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五六单元知识点(北京版)_第1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五六单元知识点(北京版)_第2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五六单元知识点(北京版)_第3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五六单元知识点(北京版)_第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五六单元知识点(北京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五六单元知识点(北京版)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第 4 单元知识点 13.麻雀 ( 1)本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讲述了(在猎狗面前,老麻雀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歌颂了(爱子之情的无私和伟大。) ( 2) “ 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才出生不久。 ” 写出了(小麻雀的幼小、无助和可怜)。 ( 3) “ 猎狗慢慢地走近了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 说明了(小麻雀非常危险)。 ( 4) “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 写出了(老麻雀很勇敢。) ( 5) “ 它蓬起了全身的羽毛,样子很难看,绝望地尖叫着。 ”“ 可是因为紧张,它小小的身体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 ” 这两句写出了(老麻雀很紧张,它没有把握救下小麻雀)。 ( 6) “ 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 ” 写出(老麻雀奋不顾身、不畏强暴的精神。) 2 / 8 ( 7) “ 一种强大的力量 ” 指的是(爱子之情)。 ( 8)我唤回猎狗是因为(我被老麻雀伟大的爱感动了)。 14.自然界之道 ( 1)本文告诉我们(只有依照自然法则 ,才能把事情办好)。 ( 2)课文的第二部分 3 9 自然段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 3) “ 我和同伴紧张的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对想到说: “ 你得想想办法啊。 ”“ 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们一片见死不救的呼喊。 ” 这两句写出了(我们着急的心情和对幼龟的关爱)。 ( 4) “ 我们的向导赶紧脱下头上的棒球帽,迅速抓起了数只幼龟,放进帽中,向海边奔去。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气喘吁吁的来回奔跑,算是对自己过错的一种补救吧。 ” 这句话写出了(我们着急内疚的心情)。 ( 5) “ 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本句 话的意思是(是我们使这些海龟受到了伤害)。带点词的作用是(加强了肯定的语气,表达了人们后悔、痛心的强烈情感。) 15神奇的鸟岛 ( 1)本文按(不同方面)记叙的,从(地理位置)、(鸟多)和(鸟相处融洽、团结对敌)这三方面写的。 ( 2)本文主要从(鸟多)和(鸟相处融洽、团结对敌)两3 / 8 方面表现鸟岛神奇的。 ( 3)第 2 自然段写了(鸟多),主要从(天上鸟的颜色多)、(岛上鸟的数量多)和(湖水里鸟的种类多)三方面表现出来。 ( 4) “ 眼前的景色令人眼花缭乱。 ” 和 “ 真是天上飞的是鸟 一个多么欢乐的鸟的世界啊 ! ” 写出了(鸟很多。) ( 5) “ 低头看,满岛都是各种各样的鸟、鸟巢和鸟蛋,几乎没有我们插足的空地。 ” 这里用 “ 插足 ” 比用 “ 立足 ” 更能说明(岛上的鸟数量很多。) ( 6) “ 时而上,时而下。时而梳,时而密。 ” 这句话中的两组反义词是(上 下)和(疏 密)。 第 5 单元知识点 赵州桥 1.本文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赞扬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2.这种设计是(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这种设计的优点是(机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坏,又减轻了桥 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3.“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是(过渡句),作用是(承上启下)。 ” 4.赵州桥是(隋朝)的(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现在已4 / 8 经有 1300 多年了。 5.“ 桥长 50 多米,有 9 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 37 米多宽的河面上。 ” 写出了(赵州桥很雄伟。) 参观人民大会堂 1.本文按(参观的顺序)描写的(雄伟壮丽)的人民大会堂,抒发了(作者对建设者的赞美之情)。 2.参观的经过是(正门)(中央大厅)(大礼 堂)(宴会厅)(会议厅)。 3.“12 跟淡青色的大理石柱子,每根都有六七层高,要 4个人才合抱的过来 ” 。通过(数字)说明(大理石柱子又高又大,很雄伟) 4.“ 三层一共有 9600 多个座位,加上主席台上的 300 多个,全场能座 10000 人 ” 。通过(数字)说明(大礼堂座位多,很雄伟)。 5.“ 天花板上有无数盏电灯像漫天繁星 ” 。写出(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 6.“ 进了大门就是中央大厅。 ”“ 穿过大厅,走进了大礼堂。 ”“ 从大礼堂出来,我们又上楼去参观北面的宴会厅。 ”这三句是(过渡句),作用是(承上启下)。 珍珠泉 5 / 8 1.本文描写了(珍珠泉水又绿又清又深)和(水泡既美丽又有趣),表达了(作者对珍珠泉对家乡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2.“ 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这就是我们村的珍珠泉! ”“ 我是多么喜欢珍珠泉啊! ” 表达了(作者对珍珠泉对家乡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3.“ 难道是有许多快乐的孩子,躲在什么地方吹泡泡玩儿吗?他们一定玩的很高兴吧? ” 是(反问句)表达了(我对珍珠泉的喜爱和好奇)。 4.“ 挑着满满一担水,走在林中的石板路上,我泼洒了多少珍珠啊! ” 这句话中的 “ 珍珠 ” 指的是(珍珠泉的泉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作者 对珍珠泉对家乡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5.“ 周围镶嵌着 朴素的花环 ” 写出(泉水周围的景象很美)。 6.“ 水是那样绿 绿树、绿草染过的。 ” 写出(泉水很绿很美)。 7 “ 又是那样清 发黑的树叶。 ” 写出(泉水很清很美) 8.“ 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 扑哧 一笑中消失了! ” 写出了(水泡的变化和作者高兴的心情)。 9.“ 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广,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 多像一串一串彩色的珍珠啊! ” 这句话中把珍珠泉的6 / 8 (水泡)比做了珍珠,写出了(水泡五光十色,很美丽 很有趣) 第 6 单元知识点 21古诗三首 ( 1)题西林壁作者是(宋)代诗人(苏轼)。 ( 2)描写作者看到庐山景色的诗句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成为千古佳句、流传至今的两句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话揭示的道理是(看问题要全面)。用原句回答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只缘身在此山中) ( 3)滁州西涧作者是(唐)代诗人(韦应物)。表达了(诗人孤寂、凄凉的心情)。 ( 4)描写诗人对幽草喜爱的诗句是(独怜幽草涧边生)。 ( 5)这首诗描写的景物有(幽草)(黄鹂)( 深树)(春潮)(雨)(舟)。 ( 6)别董大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高适)。全诗表达了 (诗人对董大的劝慰和鼓励的心情 )。 ( 7)全诗描写的景物有(黄云)(白日)(雁)(雪)。 ( 8)描写作者眼前景象的诗句是(千里黄云白日熏,北风吹雁雪纷纷)。写诗人对董大劝慰的离别赠语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7 / 8 ( 9)解词:识:(认识,了解)缘:(因为,由于)怜:(喜爱)莫:(不必,不用)君:(你)题:(书写) 22寓言二则 ( 1)南郭处士逃走的原因是(南郭处士不会吹竽)。原文回答是(宣王死,湣王 立,好一一听之。) ( 2)滥竽充数讽刺了(没有真才实学而混在行家里充数的人。)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不能不会装会,不懂装懂)。 ( 5)狐假虎威比喻(倚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不能倚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 4)老虎听信狐狸的话,跟在狐狸的后面走。老虎看到了什么现象?用原文回答(兽见之皆走。) 百兽看见它们都逃跑的原因是什么?(百兽害怕老虎)。 ( 7)滥竽充数和狐假虎威都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 8)解词:滥竽充数(冒充)狐假虎威(假借,利用)求(寻找)子(你)无 敢(不敢)无(不)逆(违背)走(跑,逃跑)畏(害怕)故(因此,于是)遂(就)皆(全都)故遂与之行。(它,指狐狸)兽见之皆走(他们,指狐狸和老虎) 23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 ( 1)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选自京剧(沙家浜)写的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 8 / 8 ( 2)全文表达了(战士们保卫祖国、消灭日本侵略者的情感)。 ( 3) “ 岂容日寇逞凶狂? ” 用(反问)的句式表达了(战士们保卫祖国、消灭日本侵略者的强烈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