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阶段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60 分,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xx山东卷)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 农。敢犯令,没人田货。”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B增加赋税收入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D保护小农经济2(xx福建卷)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宝贵矣;尊农夫, 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C百姓皆重农抑商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3(xx海南卷)江南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及南宋三个时期得到根大 发展其共同原因是A推广普及铁制农具提高生产效率B官府组织民众屯田扩大耕地面积C政府改革税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D黄河流域人口因动乱大规模南迁4(xx海南卷)“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镇将只掌 防戍守御。宋代,诸镇“置于管下火烟繁盛处,设监官,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镇的功 能变化反映了A商品经济的发展B坊市制度被逐渐打破C地方行政机构权力扩大D边患问题得到解决5(xx重庆卷)宋代文献记载,真宗时,“诏商旅自京(携)便钱至诸州者,所在 即给付,无得稽滞。按,太祖开宝三年置便钱务(机构),许民入钱左藏(国库),给以 券,于诸州便换。”文中“便钱”是A自由流通的支票B中国最早的纸币C国家发行的债券D兑换货币的凭证6(xx全国 III 卷)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 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 一变化反映了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7(xx海南卷)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时期上述地区A农业生产出现衰退B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减少C普通农户收益锐减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8(xx重庆卷)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导致 18431852 年英 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鸦片耗去了中国对英国制造品的支付能力 B英国制造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C英国制造品输入太多超过中国的购买能力 D中国征内地税限制了英国制造品在华销售9(xx全国 III 卷)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 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 1 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 20 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 1 钱。这一举措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101890 年由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官办制铁企业,产品不仅畅销 国内,而且还出口到日本、美国、泰国等地,被西方人视为“中国觉醒”的标志。“中 国觉醒”的主要含义应是A洋务派开始在实践上向西方学习 B洋务派认识到实业救国的重要性C在民族土壤中植入工业文明的因素 D发展工业与抵制外来侵略并举11(xx全国 III 卷)1897 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 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火轮, 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 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 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1220 世纪初,安徽泾铀矿务公司招股章程规定:“本公司但收华股,非华股者查出作废。” 商办安徽全省铁路有限公司章程也规定:“本公司拟全招华股,不招洋股,以合自办二字。” 上述材料体现出安徽A 民族工业是全国最发达的 B 民众比较强的“实业救国”意识C 民众排斥西方文明,维护国家政权 D 驱逐了西方侵略势力131936 年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期间,国民政府针对长江部分航道堵塞情况严重的问题, 花大力气对长江从道进行了疏理,炸毁了威胁船只的暗礁,清理淤积的河床,扩大了长 江的航运量。以上举措A加速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适应了全面抗战需要C抵制了列强的经济扩张 D强化了经济统制政策14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最终未能繁盛的根本原因是A受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制约B中国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C民族资产阶级没有政治地位D近代中国社会形态的制约15(xx全国 III 卷)20 世纪 30 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 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 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16民国著名记者、作家曹聚仁曾有一个判断:“一部中国近代文化史,从侧面看去, 正是一部印刷机器发达史;而一部近代中国文学史,从侧面看去,又正是一部新闻事业 发展史。”从社会生活史的角度,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商业资本投资印刷业而获利丰厚B废除科举制迫使读书人投身实业C技术革新扩大了大众传媒的影响D社会变革促进了阅读习气的变化17某历史学家称:它“对世界历史来说具有头等重要性,因为它不但为 20 世纪的不发 达世界提供了主要目标,而且为 19 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提供了经济基础和军事基础”。 这里所指的历史事件是A启蒙运动B资产阶级革命C工业革命D殖民扩张18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写道:“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 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中的劳动分子变成工人 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工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 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这说明当时英国A新生工业导致社会贫富分化B小资产阶级逐渐被消灭C社会被分化为工人和资本家D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结构19(xx海南卷)据研究,从 1760 年到 1850 年间,英国棉纺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 200万磅到 366 亿磅,增长了 180 多倍。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英国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建立B工场手工业进入了鼎盛时期 C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世界市场D农业中的商品化生产迅速发展20(xx全国 III 卷)19 世纪 60 年代,总长超过 3 万英里的美国铁路有多种轨距。 南部铁路轨距以 5 英尺居多,北部最普遍的轨距是 49 英尺,部分地区还采用 6 英尺、56 英尺的轨距。这反映出当时美国A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B铁路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C科技水平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D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建设21德国统一后进行了大规模的统一法制建设。德意志帝国国会于 1877 年颁行民事诉 讼法和刑事诉讼法,1896 年通过民法典,1897 年通过商法典。这些法律A说明政治民主化能够促进经济工业化B说明帝国国会有完整的立法权C说明德意志帝国形成了完善的代议制D适应了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需要22“1879 年 10 月 21 日,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在纽约的一个实验室里,亮起了一盏电灯。 当这个消息传到证券交易所,煤气行业的股票应声下跌,因为人们预感到,煤气灯的时 代即将成为过去,电灯的时代来临了。”这则史料说明了A第二次工业革命始于电器的发明和应用 B煤气行业开始为新兴电力工业所淘汰C证券交易所操纵着美国的经济运行D科学技术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生活2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从 1920 年到 1929 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 只上升了 2%,而工厂中工人的生产率却猛增了 55%。据此分析,导致 19291933 年经济 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是A股票投机过度B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加剧C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D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241932 年,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纽芬兰、印度、南非等英联邦国家在 渥太华召开帝国经济会议,签订了 11 个双边协定,制定了帝国特惠制。其主要内容是: 对成员国间的进口商品,相互降低税率或免税;对成员国以外的进口商品,则征收高额 关税。这表明英国A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B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以渡过经济危机C希望通过经济手段增强英联邦的政治向心力D认识到了只有放弃贸易保护才能实现经济的发展251933 年 3 月,美国总统罗斯福上任后成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国家复兴管理局、农 业调整署、联邦政府办公厅、预算局、国家资源计划处、人事管理联络处和政府报告署 等总统的独立办事机构和附属机构。这些机构A扩大了政府的行政职能B标志着国家干预经济C动摇了美国的分权原则D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26“人们常常谈到社会革命,成千上万的人的确认为,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 把他们带进这种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为避免上述问题出现,罗斯福新政期间 采取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措施,这些措施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A恢复金融秩序维护货币安全B保障工人权利维护社会稳定C调整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D通过立法完善资本主义制度27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 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尝试是指A十月革命B斯大林模式C新经济政策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8列宁认为无产阶级应当有这样的胆识,“迫使共产主义的敌人来建设共产主义,用 资本家捡来打我们的砖头建设共产主义!我们没有别的砖头,要迫使资产阶级专家在无产阶级领导下来建设我们的大厦”。这一观点在苏联(俄)建设的实践中表现为A实行余粮收集制B征收粮食税C实现国家工业化D向资本家租让部分厂矿企业29(xx全国 II 卷)1930 年苏联粮食产量为 835.4 亿千克,1931 年降至 694.8 亿千 克;1930 年苏联粮食出口 483 亿千克,1931 年增至 518 亿千克。这表明苏联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30(xx全国 II 卷)1928 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 注,四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 国人的主要是 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二、材料分析题(40 分,共 3 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31(14 分)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海外贸易一度活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 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在浙江湖州,每亩桑田出售桑 叶可获利 5 两白银,比种植水稻要高出一到两倍。当地部分养蚕人自己不种桑树,依靠 购买桑叶养蚕。嘉定县因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当时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 雄厚的资本。例如,徽州商人“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而资本二三十万两白银的, 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材料二 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 各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 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1567 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 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 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以上材料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4 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朝海外贸易“一度活跃”的原因。(3 分)(3)根据材料,说明海外白银流入中国的主要背景。(4 分)(4)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外白银流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3分)32(13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2 世纪西欧具备了自治城市形成的必要条件,更多的行业集中到城市,这刺 激了商业和贸易的繁荣。工商业的发展造就了一个新的市民阶级,这使得争取人身自由 开始成为城市斗争的主要内容。许多已形成的城市通过举行起义、成立公社、谈判妥协, 开始实行城市自治。正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说:“当西欧封建社会的乡村耕作 者仍然受到贵族的种种迫害时,城市中已经建立了秩序和良好政府,确保了人民的自由 与安全每个人以他的城市为骄傲,并且自觉地献身于城市的繁荣。”西欧的商人打破 了封建等级依附关系的纽带,在城市中建立起全新的个人法律地位,逐步形成了与封建 社会有很大反差的市民文化,它崇尚民主参与和自由平等、强调私有和尊重法律、注重 契约和权利、关注世俗利益,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升华而形成近代市民阶级精神,即 现代法治精神。摘编自鲁蒙娜中国与西欧城市发展影响因素浅析材料二 1842 年,中英南京条约开放广州为商埠,并允许英国在广州派驻领事。1861 年,英、法在广州沙面设租界,以后陆续兴建电力厂、自来水厂、水塔、教堂、邮 政局、电报局、医院、消防班、清洁队等公共事业机构,还有公共娱乐设施如沿江公园(英 法各一个)、网球场、影剧院等。1862 年,华侨黎先生在广州创办“万隆兴行”,经营进 出口业务,是近代华侨投资之始。1879 年,华侨卫省轩在广州文昌沙创办了中国第一家 火柴厂。1890 年,华侨黄秉常在广州创办中国第一家电灯公司。据广州历史大事记整理(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西欧城市自治运动的特点及历史影响。(3 分)(2)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西欧城市自治运动的历史影响。(3 分)(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 19 世纪广州的城市发展的特点。(3 分)(4)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 19 世纪广州城市发展特点的形成原因。(4 分)33(13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汉代海上丝绸之路从今天广东出发,可达东南亚和南亚。汉在今广东徐闻县 设置左右侯官管理。汉武帝时有外国使者来进献,武帝派译长带上黄金和丝绸出海,到 这些国家交换明珠、璧琉璃、奇石、异物。两宋时海上丝绸之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 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过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除主干道外,还有 许多支线。两宋先后在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等 12 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 物税,还制定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买舶商货物。进出口货物达 400 多 种,进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其制品、陶瓷品、 茶叶等,外贸分官营与私营,以后者为主。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广阔的殖民地为英国带来巨大的市场和商业利润,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以蒸汽机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兴起 了。机器产品远超国内市场容量,需要更广阔的国际市场,所需原料来自世界各地。同 时工业革命也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手段及轰开落后地区大门的坚船利炮。 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产阶级的全球扩张把整个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马克思这样描述 资产阶级:由于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交通的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最野蛮、最顽强抵抗 的仇外心理的重炮。何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殖民体系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变迁。(3 分)(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丝路架构的市场与 19 世纪中期的世 界市场的区别。(10 分)0105:DDDAD 0610:ADBAC 1115:DBADB1620:CCDCA 2125:DDBBA 2630:CDDAB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法典担保课件
- 廉人心动的offer争做恪守初心清正廉洁金融学子75课件
- 2024金华市磐安县安文街道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试题
- 2024鹤壁市淇滨区钜桥镇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试题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废旧电池回收利用市场竞争力研究报告
- 智能家居系统集成2025年技术创新成果鉴定与市场应用策略报告
- 2025年商业银行金融科技人才金融科技人才培养与职业发展规划报告
- 《公共文化服务》课程教学大纲
- 动物活性蛋白粉及赖氨酸菌体蛋白粉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立项申批备案
- 2025年春形势与政策专题测验1
- 中学八年级信息技术Excel-电子表格教案
- 《认识感官》课件
- 工程伦理课程课件
- 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讲座课件
- 055.重症超声在重症相关操作中应用专家共识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 空气和氧气(单元复习课件)
- 2024小学语文教学及说课课件:二年级上册《田家四季歌》
- GB/T 44304-2024精细陶瓷室温断裂阻力试验方法压痕(IF)法
- 威亚合同协议书
- 2024至2030年中国苯甲酰氯行业发展状况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1.1 鸦片战争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