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1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莲山课 件 k 17.长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学会生字新词,对照插图,理解 “ 崇山峻岭 ” , “ 蜿蜒盘旋 ” , “ 陡峭 ” , “ 凝结 ” 等字。 教学难点,重点 1指导看图。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根据事物的特点选取不同观察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2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的情感。 课前准备 1录音机。 2长城远景和近景的彩色幻灯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 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了解图意。 1、介绍长城。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公元前 770 公元前 476)时期,2 / 21 那时各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都在自己的境内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防御北方匈奴贵族的入侵,将各个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将其延长,号称万里长城。以后各个朝代,都对长城进行了修建。因此可以说长城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兵器还不发达的情况下,为拉抵御外族入侵而建筑的军事建筑。 2、观察彩图。(打出幻灯片) ( 1)这两幅图的观察点有什麽不同?(上面一幅是远景,下面一幅是近景。) ( 2)长城修筑在什麽地方?(崇山峻岭之间) ( 3)从画面上可以看出长城有什麽特点?(长和高大) ( 4)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远、近两个观察点?(不从远处观察,就看不出他的 “ 长 ” 这个雄伟的全貌;不从近处观察,就看不出它高大坚固的构造特点。只有从不同的观察点介绍长城,才能更显出其气魄雄伟的特点)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意。 1自学生字新词。 2想一想,课文各节分别讲拉什麽内容 三图文结合,说一说。 1、说说生字新词。 崇 (chong)山峻 (jun)岭拍摄( she)嘉 (jia)峪 (yu)关扶 (fu)智慧 (hui)气魄 (po) 3 / 21 2、理解字词。 ( 1)教师讲解 山海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是长城的起点,有 “ 天下第一关 ” 之称。 嘉峪关:明初的建筑物,再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嘉峪山东南边脚下,是长城的终点。 八达岭:军都山的一个山峰,在北京市的西北,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全国中点文物保护单位 ( 2)看图理解 崇山峻岭:指高而险峻的山岭。 蜿蜒盘旋:指弯弯曲曲的延伸。 条石:长方形的石块。 方砖:正方形的砖块。 垛口:指墙外侧向上突出的部分,是一种掩蔽物。 了望口:指用来了望的口子。了望:从高处监 视敌人。 射口:射击用的口子。 城台:城墙上一整块平坦的方形建筑,是屯兵的堡垒。 互相呼应:本课指打仗时之间可以进行联系,互相支援。 3、说说课文各节的内容。(第一节讲长城的长;第二节讲长城的高大坚固;第三节讲长城是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第四节讲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奇迹。) 4、说说怎样给各节编一小标题。 4 / 21 (启发学生以课文内容为线索定出小标题:( 1)一条 “ 龙 ”( 2) “ 高大坚固 ”; ()结晶;( 4)奇迹。或启发学生以课文结构为线索列出小标题:总貌;构造;联想;地位) 第二课时 一、图文对照 ,逐段学习。 1、观察远景图。(打出幻灯。) ( 1)远景怎样?(像一条龙) ( 2)课文怎样写长城的(位置、宇航员所拍照片) ( 3)蜿蜒盘旋和长龙有什麽内在联系(前者为静,后者为动,以动喻静) ( 4)长字突出怎样的特点 2、看近景图学第二节 ( 1)读后思考。 课文中的哪句话表现拉作者的观察点(来到长城脚下) ( 2)这一节有几句话?介绍长城的那些建筑?(六分别写作者来到长城脚下;长城的高大坚固;城墙顶上;外侧的垛子;城台) ( 3)图文对照,指出图上垛子、射口、了望口、和城台的样子,理解课文的 表达方法 ( 4)小节这一节近看长城,先整体后部分,构造科学,利于防守。 3、综合两图第三节。 5 / 21 ( 1)人民为什麽会想起古代修长城的劳动人民?(围绕站、踏、扶、自然) ( 2)从那里可以看出修筑长城的艰难?(条石多重) ( 3)为什麽说长城是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 4)想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发挥自己的智慧完成的。 4、研读第四段。 ( 1)长城为什麽在世界上是一个奇迹(从长城的长和大想象到建筑的困难,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所以说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 2)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喜爱、赞美) 二、总结全文。 1画出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一句话。 2总结谈话:长城建筑规模宏伟,气魄雄伟壮观,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它高大坚固,建筑结构巧妙合理。它建筑在崇山峻岭,施工环境艰难;它动用的材料重大、数量多;他建筑于两千多年前的秦代。学习长城这一课,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一种爱国主义的情感在我们胸中回荡。 板书设计: 远看像条巨龙 长城气魄雄近看高大坚固伟大的奇迹 (气魄雄伟)联想劳动人民的智慧 18.颐和园教学设计 6 / 2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 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新课标第一网 2按照课文所记叙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分段 3学会本课的 7 个生字。理解词句,会用 “ 耸立 ” 和 “ 隐隐约约 ”2 个词语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2、 4 自然段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按照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 2学难点借助课文,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时间 3 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导语:在我国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个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就是颐和园,(教师板书课题)那里有著名的长廊、佛香阁、昆明湖、十七孔桥 等人文景观。今天就让我们寻着作者的足迹,一同来饱览颐和园的美景。 二、出示幻灯片,认识颐和园的几个著名景观,从直观入手,对颐和园的美景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有条件的可以给学生播放有关颐和园的风景教学录相片。或出示一组有关颐和7 / 21 园名胜风光图片。) 三、学生轻声读课文,用笔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划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四、学习生字和要求写的字。 1学习生字: 识字教学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记清字形、了解字义。会给生字组词。 ( 1)利用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 2)用多种方法记忆字形。 用拆合法记 “ 殿 、眺、阁、耸 ” 的字形。例如 “ 殿 ” 字。我们把它拆成三个部分,左上角是尸体的 “ 尸 ” ;左下角是个 “ 共 ” 字;右边是没有的 “ 没 ” 的右半边 “ 殳 ” ;再把这三个部分正确地组合在一起就是 “ 殿 ” 字。 利用形声字构字规律记忆 “ 阁、雕 ” 的字形。 “ 阁 ” 属于外形内声类, “ 门 ” 形旁表意; “ 各 ” 声旁表音。 讲解:声旁和形旁的作用是有局限性的。有的形旁能大致表示出属于哪一类的;有的就不能明确地表示出来。有的声旁能表音,有的就不能准确地表示读音。如: “ 堤 ” 字就不能念成( shi)。因此,学生在遇到形声字时不要 “ 念半边 ” ,要正确运用形声字的 构字规律识字。 用比较法(根据生字字形上的特点,找出一些与生字字形相近的字,形近字之间区别对比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8 / 21 点,从而记住生字的字形)记忆 “ 栽、雕、赏 ” 的字形。栽 裁 载;赏 党 堂;雕 准 谁 淮。 ( 3)借助字典理解字义、词义;查字典也可以帮助学生识字。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查字典使用工具书的这种能力。学生具备了这种能力将终生受益。 2解释下列词语: 神清气爽:形容人头脑清醒,精神爽快。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姿态不一:样子各不相同。 琉璃瓦:内层有 较好的黏土,表面用琉璃烧制成的瓦。形状像半边粗竹筒,外部多是绿色或金黄色,鲜艳、发光,多用来铺宫殿或庙宇的屋顶。 横槛:本课指横嵌的长方形栏板。 宫殿:帝王居住的高大华丽的房屋。 远眺:往远处看。 画舫:装饰华美、专供游人乘坐的船。 葱郁:青翠茂密。 (五)用不同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六)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给课文分段。 第二课时 一、齐读课文,讲读第 1、 6 自然段。 1齐读课文。 9 / 21 2提问: ( 1)颐和园给作者留下了什么深刻印象?(课文开头就点明了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颐和园景 色优美;颐和园很大,占地范围广。) ( 2)作者有什么希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作者希望我们有机会去北京能亲自到颐和园去细细游赏。因为颐和园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所以作者希望我们有机会去北京能够到颐和园去游览那里的美景。) 二、明确作者的游览顺序。 长廊 万寿山 昆明湖及十七孔桥。 三、讲读,学习课文第二段。 1指名朗读,思考讨论,教师归纳明确: ( 1)作者是怎样来到长廊的? ( 2)长廊的特点是什么? ( 3)作者是怎样把长廊这处景观写具体的? 2按照提示给第二段分层。 从 整体上和外部介绍长廊;从内部介绍长廊;讲长廊两旁风景宜人。 分层的结果: 第一层是第 1 2 句;第二层是第 3 句;第三层是第 4 5 句。 3逐层学习:(重点学习第二层) ( 1)学习第一层:从整体和外部介绍长廊。长廊的外部:10 / 21 绿的柱子,红漆的栏杆。 ( 2)学习第二层:长廊内部: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且内容各不相同。读句子;提问:画的内容包括 “ 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画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体现了我国古代文化园林艺术的灿烂和劳动人民能工巧匠的智慧。 ( 3)学习第三层:长廊两旁:风景宜人。 “ 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 ” 这句说明了什么?(说明长廊两旁的花木品种多、数量多; “ 开 ” 和 “ 谢 ”是一对反义词,形象地说明了长廊两旁鲜花常开的景色特点。) “ 使人神清气爽 ” 的: “ 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这句话间接地说明了长廊是昆明湖边的一处美景。长廊在昆明湖的右边。 一进颐和园的大门,长廊就把它那富有特点的美,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怎样朗读这段才能把长廊的美读出来呢? 注意:学生读的形式要丰富一些;不要让学生产生枯燥乏味感。俗话说 “ 熟读成诵 ” ,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此段。 四、讲读,学习第三段 指名两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第 3 4 两个自然段。思考、回11 / 21 答问题。 1作者游完长廊,站在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都看到了哪些景观?它们各是怎样的? 佛香阁:八角形宝塔,建在半山腰,三层顶上所铺的黄色琉璃瓦闪闪发光。 排云殿:一排排、金碧辉煌。 教师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读书。让学生从书中去寻找答案,组织好语言,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多读、多说,以便形成能力。 2作者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不同的三个方向望,分 别看到了什么?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试背第 4 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齐读全文。昨天我们领略了颐和园里长廊、万寿山佛香阁的美景,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昆明湖和十七孔桥的美景。 二、学习课文第四段。 1指名朗读第四段。思考,回答问题: ( 1)作者从万寿山下来,在昆明湖畔都看到了哪些景物?(长长的堤岸;几座样式不同的石桥;倒垂的杨柳;湖心小岛,十七孔桥。) ( 2)十七孔桥是怎样的?(十七孔桥有十七个桥洞,桥栏12 / 21 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并且这么多狮子姿态不一,各不相同。) ( 3)石柱上雕刻着众多的狮子且姿态不一,这说明了什么?(狮子 “ 姿态不一 ” 的特点,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2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 1)教师范读。教师在范读时,要通过表情语气的变化,感情的处理来加以体现。 ( 2)学生模仿练习。 ( 3)指名朗读、齐读。 三、默读课文,体会游记这类文章的写作方法。 1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游览顺序、观察顺序、方位变化顺序、季节变化顺序。) 2运用好过渡句,交待清游览顺序。 3抓住景物特点分层次写具体。 4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来写。 四、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五、检查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2 4 自然段。 19.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 8 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 8 个字只要认识不13 / 21 要求会写。认识一个多音字 “ 乘 ” 。能够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 “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 在文中的作用。 4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课时安排 1 课时 一、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篇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学生自认生字,相互交流。从读音上看:瞰、弩、颔、髻、铠五个字的音容易发错。同学们要看准拼音,多读几遍,尤其是 “n” 的鼻音要读好。多音字 “ 乘 ” 的不同读法,可以借助字典看看在什么情况下该读哪种音。 二、学生根据自读提示,再次阅读课文 (一)阅读提示。 1秦兵马俑是什么样的呢?有什么特点呢?作者又是怎么介绍兵马俑的呢?同学们,读一读课文就能明白的。 2文章分为几个部分来讲兵马俑的?每个部分讲的什么?各个部分是用哪句话连接起来的?新课标第一网 3文章着重对哪个部分进行了描 写?重点读一读。 (二)学生回答,讨论。 三、精读选段 14 / 21 1第二自然段 具体描绘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从哪些语句说明兵马俑的确“ 规模宏大 ” 的呢? 数据中体会规模宏大。你可以勾画出有关数据读一读,体会它面积之大、数量之多。 单举开掘的一号坑里兵马俑的数量进一步说明规模宏大。 兵马俑的阵容巨大和气势恢弘、制作工艺精湛,体会到规模宏大。 2文章又是怎样介绍 “ 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 的呢? 学生勾画书中具体描写的样子及神态的词语,体会到个性特点 将军佣身材魁梧头戴军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 挺胸,站在前列神态自若久经沙场肩负重任沉毅多谋武士俑体格健壮穿着装扮 目光炯炯 威武凝重刚烈豪爽 骑兵佣上身着短甲 左手持弓箭 勇猛善战坚毅顽强 车兵佣分为驭手和军士 分工明确各司其责 弓弩手张弓搭箭神情专注 随时准备冲锋陷阵 马佣形体健壮肌肉丰满 跃跃欲试神气活现斗志昂扬 3第三至第十自然段,会真正体会到: “ 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 从而,由衷地热爱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赞美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深切感受到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15 / 21 4第 11 自然段 横线的句 子是这部分的中心句。它既对上文作了小结,又对下文的学习作了提引。 “ 极为 ” 放在 “ 精美 ” 的前面,更加突出了兵马俑的举世无双,绝无仅有的地位。 “ 端详 ” 就是仔细地看、细致地打量。这些兵马俑乍一看,似乎一样,但只有精心端详时,才会发现它的细微差异。 加底纹的部分,具体介绍了兵马俑的不同神态。作者运用打比方、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加以细描,仿佛让我们看到,那一个个神武的勇士威武不屈的拼死沙场的高大形象;仿佛让我们倾听到,那一个个威猛将士思乡念亲的凄婉心声;仿佛让我们感受到,那一个个兵马俑背后的血泪与辛酸 正是作者的独巨匠心选择了恰当的观察视角,运用这样的表达方式,让我们读出中华民族的伟大,悟出中国人民智慧的伟大。 “” 省去了什么呢?作者留给我们的是思考,是回味,是创造 当你与作者一道思绪驰骋,神游兵马俑,就会用想象的翅膀触摸到兵马俑的神韵,品尝创造的快乐。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 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1生自读这段文字,谈一谈读了这段文字后的感受。 2师出示长城被破坏的图片,进一步激发学生要保护长城16 / 21 的爱心。 3得出课题:不仅要保护长城,而且要保护其他的文物。 二、具体谈谈保护长城 1分小组商议保护长城的建议。 2全班交流。 3分析总结出一系列保护长城的措施。 三、拓展 1认识世界遗产标志,以及什么是世界遗产。 2交流了解,中国有多少世界遗产! 3我们为什么要申报这些风景名胜等为世界遗产?这些世界遗产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中国世界遗产的现今状况如何? 4怎样来保护世界遗产? 5形成书面建议或倡议书。 习作 2 课时 写导游词 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 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我们来写写介绍世 界遗产的导游词。先确定自己要介绍哪一处世界遗产,然后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向大家介绍。可以将景点风光也可以将与景点有关的故事、传说,还要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写好17 / 21 以后,可以根据所写的导游词,模拟导游进行讲解。 教学目标 1继续体会世界遗产的魅力,感受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2学习写导游词。 审题 本次习作是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语言和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实用的语言。写导游词要根据游人的需要确定重点,选取最有特色或最有价值的内容向大家介绍,不一定要面面俱到;还应根据口语交际讨论的成果,游 览的注意事项,向旅游者提出 “ 当文明游客 ” 的机会。怎样写导游词呢? 1首先确定自己要介绍哪一处 “ 世界遗产 ” 。 2这一处世界遗产最有特色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样的著名风光、著名景点?这个景点有什么美丽的、动人的传说? 3写的过程中不要走别人的老路,争取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 佳作借鉴: 秦皇岛海神庙导游词 各位朋友: 现在,我们来到了海神庙。有道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自古以来,秦皇岛、山海关沿海一带的航海业、捕捞业就非常18 / 21 发达。明洪武十四年,公元 1381 年,明朝开国元勋徐达奉命主持修建长城。为了 调运各种军需民用物资,在山海关石河口修建了码头。船夫渔民出海作业,总是冒着很大的危险,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只好把生命托付给神灵。为了乞求神灵的保护,乞求海上风平浪静,平安无事,就在老龙头的西侧修建了海神庙、北海神庙、妈祖庙、龙王庙等四座庙宇。 1900 年八国联军从老龙头登陆,四座庙宇被毁掉了。现在的海神庙是 1988 年重新修建的,它综合了原有四座庙宇的特点,重新构思设计,延伸入海 124 米,是旅游观光、临风休憩的好去处。 这里是牌楼,南北两面各有两个大字:安澜、伏波, 让大海安静,海不扬波,点明了整个 海神庙的主题。 往前走就是山门。海神庙和一般佛教庙宇的山门不同,它里面供奉的不是四大天王,而是 “ 天佑 ” 、 “ 天应 ” 两位大海中的神将。 “ 天佑 ” 的意思就是老天保佑, “ 天应 ” 就是指叫地地灵,叫天天应。传说这二位原来都是大海中的怪物,浑身的力气没处使,就专门兴风作浪,玩恶作剧。后来他们被天后娘娘 就是我们常说的妈祖收伏了,成了妈祖的得力助手。 现在我们来到了海神庙正殿前面的庭院。左右两侧有两个吉祥物。右边的叫做 “ 乘黄 ” ,也叫 “ 飞黄 ” 。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集山海经说:白民之国有乘黄。长的样子像狐狸,19 / 21 背上有角。要 是骑到它的身上,就能活到两千岁。唐朝大文学家韩愈写过这样的诗句: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后来,人们就用飞黄腾达来比喻一个人的官职地位上升得非常快。看来,乘黄的功能有两条,长寿和升官。可是,我们眼前的这个乘黄大家千万不要骑,一是真要活到两千岁,那可就太麻烦了;二是您真要骑了上去,可就要准备罚款了。 左边的这一个叫做 “ 龙马 ” 。我国古代传说龙马是河水之精,说它是龙头,马身,还有两个可以张开的翅膀,叫的声音很好听,说它是 “ 鸣声九音 ” 有些人很谦虚,用 “ 五音不全 ” 来说自己唱歌的声音不好听,但这龙马 “ 鸣声九音 ” ,简 直就是一个交响乐团!还有的古书上说这龙马就是乘黄。在海神庙的前面设立龙马、乘黄的塑像,是取其 “ 河水之精 ” 的含义。 现在请大家走进海神庙的大殿。正中端坐的就是海神。两边站的是他的助手。渤海湾一带供奉的是北海之神。北海之神叫做禺京。他的 “ 分工 ” 有两条:让大海风平浪静,让陆地风调雨顺。为了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飞机外勤仪表、电气工职业素养考核试卷及答案
- 打击乐器制作工岗位应急处置技术规程
- 石英晶体滤波器制造工协助他人积极性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房产贷款借款合同
- 2026届河南省淮阳县数学九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个人土地承包合同范例
- 山东省无棣县2026届数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2026届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物联网MQTT协议性能评估试卷
- 兽医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DL-T5706-2014火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
- GB/T 3810.4-2016陶瓷砖试验方法第4部分:断裂模数和破坏强度的测定
- GB/T 36524-2018冲模矩形截面压缩弹簧安装尺寸和颜色标识
- 手术室进修护士结业理论考试题附答案
- 2004三菱格蓝迪grandis维修手册
- 组织行为学MBA全套课件
- 光伏施工方案
- 支架预压沉降观测报告
- 消防安全知识课件PPT(72张)
- 学位英语试题及答案解释
-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