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屏”》教学设计14_第1页
《说“屏”》教学设计14_第2页
《说“屏”》教学设计14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 说“屏”教学设计 14 说屏教学设计 濉溪县求实中学郑少平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掌握重点字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屏的相关知识;理解文中古诗句的含义;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目标:以屏为媒介,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装点更加美好的生活。 【教学重点】 1 了解屏的相关知识;把握说明对 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2 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能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古诗句的含义 【教学方法】 教法:导读法 创设情景,指导、点拨。 学法: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相结合,指导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掌握方法,在自学中实践提高。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2 / 3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唐代诗人杜牧曾有诗云: “ 银烛秋 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 银烛、画屏、小扇、流萤,构成了一副清丽隽永的画面,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的了。那种似隔非隔,在空间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就是 “ 屏 ” ,它或清雅或华贵的身姿,总能牵动文人骚客的悠悠情思。你想了解 “ 屏 ” 吗?那好,让我们走进古建筑园林专家陈从周的说屏一起去感受屏风的神秘作用和审美价值。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大声朗读课文 出示生字词,检查字词掌握。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思考: 1.什么是 “ 屏 ” ?用文中语句回答。 2.作者对 “ 屏 ” 的感情怎样? 3.“ 屏 ” 具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 1、 “ 屏者,障也。 ” 2、喜爱、向往,赞美。 3、功能与美感相结合 三、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自读课文,小组研讨 屏的功能有哪些?如何理解 “ 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关3 / 3 键在一个 巧 字 ” ? 四、品读课文体会妙处 读一读,议一议,作者引用古诗词有什么好处? 明确:引用古诗词,使全文具有 浓浓的诗意与韵味,这和本文的说明对象 屏这种中国古代传统器具是相称的。作者具有深厚的古典诗歌底蕴,而且屏的介绍与古典诗歌的引用相得益彰,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 思考: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更好的去认识屏、欣赏屏、使用屏。 五、拓展延伸 我们的每一件传统器物里都浸润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屏风只不过是一个例子,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好些小小的器物里都有一个迷人的世界,反射出传统文化的影子,折射出中国人民的智慧。想一想,说一说,生活中集 “ 实用性 ” 与 “ 艺术性 ” 于一身的物品,还有哪些? (纸扇、茶具、漆盒、刺绣、景泰蓝等) 六、教师小结 中国的屏风之所以富于文化内蕴,就因为它是实用性与艺术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