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5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表格式教案( S版)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文 章来源 m 课题 1.春天的小雨滴滴滴课时 1 累计课时 1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掌握课文生字新词。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材分析重点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用自己掌握的方法识记生字,理解词语。 难点掌握识记生字和理解词语的方法。 教法朗读法情境创设法 学法自学、合作、探究 教具学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过程二次修改 () 分钟一、激趣导入: 提供展示台,让学生交流自 己收集到的关于春雨的词语、诗句,师归结,出示课题。 (齐读课题 )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2 / 35 、自学生字,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想一想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检查自读课文情况。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针对课文内容质疑。 3、出示生字,认读生字,重点检查并纠正以下字的读音:品尝播种血脉 4、指导学生记住以下生字的字形:沟蹄滑密撒播乳 () 分钟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 课文通过对春雨的声 音、春雨唤醒春天、催发种子的描写,说明无私的春雨给人们带来了美好、和谐、生机和希望,表现了对春雨的无比喜爱和赞美之情。 () 分钟四、指导写字。重点指导: 推:左、中、右三部分布局要合理,右边的四画不要写成三画。 密:下部的 “ 山 ” 不要写成 “ 虫 ” 。 五、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小结: 同学们,春雨到底有多美,美在哪,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3 / 35 运用 拓展 () 分钟 1.比一比,再组词。 推()撒()脉()密()常()沟() 堆()散()泳()蜜()尝()钩() 2.在括号填 上合适的词。 一()春雨一()清泉一()花伞一()音乐厅一()水沟 一()鼓一()树林一()微风一()水珠厅一()水沟 ()的花伞()的泉水()的声音()的乳汁 3.照样子,写词语。 凉丝丝()()咚咚咚()() 淅淅沥沥()()哗啦哗啦()() 六、作业设计: 1.书写生字并组词。 2.摘抄课文优美词句。 板书 设计 1.春天的小雨滴滴滴 美丽的鲜花蒙蒙的细雨路边的小草 4 / 35 教学反思: 课题 1.春天的小雨滴滴滴课时 2 累计课时 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理解句子中词语的意思,能联系课文说说春雨美在哪里。 教材分析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难点能联系课文说说春雨美在哪里,背诵课文。 教法朗读法情境创设法 学法自学、合作、探究 教具学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过程二次修改 () 分钟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册教材的开篇之作。它和春天、和小雨有关,让浓浓的春意吹进我们的教室,让甘甜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吧!齐读课题。 1、进一步理解课题: 课题中一连用了三个 “ 滴 ” 字, 春天的小雨给你什么感觉5 / 35 呢?该怎么读题呢?注意节奏和停顿,再次读题。 2、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这场雨已经下了很久了,我们和作者一起沐浴在春雨中去走一走,听一听,看一看吧。同学们读一读课文,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 分钟二、学习课文,交流感受,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体会描写春雨声音美的内容。 1、回忆哪些自然段写了雨的声音?这几个自然段都写雨的声音,听雨的地点有什么不同? 2、 “ 屋前听雨 ” 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春雨发出了不同的声音,理解同样是从天而落的雨,为什么会发出不一 样的声响? ( 1)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说说听到了什么? ( 2)捕捉表示声音的词,体会小雨滴发出声音的不同。 ( 3)理解同样是从天而落的雨,为什么会发出不一样的声响? ( 4)抓住 “ 推、挤 ” 感受小雨滴的欢快,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3、 “ 林中听雨 ” 加深感受声音美,解决难点。 出示文字:淅淅沥沥,啪啦啪啦,哗啦哗啦,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整片森林就像一座音乐厅一样。 ( 1)第二自然段写雨的声音,这句话也写雨的声音,写法6 / 35 上有什么不同呢? ( 2)想象:音乐厅里正在演奏什么曲目呢? 4、朗读 声音美部分。 (板书:声音美 ) (二)、感受描写春雨形象美的内容。 1、听雨让我们感受到声音美,看雨又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读一读,说一说。 2、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春雨的样子。(板书:样子美) (三)感受赞美春雨精神美的内容: 1、指名读 8、 9 自然段,想想人们赞美春雨还有什么原因? 2、出示儿歌:春雨。读一读,感受万物盼望春雨的心情。 3、想一想,儿歌中的种子、花朵、麦苗和春雨有什么关系呢? 4、如果你就是春雨,听了生灵们渴望你到来的心声,你会怎么做的?(板书:精神美) (四)、齐读最后一 段,表达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 分钟三、总结全文: 1、谁能结合板书说说春雨美在哪? 2、总结写法: 文章着重写了春雨的声音美,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声音的世界,以后写文时可以学习作者的写法,写出的文章会更精彩。 () 7 / 35 分钟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摘录描写声音的词语,写在积累本上。 板书 设计 1.春天的小雨滴滴滴 声音淅沥嘀嗒哗啦啪啦 春雨演奏 播种 (春天到了) 教学反思: 课题 2.瀑布课时 1 累计课时 3 教学 目标 1.朗读课文,掌握课文生字新词。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材分析重点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用自己掌握的方法识记生字,理解词语。 难点掌握识记生字和理解词语的方法。 教法朗读法情境创设法 学法自学、合作、探究 教具学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过程二次修改 8 / 35 () 分钟一、谈话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提问:什么是瀑布?你们在哪儿见过瀑布,是什么样的? 2、书中描写的瀑布又是什么样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学生自由读) () 分钟二、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检查自学情况。 叠(提醒学生:中间是秃宝盖,要写在横中线上) ( 1)出示生字词语,检查认读情况。 ( 2)提出自己认为难读、难写的字。 ( 3)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分析结构复杂的字的字形,同桌交流识记方法。 2、自读诗歌,画出新词并把新词带到句子中去读一读。 3、小结: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要牢固地掌握新字,理解新词,并把好词语记下来在写作时加以运用。 () 分钟三、读文质疑,理清顺序。 1、教师范读,学生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写瀑布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了解主要内容。(先写声音,后写样子) 2、练习朗读,体会 诗歌的韵律美。 9 / 35 ( 1)、自由练读。 ( 2)、指名读诗。 ( 3)、小结:把诗读熟,试着背一背。 四、指导写字。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把新词放入词语花篮中。 2、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试着背诵。 3、把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句抄在我的采集本上。 运用 拓展 () 分钟: 1.比一比,再组词。 瀑()涌()难()愉()输()村()屏() 暴()勇()滩()喻()愉()村()并() 2.写出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忽然 ()仰望 () 反义词:仰望 ()伟大 () 3.照样子,写一些。 例:一朵一朵朵一朵朵白云一叠()()一道()() 一座()()一片()()一条()() 六、作业设计: 1.书写生字并组词。 10 / 35 2.摘抄课文优美词句。 板书 设计 2.瀑布 样子声音 教学反思: 课题 2.瀑布课时 2 累计课时 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2.体会诗所描绘的意境,背诵默写诗歌。 教材分析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所描绘的意境。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意 思。 教法朗读法情境创设法 学法自学、合作、探究 教具学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过程二次修改 () 分钟一、检查旧知,引入新课: 1、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11 / 35 2、交流抄写的语句。 () 分钟二、自学思考: 1、出示要求: ( 1)默读全诗,思考:哪些诗句是写瀑布声音的?哪些诗句是描写瀑布样子的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去欣赏瀑布的? ( 2)提出不懂的问题。 2、自学讨论: 3、班内交流。 质疑 再探 () 分钟三、重点研读问题: 1、瀑布声音的特点。 ( 1)、指 名读这一节诗。 ( 2)、出示文字: 瀑布的声音,好像(),又像()。思考: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 3)、瀑布声势浩大,通过朗读表现出来,指名朗读、齐读。 2、远望瀑布的样子。 ( 1)、自由读有关诗句。 ( 2)、从 “ 忽然一转 ” 这几个字中,你能想到作者刚才是在12 / 35 瀑布的哪一面听到声音的?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从背面听声音大,现在转到正面声音就更大了,感受到瀑布的声势巨大,一定雄伟壮观。) ( 3)、 “ 啊 ” 字该怎么读呢?为什么这么读,或从他的读中你听出了什么? ( 4)、瀑布什么样,作者是怎么打比方的?为 什么先说没法比喻?又说 “ 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 ( 5)、读出情感(指名读、领读、齐读等方式展示)。 3、近看瀑布的样子。 ( 1)、指名读这一小节。 ( 2)、 “ 仰望 ” 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站在山脚下仰望?(用诗句中的语句回答)从这个词中感受到什么? ( 3)、为什么把瀑布比成 “ 珍珠的屏 ” ? ( 4)、为什么说被风吹过的瀑布如烟、如雾、如尘? (如烟:轻柔飘逸,弥漫如雾:白茫茫一片,朦朦胧胧如尘:纷纷扬扬的落下。) ( 5)、赛读,读出美感。 四、总结全文,体会情感。 1、归纳板书,深入体会。 2、根据板书提示,完成课后作业第 2 题。 运用 拓展 13 / 35 () 分钟 1.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瀑布的声音像() 2.瀑布的全身像() 3.站在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好像() 4.时时来一阵风,瀑布被吹得像() 5.瀑布这首诗是分()节来写瀑布的。第一节些瀑布的();第二节写()瀑布的();第三节写()看瀑布的()。 板书 设计 2.瀑布 声音浪涌岸滩风吹松林 颜色白银珍珠屏雄伟壮丽(由远及近) 形状如烟如雾如尘 教学反思: 课题 3.古诗两首课时 1 累计课时 5 教学目标 1.朗读 古诗惠崇春江晓景,掌握课文生字新词。 2.理解诗意,背诵古诗。 教材分析重点把古诗读正确,读通顺。,掌握课文生字新词,背诵古诗。 难点理解诗意,体会事诗情。 14 / 35 教法朗读法情境创设法 学法自学、合作、探究 教具学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过程二次修改 () 分钟一、出示春江晓景图,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二、自读诗句,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1、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2、小组内交换意见,扫除障碍。 3、指名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 分钟 三、深入探究,引发学生展开想象。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节奏、语调、语速)。 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 1)认识蒌蒿、芦芽、河豚。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 2)抓住诗中具体景物,展开丰富想象。 、边吟诵,边想象画面。 、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内容。 15 / 35 3、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 明确: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笋从土里钻出。 4、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 的景物吗?明确:不是,是依据画面景物展开的想象。 () 分钟四、小结。 1、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作者抓住了画面上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 “ 正是河豚欲上时 ” 从画面上看得到吗? 明确: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引发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 五、指导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对照画面朗读。 2、背诵古诗,想象画面。 师补充的内容: 这首诗描写了那些景物? (竹林桃花春江鸭子蒌蒿芦芽河豚) 运用 16 / 35 拓展 () 分钟一默写古诗,回答问题。 1,解释字义。 晓:知: 正:欲: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这首诗是()朝()写的。描写的是()季的景物,其中重点描写的景物是()。 四、作业设计: 1.背诵古诗。 2.默写古诗。 板书 设计惠崇春江晓景 桃花 三两枝 春江暖水 鸭先知(喜爱之情) 河豚 欲上时 教学反思: 课题 3.古诗两首课时 1 累计课时 6 教学目标 1.朗读古诗惠崇春江晓景,掌握课文生字新词。 17 / 35 2.理解诗意,背诵古诗。 教材分析重点把古诗读正确,读通顺。,掌握课文生字新词,背诵古诗。 难点理解诗意,体会事诗情。 教法朗读法情境创设法 学法自学、合作、探究 教具学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过程二次修改 () 分钟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知诗人,解诗题。 1、作者简介: 叶绍翁是南宋中期诗人,作为南宋江湖诗派的一员,写下了许多描写田园风光及生活的诗作。 2、释诗题: 、 齐读诗题。 、从诗题上你知道些什么?读懂了什么? (诗人前去游园,园主人不在,没能进到园子里。) 、释 “ 园 ” 、 “ 不值 ” 。诗中的 “ 园 ” ,是我们常说的公园吗?(区分 “ 园 ” 古今含义) 古:唐宋时期富人多有私人花园,供自家观赏,因而指私人18 / 35 花园。 今:公园,公开供人们游玩的场地。 “ 不值 ” :没有遇到要访的人。 () 分钟三、抓字眼,明诗意。 1、出示插图。 春季的一天,诗人望着窗外春天的景象,不由得兴致勃勃,想去朋友家的园子里畅游一番,欣赏园中春景,于是便 乘兴前往。到了朋友的住处,在园子门外看到了什么?(请生观察插图,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2、学生汇报。 3、诗人是怎样写下自己看到的景象?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歌。 4、哪些诗句描写了诗人所看到的景象?请生读诗句。 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及诗歌的内容。 5、小组讨论交流,学生质疑。 应:原意 “ 应该 ” ,这里指 “ 大概 ” 、 “ 可能 ” 。 怜:爱惜。 6、汇报小结。 大概是园主人爱惜青苔,怕前来赏园的人的木底鞋把青苔踩坏。我轻轻地敲着柴门,好久也没有人来开。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看,一枝粉红的杏花正 伸出墙头来。 19 / 35 () 分钟四、读诗句,悟诗情。 1、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诗人虽然未能进园观赏,但春天的勃勃生机依然到处可见,一枝露出墙头的红杏使诗人联想到满园繁花似锦的春色。此时此刻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愉快、高兴、陶醉、赞美) 2、指导感情朗读。 你们能读出这种感情吗?请生读、齐读。 3、指导背诵课文。 你们也仿照诗人来到园子门外,看到这美丽的春景时 ,你又是如何情不自禁地吟咏出这首诗歌的。(根据板书,加入动作) 五、总结全文,齐背诵课文。 作者游园时的心情怎样?(失望 欣慰)又会想到 什么? 运用 拓展 () 分钟一 .给下面字注音。 慧()崇()扣()欲()扉()印() 二辨字组词。 晓()欲()齿()扣()豚()值() 浇()浴()止()叫()逐()植() 20 / 35 三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 () () 应苔正 () () () 板书 设计游园不值 怜苍苔一枝红杏 久不开(扫兴)满园春色(欣慰) (对春天美景的喜爱与赞美) 教学反思: 课题 4.柳笛和榆钱课时 1 累计课时 7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掌握课文生字新词。 2.初 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材分析重点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用自己掌握的方法识记生字,理解词语。 难点掌握识记生字和理解词语的方法。 教法朗读法情境创设法 学法自学、合作、探究 教具学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过程二次修改 () 21 / 35 分钟一、实物导入 导语 1: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 (教师展现柳笛、榆钱实物) 板书课题:柳笛和榆钱(展示课件第二屏) 导语 2:文章的作者,围绕着柳笛和榆钱都写些什么呢?让我们细细地读读课文,通过自己的边读边思考去寻找答案吧 ! () 分钟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一)明确自学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查字典读准字音; 2自己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记下来,准备和同学讨论。 3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4检查自学效果。 ( 1)开火车认读词语。 ( 2)开火车一人一段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 分钟二、自读课文,出示自学要求。 22 / 35 默读课文: 1、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2、想想柳笛和榆钱给孩子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欢乐? 3、提出不懂的问题。 运用 拓展 () 分钟一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榆钱()沐浴()拧开() 混合()遮蔽()奉献() 二辨字组词。 略()呈()浴()榆()混() 格()程()欲()偷()昆() 三写出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呈现 ()奉献 ()温驯 () 反义词:奉献 ()遮蔽 ()仔细 () 四词语模仿秀。 自由自在 亮晶晶 五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柳枝()的榆钱()的芬芳( )的玉荚 23 / 35 ()的树皮()的歌声()的露珠()的滋味 四、作业设计: 1.书写生字并组词。 2.摘抄课文优美词句。 板书 设计 4.柳笛和榆钱 (北方的春天) 教学反思: 课题 4.柳笛和榆钱课时 1 累计课时 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教材分析重点学习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法朗读法情境创设法 学法自学、合作、探究 教具学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 教学环 节及时间过程二次修改 () 24 / 35 分钟一、检查旧知,引入新课: 1、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思考:柳笛和榆钱给春天里的孩子们带来哪些乐趣?你是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 () 分钟 二、师生对话、感悟文本 (一)小组合作读 出示组内学习方法:(展示课件第三屏) (二)、全体同学交流,互相补充。 1做柳笛带来的欢乐。 ( 1)找出描写做柳笛动作的词语,读一读。 ( 2)从动作中感悟 到什么? ( 3)自由读,指名读。 2吹柳笛带来的欢乐。 ( 1)课文通过以下几点体现欢乐之情。(相机展示课件第四屏步骤一、步骤二) 愿怎么吹就怎么吹。 吹出的音色各不相同。 我们的样子。 ( 2)边读边说自己从中怎么体会到这份欢乐之情的。 25 / 35 柳笛:可以抓住一系列的动作描写 “ 折下 ”“ 切割 ”“ 撮一撮 ”“ 猛一下抽出 ” ,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做一做这些动作! ( 3)小组合作读。(分 3 个方面读) ( 4)出 示文字片(展示课件第四屏步骤三) 请你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自己读读这段话,感受这份情感。 3榆钱给孩子们带来怎样的欢乐? ( 1)摘榆钱(展示课件第五屏) 找出描写榆钱样子的句子读一读。 思考:这样写说明了什么? 你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小结:童年的趣事令人回味,令人向往。 榆钱:抓住一个形象贴切的比喻: “ 亮晶晶、绿莹莹,真像一串串晶莹的玉荚。 ” 也可以让学生亲口尝一尝。 () 分钟三、回读全文,讨论解决: 1.为什么开头写柳树、榆树的样子?与做柳笛、吹柳笛、吃榆钱有什么联系? 2、总结全文,谈收获。 ( 1)学习组材方法:先总后分。 ( 2)情感体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对大自然热爱之26 / 35 情。 ( 3)如何学习略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一)柳树和榆树给春天里的孩子们带来了很多的乐趣,你还知道有哪些树给春天增添了色彩,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呢? (二)积累文中描写的生动的词语或句子。 运用 拓展 ()分钟一按要求写句子。 1.我 们把柳枝做成柳笛。(改为被字句) () 2.榆树常常把身子探出墙头,向我们招手。(仿写拟人句) () 3.榆钱真像一串串晶莹的玉荚。(仿写比喻句) () 二读句子完成练习。 榆树的长发披散开来,自又自在地沐浴在春风里;榆树常常把身子探出墙头,向我们招手。 “ 柳树的长发 ” 是指(); “ 榆树常常把身子探出墙头 ” 中“ 探 ” 字的作用是()。 板书 27 / 35 设计 4.柳笛和榆钱 柳笛 吹 榆钱 吃(春的赞歌) 孩子 乐 教学反思: 课题语文百花园一课时 1 累计课时 9 教学目标 1.认识形近字。 2.认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3.完成读读背背。 教材分析重点认识形近字。完成读读背背。 难点 .认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教法朗读法情境创设法 学法自学、合作、探究 教具学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过程二次修改 () 分钟一、语海畅游。 今天,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畅游语海,先看有趣的汉字。 1、认识 “” 旁和 “ 束 ” 旁,说说它的由来。 2、读有 “ 束 ” 旁和 “” 旁的字。 3、说一说怎样从字的含义上区分 “ 束 ” 和 “” 旁的字。 导语:我们再看看下面的句子。 28 / 35 1、通过读语句,比较下面 句子的区别。 第二句比第一句形象生动,可以让我们知道声音好听的程度,水花飞舞的具体样子,使人如临其境。 2、体会比喻、排比句的好处。 3、用带点词语说一句话。 4、师生评价说的句子。 () 分钟二、积少成多。 1、读读词语,发现这些词语都有什么特点? 2、这些成语什么意思?能用来描写春天的哪些特点? 3、还知道哪些带有 “ 春 ” 字的词语,说一说,再积累下来。 4、把诗句读一读,说说意思,再背下来。 5、同学交流自己知道的古诗、名句,再积累下来。 () 分钟三、阅读平台。 1、自由读这 段话,说说自己的初步感受。 2、带着课文问题默读这段话,自己试着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3、和同学交流看法。 4、能为这篇短文画插图吗?请四人上黑板上画,其余人在书上画。 5、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评价画得怎样,为什么这么画? 29 / 35 ( 1)评价不要脱离课文内容,要边读边体会重点语句,谈自己感悟到什么了? ( 2)你从中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6、句式练习: 夏天的风应该是蓝色的,因为夏天天气炎热,浅蓝色看起来很凉爽。 用 “ 因为 所以 ” 的句式改写这句话。把 “ 秋天 ” 这句话也改写成 “ 因为 所以 ” 的句式 。 7、品读全文。可以运用自由读、男女生赛读等形式。 8、积累文中好的词语、句子。 运用 拓展 () 分钟一分别写出三个带有以下部件的字。 月()()()且()()() 走()()()天()()() 二组词。 瓶()密()常()晓() 屏()秘()尝()浇() 三把词语补充完整。 春回()()()()明媚春()花() 春()化()春色()()春满()() 30 / 35 四造句。 仿佛 如 如 如 板书 设计语文百花园一 比喻拟人 教学反思: 课题语文百花园一课时 2 累计课时 10 教学目标 1.完成阅读平台 假如风有颜色。 2.能说会道 花的世界。 教材分析重点朗读短文,让学生感受作者神奇,大胆的想象。 难点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收集展示材料的能力。 教法朗读法情境创设法 学法自学、合作、探究 教具学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过程二次修改 () 分钟一、教师谈话: 31 / 35 二、交流收集的资料: 1、你看到了什么花,请说说你的观察感受。(要求学生介绍花名、花的姿态、形状、颜色、长势等) 2、还可以把有关花的花期、用途等资料做介绍。 () 分钟 三、出示图片,指导写文。 1、出示图片: 迎春花桃花月季樱花玉兰花等 2、指导写文。怎么介绍这些花呢? 迎春花: ( 1)出示文字在 “ 迎春花 ” 图片的下边。 ( 2)读描写迎春的例段。想想这段话是怎么介绍的?(从形、色、姿态几方面介绍的。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写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六章谈判准备(二)
-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 学习2022学校安全工作会议解读全文
- 新职业领域教师资格证面试题库精 编版
-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护理
- 杭州面试题目精 编:面试官必 备指南
- 2022年员工职业素养培训
- 学习202218岁成人礼解读
- 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机遇与挑战
- 行政仓库盘点汇报
- 被迫签署离职协议书
- 内蒙古华电正能圣圆伊金霍洛旗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风电部分)-环境影响报告书
- 感冒急性鼻炎护理
- 2024年村秘书述职报告
- 私房摄影保密协议书
- 天麻买卖合同协议
- 展览会会务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2025届四川省泸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船闸水工建筑物设计规范
- 铝塑板装饰施工方案
- 心电图操作及简单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