠道协议书
- 物业卫生协议书
- 社区养老协议书
- 私募产品协议书
- 狼人杀测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艾草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抱负与使命主题范文引领-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单元写作深度指导(统编版必修下册)
- 深度学习基础与实践 课件 2.3.2模型的欠拟合与过拟合
- 山东省济南长清区六校联考2025年初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2025统编版(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13课-快乐儿童节》教学设计
- 2024年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真题
- 2025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警犬培训授课课件
- 初中化学跨学科教学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研究
- GB/T 15180-2025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