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6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本资料为 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专题 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 1 单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第 1 单元课时 1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 一、学习目标 1.了解 So2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 So2的主要化学性质。了解 So2对空气的污染,硫酸型酸雨形成的原因、危害和防治方法。 2.通过课后实地调查研究本地区雨水 pH,培养学生关心环境的情感和利用化学知识化害为利的科学思想。 3.通过认识酸雨的危害和防治原理,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形成与自然友好相 处,促进对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认识,感受科学使用化学物质的意义。培养学生辨证认识事物两面性的哲学观点。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还原性)。 三、设计思路 本课设计先播放酸雨录像,唤起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产生研究酸雨成因、治理的兴趣,通过两个实验探究,模拟酸雨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探究的氛围中学习 So2的重要性质,2 / 16 以达到防治酸雨的目的。最后学习 So2的漂白性以及关于漂白性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物质本没有好坏之分,关键在于如何恰当地应用。 四、 教学过程 投影 重庆酸雨录像( ppt2)(见资料)。 过渡 从录像中可以看出酸雨的危害十分严重,我国是个燃煤大国,由于煤中含有一定量的硫元素,燃烧时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被雨水吸收后就形成了酸雨。所以要了解酸雨的形成、治理,必需学习硫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我们先研究二氧化硫。 板书 一、二氧化硫的性质 实验探究 ( ppt3)(教材 88 页实验 1)用充有 80mLSo2的针筒吸入 10mL蒸馏水,用橡皮塞堵住针筒的前端,振荡,观察针筒内气体体积的变化,然后用 pH 试纸测定二氧化硫水溶液 的 pH。 (学生观察现象,讨论得出结论,教师板书) 1.易溶于水。(讲述其它物理性质: So2 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2.酸性氧化物: So2+H2oH2So3 书写化学方程式:( 1)往 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 So2 ( 2) So2与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 16 实验探究 2( ppt4)(教材 88 页实验 3,也可参考本课实验研究 2)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 5mL 二氧化硫水溶液,滴加氯化钡溶液,再滴加 %的过氧化氢溶液,振荡,放置片刻后滴加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加 Bacl2 溶液无明显现象,加 H2o2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盐酸沉淀不溶解。 (学生观察现象,讨论,得出结论,教师板书) H2So3+H2o2=H2So4+H2o H2So4+Bacl2=BaSo4+2Hcl (学生辨析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指出化合价的变化,氧化剂,还原剂) 结论: H2So3具有还原性,能被氧化剂(如 H2o2)氧化。 板书 3 +4价的硫元素有一定的还原性。 (在该实验基础上,基于 So2的易溶于水、有比较强的还原性,学生讨论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得出结论,教师小结) 板书 ( ppt5)二、二氧化硫的作用 1酸雨: pH小于的降水(包括雨、雪、霜、雾、雹、霰等) 形成过程 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 2So2+o22So3So3+H2o=H2So4 投影 ( ppt6 8)酸雨的危害。 课堂练习 1( ppt9)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某城市采集了酸雨样品,每隔一段时间用 pH 计测该雨水样品的 pH,所4 / 16 得数据如下: 测定时间 01小时 2 小时 3 小时 4 小时 雨水 为什么雨水的 pH 随时间而发生变化 ?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和你已有的知识经验判断二氧化硫是怎样影响雨水的 pH的 ? 答案: 1.雨水中的亚硫酸被空气中的 o2 氧化成硫酸,酸性增强。 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 2So2+o22So3So3+H2o=H2So4 (学生讨论酸雨的防治 ,得出结论,教师板书提示从源头防治) ( ppt10)防治方法 : 用新型的能源(氢能、太阳能、核能); 对含硫燃料进行脱硫处理; So2+cao=caSo3+H2o 对释放出 So2废气进行处理回收利用;等等 讲述 可见虽然酸雨可怕,只要我们掌握一定的知识,运用适当的方法,酸雨是能够防治的。 过渡 二氧 化硫的作用是否就一无是处了呢? 实验探究 3( ppt11)(教材 88 页实验 2,也可参考本课实验研究 3)向一支试管中加入 5mL 二氧化硫水溶液,滴加品红溶液,振荡,然后加热试管,观察加热前后溶液颜色的变化。 5 / 16 (学生观察现象,讨论得出结论,教师板书) 2.漂白性,有漂白作用。 讲述 So2 能漂白某些有色物质(如品红),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时,这些无色物质又会分解,恢复原来的颜色。 (学生讨论 So2漂白性的应用:漂白草帽、报纸等) 讨论 ( ppt12)试比较 So2与 Hclo 的漂白作用有何区别 ? HcloSo2 原理 实质 效果 范围 讲述 有些不法分子用二氧化硫漂白食物,使其二氧化硫含量超标,危害消费者健康,由此,可见同样一种物质使用不同就有可能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当然,二氧化硫还有其他作用,比如可以作防腐剂等,下节课我们还要学习二氧化硫的另外一种重要用途。 ( ppt13 14) 课堂练习 2.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少用煤做燃料; 把工厂的烟囱造高; 燃料脱硫; 在已经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 开发新能源。 A.B. 6 / 16 c. D. 3.列举至少两种可以用来鉴别 So2 和 co2的方法。 4湿润的氯气和二氧化硫皆可做漂白剂,若用两者 (1:1)一起漂白一种物质时,漂白效果会() A.增强 B.不变 c.减弱 D.难确定 答案:( 1)闻气味;( 2)分别通入品红溶液中;( 3)分别通入 kmno4溶液中等。 4 c 第 1 单元课时 2 硫酸的制备和性质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接触法制硫酸的反应原理; 2了解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掌握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3通过比较浓硫酸与稀硫酸性质差异学会比较的科学方法。 二、教学重 点及难点 工业制硫酸的反应原理;浓硫酸的特性。 三、设计思路 本课设计延续上节课酸雨的成因,在复习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思考如何制取硫酸,引出 So2的另一重要用途 制取工业硫酸。为了更好的利用硫酸,需要先研究硫酸的性质,在与稀硫酸的比较中,通过三个实验重点学习浓硫酸的特性。 四、教学过程 引入 ( ppt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酸雨的成因,现在大家写7 / 16 出酸雨形成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学生书写方程式) 过渡 So2在空气和雨水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变化可以生成硫酸,而硫酸是当今 世界最重要的化工产品之一,那么工业上硫酸是怎么制备的呢? 设问 请同学们思考如何从硫磺制取硫酸?(提示从化合价思考) 投影 SH2So4 SSo2So3H2So4 提问 So2So3 需要什么条件?(提示联系酸雨的形成) 交流与讨论 学生阅读,完成教材 90页交流与讨论。 投影讲解 硫酸工业制备动画并简单讲解流程。 小结板书 ( ppt3)一、硫酸的工业制法 接触法制硫酸 1二氧化硫的制取和净化(沸腾炉) S+o2 So2 4FeS2+11o2=2Fe2o3+8So2 2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接触室) 2So2+o22So3 3三氧化硫的吸收和硫酸的生成(吸收塔) So3+H2o=H2So4 讲述 通常用 %浓硫酸吸收 So3,工业生产得到的硫酸一般都是质量分数大于 92%的浓硫酸,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常根据需要,把浓硫酸稀释成不同浓度的稀硫酸。为了更好地利8 / 16 用硫酸,我们需要先研究硫酸的性质。 (学生回忆初中学习过的硫酸的性质和应用,教师投影化学方程式,小结) ( ppt4)稀硫酸的性质: 1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与碱反应: H2So4+2NaoH=Na2So4+H2o 3与金属反应: H2So4+Zn=ZnSo4+H2 4与金属氧化物: H2So4+cuo=cuSo4+H2o 5与某些盐反应: H2So4+Bacl2=BaSo4+2Hcl 板书 ( ppt4)二、稀硫酸:二元强酸,具有酸的通性。 过渡 在水溶液中,硫酸完全电离成 H+和 So42-,而浓硫酸中存在的主要是硫酸分子,那么浓硫酸都有那些不同的性质呢? 实验探究 ( ppt4)(教材 91页实验 1)向表面皿中加入少量胆矾 ,再加入约 3mL浓硫酸,搅拌,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观察现象,讨论得出结论,教师板书) 板书 ( ppt5)三、浓硫酸的特性 1吸水性 提问 你还能列出几个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的事实吗? (实验室常用浓硫酸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久置的浓硫酸质量会增加等。) 实验探究 2(教材 91页实验 2)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并把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解释。9 / 16 (该实验可参考本课实验研究,也可以播放视频( ppt6) 现象结论及解释 颜色白 -棕 -黑蔗糖脱水炭化 体积膨胀,呈疏松海绵状有气体生成 试管壁发热浓硫酸吸水放热 品红溶液 褪色生成 So2 c+2H2So4(浓) =co2+2So2+2H2o 板书 2脱水性 讲解 脱水性:按水的组成比脱去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形成水分子,该实验也体现了浓硫酸的氧化性(提示从化合价的变化分析)。 实验探究 3( ppt7)铜片加浓硫酸加热,观察实验现象;冷却将试管中物质慢慢倒入水中,观察现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也可以播放视频( ppt8) 现象:常温下 ,无明显现象;加热后 ,铜片溶解,有气泡生成,品红溶液褪色,反应后生成物水溶液呈蓝色。 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学生讨论浓硫酸性质,指出浓硫酸在该反应中作氧化剂,可提示从化合价的变化分析,并与稀硫酸做比较) 提问 NaoH溶液的作用是什么? 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环境。 板书 ( ppt9) 3强氧化性 10 / 16 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c+2H2So4(浓) =co2+2So2+2H2o 讲解 有浓硫酸参与的反应,大多数是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浓硫酸作氧化剂。 A.加热,浓 H2So4 能氧化大多数金属 (除 Au、 Pt),一般不产生 H2; B.常温,浓 H2So4使 Fe、 Al钝化; c.浓 H2So4与金属反应,表现酸性和氧化性 讨论 ( ppt10)归纳浓硫酸与稀硫酸的性质差异:在 2 支试管中分别盛有相同体积的浓硫酸和稀硫酸,试设计简单的方法区别它们。 (学生讨论、归纳浓硫酸与稀硫酸的性质差异) 板书 ( ppt11)三、硫酸的用途 (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知识归纳硫酸的用途,教师提示,投影小结) 讲述 用硫酸可以制得硫酸盐,得到进一步的应用,请大家阅读教材 93页资料卡,了解几种重要的硫酸盐。 (学生阅读教材 93 页资料卡,教师小结硫酸的用途,播放视频 :硫酸盐的用途) 课堂练习 ( ppt12 13) 1.问题解决:一铁罐车运载浓硫酸发生事故。 11 / 16 思考:( 1)铁可与硫酸反应,为何可将浓硫酸密闭在铁罐中?在此铁罐出口处腐蚀严重,这说明了浓硫酸具有什么性质? ( 2)清洗此铁罐时一定要远离火源,为什么呢? ( 3)道路被破坏,树木被烧死的原因是什么呢? ( 4)如何处理被泄露的硫酸呢? 参考答案: 1( 1)冷的浓硫酸能使铁钝化,所以可将浓硫酸密闭在铁罐中。铁罐出口处腐蚀严重,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 2)稀硫酸与铁反应生成 氢气,有火源可能引起爆炸。 ( 3)浓硫酸的强腐蚀性。 ( 4)洒石灰。 第 1 单元课时 3 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一、学习目标 1.从硫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角度理解不同含硫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初步了解影响它们转化的因素。 2.通过抓住硫元素化合价相同或不同物质间的转化,整理归纳含硫物质的化学性质,培养依据物质的内在联系整理归纳化学知识的能力。 3.通过对含硫物质的分析 -综合 -再分析 -再综合的循环过程,学会逻辑分析与综合的科学方法。 12 / 16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含硫物质的相互转化,构建知识网络图。 三 、设计思路 本课试图由 “ 认识含硫物质 转化规律 构建知识网络 ” ,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从元素观的角度认识和把握硫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教学内容以 “ 硫元素的存在形式 ” 为开始,通过 “ 交流与讨论 1” 根据硫的不同价态列举含硫物质,在此基础上,引出 “ 交流与讨论 ” 学习常见的含硫物质转化的化学方程式,讨论其中的转化规律,重点强调 “ 不同价态的含硫物质间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来转化,相同价态的含硫物质间通过非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来转化 ” ,接着提出“ 如何实现从硫单质制备硫酸钠 ” 的问题,对转化规律进行实际运用后,进一步利用教材 的 “ 整理与归纳 1” 完善知识网络图的构建。 四、教学过程 引入 ( ppt2)我们已经学习了 So2和 H2So4这两种重要的含硫化合物,你还知道在自然界中哪些物质中存在硫元素吗?在这些物质中硫元素以什么形式存在? 回答 火山喷口附近、含硫矿物、石膏 (caSo42H2o)、芒硝 (Na2So410H2o)等。( ppt3) 板书 一、硫元素的存在形式 视频 ( ppt4)硫元素的存在形式 13 / 16 板书 存在形式游离态 化合态 提问 硫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有哪些?列举一些含硫元素 的物质,并按硫元素的化合价进行分类。 (学生完成教材 93页交流与讨论 1) 小结 主要化合价有: -2、 0、 +4、 +6( ppt5) SSSS H2S Na2S HgS 设问 人类对硫元素的利用,从本质上看,就是实现硫与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如何实现它们之间的转化呢? 板书 二、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ppt6) (学生完成教材 94 页交流与讨论 2,教师给予适当讲解、指导) 小结 ( 1) S+Hg=HgS 硫化汞没有毒性,可以用硫处理散落在地上的汞,这样就可以防止汞中毒了。 ( 2)工业上或实验室用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硫。 Na2So3+H2So4=Na2So4+So2+H2o ( 3)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的亚硫酸钠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14 / 16 成硫酸钠,写出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2Na2So3+o2 2Na2So4, Na2So3应密封保存。 ( 4)实验室常用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尾气,生成亚硫酸钠。 2NaoH+So2=Na2So3+H2o 讨论 ( ppt7)请同学们判断以上四个反应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哪些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提问 如果从化合价的角度来考虑, 物质什么时候具有氧化性,什么时候具有还原性?(以硫元素为例) 回答 元素处在最高价 ( 6)只有氧化性,处在最低价 ( 2)只具有还原性;中间价 (0、 4)既态既具有氧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明矾石环保标准提升及绿色生产工艺研究报告
- 渤海理工职业学院《生物显微技术》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创新与乡村振兴战略》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韶关学院《酒店客户管理》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标准)超市付款协议书
- 西南林业大学《设计与科技表达》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贵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园林生态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高级管家服务原理与实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药品不良反应及报告填写
- 血气分析与解读
- 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输电运维班)
- 气管及支气管内插管
- Unit 14 I remember meeting all of you in Grade 7(大单元教材分析)教学课件 人教新目标九年级英语全册
- 2025年高处吊篮安装拆卸工(建筑特殊工种)证考试题库
- 2025年新云南会计灵活用工协议书
- 2024年扬州市辅警真题
- 超声医学心包填塞诊断与应用
- 2025内蒙古森工集团招聘工勤技能人员310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析集合
- 登销记以及运统46系统运用21课件
- GHTF—质量管理体系--过程验证指南中文版
- 数学用表A4(锐角三角函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