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苏教版_第1页
四年级上册《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苏教版_第2页
四年级上册《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苏教版_第3页
四年级上册《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苏教版_第4页
四年级上册《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苏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四年级上册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苏教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深刻理解李时珍所宿古寺环境之破败、察访药材过程之艰辛,体会李时珍为了修订本草而不怕吃苦、为民造福、严谨认真、不怕冒险的伟大精神,激发学生产生对由衷地李时珍的敬佩之情。 3.学习课文通过运用不同的描写方法表现人物品质的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激情导课: 导入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李时珍夜宿古寺。 明确目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李时珍夜宿古寺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了三件事,记事的文章,往往都是通过记事来表现人物品质的。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学习夜宿古寺的这三件事,体会李时珍的品质。 效果预期:相信每位同学都是最棒的,都能学有所获。 民主导学: 出示任务:学习李时珍夜宿古寺做的三件事,感受李时珍夜宿古寺时所吃的苦,体会人物的品质。过渡:进入第一个画2 / 7 面 出示任务( 1):学习画面一:住破庙。体会李时珍的品质。 自由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这是一座怎样的古寺?你是通过哪些词句感受到的?试着用下列句式说下来。 这是一座的古寺。我是从这些词(句)感受到的。我 从个词(句)想象(理解、体会、感受)到。 展示交流: 预设:这是一座破败的古寺。我是从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这些词(句)感受到的。我还从厚厚的蜘蛛网个词(句)想象(理解)到很久没有人住了。(到处是灰尘 很脏;长满了青苔 阴暗潮湿;厚厚的蜘蛛网 很久没有人住了;断垣残壁 年代久远,墙壁破损了,很危险 ) 师(小结说话方式):我们在语文课交流时,不仅要说出答案,更要紧扣文中重点词句说出自己的理解、感受、体会,这样才会让别人不仅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 师 (小结本段内容):本段是对古寺的环境描写(板书),通过一系列的形容词,给我们呈现了一座破败到几乎不能住人的古寺,就这样的古寺,李时珍说我们就在这里住一夜吧,可以体会到人物 不怕吃苦的品质(板书)。这就是环境描写对人物品质的衬托作用。 过渡:接下来,我们进入画面二的学习,你又能体会到李时3 / 7 珍怎样的品质呢? 出示任务( 2):学习画面二:啃干粮,谈苦,继续体会李时珍的品质。 默读 5-7 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出描写李时珍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标注下自己的理解、感受和体会。学生自主学习。展示交流:(预设) 生: 我找到的描写人物动作的句子 “ 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 ” 一个啃字我体会到干粮很硬,放了很长时间,很不好吃,这说明师徒二人吃的也很苦。关于这点谁有不同看法。生:我找到的描写李时珍神态的词是 “ 笑 ” ,说明他是一个以苦为乐的人。 师:大家很会抓关键的字词,那么,在师徒的对话中,你又抓住了哪些字词呢? 生: “ 先生是快 50 岁的人了,都挺得住,我 20 多岁的人还能叫苦吗? ” 一个 “ 挺 ” 字可以看出李时珍很苦。师:挺字是什么意思?支撑 想想,是怎样的苦需要李时珍 “ 挺 ” ? 住的苦、吃的苦、奔波的苦、察访的苦等等。 一个挺字,上面压着的是许多的苦,如果给这些苦再加一个时间,是多长?(一夜、好几个月、长年累月、 27 年)如此多的苦,如此长的时间,加负在一个近 50 岁的人身上,靠什么才能挺下来。(坚强的意志、坚持不懈的恒心) 4 / 7 吃如此巨大的苦,李时珍是如何看待的呢? 齐读: “ 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 对于万民得福,你怎么看?使亿万老百姓受到益处。我们来看一段资料: 本草纲目十七世纪末即传播,先后有日、朝、法、德、英、俄等多种文字的译本 ,对世界自然科学也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其有关资料曾被达尔文所引。用它是几千年来祖国药物学的总结。这本药典,不论从它严密的科学分类,或是从它包含药物的数目之多和流畅生动的文笔来看,都远远超过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被誉为 “ 东方药物巨典 ” ,对人类近代科学以及医学方面影响最大。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师:读完这段资料,你会发现,本草纲目自它问世至今乃至以后,全世界人都受到它的益处,可以说造福了全人类。这又是 怎样的品质? “ 辛苦一个人,造福全人类 ” 的崇高品质。 师(小结本段):画面二,主要是李时珍与弟子的对语言描写,如何品味人物语言,同学们通过勾画,准确地抓住 “ 啃、笑、挺、值 ” 这些重点词句,来理解体会,让我们看到一个5 / 7 甘于吃苦、却造福亿万人的伟大的李时珍形象。 过渡:第一个画面的学习大家说得很棒,第二个画面大家勾画准确,体会也很深刻,第三个画面的学习大家会做得更好。出示任务( 3):学习画面三:记寻访所得,亲尝草药。继续体会李时珍的品质。 小组合作学习 8-13 自然段,体会李时珍的品质。 1.自主默读课文 8-13 自然段,标注自己的理解、感受和体会。 2.小组交流,达 成共识。自主学习:展示交流:(预设) 生: “ 忍冬花初开时银白色,两三天后变成金黄色,所以又叫金银花,可以解暑消热。 ” “ 胭脂草捣烂了,可以治虫咬伤。 ” “ 刀豆子烧成渣子吃下去,能治呃逆。 ” 从李时珍记录的内容来看,他记得非常详细,不同的草药,形态不同,用法不同,主治也不一样,这都需要费很大精力来仔细记录,对于一个近 50 岁的人来说,是一件很辛苦的事。生: “ 鸡肠草 庞宪,你把药包拿来。 ” 李时珍拿过药包,从里面翻出两种草。它们的叶子十分相似,但是药性不同。怎样区别它们呢?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 嘴里嚼嚼,若有所悟。他接着往下写: “ 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 ” 我勾画住一系列动词:端详、扯下一点、嚼 端详是仔细地看;扯下一点说明扯的很少,这两个动词连在6 / 7 一起,可以看出李时珍在尝之前是非常小心的,他不清楚这两种草药的药性,但他知道这样做是很危险的。他明知危险,却依然嚼,可以看出他为科学不惜冒险,这就是一种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生: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 山风呼啸,李时珍写本草的环境很恶劣;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说明时间已经很晚了。通过寺外环境描 写,让人不由地想到寺内的李时珍,他还在孜孜不倦地写着,记录着一味又一味草药。 生:(小结)通过第三个画面的学习,我们又体会到李时珍严谨、认真、为科学不惜冒险的品质。师:补充资料 本草纲目是由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 1518 1593年)为修改古代医书中的错误而编,他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 29年编成, 30 余年心血的结晶。共有 52 卷,载有药物 1892 种,其中载有新药 374种,收集药方 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 1160幅精美的插图,约 190 万字。 由此可见: 本草纲目是李时珍用()写成的。总结全文: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李时珍夜宿古寺的三件事,三件事,作者运用不同的描写方法,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不怕吃苦、为民造福、严谨认真的可亲可获的李时珍。大家在今后的写作中也运用这样的写法,通过记事来表现人物品质。 7 / 7 检测导结: 片断练习:选择一种情境补充完整,试着运用描写方法,体现人物的品质。 教学反思:本文的教学,我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李时珍修订本草时,历经的千难万险,以及他们面对艰辛时所表现的态度。主要采取找重点句,抓关键词,感情朗读等方法来引导感悟。我引 导学生精读课文中的三处内容: 1、古寺的破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