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9 基本文体知识识记 基本文体知识识记 一、识记基本文体常识 1、常见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2、常见的文章体裁:一般有小说、散文、诗歌、戏剧、说明文四大类;按表达方式可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3、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借景抒情、借物喻人、寓理于事、运用典故、先(后)抑后(先)扬、寄情于事。 一、识记、理解记叙文体常识 1、概念作者主要运用记叙、描写两种表达方式进行叙事、写人、写景状物,表现人物 思想性格和道德风尚、揭示人生哲理和社会本质、反映自然规律等所作的文章。 2、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3、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4、角度直接(正面)、间接(侧面)。 5、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平叙。 6、段落层次。 7、中心思想。 8、描写对象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 2 / 19 9、描写方法外貌(肖像)、语言(对话、独白)、神态(神情)、动作(行动)、心理。 10、记叙线索叙事 线索、抒情线索。 11、剪裁详写、略写。 二、阅读方法与技巧 (一)理解概念 1、表达方式主要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渗透其中。 记叙体现在事件的叙述中,揭示事理,反映人物思想性格。 描写体现在人物或环境的描摹中,表现人物形象、渲染气氛、衬托情感、推动情节发展。 抒情体现在叙事过程中,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感悟、体验而表达出的喜、怒、哀、愁等爱憎感情,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之别。 说明体现在叙事过程中,对个别事物进行具体 形象的说明,使记叙内容更详尽充实。 议论体现在叙事过程中,对人物形象、事件所内含的意义进行哲理性分析表述,深化文章主题。 2、记叙范围主要是叙述事件、刻画人物形象、描写自然景物和社会面貌。 3、记叙主题主要包括人物的思想性格、道德风尚、自然规律、人生哲理、社会本质意义。 3 / 19 (二)辨析要素、人称、角度、顺序、线索。 1、要素通常在行文中直接找出或从文中找出关键字词归纳概括。 时间、地点文中表示具体时空的词句。 人物一般把握主人公的形象特点及次 要人物的衬托作用。 事件的起因在掌握主要事件的基础上以 “ 为什么发生这件事 ” 示问解答。 事件的经过一般是主要事件的具体化,以 “ 发生了什么事 ”示问解答。 事件的结果事件的结束,以 “ 这件事最后怎么样 ” 示问解答。 2、角度站在作者或文章内容中出现的人物的方位上予以辨析。 直接(正面)直入正题,以当事人的身份描述人物或事件。 间接(侧面)以第三者的身份对人物或事件进行描述。 3、顺序按照叙事的先后过程,予以确定。 顺叙以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一一直叙,先始后终的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 倒叙以回忆的形式,先叙述发生过的时间或事件的结果,然后承接上文,再叙述正在发 生的事件或事件的起因。 插叙在顺叙事件的过程中,中间插入与正文事件密切相关的4 / 19 内容,对正文内容作出必要的补充。 4、线索行文中,串联起各个事件或贯穿全文始终的事物或作者的情感。 物线在文中多次提及或重复出现的事物。 情线作者在叙事过程中所表达的真挚情感及其变化。 (三)掌握方法,灵活运用。 1、快速阅读全文,大致 把握文章内容。 2、审清文题,明确所问。 3、回顾所学,正确解答。 4、辨清题型,文章答案文章找。 可找答案的题型有:记叙要素中的时间、地点、人物要素;照应内容;指代内容。只要对照题目从文中找出相应词句即可。 例:鲁迅社戏 “ 夏夜看戏 ” 。 时间:夏夜。 地点:去赵庄的航船上。 人物:我和小伙伴们。 照应的内容: “ 似乎听到歌吹了 ” 照应 “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婉转、悠扬 ” 等。 指代的内容: “ 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 ” 中的 “ 这里 ”指代 “ 鲁镇的平桥村 ” 。 5、紧扣中心,深入理解,归纳概括。 5 / 19 如何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 分析人物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外貌、动作、神态、心理特征。 例:鲁迅孔乙己 “ 孔乙己第一次到酒店喝酒的情景 ” 。 外貌 贫困潦倒、好逸恶劳。 语言 迂腐可笑、自欺欺人。 神态 死要面子、掩饰不安。 动作 穷酸、显示是个规矩人。 理解具体事件,了解人物形象。 例:魏巍我的老师 “ 排除小纠纷 ” 。 反映了蔡老师公正、善良、热爱学生的精神品质,也表现了“ 我 ” 热爱、赞颂老师的思想感情。 从叙述角度了解人物形象。 例: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 松骨峰战斗 ” 。 直接描写了志愿军战士在松骨峰与敌人激战的情景,反映了志愿军战士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并通过营长述说战后的情景间接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刻骨仇恨。 如何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记叙文的中心思想一般由主要事件、主要人物和事件意义组成,所以可按照 “ 本文通过某人做某事反映了什么意义(人物性格、作者感情、人 生哲理、自然规律、社会本质等) ”的模式予以概括。 例:我的叔叔于勒 6 / 19 本文通过叙述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表现了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惟利是图的思想性格,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怎样确定剪裁的详略? 联系记叙中心,与中心关系密切的事件需详写;与中心关系不大的事件略写。 例: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西路军的渡江情况最能表现中心,所以详写;中、东路军的渡江情况与中心关系不大,因此略写。 怎样划分文章的段落 和归纳其大意? 段落划分从叙述内容的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着手解决,每叙述一个完整事件即为一个段落。 大意归纳从本章节内容中,挑拣最能表现主要事件的词句,精练简洁地予以组合。 突击四小说知识识记与阅读方法 识记、理解小说常识及方法运用 1、概念以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为中心,叙述具体的故事情节为线索,描叙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为依托,揭示人物思想性格,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体。 2、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人物主要掌握通过适当的描写方法 、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阅读技巧。 7 / 19 情节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及理解、分析小说情节的方法、技巧。 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例:孔乙己开端部分叙写咸亨酒店的格局和两种不同身份、地位的酒客(短衣邦、长衫主顾)来往的情景,交代了当时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背景,为下文孔乙己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场作了铺垫。 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 例:孔乙己发展部分叙写孔乙己第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刻画孔乙己的肖像、神态、动作、语言等,揭示 其贫困潦倒、自欺欺人、迂腐可笑、死要面子、好逸恶劳的思想性格。 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例:孔乙己高潮部分叙写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侧面反映丁举人的横行霸道、心横手辣和正面描写孔乙己的身残气微,表现其悲惨遭遇,从而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例:孔乙己结局部分以 “ 大约 ” 、 “ 确实 ” 这样一组意味深长的词句,不仅为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增添了悲剧意味,还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思考。 环境主要理解自然环境和社 会环境的作用。 8 / 19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渲染气氛、衬托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推动情节发展。 例 1:孔乙己高潮部分通过描写秋天悲凉的景象,渲染了凄凉的气氛,预示着孔乙己即将死亡的悲惨结局。 例 2:我的叔叔于勒高潮和结局部分通过描写两处对比鲜明海上景象,分别衬托出人物欢快和失落、沮丧的心情。 例 3:故乡开头的景物描写,写出了衰败荒凉的农村景象,衬托了 “ 我 ” 悲凉的心情。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交代故事背景,揭示社会本质,铺垫下文内容。 例:孔乙己开端部分通过描写咸亨酒店的格局和来往酒客的情形,交代了当时阶级对立、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为下文孔乙己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场作下了铺垫。 散文知识识记与阅读方法 识记、理解散文常识及方法运用 (一)明确概念 作者运用生动活泼、形象具体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或自然景观,深入挖掘其中的真谛、哲理,真挚表达对社会、人生、自然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二)理解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9 / 19 神不散:主题、意境集中、鲜明。 例:朱自清春,文章写春天的山、水、草、花、风、雨、风筝、人,选材广泛,语言精美、形式灵活,体现出散文的“ 散 ” 。而这一切却是作者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的具体表现,集中凝聚着作者对春天、对美好生活的赞美、歌颂。 (三)掌握方法 1、如何把握散文的写作对象? 散文的写作对象主要包括社会生活中的人、事和自然景观。 人物主要通过对典型人物形象的细腻刻画,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表现作者真挚的感情。 例:朱自清背影, 作者通过对父亲的 “ 背影 ” 这一感人的艺术形象的描写,真切的表现出父子之情的深挚。 事件通过叙写具体生动的生活事件,深刻揭示生活意义、人生哲理,表现作者深挚的情感。 例:吴伯萧记一辆纺车,作者以怀念纺车为线索,记叙延安当年生产自救的革命战斗生活,反映出当时延安军民“ 崇高的理想、豪迈的气概、乐观的志趣 ” 即 “ 跟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 ” 的精神境界,表现出作者对延安生活的热爱和对延安精神的赞颂的思想感情。 自然通过细致描写自然景观,突出景物特点,揭示其内在规律和象征意义,表现作者的人生理 想或情感意志。 例:白杨礼赞一文起始描写雄伟、壮阔的西北高原,交10 / 19 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而后 运用多种表现手法,由 “ 形 ” 到 “ 神 ” 细致刻画白杨树的高大形象,突出白杨树的风格、品质,并从中联想,赞颂北方军民的精神和意志。 2、如何理解表现手法的作用? 象征通过某一特点的具体形象,表达某种人和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特点。 例:白杨礼赞 白杨树的伟岸、正直、朴质,不缺少温和而又坚强挺拔的内在风格不但 “ 象征了北方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 。 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突出本体的主要特征。 例:白杨礼赞 开头描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 -西北高原的雄壮,衬托出白杨树傲然挺立的高大形象。 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鲜明的突出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 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淋漓尽致的描摹百草园声色趣俱11 / 19 全的景观和三味书屋枯燥乏味的生活场景,表现作者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和不满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思想感情。 借物喻人描写事物,突出其特点,并以此设喻,表现作者高尚的思想情操。 例:白杨礼赞 以白杨树比喻北方军民,以白杨树正直、朴质、严肃、挺拔、力争上游的特点比喻北方军民为我国的解放事业而抗争、战斗的顽强精神。 寓理于事叙述事件,揭示其中的内在哲理。 例:敬畏生命 “ 我们的生命受 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 ” 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生命是经过数十亿年的时光演化而来的,是自然的哺育,也是自然的杰作,无可比拟的人生哲理。 运用典故借用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中的相关事实或词句,简练叙述内容,集中表现作者情感。 例:怀乡梦自序 作者在文中多次引用诸如 “ 狐死首丘 ” 、 “ 越鸟巢南枝 ” 等典故,充分表现了作者爱国思乡的游子心境。 融情于事把丰富的思想感情融会到具体事件的叙述中,使情感得以更充分的表露。 例:背影 12 / 19 作者特写父亲 “ 车站送别, 站台买橘 ” 的动人情景,细腻刻画父亲的背影,使蕴涵在行文中感人至深的父子情显露无遗。 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更突出地强调事物的特征。 例:白杨礼赞 先说白杨树不是 “ 好女子 ” ,而后称颂其是 “ 伟丈夫 ” ,更突出的强调了白杨树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神韵。 3、如何体会散文的主题? 散文的主题归根结底就是作者对社会、人生或自然的感悟,把握住了作者融会在文章内容中的主观感受,就能挖掘出文章的深刻意义。 把握对象即紧扣作者所采用的材料,包括人物、事件、自然景象等。 把握特点即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事件的内在意义、自然的特征规律等。 把握线索 叙事线索事件的来龙去脉;作者的见闻感受。 抒情线索作者的思想感情;某一具体事物等。 把握意义即深入理解蕴涵材料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人生哲理、自然规律等主题意义。 13 / 19 4、如何辨析散文语言的表达作用? 掌握散文语言的特点。 质朴、自然;生动、形象;深刻、隽永;具体、详尽等。 联系内容,深入发掘。 例:春 -文章运用多种修辞对春天里的花、草、树、风、雨、人等景象进行细腻描摹,可见,本文的语言具有生动形象的特征。 说明文体知识识记与阅读方法 识记、理解说明文体常识及方法运用 1、对象特征 事物说明内容中的形容词性修饰语句。 事理解释说明事物内部原理的文句。 2、说明方法 下定义简明扼要限定说明对象的概念性内容。 举例子运用具体事例真切的说明事物特征。 列数据运用数据说明 事物,使事物特征更具体确凿。 打比方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的说明事物特征。 作比较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不同方面进行比较,更鲜明地突出事物特征。 分类别对事物的各个方面逐一说明,使事物特征揭示得更分明具体。 作诠释对事物进行解释说明,更详尽充分的说明事物特征。 14 / 19 画图表用图表形式说明事物,更浅显、明了的突出事物特征。 摹状貌对事物进行多角度的描摹,具体形象地说明事物特征。 3、说明语言 平实型多使用表示估计、程度、范围等限制副词准确严 密的说明事物特征。 解题模式:解释词义 +分析句意 +语言特征 例: “ 赵州桥的桥面几乎与河面平行 ” 中的 “ 几乎 ” 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不能, “ 几乎 ” 是差不多的意思,是指赵州桥的桥面只是差不多与河面平行,并不完全平行。如果删去 “ 几乎 ” ,则指桥面与河面平行,不符合实际,影响说明语言的准确严密。 生动型多使用修辞,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特征。 解题模式:指出所使用的修辞 +生动形象的说明了 *事物的*特征。 例: “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 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 这句话有何表达作用? 答:运用比喻、拟人、排比修辞,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征。 4、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从古到今,按时间的发展变化说明事物各个阶段的15 / 19 特征。 空间顺序确定立足点,以地理位置的转移说明事物在不同空间方位的特征。 逻辑顺序揭示事物内在原理、从概括到具体、从个别到一般、从现象到本质、从特点到用途、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局部等不同角度说明事物特征。 议论文体知识识记及阅读方法 一、识记 、理解议论文体常识。 1、概念作者针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某些现象、问题,所表达观点、看法、评价、见解或所提出的意见、号召等,并运用议论为主的表达方式,进行事实分析或道理分析,加以证明的一种文体。 2、论点作者的观点,回答 “ 证明什么 ” 的问题。 中心论点统领全文论述内容的观点。 分论点中心论点的延伸、深化,证明中心论点某一方面问题的观点。 3、论据证明论点的依据或材料,回答 “ 用什么证明 ” 的问题。 事实论据一般事实、史实、数据等。 道理论据名言警 句、科学公理、民间熟语等。 4、论证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或方法,回答 “ 怎样证明 ”的问题。 16 / 19 摆事实运用事实论据证明论点。 讲道理运用道理论据证明论点或直接分析事理。 5、论证角度 正面论证运用具有积极意义的正面事实或理论证明论点。 反面论证运用具有消极意义的反面事实或理论证明论点 6、论证结构 提出问题(引论)针对社会生活中所出现的某一问题或现象,旗帜鲜明的提出所要论述的观点。 分析问题(本论)紧扣中心论点,挖掘现象本 质,深入问题核心,摆事实、讲道理,进行严谨充分的论证。 解决问题(结论)归结全文内容,深化中心论点,提出呼吁、号召。 7、论证方式 立论作者针对社会生活中所出现的问题、现象,直接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 驳论通过驳斥错误、荒谬、消极的观点、依据或论证过程,树立自己正确、积极的观点。 二、阅读方法与技巧 (一)快速阅读全文,确定文体。 (二)认知文章内容,按文体特点解答。 (三)审清文题,明白所问。(四)掌握方法,灵活运用。 1、如何 确定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17 / 19 文章答案文章找 从段落位置找按开头、结尾、文中次序,在相应段落找出明确表达作者观点,且带有 “ 可见、这样、综上所述 ” 等标志性词语的归结性语句。 例:从三到万的三个分论分别由 “ 一般地说 ” ; “ 之所以 ” 和 “ 由此可见 ” 这样明显的标志性语句予以提出。 从结构角度找按总分式结构提示, “ 总分总 ” 、 “ 总分 ” 结构,中心论点一般出现在文章开头; “ 分总分 ” 结构,中心论点一般出现在文中的过渡性文句; “ 分总 ” 结构,中心论点则一般是文章结尾的归结性文句。 例 1: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一文,作者在文章起始直接引用名言 “ 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 ” 来提出问题,而后在行文中围绕此问题,摆事实、讲道理,深入分析了对待错误的正确看法和态度。在结尾,作者联系我国当前体制改革的实际,深入论述,归结全文。可见,本文的结构方式是总分总,由此,中心论点可确定为开头首句。 例 2: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一文,作者先分析当时的政治形势和巩固胜利的长期性、艰巨性,而后针对党内出现的四种不良作风,提出 “ 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复习课件:线粒体与叶绿体
- 2025年4月无线网络优化习题与参考答案解析
- 2024年4月山东C类人员安全考核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 4月心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附解析)
- 节目制作中的后期合成与特效制作考核试卷
- 英语戏剧表演与舞台艺术考核试卷
- 手工具企业生产安全与应急预案制定考核试卷
- 抗挫能力培养:儿童批评教育的有效策略
- 硬件设计在物联网边缘设备中的优化考核试卷
- 绝缘材料在风力发电机组控制柜的应用考核试卷
- 山东省临沂市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语文及答案(临沂二模)
- 以患者为中心的医教融合模式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中的应用研究
- (2025)全国小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NB/T 11643-2024煤炭快速定量装车系统通用技术标准
- 2025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考试卷及答案
- 定额〔2025〕1号文-关于发布2018版电力建设工程概预算定额2024年度价格水平调整的通知
- 宫颈癌护理查房-4
- 数字媒体技术概论(融媒体版) 课件 1融媒体技术基础
- 叉车产品数据表
- 高填方、深挖路堑边坡和软基监测方案
- 机器人学导论(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