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汽车零部件联合采购研究.doc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汽车零部件联合采购研究.doc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汽车零部件联合采购研究.doc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汽车零部件联合采购研究.doc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汽车零部件联合采购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摘 要当今汽车行业竞争十分激烈,整车厂商的利润逐渐下滑,如何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值得深思。汽车行业中零部件采购成本约占整车生产成本的60%左右, 因此,研究如何降低汽车零部件采购成本显得十分必要。联合采购通过规模效益,可以有效地降低采购成本。本文对联合采购在汽车行业零部件采购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的探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界定联合采购的概念,阐述联合采购作用以及基本模式的基础上,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总结了实施联合采购所需要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联合采购在汽车行业零部件采购中的可行性。通过对零部件采供特点及采购趋势的分析,得出联合采购将会成为未来的一种趋势,并将汽车行业已经具备的条件与联合采购所需要的条件相对照,论证了汽车零部件进行联合采购是可行的。(2)构架了汽车零部件实施联合采购的过程模型。通过对汽车零部件进程分类分析,确定了适合联合采购的零部件,并针对需要进行联合采购的零部件来选择合作伙伴,进而确定了联合采购的范围;制定了整车生产企业采购订单流程,通过合并订单实行联合采购,并对订单的执行进行跟踪管理;设计了汽车零部件联合采购的运作流程;利用绩效差距分析法对联合采购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估;最后对客车制造业联合采购的实例进行简要分析,证实了联合采购的功效。(3)构建了合作伙伴的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采用基于熵的TOPSIS法和综合选择法对联盟成员伙伴与供应商选择进行研究;利用基于Shapley值法的综合因子修正法对联合采购联盟成员的利益进行了合理分配。关键词 汽车零部件;联合采购;采购联盟;合作伙伴;利益分配IAbstractAbstractAt present, there is a very furious competition in auto industry, auto manufacturers profits are also sliding gradually. So, it deserves us making a brown study on how to reduce the cost effectively and improve profit quickly to help auto manufacturer make an indefectible station in competition. In auto line, purchasing cost of auto parts occupies about 60% of the total cost in vehicle manufacturing. Therefore, it is indispensable to study on how to reduce the cost of auto parts purchasing. Joint purchasing can reduce purchasing cost effectively by using scale-benefi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joint purchasing in auto parts as follows:(1) On the base of defining conception of joint purchasing and expatiating function and model of joint purchasing,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conditions of executing joint purchasing macroscopically and microcosmically. Then we make a deep analysis of feasibility of joint purchasing in parts purchasing of auto industr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trend of auto parts purchasing, the paper makes a conclusion that the joint purchasing is becoming the future trend.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joint purchasing for auto parts is feasible through comparing the conditions required between auto industry and joint purchasing.(2) It designs an operational model of auto parts joint purchasing.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lassification of automobile components, we obtained that some automobile parts fit for joint purchasing. We determine the joint purchasing scope and choose cooperative partners in the light of the auto parts which needed to purchase with joint purchasing. The paper formulates the vehicle produce enterprise purchasing order process; through unite orders, then executing joint purchase order. At last, we track and manage the implement situation of joint purchasing. It designs the auto parts joint purchasing operate process. The paper uses the performance gap analysis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execution of the joint purchasing. At last, it demonstrated that joint purchasing is useful through a simple analysis of an example of joint purchasing in passenger car. (3) The paper constructs value index system of cooperate partners. It adopts TOPSIS method based on entropy to select alliance member and uses synthetic select method to choose auto parts supplier. In order to make a sensible benefit assignment for alliance members, we use a method which is called synthetic factors modify that based on Shapley. Key words auto parts; joint purchasing; purchasing consortia; cooperative partner; benefit assignment - 57 -目 录目 录 摘 要IAbstractII第1章 绪论1 1.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 1.1.1研究背景1 1.1.2研究意义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2 1.2.1汽车零部件采购的研究2 1.2.2联合采购的研究4 1.2.3汽车零部件联合采购的研究71.3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7 第2章 联合采购的概念、作用及条件92.1联合采购的概念92.1.1 采购的概念9 2.1.2 联合采购的概念11 2.2联合采购的作用12 2.3联合采购的基本模式13 2.4联合采购的条件14 2.4.1 宏观条件14 2.4.2 微观条件15 2.5 本章小结16 第3章 汽车零部件联合采购的可行性17 3.1 汽车零部件的采供特点17 3.1.1 汽车零部件的定义17 3.1.2 汽车零部件的采供特点18 3.1.3 汽车零部件的采购趋势20 3.2 汽车行业具备零部件联合采购的条件21 3.2.1 外部条件21 3.2.2 内部条件22 3.3 本章小结23 第4章 汽车零部件联合采购的实施24 4.1 确定应用范围24 4.1.1 选择适当零部件24 4.1.2 选择合作伙伴25 4.2 设计运作方案26 4.2.1 制定采购订单26 4.2.2 整合订单27 4.2.3 订单的跟踪管理284.3 设计运作流程29 4.3.1 组建采购联盟29 4.3.2 开发联合采购系统平台31 4.3.3 零部件网上招标采购32 4.3.4 零部件的验收与结算33 4.3.5 零部件的存储与配送34 4.4 评估实施绩效35 4.4.1 绩效差距分析法35 4.4.2 相关名词解释35 4.5 实例分析36 4.5.1 实例背景36 4.5.2 客车制造商联合采购的实施38 4.5.3 联合采购的效果分析40 4.6 本章小结41 第5章 汽车零部件联合采购合作伙伴的选择42 5.1 汽车零部件采购联盟合作成员的选择42 5.1.1 采购联盟合作成员的评价指标体系42 5.1.2 基于熵权的TOPSIS法联盟成员的选择43 5.1.3 算例分析45 5.2 联合采购下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选择47 5.2.1 供应商伙伴关系建立的意义47 5.2.2 供应商选择与激励机制48 5.2.3 供应商选择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及选择步骤49 5.2.4 基于综合选择法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选择50 5.2.5 算例分析52 5.3 本章小结56 第6章 联合采购联盟成员的利益分配57 6.1 合作利益分配概述57 6.1.1 合作利润的来源57 6.1.2 合作利益分配的原则57 6.2 联合采购利益分配的求解方法58 6.2.1 n人合作利益分配法58 6.2.2 Shapley值法及其修正596.3 算例分析61 6.4 本章小结63 结论与展望64 参考文献65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9致谢70 ContentsContents Abstract(Chinese)IAbstract(English)IIChapter 1 Introduction1 1.1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1 1.1.1 Research background1 1.1.2 Research significance1 1.2 Research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2 1.2.1 Research on auto parts purchasing2 1.2.2 Research on joint purchasing4 1.2.3 Research on joint purchasing of auto parts71.3 Research contents, methods and innovative points7 Chapter 2 Joint purchasing concept,function and condition92.1 Joint purchasing concept92.1.1 Purchasing concept9 2.1.2 Joint purchasing concept11 2.2 Joint purchasing function12 2.3 Basic model of joint purchasing13 2.4 Joint purchasing condition14 2.4.1 Macroscopic condition14 2.4.2 Microcosmic condition15 2.5 Summary of this chapte16 Chapter 3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joint purchasing of auto parts17 3.1 The characteristic of auto parts purchasing and supplying17 3.1.1 The definition of auto parts17 3.1.2 The characteristic of auto parts purchasing and supplying18 3.1.3 The trend of auto parts purchasing 20 3.2 Auto industry satisfies condition of parts joint purchasing21 3.2.1 Exterior condition21 3.2.2 Interior condition22 3.3 Summary of this chapter23 Chapter 4 Implement auto parts joint purchasing24 4.1 Confirm application scope24 4.1.1 Select right auto parts24 4.1.2 Select cooperational partners25 4.2 Design operational method26 4.2.1 Develop purchase order26 4.2.2 Unite order27 4.2.3 Track and manage order284.3 Design operational flow29 4.3.1 Establish purchasing consortia29 4.3.2 Develop joint purchasing system31 4.3.3 Auto parts public bidding online32 4.3.4 Check and payment of auto parts33 4.3.5 Storage and delivery of auto parts34 4.4 Evaluate implement performance35 4.4.1 Performance gap approach35 4.4.2 Explain some terms35 4.5 Example analysis36 4.5.1 Background of example36 4.5.2 Joint purchasing execution in passenger car manufacturing38 4.5.3 Effect of joint purchasing 40 4.6 Summary of this chapter41 Chapter 5 Cooperate partners selection of auto parts joint purchasing42 5.1 Cooperate partners selection of auto parts purchasing consortia42 5.1.1 Value index system of auto parts cooperate partners42 5.1.2 Alliance member selection with TOPSIS method based on entropy43 5.1.3 Analysis of a caculate example45 5.2 Auto parts supplier selection under joint purchasing47 5.2.1 The significance of selecting supplier and building partner relation 47 5.2.2 Supplier selection and improve mechanism48 5.2.3 The principle and steps to building index system of supplier selection49 5.2.4 Auto parts supplier selection based on synthetic method50 5.2.5 Analysis of a caculate example52 5.3 Summary of this chapter56 Chapter 6 Benefit assignment of joint purchasing partners57 6.1 Summrize cooperate benefit assignment57 6.1.1 The source ofCooperate benefit57 6.1.2 Principle of cooperate benefit assignment57 6.2 Caculate methods of joint purchasing benefit assignment57 6.2.1 Benefit assignment of n cooperate people58 6.2.2 Shapley method and its modify59 6.3 Analysis of a caculate example61 6.4 Summary of this chapter63 Summary and forecast64 Reference65 Academic papers published during the period of studying for master degree69 Acknowledgements70 第1章 绪论第1章 绪论1.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1.1 研究背景汽车自诞生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汽车产业经过不断的发展、完善,目前已形成了一套相当成熟的产业模式。仅2008年一年,全球的汽车产量已超过7000万辆。就我国的汽车产业而言,自上个世纪80年开始,中国的汽车市场有了迅速发展,并且势头强劲。1992年中国汽车产量突破100万辆,2006年中国汽车产量达到728万辆,位列世界第三,2008年中国的汽车需求量为1500万量1。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汽车的需求量仍保持增长的势头。根据统计资料显示,在制造企业中,产品成本的2/3是由采购引起的。而在汽车行业中,这一比重可能已经达到了70%左右,可见采购环节对整车成本影响之大。此外,采购环节运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后续的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并最终影响到整个企业的获利情况,其重要性由此也可见一斑。汽车生产所涉及的零部件数量大、种类多,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汽车行业所带来的庞大的零部件采购需求,及其采购的复杂性。据统计,如果采购成本能降低1%,利润将会提高5%10%,而增加销售额1%,利润仅能提高1%,即通过降低采购成本来增加利润更为容易。然而,传统的汽车零部件采购大都是某一整车制造企业进行的独立采购,其不足之处是由于采购量较小,与供应商进行价格谈判时没有话语权,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从而导致采购的价格较高,加剧了整车生产的成本,削弱了其市场销售量,降低了盈利水平,减弱了市场竞争力。因此,改变采购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国外,雷诺和日产、宝马和奔驰已经成功的进行了零部件联合采购。在国内,汽车零部件联合采购也逐渐兴起。2006年,由巴士集团牵头,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厦门金龙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申沃客车有限公司和上海万象(大宇)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四家国内大型客车企业以及上海车辆物资采购网在沪签署了联合采购体的合作备忘录,国内首个客车制造企业联合采购体也由此诞生。2009年江淮、吉利、长城等5家自主品牌汽车生产企业已经决定联合开发自动变速器,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随后,这些企业又决定联合采购钢材和轮胎。组建联合采购体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各企业的零部件采购成本,提高企业盈利水平。1.1.2 研究意义虽然联合采购的存在与发展已有几百年历史,但其大都应用于公共部门,如卫生保健部门,大学学院等教育部门,图书馆部门等。直到现在联合采购主要还是在公共部门和零售部门中实行。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进行联合采购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供应链协调机制。对于汽车制造业兴起的零部件联合采购而言,各零部件订货商通过形成采购联盟体,扩大采购规模,向供应商统一订货,供应商为大批量订单的订货商提供数量折扣或其它使供应链系统成本优化的供货策略,促使订货商与其建立长期的订货关系。因此,零部件订货商联合采购通过集合其市场力量,不仅可以实现批量采购、降低交易次数、并可享受供应商提供的数量折扣,还可以形成一定的买方垄断势力,增强讨价还价能力,促使供应商之间的价格竞争、质量竞争,以降低采购成本和相关交易成本,确保所购物资的质量,并与供应商建立亲密的合作关系。事实上,刚刚兴起的汽车零部件联合采购,从理论体系及实际模型而言都不够成熟,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所以,对汽车零部件联合采购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分析汽车零部件采购的特点、实施联合采购的条件以及联合采购在汽车零部件采购中的可行性,为汽车零部件联合采购提供了理论基础。(2)构建了汽车零部件联合采购具体实施的模型,为汽车零部件联合采购提供了方法与对策。(3)为汽车零部件采购提供一种新思路,对以后相关方面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 汽车零部件采购的研究现代采购经历了从传统到经典的升华,有关的理念、政策、知识、技术和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采购管理理论由20世纪50年代中期之前的EQO采购方式、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物料需求计划(MRP)、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的JIT采购及战略采购、20世纪90年代的电子采购发展到现在更加成熟的采购管理理论。如今的采购包含采购过程和采购决策两方面。除了买卖东西过程和行为外,还有采购数量、选择供应商、确定合适价格、签订合同、保证正确配送和供需双方合作关系的保持等。采购管理在各行各业也有不同程度的应用,就汽车行业而言,零部件采购受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国内外有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汽车零部件采购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零部件供应商的选择,其中涉及到评价准则的构建及评价方法的选择。对评价准则的研究,Dickson G.W2对供应商选择问题的研究最早也最有影响,他在1966年通过分析170份对采购代理人和采购经理的调查得到了23项供应商绩效评价准则,最重要的是质量,其次是交货期、历史绩效等。Wilson3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所研究问题的特点,确定由质量、价格、服务、技术能力、财务能力、地理位置、美誉度和“互惠安排”等内容构成的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关于对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评价指标的构建,陈思云4认为质量控制、价格、技术水平、交货及服务水平是选择零部件供应商的重要评价指标;王德亮等5构建了质量控制能力、生产组织能力、企业管理能力、市场应变能力、信息控制能力几个评价指标;陈实6从质量控制、生产组织、技术水平、服务水平、成本和合作的稳定性等6个方面建立一级零部件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霍佳震,周欣7根据对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不同需求和战略定位差异,来对零部件供应商进行细分,从输入、自身情况、输出、合作情况四个方面综合考虑供应商的各项指标,在此基础上应用权变选择的思想,建立各自多层次指标评价体系;吴国栋、吴忠8给出质量系统、企业情况、生产技术能力、服务、价格五个评价指标;黄菊、易树平9构建了技术水平、产品质量、供应能力、价格、地理位置、可靠性、售后服务、提前期、交货准确性、响应能力等十个一级指标来评价零部件供应商,这也是目前对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评价指标较为详细、全面的构建。在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选择方法上,国内外运用较多的是层次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黄菊、易树平9分析了供应商的选择对现代制造业的重要意义,指出了现有供应商选择方法理论研究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制造业的供应商综合评估法,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以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选择为例进行分析,得出供应商综合评估法能够有效、简便、快捷地解决制造企业选择供应商的问题。陈实6运用改进型层次分析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并结合具体企业案例进行分析,为我国汽车企业选择零部件供应商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方法。邹艳等4将多属性决策理论中的改进TOPSIS法和熵值法的评价优势相结合,引入到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选择中来,并以具体的案例说明基于熵值法的改进TOPSIS法是一个可靠、有效且可以持续改善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评价模型,为企业进行供应商选择、管理、监督、改善等活动提供更为有力的依据。周欣等7建立了基于DEA-C2WH模型的多层次指标选择方法进行零部件供应商的评估评估。此外,还有很多学者对汽车零部件的采购管理进行了理论和实例研究。王宇宁、柳芳10对我国轿车整车零部件采购体系的建立及策略选择给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张德超11提出了如何细分管理供应商,建立采购队伍激励制度,从而帮助采购人员更好地采购和管理物料,为生产的正常进行提供物料支持保障。胡欣毅12对供应链环境下整车制造企业的采购管理进行了理论研究,构建了整车制造企业采购管理体系,从战术及战略两个层面上对采购管理模式进行了研究。蔡长术13基于供应链的汽车零部件采购管理研究,文章分析了国内外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现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选择、供应商关系管理及供应链采购绩效评价及风险管理。张鋐的“一汽汽车零部件全球采购战略研究”,通过对一汽集团汽车零部件生产与采购现状分析,得出一汽需走零部件全球采购的道路14。黄涌的“华晨汽车零部件采购管理研究”,通过引用华晨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的案例,建构了汽车零部件采购流程与采购评价体系15。1.2.2 联合采购的研究国内外目前对采购模型的研究较多,主要有订货商独立采购的情况、单个订货商与单个供应商联合的纵向协调联合采购的情况,重点强调的是上下游企业间纵向联合协调对供应链利润的重要性。对联合采购的研究主要还以定性分析为主,多个订货商与单个供应商相互协调联合的情况、对订货商联合运输以及一个企业多种产品联合订购问题有一定的研究,但对联合采购的数量模型只有较少的探讨。1.对联合采购的直接研究在国外,Lal及Staelin16最先研究了包含一个卖方和一组同质买方的最优定价政策问题,并将其拓展到异质买方的情形。Gurnani17研究了一个供应商和两个不同需求过程、不同成本参数的异质买主合作采购时供应商数量折扣方案设计问题,分析了买主间订货频率协调、整合订货和多级联合订货三种合作模式,比较各个模式下买卖双方以及系统总体的成本水平,指出了各种协调方案适用的场合。Aksoy与Erenguc18、Stair19和VanEijs20采用间接成组策略寻求一种最优基本周期和订购频率组合,使总的相关成本极小化,以达到多品种联合采购的优化。Selcuk及Serpil 21研究了单供应商和多买方的供应链,供应商通过价格折扣从而获得买方的成本信息,同时供应商将自己的成本参数信息与买方共享。Faruk Guder22研究了多约束条件下,多周期的库存模型。Jonah C等23通过数学模型评价了基于电子商务模式的3PL联合运输策略,结果表明:实施联合运输策略可以同时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务水平。Chuang-hun Chiou,Ming-Jong Yao,Jenteng Tsai24究了一种多方获益的协调机制,文中假设有多个异质零售商,他们的订货周期为供应商生产调整周期的正整数或正整数的倒数倍,在这种订货机制下,零售商具有预算约束,供应商也需要对零售商提供价格折扣,通过价格折扣使得零售商接受对供应商成本节约的订购方式。Zahir及Sarker25研究了由一个制造商提供产品的多个地区批发商的订货问题,在文中考虑了批发商的需求为依赖于价格的函数。Eija Tella与Veli-Matti Virolainen26对采购联盟的形成动机进行了研究,得出节约采购成本与整合供应市场信息是形成采购联盟的两个主要原因。在国内,近几年才兴起采购联盟的研究。余启军27阐述了采购联盟的定义与意义。何谦等28通过建立因果关系模型,实证分析了关系质量(企业间合作程度)对建立国际采购联盟的影响。 钟德强29、令狐克睿30分别从基于价格折扣和时间要求的角度对联合采购进行了价值分析。汪漩等31针对供应商采取的两种批发价定价策略,比较分析了协调成本对买主间合作采购动力及其总体采购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只要协调成本较小,买主便具有合作采购动力,存在一个协调成本临界值,协调成本小于该临界值时,合作采购将同时减少买主与供应商的总体成本,协调成本大于该临界值时,则总有一方的总体成本在合作采购中增加。贺政纲等32通过比较采购联盟形成前后的相关总成本的大小,分析联盟形成的动力,并且针对不同的运输政策和存储政策,对联盟形成动力进行了比较分析。宋敏等33通过比较联合采购形成前后相关总成本的大小,分析联合采购形成的动力。并且针对不同的运输政策和存储政策,对联合采购形成动力进行比较分析,探索性地提出更加复杂情况下的联合采购形成动力研究方向,指出我国将出现更多跨区域的多环节合作的联合采购。张金隆等34针对不常用备件管理缺货费用难以确定的连续性生产企业,建立了基于两种服务约束水平的联合采购优化模型,证明了服从连续盘点多品种联合(s, C ,S)随机库存补充策略的经济效益较单品种(s, S)库存补充策略更为明显。郑平标35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生产型企业联合采购的运行机制、系统设计、合作伙伴的选择、订货批量及费用分摊进行了分析研究。朱香山36通过分析影响企业进行联合采购的因素,提出了一种联合采购模式选择模型,帮助企业更好的进行联合采购决策。2.关于联合采购的相关研究 (1)有关数量折扣的研究企业联合采购的强大动力就是为了节约成本,获得联合采购效益,数量折扣是最常用的供应链协调机制。国内外关于独立采购的数量折扣问题的研究较多,对联合采购的数量折扣研究较少。Monahan37“首先从供应商角度考虑了向其单一制造商提供数量折扣定价的经济意义,证明一种有效的数量折扣定价合约能导致制造商的订货批量使供应商增加利润,所模拟的订货批量是仅依赖于双方固定订货成本比率的制造商经济订货批量。Lee等将Monahan的模型推广到包括供应商的批量决策,考虑了供应商所发生的运输成本与固定成本38。Timothy L等39基于连续价格弹性需求和传统库存模型基础上,同时考虑了数量折扣和运输成本折扣,认为价格决定需求的情况下,可以将全单位数量折扣(AQD)、累进制数量折扣(IQD)和运输费用折扣同时与经济订货批量(EOQ)模型一起考虑。S.Viswanathan40基于一个供应商和零售商的分销渠道,评价了数量折扣和批发折扣策略的有效性,研究表明,当需求的价格敏感性很高时,批发折扣非常有效,当需求的价格敏感性较低时,数量折扣非常有效,并且当同时运用批发折扣和数量折扣策略时则会发挥更好的效用。Drezner和Wesolowsky41关注了多买方这种情形,并在卖方提供一个单个数量折扣方案的情况下给出了这个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法。Khouja42将单周期问题扩展到价格决定需求和多折扣的情况,得出了给定订货量下的最佳数量折扣和最佳订货量。Shinn43基于EOQ模型,将支付延时作为一种有效的价格歧视手段和刺激产品需求的方法,为大批量的订货者提供较长的支付期限而不是数量折扣,分析了这种策略下订货商的收益情况,并确定了最佳订货数量和价格。Jung-Fa Tsai44解决了一个能够处理多种数量折扣函数的非线性供应链管理模型,包括线性、单极值点、阶梯性和多极值点折扣函数。关志民45研究由单一分销商和单一零售商组成的分销系统中价格折扣策略问题,假设顾客需求是随机的价格弹性需求,在分销系统价格折扣策略的制定过程中,一切决策由一个中心决策者在掌握全部有价值信息的情况下做出,其目标是在满足分销商和零售商个体理性约束条件下使整个分销系统的利润最大。结果表明,在随机的价格弹性需求条件下,由分销商提供的价格折扣能够同时提高分销商和零售商的利润。彭作和等46,47在独立采购的基础上考虑资本的时间价值性,建立了基于数量折扣的零售商的定价和库存模型,分析了对于变质商品零售商在面对供应商提供的数量折扣时,如何调整自己的销售格和订货数量,使总利润的净现值最大化;又在分析了完全信息下数量折扣合作机理的基础上,给出数量折扣设计的方法,设计了一个简单可用的数量折扣。廖芹等48基于允许缺货的确定性库存模型基础上,证明了数量折扣条件下的订购批量最优解的存在。贺政纲32针对一个供应商与多个经销商的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各种关系设计不同的价格折扣方案以满足供应链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对各种关系下的价格折扣方案进行比较,得到了不同关系下价格折扣率的取值范围。(2)关于费用分摊和利益分配的研究国内外很多学者都研究了企业合作效益分配问题,运用的方法主要包括Shapley值法、核心法、GOP法、Nash协商模型以及相关分析等。对企业联合采购的效益分配方面的研究较少。在国内,华南理工大学的孙东川等人49研究了合作伙伴在动态联盟中的利益分配问题,认为利益分配是否合理将直接关系到动态联盟的绩效发挥。考虑到动态联盟利益分配过程也是一个群决策的过程,研究了采用Nash谈判模型的利益分配方法;李波等50分析了公平合理分摊采购费用的必要性,基于n人合作对策理论建立了行业联合采购费用分摊模型,并采用多种合作对策求解方法(包括Shapley值法、核心法、简化的MCRS法)进行实例求解,指出n人合作对策理论的应用有助于行业型企业联盟的联合采购顺利实施。戴建华等51将多人合作对策问题的Shapley值法应用于动态联盟伙伴企业的利益分配。魏纪泳等52用TOPSIS方法描述利益相关者参与企业群体决策,并对决策群体给出的多种方案进行优化的过程,然后运用Shapley值计算优化方案中不同利益相关者合作的影响指数,再通过评估获得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分配收益。张延锋等53认为战略联盟的价值创造主要是来源于节约成本、促进学习与创新、获得市场力量或政治力量。价值创造与分配的规律是:任何一个企业进入联盟后所创造的价值应大于该企业与原始联盟各自创造的价值之和;战略联盟中每个成员获得的预期合理收益应为该成员参与所有合作方之间各种不同联盟时所创造的价值贡献值与其成功概率的积。此外,刘丽华54对中小企业的合作伙伴利益问题进行了研究;卢少华等55探讨了动态联盟企业的联盟利益分配博弈问题;叶飞等56用四种方法对虚拟企业成员之间的利益进行了分配;占辉斌等57探讨了Shapley-value法在战略联盟利益分配中的应用。1.2.3 汽车零部件联合采购的研究目前,有国内外汽车零部件联合采购的实例,但对其进行理论研究的文献很少。在国外,有雷诺和日产、宝马与奔驰成功进行零部件联合采购的实例,国内也有南北大众进行联合采购的例子。我国学者宁华58分析了国内四大汽车生产企业共同组建的联合采购体。认为在商业利益驱动下,有竞争关系的供应链之间也可以实现交叉,如竞争对手之间可利用联合采购实现规模采购效应,在降低采购成本等各方面实现合作。池赢59对汽车零部件联合全球采购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包括汽车零部件联合全球采购的合作机制、供应商的评审与绩效考核、汽车零部件联合全球采购对我国的影响和对策。以上文献对研究汽车零部件联合有一定的启发作用。综观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对汽车零部件的采购,学者们只是从某个企业自身的角度出发,研究其独立采购;国内对企业联合采购的研究较少,且定性分析较多;对联合采购的数量折扣、费用分摊及利益分配的定量研究较少;没有针对汽车零部件联合采购进行系统研究。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1.研究思路及内容本文在采购联盟建立合法的前提下,对汽车零部件联合采购进行研究。本文主要研究汽车制造业进行零部件联合采购的可行性,并构建实施进行联合采购的过程模型,为汽车制造业实施零部件联合采购提供方法与策略。因此文章的研究思路及内容如下:首先对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评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及内容;其次对联合采购的概念、作用、基本模式及实施联合采购所需要的条件进行分析;接着对联合采购在汽车行业的可行性进行分析,阐述汽车零部件的采供特点,总结零部件采购的发展趋势,从外部与内部两方面分析了汽车行业具备进行联合采购的条件;然后讨论了汽车制造业如何进行零部件联合采购,构建了汽车零部件联合采购实施的框架模型,并对汽车行业联合采购的实例进行简要分析,说明了联合采购的功效;接着对联盟合作伙伴的选择、联盟成员利益的分配进行深入的研究;文章最后对全文所做的工作进行总结,指出今后更进一步的研究方向。2.研究方法文章的理论部分,采用定性分析法。在收集、查阅及研读相关文献资料基础上,阐述联合采购的概念、条件,论证汽车零部件联合采购的可行性,构建汽车零部件联合采购运作的框架模型。 文章的数学模型部分,采用定量的分析法。对于合作伙伴选择的模型采用了基于熵的TOPSIS法及综合选择法进行分析;关于联盟成员利益的分配模型,在Shapley法的基础上构建了综合因子对初始分配结果进行修正,得到更符合实际的分配方案。本文的内容框架图如下所示: 图1.1 论文的内容结构框架Fig.1.1 Frame structure of the paper3.创新点本文的创新点:构建了汽车零部件联合采购的实施模型,为汽车零部件联合采购提供了思路。提出了一种新的利益分配方法。第2章 联合采购的概念、作用及条件第2章 联合采购的概念、作用及条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组建采购联盟来参与全球竞争。从最先的医药行业采购联盟发展到后来的家电、零售业的联合采购,如今汽车行业的联合采购亦悄然兴起。对于什么是联合采购?其作用是什么?具有什么样的运作模式?进行联合采购需要什么样的条件?诸如此类问题,以往的学者少有研究或回答的不是那么清晰。本章针对上述问题,对联合采购的一般性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2.1 联合采购的概念2.1.1 采购的概念采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目前还很难对它进行统一的定义。在狭义上,采购可以被定义为企业购买货物和服务的行为;在广义上,采购可以被定义为企业获取货物和服务的过程60。然而,采购过程不仅仅是一种活动的终点,而是一系列跨越组织边界的活动的成功实现。所以,采购又可定义是为满足用户需求而获取货物和服务的所有必要活动。采购分为直接采购和间接采购两种。直接采购是为企业的产品或服务需要而进行的采购,如原材料、设备、零部件等。这类采购以企业生产和服务为目的,有技术标准,有设计、研发、生产、质检等部门的支持,所以采购员比较容易找到让公司内部满意的供应商。间接采购是针对企业职能和服务部门需要进行的采购支持,如广告、印刷、计算机设备、办公设备、软件、出差、环境维护、修理、培训等。这类采购可管理性差,与直接采购有着不小的差别。采购过程中的活动涉及在市场上购买货物和服务,如图2.1所示。这些活动通常都会超越职能边界(组织内部)和组织边界(组织之间),并且如果没有交易各方的参与就不可能有效地完成这个过程。这些活动的成功完成使买卖双方的价值最大化,进而也使供应链的价值最大化。图2.1 采购过程Fig.2.1 Purchasing procedure 采购管理是企业为了实现生产或销售计划,在确保适当质量的条件下,从适当的供应商处,在适当的时期,以适当的价格,购入必需数量的货物或服务所采取的一切管理活动61。采购是企业全部商务活动的起点,这一环节对企业整体商务活动效率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某种定义上来说是企业的成本之源、质量之源和效率之源,也必将成为企业的创新之源。在实际中,采购管理一方面要对内部客户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另一方面还要和供应商维系一种互利关系。采购管理的过程如图2.2所示。 图2.2 采购管理过程Fig.2.2 Procedure of purchasing management2.1.2 联合采购的概念联合采购是一种新型的采购模式,目前还没有文献对联合采购做出完整的定义。但在实践以及有关文献中,联合采购更多以采购联盟体的名义出现27。集中采购强调企业内部的集中化采购管理,而联合采购是指多个企业之间的采购联盟行为,因此可以认为联合采购是集中采购在外延上的进一步拓展62。结合上述文献的理解,本文对联合采购的定义为:联合采购就是在同质型企业里,对同一货物或服务有相同需求的许多买方,在相互合作的条件下合并各自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