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总结,网络构建分析脉络解读网络,网络解读一个主线:唯物辩证法。一个意识:创新意识。一个规律:对立统一规律。一个方法:矛盾分析法。两个基本特征: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四个观点: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辩证否定观。,知识整合单元知识归纳总结,一、唯物辩证法的两大总特征(联系观点与发展观点)1.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内容】事物内部各要素和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方法论】这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内容】联系又是客观的,是事物自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方法论】联系的客观性原理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但是,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3)联系的多样性(条件性)【原理内容】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方法论】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4)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原理内容】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影响部分。【方法论】这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原理内容】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制约整体,关键部分甚至会对整体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方法论】这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5)系统优化的方法【原理内容】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方法论】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2.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普遍性和发展的实质)【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之中,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方法论】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发展原因)【原理内容】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方法论】在分析事物发展的原因时,要着重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内因),又不忽视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外因)。,(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发展的途径)【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方法论】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4)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发展的状态)【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不断前进。,【方法论】重视量的积累。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坚持适度原则。,二、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辩证关系【原理内容】矛盾即对立统一。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两种基本属性。【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方法论】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还要坚持一分为二,两分法。,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方法论】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两者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在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顺序,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一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5.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1)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内容】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次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方法论】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三、创新意识1.辩证的否定观【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方法论】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方法论】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长效热点时事追踪持续关注,贯彻唯物辩证思维推动社会创新发展,漫画新解转换思维另辟蹊径,漫画1顾“钱”不顾后分析:漫画中反映了某些地方政府和企业无视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片面追求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使环境、资源问题严重恶化。,新解:1.规律是客观的,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漫画中的主体行为违背规律,将受到规律的惩罚。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片面追求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导致环境、资源问题严重恶化。3.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在错误价值观的指导下,人们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社会效益。4.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5.从政治生活的角度,政府要正确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漫画2言传身教分析:漫画中的母亲把自己在麻将桌上的失利“输”迁怒于身后看“书”的孩子,这一做法以主观臆造的联系代替客观的联系,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新解:1.矛盾具有特殊性,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麻将中的“输”和读书不是一回事。2.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应该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漫画3出牌顺序分析:决策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应该先举行听证会,让公民充分发表意见,然后再决策。,新解:1.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先决策后听证,是独裁;先听证后决策是民主。2.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决策机关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充分听取民众意见的基础上决策。3.决策机关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通过社会听证制度让公民参与决策,增强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漫画4打“气”分析:漫画打“气”意在告诉我们,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要相信前途是光明的,勇敢面对挫折和考验。,新解:1.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又对生理活动有着能动的反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2.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生活的海洋中扬帆远航,才能历经风雨,又见彩虹。3.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4.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克服生活中的困难,促进个人的发展。,漫画5勇往直前分析:从发展的角度分析,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因此,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新解:1.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对弱者来说,打击与挫败是绊脚石,对强者来说,打击与挫败是垫脚石。2.矛盾具有普遍性。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生活的海洋中扬帆远航,才能历经风雨,又见彩虹。3.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漫画6寸步难行分析:漫画反映的是汽车从给人们出行带来方便到反而成为累赘的过程。漫画蕴含的哲理是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新解:1.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汽车给人们出行带来方便,但是如果车辆过多,不加以疏导,就会导致交通拥堵,给出行造成麻烦。2.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车辆拥堵的背后是人们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的结果。3.从政治生活的角度看,政府应切实地履行职能,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辨析类非选择题解法题型特点辨析类非选择题又称评析类试题,是充分考查学生辩证思维的一种题型。从题目呈现方式看,一般给出一段背景材料,结合背景材料给出一个(或几个)观点、说法或意见等,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评析、评价。从题目本身的结构看,主要有附加条件型、内容片面型、正误混杂型、复合型等。试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典型例题2015北京卷,38(1)“众”最初的字形是人们在太阳下共同劳作。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共同劳作有了更多的可能。材料某生物学教授将研究课题开发成一款用氨基酸组装蛋白的游戏,向全球的游戏玩家开放,一个困扰了研究者15年之久的蛋白结构,仅仅10天后就被破解;各领域的专业人士和业余爱好者在百科全书式网站参与贡献内容、修订词条,共同创造和分享海量的知识;百万名网友参与“让爱回家”行动,筹得230个红包和50多张回乡机票,帮助近300个家庭羊年春节团圆在互联网时代,“我们通过连接把自己变成了一种新的更强大的物种”。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并用所学的哲学原理说明理由。,思维地图:解答非选择题,要顺次进行以下三个步骤:,答案:赞同。互联网为个人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开放的平台,改变了人们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人们在个人和社会的互动中发展、完善自我,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量的积累产生了“众”的巨大力量,使我们变得更强大。(互联网将众多的个人联系在一起,协同合作,分散的部分有序聚集为整体,促进了整体功能的优化等角度亦可)不赞同。过多地沉迷于互联网的虚拟世界,会减少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削弱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联系。互联网上信息复杂,观点多元,有时不易达成共识。(言之有理亦可),技巧方法答好辨析题,前提是找全论点,关键是找准辨析点,原则是先辨后析,必要时有所评判。辨:对辨析点下判断(有时候也可以渗透在“析”中),说明各论点或辨析点正确还是错误,或什么条件下正确,什么条件下错误。析:即对各论点或辨析点进行理论分析,用原理说明正确性和错误性,并对错误论点加以更正或对片面的论点进行补充。评:指明坚持正确观点的意义,揭露错误观点的错误实质、危害、思维缺陷、理论焦点,尽量不要对整个题目作整体判断,只能对分论点作个别判断;如需对整个试题进行评判时要注意科学性。,技法训练(2017河南郑州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年来,有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呼声此起彼伏。2017年春节期间,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强势“霸屏”,节目采取攻擂比赛形式,选手、学者嘉宾、主持人之间的频繁互动和诙谐发挥,超大演播室、水舞台、大屏幕意境展示等全新舞美设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运用,有效提升了节目的观赏性、趣味性和参与性,唤起了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尊崇。同时,珍爱粮食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寻求新机遇、新境界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身处逆境仍乐观打拼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拳拳爱国心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些经典诗词不断滋润着我们的生命和心灵,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中国诗词大会热播后,各书店原本少人问津的古诗词书籍,一下子成了热销书,校园里也掀起了学习诗词经典的热潮。有人说,中学生学习诗词经典就是背诵和应试,运用意识活动特点的相关知识评析该观点。,解析:首先要确定辨析点:中学生学习诗词经典就是背诵和应试。其次作出判断,指出上述观点具有片面性,不利于中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新能源汽车技术与应用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汽车驾驶员(高级)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模拟试卷
- 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库及答案
- 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题库及答案
- 2025 年小升初哈尔滨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语文试卷(带答案解析)-(人教版)
- 2025年教师节感恩老师演讲稿13篇
- 社区消防知识培训课件要点
- 上海市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金山前京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无听力音频及原文)
- 福建省龙岩市非一级达标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 住院病人防止走失课件
- 2024年重庆永川区招聘社区工作者后备人选笔试真题
- 医学技术专业讲解
- 2025年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唯奋斗最青春+课件-2026届跨入高三第一课主题班会
- 2025民办中学教师劳务合同模板
- 2025年南康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事业单位考试贵州省毕节地区纳雍县《公共基础知识》考前冲刺试题含解析
- 高中喀斯特地貌说课课件
- 黄冈初一上数学试卷
- 2025年中国花盆人参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