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逐日总结_第1页
夸父逐日总结_第2页
夸父逐日总结_第3页
夸父逐日总结_第4页
夸父逐日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9 夸父逐日总结 大荒经 5 卷。内容包罗万象,主要记述古代地理、动物、植物、矿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最有代表性的神话寓言故事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共工撞天、羿射九日等。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已无从考证,普遍认为其并非成书于一时,也不是一个作者写的。 【全文】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翻译】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河喝水。黄河、渭河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泽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泽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重点注释】 逐走:赛跑。逐:竞争。走:跑。 入日:2 / 39 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欲得饮:很想能够喝水解渴。 于:到 河,渭:黄河,渭水。 北:向北 北饮大泽:大湖。传说纵横千里,在雁门山北。 道渴而死:半路上因口渴而死去。 邓林:地名,现在在大别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邓林既 桃林 . 未至:没有赶到。 渴:他感到口渴。 弃:遗弃 1、对夸父逐日的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应如何理解? 夸父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这一结尾,以富有诗意的高度想像力,丰富了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内涵,丰富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 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2、你们如何看待夸父 ? 3 / 39 从积极意义来看,夸父有着英雄的气概,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从消极意义上看,夸父自不量力,结果是死在半路上,说明遇事要量力而行。 3、主题:这篇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人们常以 夸父逐日 或 夸父追日 来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4、 夸父逐日 后来常用来比喻什么?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 气魄或自不量力 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知识点归纳 班级: 姓名: 一基础知识 1. 了解山海经: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地理书,保存了不少古代的神话传说。本文的体裁是神话。精卫填海选自山海经 北山经 夸父逐日选自山海经 海外北经 4 / 39 2. 了解神话: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是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历史 时期的产物,反映了原始人类对自然与社会的曲折认识。他们相信万物有灵,相信灵魂不死,他们以幼稚的想象与天真的幻想,口头创作了许多浪漫而奇特的神话。 神话是人类童年时代的产物,古人不能解释并掌握自然规律,在自然面 前感到恐惧无力,于是他们通过幻想,把自然力形象化、人格化 ,然后又在生产劳动中塑造出英雄人物和神的故事。 代表神话有: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牛郎织女,七仙女下凡,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 3. 生字词:发鸠 柘木 詨 喙 溺 夸父 堙 4. 积累实词: 古今异义:少女 古义:小女儿 今义:年轻的女子 5 / 39 是 古义:这 今义:判断动词 走 古义:跑 今 义:行走 河 古义:黄河 今义:河流 一词多义 A 之 发鸠之山 结构助词, 无义是炎帝之少女 结构助词,的 B 其 其上多柘木 代词,代发鸠山 其状如乌 代词,代精卫鸟 其鸣自詨 代词,代精卫鸟的 弃其杖 代词,代夸父的 C 于 饮于河 渭 到 女娃游于东海 在 6 / 39 词类活用 北饮大泽 北 名词作状语 向北 道渴而死 道 名词作状语 在路上 二知识梳理: 1.用一句话概况两则神话的故事内容。 精卫填海讲述的是溺死的少女化而为鸟,誓向大海复仇的悲壮故事。 夸父逐日讲述的是夸父与太阳赛跑并敢于牺牲的故事。 2.精卫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体现了什么样 的精神? 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大无畏的勇敢精神,坚贞不屈,勤奋不息,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坚定意志。 3.学习了精卫填海我们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 启示:为目标不断努力,执著,顽强的精神,持之以恒。 4.夸父体现了什么样的精神? 锲而不舍,执着坚韧,至死无悔,进取,不畏艰辛,坚定,7 / 39 勇往直前,不达目的, 誓不罢休。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 大自然的愿望和顽强意志。 5. 怎样理解夸父逐日的结尾? 富有高度想象力,表现了夸父那种勇敢追求、死而后已,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的内涵更丰富,夸父的形象更丰满,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三比较学习: 1.精卫填海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的异同点。 共同点:故事都是虚构的,是超越现实的想象;情节都很简单,都体现了人类以弱小的人力挑战强大的自然力时那种不畏艰险,矢志不渝,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和乐观进取精神。 不同点:神话是原始社会中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的解释,寓言哲理性较强,寓意明显。 8 / 39 2.三则故事中都有神话成分或神灵,是不是宣扬封建迷信? 神话中的人物所遇到的困难,往往不是个人的,而是与整个人类的生存紧密相关的。不 管是精卫、夸父还是愚公,实际上都是人类力量的代表,他们的斗争往往是失败的,但是他们并不服输,于是借助神或幻想形式,曲折表达他们征服自然的理想,所以来说神话总体上是积极的,与封建迷信还是不同的。 3.三则故事共同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都体现了人类以弱小的人力挑战强大的自然力时那种不畏艰险,矢志不渝,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和乐观进取精神。 4.古希腊飞人和夸父逐日有什么异同点? 相同点:都反映了人类和太阳的关系,而且人类都是失败者。 不同点:古希腊飞人表现出对太阳的亲近,但是他越亲近太阳,温度就越高,翅膀就越容易融解,因此导致悲剧的发生,似乎暗示了一种感情与理性的矛盾;而夸父对太阳毫无亲近感,他只是把太阳当做追赶的对象。此外,夸父虽然失败了,但他的手杖化为了桃林,这个结尾富有极其浪漫的诗意,而古希腊飞人的结局是纯粹的悲剧。 9 / 39 精卫填海译文: 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部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传说这种鸟是炎帝小女儿的化身,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泳,被溺死了,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夸父逐日翻译: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泽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泽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一、内容梳理 1、本文是篇赠序,属临别赠言,宋濂以自己年轻时求学的艰辛来告诫年轻人要认真刻苦地学习。 2、本文讲述方面内容,第一段讲述作者年少时求学之艰难10 / 39 和用心之诚恳专一; 第二段采用对比的手法,叙说当今太学生学习条件之优越,得出结论: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不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第三段点明赠序的写作背景和意图。 二、重点字词 1、嗜: 爱好 无从:没有办法 致:取得,文中指买到 假:借 怠:懈怠,放松 益:更加 患:忧虑,担心 硕:大,指学问渊博 游:交往,外出求学 尝:曾经 趋:快步走 降:减,减退 辞色:言辞和神色 援:引述 质:询问 请:询问,请教 叱咄:大声斥责 复:回答 俟:等待 卒:终于,最终 负:北 屣:鞋 曳:拖 沃灌:洗濯 再:两次 臭:气味,文中指香料 烨然:光彩鲜明的样子 缊:乱麻 敞:破旧 慕艳:艳羡,十分羡慕 奉:供养 天质:天然资质 卑:低下 岂:难道,哪里 谒:拜见 夷:平和 亲:父母 ?以是 (因为 )?以中有足乐 (因为 )?礼愈至 (周到 )无从 (办法 )?2、至 ? 从 ? 以 ?致书以观 (来 ) ?至舍 (到 )?从乡之先达 (向 )?以衾 (用 )?以为贽(把 ) 11 / 39 3、稍逾约:约定的期 限 汤:热水 腰:挂在腰间 走:跑 4、四支:支通 肢 ,肢体 被绮绣:被同 披 ,穿 三、重点语句 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译:抄写完后,赶快跑着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2、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叫问。 译:又苦于没有大师、名人交游,向他们请教。我曾经跑到百里之外,捧着经书向同乡 有名望的前辈请教。 3、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译:有时遇到他的斥责,态度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也不敢辩说。 12 / 39 4、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译: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还能够有所收获。 5、曰再食,无鲜把滋味之享。 译:每天只吃两顿饭,从没有鱼和肉这样的东西可以享受。 (转 载于 : 海达 范文 网 :夸父逐日总结 ) 6、余则缊敞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译:我却穿着旧棉袄,破衣衫,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也没有羡慕他们的意思。 7、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因为我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比不上别人。 8、县官曰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 译:朝廷每天供应膳食,父母每年给准备皮袍和绸衣,没有13 / 39 受冻挨饿的顾虑。 9、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支最,岂他人之过哉? 译:他们的学业要是不精通,不能养成良好道德品行,不是天资低下,而是用心不及我的专一罢了,哪里是别人的过失呢? 四、中考链接 1、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由 嗜学 与 家贫 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2、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三条理由。 刻苦学习; 博览群书; 虚 心求教; 3、作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你如何看待这种从师尊师方式? 要点: 尊师,应该谦虚; 尊师方式应改,提倡平等交流。 4、对 同舍生 的穿戴作了详细的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14 / 39 突出了 同舍生 服饰的华贵,与我的 缊袍敞衣 形成鲜明对比,凸显我的志趣所在。 5、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苦人也。 联系实际,谈谈从该句得到的启示。 示例 :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不要过分强调客观条件,而是要树立目标,有所追求,我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充实而快乐。为 达到这个目标,所有的苦与累都是值得的。 示例 :只要心中有追求,生活中诸多困难与痛苦,我们都能坦然面对。 6、 段中写读书刻苦的语句是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 人多以节假余 的原因是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 7、 段叙述了作者早年艰难求学的经历,其中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幼时求学的艰难,二是成人后求师的艰难。 8、作者写自之求学经历有何作用? 15 / 39 用自己求学时的艰辛勤奋和太学生优越的条件作对比,勉励马生勤奋学习,专心致志。 9、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表现在哪些方面? 10、怎样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 条件不好,仍然能学得好,只要能像宋濂那样勤奋专心,条件好,也不一定能学得好,像某 些太学生那样,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有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促使学习成功的关键,是长期坚持 勤且艰 ,专心致志。 11、 段结尾说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读了文段后,你认为艰辛表现在哪些方面? 12、宋濂在求学时,对老师的态度如何?作为现代中学生,你怎样评价这种师生关系? 恭敬、尊重。示例: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尊师的优良传统。遇到问题,虚心向老师请教,并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13、宋濂无书读,天寒抄录:求师难,恭敬询问;生活苦,16 / 39 以学为乐,这种求学精神对你有何启示?请结合实际,谈谈认识。 示例:虽然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优越,远远超过了宋濂,但刻夺求学的精神却比不上他。因此,应向他学习,不在生活上攀比,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成。 14、文中从多个角度进行对比。从横向看,有同龄人之间的对比;从纵向看,有今与夕的对比。问:作者主要是从哪两方面展开对比的?得出了什么结论? 两方面对比: 学习态度; 学习条件。 结论: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 15、从 段看,作者送东阳马生的临别赠言可用三个成语来概括,即业精于勤、苦中作乐和专心致志。 16、文中 段哪些语句说明作者不辞艰辛,求师勤学的原因。 余幼时即嗜学; 慕圣贤之道; 心中有足乐者。 17 / 39 夸父逐日导学案及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 导学提示:同学们好!课前认真全面的预习是学好本文的前提和保证,也是顺利实施 课改 的前提和实现有效教学的保证,是锻炼学生 自主学习 能力的重要渠道。为了提高同学们 预习的效果、效率,特设计 导学案 以让同学们学习和参考。 一、理解文 体,了解背景 1.文体:本文是一篇神话故事,是我国最早的神话故事之一,夸父是古代神话人物。 2.了解神话的特点:神话是在科学水平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对许多自 然现象做出科学的准确的解释。所以,只好借助于想象来解决这个问题了,而这种大胆而奇 特的想象恰恰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它具有四个特点: 18 / 39 神话的主人公往往都是神仙或 是神化了的古代英雄,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 神话是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的解释。 神话 是古代劳动人民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神话具有奇妙的想象和幻想,非常有趣。 3.五千年的华夏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 ,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创造了美丽的神话。神话是 我们文学天地中灿烂夺目的瑰宝。精卫填海的故事 还记得吗?那么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 呢?如:盘古开天辟地,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等。 4.背景知识:课文选自山海经,它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俗、民情的大型地 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全书共十八篇,分为山经和海经两个部分。山经即五藏山经五篇。海经包括海外经四篇,海内经四19 / 39 篇,大荒经四篇和又一篇海内经。它以描述各地山川为纲,记述了许多当地的神话传说。其中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女蜗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等。神话传说,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因而早已成为全民族的精神财 富。此书来源甚古,但作者是谁,至今疑莫能定。 二、疏通文意,掌握字词 1.文言知识: 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 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 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 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 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20 / 39 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 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 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2.熟悉课文及注解: 夸父与日逐走 ,入日 ;渴,欲得饮,饮于河、渭 ;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 ,道 渴而死。弃其 杖,化为邓林 。 注释及补充: 逐走:竞跑,赛跑。走,古义,跑;今义,走 入日:追赶到太阳 落下的地方。 于河、渭 (wi) :于,到,河、渭即黄河、渭水; 大泽:大湖。 至: 到; 道:名词作状语,在路上; 其:代词,此指代夸父;21 / 39 为邓林:为,成为,邓林,桃林。 3.译文: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 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4.全文仅 37 个字,但故事情节波澜曲折,这篇神话共分几个画面来描述夸父? 明确:逐走,入日 渴,饮于河渭 北饮大泽 道渴而死 弃杖化邓林 5.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然后默写。 三、把握形象,发展思维 1形象认识:你对夸父追日的行为如何评价? 明确:夸父是一个古代神话英雄,他不向自然屈服,敢于和22 / 39 自然斗争,甚至为此献身,更令 人感动的是,死后,他的手杖,还要化成一片桃林,将顽强的生命延续下去。具有勇于探索、不怕牺牲、造福人类的可贵精神。这篇神话对后世影响很大。 2.学会质疑:山海经 .大荒北经记载夸父自不量力,你认为呢 ? 明确:对夸父这个人物,理解会有分歧,可能有学生认为夸父是不自量力,教师对此也不要 断然否定,应该保护学生争论问题的积极性。可以从神话故事的特点方面引导学生从积极方 面理解夸父的行为,从而理解夸父的宏大的志向,巨大的气魄。 3对夸父逐日的结尾 弃其杖,化为邓林 应如何理解? 邓林 在现在大别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 23 / 39 邓林 既是地名,也是 桃林 。此处, 杖 与 桃林 同为木,形象上有相通之处;夸父的口渴如焚 ,与提供甘 甜果实和成片绿阴的 桃林 ,在内容上也是相合的。夸父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这一结 尾,以富有诗意的高度想象力,丰富了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内涵,丰富了夸父的形象。夸父虽死,其杖化为桃林,为后来追求光明和真理的人与自然竞争的人解除了口渴之忧,已 完成它所未竟的愿望。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 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4理解成语 夸父逐日 意为: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5.谈谈对本文主题思想的认识。 24 / 39 明确: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 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四、精炼精讲,巩固提升 、基础知识: 1.夸父逐日一文选自 ,这是一篇 。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逐走 .入日 .欲得饮 .河、渭不 足 .北饮大泽 .弃其杖 3翻译下列句子。 夸 父 与 日 逐 走 , 入 日 。 译: 25 / 39 未 至 , 道 渴 而 死 。 译: 弃其杖,化为邓林。 译: 4.给句子划分停顿:夸父与日逐走 饮于河、渭 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5.默写全文: 、理解探究: 1、从 弃其杖,化为邓林。 可以看出夸父怎样的性格特点? 2、从夸父逐日要表达古代人民怎样的愿望与精神? 、合作质疑: 夸父逐日文辞简约,却给人丰富的想象。对于结尾 弃其杖,化为邓林 这个情节,你是如何理解的? 26 / 39 山海经 ?大荒北经中记载: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 ,那么夸父逐日的行为是自不量力吗?说出你的看法。 夸父追日 对后世影响很大,人们常以 夸父追日 比喻什么?能以古诗文中名句做证吗? 、拓展提高 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 执着的故事不老 -愚公移山, ,精卫填海;执着的人物不朽 -闻鸡起舞的祖逖, 的勾践,面壁自修的达摩。执着是 ,是一支永无休止符的进行曲。 参考答案:、基础知识: 1.山海经 神话 2.追赶 跑追赶到想要够喝 湖丢弃 他的 3.、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夸父还没赶到 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4. 夸父 / 饮 / 道 / 弃 / 化为27 / 39 / 、理解探究 1、从中可以看出夸父愿为人类造福的奉献精神。 2、要表达古代人民想了解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与精神。、合作释疑 邓林 即: 桃林 。夸父因逐日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却化为撑起一片绿阴且结满甘美果实的桃林,这一结尾以富有诗意的高度想象力,丰富了神话的内涵,丰满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后已、甘 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这个神话主要是表现夸父宏大的志向和豪壮的气概。也正因为日不容易 逐 ,才更加显现出夸父那令人赞佩的勇气。人们常以 夸父逐日 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如陶潜读山海经诗有: 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 句,柳宗元行路难诗有 君不见夸父逐日窥虞渊,跳踉北海超昆仑 句。、拓展提高:夸父逐日 卧薪尝胆 坚持不懈 夸父逐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28 / 39 1、知识与能力:掌握基本的文言字词,学会翻译课文,并在课堂内背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认真做好 导学 ,上课积极完成 交流展示 、 巩固 提升 等环节,实现有效教学。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夸父不畏艰险、追逐梦想的精神,并将其用于学习、生活之中。 教学重点:师生通过课前和上课等一系列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难点:分析夸父的形象,把握文章主旨,领会文章末尾 化为邓林 的含义。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还记得 XX 年 8 月 8 日那个夜晚吗?鸟巢内圣火激荡,情感喷放。还记得著名运动员李宁点燃主火炬的那一刻吗?张艺谋导演这一做法的创意,来自于中国古代的一个神话传说,你们猜猜,这源自哪一则神话呢? 夸父逐日现在就让我们穿越千年,走进这则古老的神话,去感受她经久不衰的魅力吧! 二、交流展示 29 / 39 学生活动 1:我 说 分组展示: 一组:文体、背景; 二组:翻译全文; 三组:解释重点字、词; 四组:概括内容及形象 教师小结:学习文言文的重点是:首先结合课本注释及工具书,读准字音,疏通文意;然后熟读成诵,掌握重点字、词、句的翻译;最后通过适当的精炼、精讲以巩固和提升,掌握课文的内容、形象、主题等。 学生活动 2:我 读 再 背 依次展示者: 个人 组 男生 女生 全班 教师小结:学好文言文应该多读多背,当然疏通文意是背诵的前提,还要默写加上适当的练习,才能达到巩固提升的目的。 三、巩固提升 学生活动 3:两组间各派出一位代表上黑板写出检测题考另30 / 39 一组。 四组考题要点: 朗读停顿或字词解释 句子翻译 默写 人物形象或主题 教师小结:我们通过精炼和相互检测来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当然还要提升思维,提高认识,学以致用。 四、总结:夸父精神与追求 更高更快更强 的奥林匹克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也是和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同学们,也许我们前面的路坎坷崎岖,但只要我们想起夸父,想起他不懈无畏的精神,我们就会倍增勇气和力量,和困难角逐,朝着梦想的方向奔跑! 板书设计: 夸父逐日 一、 交流展示 二、 巩固提升 课后反思: 5 月 8 日上午第三节我在 704 班教室举行了公开教学活动,这节课基本上完成了我预期的教学设想,达到了31 / 39 较好的教学成效。当然,这是师生初次的 课改 尝试,还存在诸多的不足,比如:少部分学生课前的 自主学习 环节没能认真自觉地完成,没能按老师要求完成或应付了事,课堂上多数学生在 交流展示 环节的开始阶段较拘谨,言行放得不够开,一直到 巩固提升 环节才有所改观等,种种问题需要师生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磨合和完善。 解读夸父逐日 夸父逐日是一篇家喻户晓的中国上古神话故事,而有关夸父和他的故事以及其中的寓意也是众说纷纭,始终得不到一个统一的说法。 山海经 海外北经中有关夸父的记载是这样写的: 夸父与日逐走, 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也就是说夸父是在逐日途中渴死的。山海经 大荒东经 中记载: 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 这说明夸父不是渴死的,而是被应龙杀死的。而山海经 大荒北经中则32 / 39 综合两 种说法: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 死于此。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 为什么被人们奉为经典的山海经竟会有如此明显的矛盾?东汉时期的郭璞 注这样解释道: 死无定名,触事而寄,明其变化无方,不可揆测。 袁珂先生在引郭璞注说, 郭以玄理释神话,未免失之。 中国神话研究 ABC作者玄珠则认为, 夸父逐日 之夸父与 杀蚩尤与夸父 之夸父不是同一人, 从那饮于河渭,河渭不足 及 弃其杖,化为邓林 而观,夸父的巨伟多力,也就和希腊的巨人族差不多。 夸父 是一个族名,等于希腊的提坦。 袁珂先生对此表示认同,他说 概夸父乃古巨人族名,非一人之名也 ,且 以义求之,盖古之大人 关于山海经中夸父的矛盾各有各的说法 ,那些专业研究人员穷极一生终究也无法参透。夸父的故事是发生在上古时期的,有许多细节早已不可考证。春秋以前人们的思维基础建立在礼乐上,而现代人的思维基础是建立在数学和逻辑上的。这更为人们研究春秋以前的事情增加33 / 39 了难度。这正如女娲补天和盘古开天辟地一样充满了争议,也许永远都不会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了。 那么为什么夸父要去追逐太阳呢?依稀记得小的时候看过一部叫精卫填 海的电视剧,里面关于夸父逐日的原因是 这样的:义和成为神界的天帝,代 行太阳神之职,他想真正成为新的太阳神,统治神人魔三界。但是他对逃走的夸父和后羿却一直存在着极端的恐惧。于是,他关闭不周仙山的太阳神殿,以 天维之力 修炼着十只金乌,金乌炼成,义和就可以杀死炎帝和夸父,义和也将真正成为新的太阳神,统治神人魔三界。天帝义和对众神 说:只有金乌才能熄灭炎谷的毒火,才能救出太阳神,他将在一千年后,以金乌之力救出太阳神。夸父逃到冥海玄冰之下,日夜炼制着能打败义和的冰弓玄箭,想抢在天帝义和炼成金乌之前,以解救太阳神,重新恢复神界的秩序。然而当冰弓玄箭炼成时,却被精卫夺走。精卫天真地以为只要将这玄箭射入炎谷中,便能解救困身火海的父亲。玄箭落入炎谷中,毒火不但没有灭,反而更猛烈了。夸父一共造了十支玄箭,本来正好可以射中天帝义和的十只金乌,然而精卫射出了一支,即使后羿箭法再好也不可能一支箭射中两只金乌,将不可能战胜天帝。于是,他用尽所有的灵力,以 他的法象,紧34 / 39 追金乌,最终和金乌同归于尽。为了保护后羿,临死前抛出手杖,化成一片桃林,护住已受到重伤的后羿和正处在悲愤中的精卫。也有人认为,夸父逐日是为了制服太阳,让冬天不再寒冷,让夏天不再炎热,让黑夜不再漫长,让四季如春,光明永驻,洪水远离,干旱消弭。夸父一天心血来潮就想到太阳落下的地方去看看,想弄明白为什么太阳从西方落下去,却从东方升起来。也有人认为夸父逐日中的 逐 应是驱逐的意思。夸父逐日应是驱逐造成旱灾的太阳, 饮于河渭,河渭不足 是对严重旱灾的曲折反映,夸父之杖也是具有驱凶辟邪魔力的桃杖,夸父之死正 透露了远古曝巫祷雨的习俗。还有学者认为,夸父时代时发生了非常严重的干旱,作为一个逐水而居的部落,寻找新的水源是部落生存的先决条件,于是夸父开始了一场寻找水源的大迁徙,而太阳的方位则是他们迁徙的依据,因此,夸父真正追逐的不是太阳,而是水。总之,对于夸父逐日的原因,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 接下来就该说夸父逐日的寓意了。第一次接触夸父逐日是在小学三年级,它留给那时的我有两个印象:夸父竟然去追太阳, 太傻了;他竟然可以将黄河渭河两条大河里的水都喝光,简直太不可思议了。当然这只是小孩子的幼稚的想法。现在再去重读夸父逐日这个神话传说,竟从中发现了许多深刻的35 / 39 寓意。凡事都有两面,当然夸父逐日也有积极和消极两面,我们应辩证地看待它。消 极方面就在于夸父违背客观规律,自不量力,为了虚无缥缈的幻想而 白白丧送自己的生命。这教育我们要立足现实,确立切实可行的目标,不要总是幻想一些不可能的事情。做事情不可违反客观规律,否则不仅无功而返,还有可能造成巨大损失。积极方面:表现出人对自己理想的一种不懈的坚持与追求,鼓励人们勇敢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即使这理想有些遥远,即使被别人骂作自不量力。而且它还表现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赞颂了一种追求光明、甘为人类幸福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更令人感动的是 弃其杖,化为邓林 。夸父临死时还牵挂着自己的族人,将自己的木杖化为桃林。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得到这片桃林 终年茂盛,为往来的过客遮荫,结出的鲜桃,为勤劳的人们解渴,让人们能够消除疲劳,精力充沛地踏上旅程。 杨公骥先生认为: 夸父逐日的故事有其极为深刻的寓意。它说明 只有重视时间和太阳竞走的人,才能走得快;越是走得快的人,才越感到腹中空虚,这样才能需要并接收更多的水;也只有获得更多的水,才能和时间竞走,才能不致落后于时间 。 晋代陶渊明在读山海经时也称赞夸父36 / 39 说: 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竟走 。袁珂 先生认为: 夸父逐日,或者不仅是表面上的与日逐走而已,的确还应该有着象征的意义存在。它象征什么呢?夸父逐日,应当看作是古代劳动人民对光明和真理的寻求,或者说,是与大自然竞胜,征服大自然的那种雄心壮志。 另外,文学家萧兵先生在其盗火英雄:夸父与普罗米修斯一书中称:夸父逐日是为了给人类采撷火种,使大地获得光明与温暖。夸父是 盗火英雄 ,是中国的普罗米修斯。萧先生的看法,颇有几分浪漫色彩。还有人把夸父逐日看成是自然界的一种争斗,夸父代表 水 ,而太阳代表 火 。水神、火神相争,水火不容。夸父逐日的故事,给人以 丰富的想象,也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如何理解这个故事,已不仅仅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而它积极的意义在于,人们以各自不同的理解,去认识这个世界,去实现自己美好的追求。 也许神话总有一些不明确性和不真实性,总是存在着种种争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那些神话传说为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提供一个依据,给人类的起源一个尽量合理的解释。同时它也为人们战胜自然灾害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是人类向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