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9 名师解析高考作文:没有绝对的满分与零分 又是一年高考结束时,我们见证了一批批状元的诞生、一个个唏嘘的故事、一段段不同的精彩,当然还有一篇篇 “ 传说 ” 中的高考满分、零分作文。 自从越来越多的省实行自主命题后,多样的高考作文往往是高考后掀起的第一场热浪。纵观 XX 年高考作文主题,从 “ 隐性的翅膀 ” 到 “ 道尔顿的发现 ” ,从 “ 感悟时尚 ” 到“ 常识 ” ,可谓是百 “ 题 ” 争鸣。随后而来的,就是那一篇篇在网络上热得发烫、争相传阅的满分、零分作文。 这些作文出自考生的笔下,由一个对于考生来说神秘的地方 阅卷场裁定。 如果说考场是学子挥发才智的天地,那么阅卷场就是把这隐性的力量变成一个个显性的数字的地方。那么,对于铺天盖地而来的高考作文,经历过高考作文阅卷的老师,又有着怎样的看法。本期,非常看点栏目邀请几位今年或者曾经参加过高考作文阅卷的老师,一同探究高考作文。 主持人:各位老师您好!各位都是经历过高考阅卷的老师,我想请问,您觉得今年高考作文主题的主体趋势是什么? 郑老师:今年各省 (区市 )高考作文主题概括起来,大致2 / 9 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生活,正确辨别生活是非。如江西题:兽 首拍卖;山东题:见证;广东题:谈谈你生活中与 “ 常识 ” 有关的经历或你对 “ 常识 ” 的看法;全国卷 I:小动物学本领;辽宁题:关于明星代言广告;宁夏题:诚实善良;上海题:郑板桥书法等。这些题目,在写作时,需要考生分辨是非,辩证处理。 二是正确认识自我。如天津题:我说 90 后;北京题: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湖南题:踮起脚尖等。这几个题目,要求考生将自身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谈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思想行为、理想愿望等。 三是无确定主题。今年福建作文题 这也是一种 XXX和湖北作文题 站在 XXX 门口,采用半命题形 式,给考生提供了自由广阔的选择空间,考生需要将题目补充完整后才能确定主题。这样的题目开放度是相当大的,有利于考生发挥,且审题立意不会失误。 熊老师:我看 09 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有这么几个特点: 一是曾一统天下的话题作文一下子销声匿迹。在话题作文消失的同时,新材料作文呈现了上升之势,这不能不说是将来一定时期内,作文命题的一个发展趋势。 二是作文命题的方向继去年以后,出现了更多的将命题指向了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自身、关注国计民生,3 / 9 这是非常值得称道和关注的。从话题作文以来,一段时间的命题关 注的是对考生的道德拷问,以致迫使学生因无话可说而说空话、说大话。然后作文命题又转向哲理思辨,似乎进入了一个成熟的阶段,其实,这样命题也容易让思想还不成熟的学生去高谈阔论,故作姿态,作文大多是空对空。之后,不少地方命题又转向了风花雪月和诗情画意,以抢人眼球为目的。这两年,尤其是今年,作文命题转向现实,关注人生,关注自我以及激活考生的思想情感的作文占了很大比例,如重庆的 “ 我与故事 ” 、江苏的 “ 品味时尚 ” 、江西的 “ 兽首拍卖 ” 、辽宁的 “ 明星代言 ” 、山东的 “ 见证 ” 、四川的 “ 熟悉 ” 、天津的 “ 我说 90 后 ” 等,都让考生对现实 和人生进行思考。 王老师:因为我参加了今年四川省高考语文作文的阅卷,我主要谈谈四川的作文主题吧!今年的主题是 “ 熟悉 ”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比较容易写,大多数人都有话说。可以是熟悉的人、熟悉的事、熟悉的场景。和去年的 “ 坚强 ” 相比,个人觉得 “ 熟悉 ” 的词性更中性一些,不具备比较强的导向性。考生可以自由发挥,更真实地显现出个体差异和不同水平。 主持人:那其中有您觉得有会造成考生理解失误的作文主题吗? 郑老师:至于容易造成解读失误,这样的题目严格说起4 / 9 来没有,因为高考命题原则中有一点是命题人达成了共识的 ,即淡化审题,不在审题上为难考生。当然,相对来说,有些审题有难度,容易导致少数考生跑题,比如题意较为抽象的题目,如湖南题:踮起脚尖;浙江题:以歌词 “ 绿叶对根的情意 ” 为材料作文;上海题:郑板桥书法。这几个题目,如果就事论事,会显得理解呆板,视野狭窄,选材范围及其有限,写不出主题积极的好文章来,属于失误之列。 熊老师:有些省的作文题我觉得较让学生费解,如湖南的 “ 踮起脚尖 ” 富有很强的哲理性,这里需要理解 “ 脚尖 ”的含义,如果作文不能立好 “ 踮 ” 的意,就很难将作文写好。还有,安徽的 “ 弯道超越 ” 很让人费解。高中学生 绝大多数对赛车规则不懂,甚而很多学生根本就不关心赛车,虽然材料作了一些提示,但有的学生只知道体育课老师告诫的,在跑道上一般不要在弯道超越,因为如果从内道超越就会违规,从外道超越会延长自己的跑动的距离,是费力不讨好的事。如果将体育课老师讲的与材料对照起来,学生如何去下笔呢?很容易为了考试之需, “ 为赋新词强说愁 ” 了。 王老师:现在社会上对高考作文的态度相差很大,有人认为高考作文多样化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创新,也有人觉得这些题目不符合高中生的学习内容。就我而言,每一套高考试卷都是一件珍品,经过无数专家学者的辛勤 努力。尤其是作为高考作文命题,更是力求反映考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和真实5 / 9 水平。文无定法,除了命题中确定的要求外,考生可以展现自己的真实想法。只是在选拨性考试的有限时间里,考生一般不要天马行空,这样会容易对主题的把握不准,而导致跑题。 主持人:说完了主题,我们再聊聊评分标准,您在评卷过程中关于好文章、差文章的原则是什么呢? 郑老师:关于好文章、差文章的原则或者说标准,不是哪个阅卷老师能够决定的,也不是阅卷时才定的。中国历来衡量人才的标准是四个字 德才兼备,衡量一篇文章自然也要符合这个标准。也就是说,一 篇文章的好坏,首先要看它的思想性。有着积极健康的思想意义,表现考生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的文章是好文章的一个方面。相反,庸俗、低下、消极、不健康的立意的文章自然归入差文章之列。 当然,对于一篇文章的评判,除了思想性 (主题 )以外,还有其他方面的要求。考试大纲中对高考作文明确提出了两个等级 (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评分标准,所以,多年来,高考阅卷采用的是两个等级的评分标准。符合两个等级中“ 基础等级 ” 的各项要求,一般来说,能得到作文总分 80%左右的分数。在此基础上如果还突出表现出 “ 发展等级 ” 的某一项要求,可以打满分,或者对 “ 发展等级 ” 中的两项 (含 )以上有所体现,也可以打满分。 王老师:我非常同意郑老师的观点,关于好文章、差文6 / 9 章的标准,并不是我们阅卷老师按自己喜好而定的。我在评卷过程中,是严格按照参考答案和评分细则的要求来执行的。在正式阅卷之前,我们会座谈分析,统一标准,根据多种层次水平不同的考生作文作为样卷,加以研究探讨。一般来说,比较好的文章要求立意明确、感情真挚、行文流畅,有比较明显的创新等。而相对意义上的差文章一般来说都是中心不够明确,特征不明显,或套用了过多平时作文训练中的固定模 式。 熊老师:我觉得不能用好和差来简单回答。作文一共是60 分 (有的省市是 70 分 ),根据分数的差距来标示作文水平的高低, “ 好 ” 和 “ 差 ” 是相对而言, 58 分的作文比 50 分的作文要 “ 好 ” ,反过来就是 “ 差 ” 。更不能用某个 “ 原则 ” 来衡量什么是 “ 好 ” 和 “ 差 ” 了。只是说,各个省 (区市 )在阅卷场上都有一个大致的评分标准,这个评分标准的核心是国家考试命题中心的 “ 作文评分标准 ” 。其次,各个省市在这个标准的基础上,再细化一些具体要求。重庆这几年比较关注作文的真情实感,提倡关注生活,关注自身,反对作秀,反对矫情,并逐年对作秀和 矫情作文给予了一定的不认可。其目的就是借助高考这个指挥棒,对多年来形成的虚情假意和套作等不良文风进行有力地纠正。至于具体的评分细则,在此就不赘述了。 主持人:既然没有绝对的好、坏作文之分,那您对媒体7 / 9 上登出的满分作文和零分作文怎么看?为什么社会公众对这些作文如此关注? 王老师:一般来说,打满分的作文或是零分作文都是要求非常慎重的。如阅卷老师确认为应打满分或零分,必须提交小组讨论,再经专家组审核。今年我所在的阅卷小组还未出现过满分或者零分作文,也未看过网上所谓的满分和零分作文。人们对高考作文的关注, 表明在相当大一部分人心里,高考作文存在的必要性很大,而且也是能体现考生水平的一种方式。 熊老师:我现在对网上和一些 “ 高考作文 ” 之类的集子的作文持怀疑态度,因为这些文章主要是一些人利用公众对高考作文的关注而 “ 炮制 ” 出来的,也可以说就是所谓的“ 炒作 ” 。所以,我觉得关注这些作文,不是不可以,但别把这些作文看得那么神圣,不管真假,只要你觉得有可取之处,就作为一个借鉴就可以了。至于零分作文, “ 炒作 ” 的成分更大,就像王老师讲的,在阅卷场,很少出现零分作文。其次,作文是考查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只要成文,就可以给分; 即或是思想严重问题,也只能从内容上考虑不给分,而从语言这个角度,也会酌情考虑给分。 郑老师:与两位老师相比,我较关注网上发布的各式各样满分作文、零分作文,其中有些文章内容与形式兼美,闪耀着思想光辉又具有鲜明个性的文章,自然应该给满分。而8 / 9 在网上发布的那些高考零分作文,这些文章往往思想消极、悲观厌世、宣扬色情、崇尚暴力、反叛社会等等。但本人认为,有的文章虽然思想高度不足,但充分展示了考生的语言功夫、结构篇章的能力和丰厚的积累,是不是可以在相应的等级评分标准项目中给一定的分,值得探讨。 高考是牵动千家 万户的大事。大家关注高考作文,能促进高考作文命题和评卷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科学的方向发展,或者说,能推动高考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所以,我们可以比较乐观地看待现在公众对高考作文的关注。 主持人:高考作文如此之热,各位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那请您指点一下,怎样才能写出好的高考作文呢? 郑老师:那我谈谈平时针对高考作文如何进行有效训练的问题。 一、平时加强作文规范训练。高考作文重规范,不要求搞创作。之所以重视规范,一是便于学生操作,二是便于阅卷老师阅卷操作,体现公正公平。 二、主题一定要健康、积 极,不能颓废、消极。对主题的要求,与国家人才培养的目标有直接的关系。文章的内容或主题最好不要违背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的要求,因为,可以说,这些守则就是中学生的 “ 法律 ” ,踏入了 “ 法律 ” 的禁区,与其背道而驰的,往往也不可能打高分,至少不会在一类卷里面评分。 9 / 9 三、多关注现实生活。最近几年来的高考作文题,逐渐改变过去命题取材的偏向和不足,越来越注重从现实生活中取材,今年尤为突出,近十个省 (区市 )命题与现实生活挂钩。这对于学生直面现实生活将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现实生活形形色色,丰富多彩,对于学 生积累写作素材,培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