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3 安徽省铜陵市 XX 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m 安徽省铜陵市 XX 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对联,用于某校百年校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满腔热血育桃李,一片丹心扶栋梁。 B画栋拂云联旧垒,玉兰绕砌缀新枝。 c根深叶茂结硕果,笔健墨浓绘蓝图。 D福星高照满庭乐,寿诞生辉合家欢。 2、为了提醒行人等候红灯时不要挤到斑马线上,交警部门拟在斑马线两端画上停止线,并在上面写一句提示语,下列最得体的一句是() (3 分 ) A不要急,欲速则不达 B请在线后等候 c越线阻道,定罚不饶 D亲,要谦让哦 3、下列词语中加点词全都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有泉侧出 一觞一咏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B不随以止也 茂林修竹 而记游者甚众 c有穴窈然 卒葬之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D齐彭殇为妄作 向之所欣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4、下面各项中没有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2 / 23 A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B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c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D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5、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亦足以畅叙幽情幽:幽深内藏的。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期:期许。 B 纵一苇之所如如:相似。 旌旗蔽空,酾酒临江酾酒:斟酒。 c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曾:竟,简直。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尚:尚且。 D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名:命名。 而又不随以怠怠:停止。 6、 “ 月送花香浮小院 ” 是一副对联的上联,与这一上联对仗最工整的下联是()( 3 分) A绿叶红花映山前 B风摇竹影到幽斋 c梦随春风到天明 D风吹萤火到满园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活用现象 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其后楚日以削 B前辟四窗,垣墙周庭 c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D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而死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3 / 23 B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c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 D举世混浊而我独清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行政院长刘兆玄看来, “ 江陈会 ” 为扩大两岸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这不仅是东亚和平进程的重大事件,而且是两岸制度性协商的良好开端。 B服装的得体与否,也能体现人的线 条美、气质美,显示出青春活力。 c在建设 “ 和谐社区 ” 活动中,小区居民们围绕以提升社区文化品位为中心,注重规划立意的整体性,尤其注重突出视觉艺术效果。 D我国目前的测控通信网,是我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先进,可靠性最强的测控系统。 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 “ 风 ” 、 “ 雅 ” 、“ 颂 ” 三大类, “ 风 ” 大多为民间歌谣,如伐檀、氓等。 B.巴尔扎克是 19 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其作品总标题为人间喜剧,反映了剧烈变革时期的法国 生活。 c.清代蒲松龄的长篇小说聊斋志异充满浪漫主义精神,通过将花妖狐魅人格化、社会化,表达作者的爱憎和理想。 4 / 23 D.普希金是 19 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人们誉为 “ 俄罗斯文学之父 ” 。 二、语言表达 11、国人在境外旅游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扔杂物、乱刻乱画等不文明言行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形象,引起广泛的舆论关注。请以文明旅游为主题拟写一条宣传语。要求使用对偶的修辞方法,主题鲜明,语言得体。( 5 分) 12、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5 分) 材料 1: 教育学者熊丙奇谈北京市民戴着口罩燃放烟花时说:“ 很难想象,一个戴着口罩燃放烟花者说自己有高度的环保意识。而遗憾的是,现实之中,有太多这样的人。他们其实渴望一个空气清新的环境,也在关注 Pm2 5,可是,却不认为减少污染,自己也有责任。 ” 材料 2:富裕的瑞士人把 “ 我们没有资源,只有一双手 ” 作为口头禅。废水要集中处理后才能排放;饭店不用一次性餐具,不管招待谁,不超过三道菜;洗涤用品买简装的,回家后往旧瓶子里灌;家庭垃圾按玻璃瓶、塑料品、旧报纸和无用废品分类装入扎口的塑料袋中。 某报拟开办一个专题栏目,你认为这 两则材料可归入哪个专题?请你以报纸编辑的身份针对上述材料写一段编后话,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 80 字。( 5 分) 13、读下面的材料,得出一个生活哲理来。 5 / 23 女儿身体较弱,父亲坚持每天要她吃一只煮鸡蛋。一天,女儿突然问: “ 爸爸,你小时候每天吃鸡蛋吗? ” 父亲以为给女儿以切身教育的机会来了,说: “ 我们小时候一年也难得吃一个鸡蛋! ” 正当父亲准备讲当年生活的贫苦时,女儿把话抢了过去,说: “ 那你们小时候太幸福了,我就讨厌吃鸡蛋。 ” 三、文学常识 14、根据三国演义有关内容填空( 4 分) 三国演义 中人物个性鲜明,令人难忘,有被称为 “ 智绝 ”的, “ 义绝 ” 的, “ 奸绝 ” 的。 关羽在张辽 “ 三罪 ” 、 “ 三便 ” 之说的劝导下,与曹操“ ” 后,降操。获赠战袍、,以及 的美称。但他心念刘备,斩颜良,诛文丑后,挂印封金,开始了千里寻兄之路。 15、阅读舒婷的思念,指出说法不够恰当的一项 ( ) 思念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少线条的挂图, 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 一具独琴弦, 拨动檐雨的念珠, 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等待, 6 / 23 夕阳一样遥遥注目, 也许藏有一个重洋, 但流出来, 只是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 在灵魂的深处。 A诗的第一节用了比喻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在 “ 思念 ” 牵缠中最真切动人的体验,那是美丽的惆怅和失望的茫然。 B诗的第二节用了比喻与衬托相结合的手法:前两句用比喻,极言时间之长和距离之远,写出了 “ 思念 ” 的难以等待和可望而不可及的焦灼感;后两句用衬托手法,以 “ 只有两颗泪珠 ” 反衬思念之深。 c诗的最后一节用直抒胸臆的手法点明中心,是全诗的 “ 诗眼 ” 所在。 D全诗运用象征手法,以 “ 缺少线条的挂图 ” 等事物象征希望难以实现,表现也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之情。 1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6 分) 溪桥晚兴 郑协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 。 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注 : 郑协:南宋遗民。 芊芊:草木茂盛。 7 / 23 1)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手法?( 3 分) 2)有人说诗中的 闲 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3 分) 17、山坡羊 叹世 陈草庵 晨鸡初叫,昏鸦争噪,那个 不去红尘闹?路遥遥,水迢迢,功名尽在长安 道,今 日少年明日老。山,依旧好;人,憔悴了。 【注释】 那个:即 “ 哪个 ” 。 长安:汉唐京都,此处泛指京城。 1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前两句 “ 晨 ” 、 “ 昏 ” 两个字相呼应,暗含着作者对世人从早到晚都在奔波的感喟。 B.第三句中的 “ 闹 ” 指的是上文中的 “ 鸡叫 ” 和 “ 鸦噪 ” ,渲染了繁荣而喜庆的氛围。 c.“ 路遥遥 ” 与 “ 水迢迢 ” 既写出了道路的漫长,也体现了求取功名之路的无限艰辛。 D.“ 今日少年明日老 ” 用语夸张,却道出了青春短暂的事实,饱含着韶光易逝的慨叹。 2请指出 “ 山,依旧好;人,憔悴了 ” 所运用的手法,并结合这几个句子说明作者所表达 的认识。( 5 分) 18、阅读下面宋词,然后回答完成。( 7 分) 8 / 23 醉蓬莱 黄庭坚 对朝云叆叇 ,暮雨霏微,乱峰 相倚。巫峡高唐,锁楚宫朱翠 。画戟 移春,靓妆 迎马,向一川都会。万里投荒,一身吊影,成何欢意! 尽道黔南,去天尺五,望极神州,万重烟水。樽酒公堂,有中朝佳士。荔颊红深,麝脐香满,醉舞裀歌袂。杜宇声声,催人到晓,不如归是。 【注释】 此词当是作者被贬黔州途经夔州巫山县时所作。 叆叇 (idi):形容浓云蔽日。 乱峰:指巫山群峰,其中神女峰尤为峭丽,相传即为神女的化身。 朱翠:指女子的朱 颜翠发,代指美人。 画戟:是加上彩饰的戟,用于仪仗队。 靓妆:粉黛妆饰,这里大约指歌姬舞女之类。 1这首词抒发了调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5 分) 答: 2请简析词中 “ 乱 ” 或 “ 锁 ” 字的妙处。( 2 分) 答: 1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11 分) 江汉唐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9 / 23 了 “ 片云 ” 、 “ 孤月 ” 、 “ 落日 ” 、 “ 秋风 ” 几个意象, 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6 分) 答: 2诗人借 “ 老马识途 ” 的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情怀?这首诗写景的作用是什么?( 5 分) 答: 20、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完成小题。( 6 分) 唐多令邓剡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注】邓剡,字光荐,号中斋,文天祥的同乡和朋友。本词为南宋灭亡之后,邓剡被俘,过建康(今南京)所写。 1上片中 “ 堪恨西风吹世换 ” 一句语意双关,请简要分析。( 3 分) 2下片中 “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 一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 分) 四、文言文阅读 21、下面的四则材料体现出同为儒家圣人的孔子与孟子在处世态度上的细微区别。你更推崇谁的处世态度?写一段10 / 23 话来阐明自己的理由。(要求:不少于 60 字)( 5 分) 子曰: “ 道不行,乘桴(木筏)浮于海。 ” (论语 公冶长) 子谓颜渊曰: “ 用(任用)之则行(施展抱负),舍之则藏(退隐),惟我与尔有是夫! ” (论语 述而) 孟子曰: “ 得志 与民由(分享,为百姓服务)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 (孟子 滕文公下) 孟子曰 :“ 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 (孟子 公孙丑下) 2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5 分) 子曰: “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论语) 今吾生之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论其贵贱,爵为天子,不足以比焉;论其轻重,富有天下,不可以易之;论其安危,一曙失之,终身不复得。此三者,有道者之所慎也。(吕氏春秋) 1根据上面两段文字,概括孔子和吕不韦 的生命意识。( 2分) 孔子: 吕不韦: 2对这两种生命意识进行简要评析。( 3 分) 23、阅读论语的几段文字,完成后面题。( 5 分) 11 / 23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 述而)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理仁)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述而) 1孔子说自己 “ 乐在其中 ” ,谈谈你对此处 孔子提及的“ 乐 ” 的内涵的理解。( 2 分) 2后世的儒者遵从孔子的信念,如孟子提出 “ 舍生取义 ” ,董仲舒提出 “ 正其义不谋其利 ” ,都力图追求道德精神的完善,从上述几章看,儒家价值观的核心是什么?说说这些观点在现实生活中对你的启示。(答案不超过 50 字)( 3 分) 24、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5 分) 甲 子路曰: “ 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 (节选自论语 微子) 乙 许由喟然叹曰:匹夫结志, 固如盘石。采山饮河,所以养性,非以求禄位也;放发优游,所以安己不惧,非以贪天下也。(节选自汉蔡邕琴操 河间杂歌 箕山操) 12 / 23 1面对出仕与否,子路和许由各有什么不同的选择?( 2分) 2简要评价这两种人生观。( 3 分) 五、作文 25、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写作。( 15 分) 你知道, 你热爱, 太阳天天升起; 你不知, 你厌恶, 太阳天天升起。 理解这首小诗中所蕴含的道理,并联系生活实际写一段体现人生感悟的文字。 要求: 叙议结合,结构相对完整。 运用排比和设问的修辞手法。 不少于 200 字。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 分) 哲学家周国平说:山美、水美、草木美,而人才是最美的风景。 爱美乃人之天性,让自己成为别人眼里的风景,更是许多现代人的追求。 13 / 23 请以 “ 让自己成为风景 ”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 选准角度,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 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 A 项用于歌颂教师, B 项 用于新校舍奠基, D 项用于祝寿。这是一道考核对联内容的题目,注意分析适合的场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2、【答案】 B( 3 分) 【解析】 试题分析:停止线上的提示语应该简洁、直白、醒目、妇孺皆懂。 B 符合上述要求。 A 太过含蓄, c 太过严厉,缺乏人情味, D 采用网络语言,不够严肃,不适合老人和孩子。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14 / 23 3、【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 B止:停止:茂:茂密;众:多; A侧:从 旁也,名词作状语。觞:喝酒,名词作动词。名:命名,称,名词作动词; c幽暗昏惑: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形容词作名词; D齐:把 看作相等,形容词作动词; “ 险远 ” ,形容词作名词,危险遥远的地方。词类活用是文言实词的重要考查内容,平时的文言文学习和复习中应对有活用现象的实词加以分类整理,掌握其基本义、活用义及相关用法。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4、【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 A“ 公姥 ” ,本义是公婆,这里偏指婆婆; B“ 作息 ” ,劳作休息,这里偏指劳作; D“ 父兄 ” ,本义是父亲和兄长,这里偏指为兄长。偏义复词是文言实词的重要考查内容,平时的文言文学习和复习中应对偏义复词加以分类整理,了解偏义复词的重点字义,牢固掌握。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5、【答案】 c 15 / 23 【解析】 试题分析: A 项, “ 期 ” ,至、及; B 项, “ 如 ” ,往; D项, “ 怠 ” ,懈怠。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比较多,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6、【答案】 B( 3 分) 【解析】 试题分析:对联写作上要做到词性相同,结构一致;对应工整,音韵协调;内容相关,意境完美。由上联 “ 月送 ” 可排除 A 项,由上联 “ 花香 ” 可排除 D 项,由 “ 小院 ” 可排除 c项。 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7、【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词类活是文言文常见的现象,根据句子中成分关系推断该词的语法成分,分析含义变化。然后确定含义,以便理解和翻译。 A 名词作状语,其它三项为名词活用作动词。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8、【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古今异义词常在句子翻译中出现,要将两个字分16 / 23 开理解。 A 到处,处处; B 长大成人; c 脸色。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9、【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 A项,语序不当,应为 “ 这不仅是海峡两岸制度性协商正常化的良好开端,而且是东亚地区和甲进程的重要事件 ” ; B项一面与两面不吻合,应去掉 “ 与否 ” ; c结构混乱, “ 围绕 ” 与 “ 以 为中心 ” 杂糅。病句题历来是高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积累经验,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枝叶。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10、 c 【解析】 试题分析:聊斋志异是文言短篇小说集。 考点: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 点评:本题考查了著名作家、作品及文学体裁的相关知识,有利于年轻一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 二、语言表达 11、【答案】礼貌言行体现个人修养文明旅游展示中国形象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句扩展的题目,答题时注意要使用对17 / 23 偶的修辞方法、突出 “ 文明旅游 ” 的主题。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12、【答案】环保。 ( 1 分)示例:环境保护要说在口上,记在心上,落实在手上。我们不少人虽知道环保的重大意义,却不愿付诸实施,对照瑞士人的做法,真该好好反思。愿大家别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扣住主题 1 分,修辞手法 1 分,语言流畅 2 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概括能力。一定要审清答题要求,本题涉及两个问题,一是专题栏目,二是编辑编后话。同时有字数和修辞的要求。材料 1 中抓住关键句子“ 他们其实渴望一个空气清新的环境 却不认为减少污染,自己也有责任。 ” 这就是说不少人虽知道环保的重大意义,却不愿付诸实施。材料 2 是说瑞士人的环保行为,然后通过中外环保行为的对比,我们大家真该好好反思。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13、【答案】 (示例 1)两代人认知的差异岂止是这小小的鸡蛋?代沟,必须努力 “ 填平 ” 。 (示例 2)父母自认为替儿女设计好了人生,但这样的人生之路却往往不是孩子想要的。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压缩语段的题目,首先明确材料的内容,父亲想让孩子干的事情,孩子并不一定干,父亲以为好的事18 / 23 情,孩子不一定认为好。从大的角度是 “ 不要用自己的意识要求别人 ” , “ 要认清差距,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 ,但 答题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定位为两代人之间的事情上,不要扩展的太宽。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三、未分类 14、【答案】诸葛亮关羽曹操三约赤兔马美髯公 简述三国演义 “ 割发权代首 ” (第十七回)故事情节。( 6 分) 【答案】宛城征张绣时,曹操惊马践坏了大块麦田。他随呼行军主簿,拟议自己践麦之罪,即掣所佩之剑欲自刎。最后还是郭嘉以春秋之义劝阻,免死。曹操割发权代首,并以发传示三军。后人写有诗句: “ 拔刀割发权为首,方见曹瞒诈术深。 ” 15、【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标题及内容看,此诗并没有运用象征手法,而是借用独特、精美、多姿多彩的比喻意象来表现那种温柔、缠绵而又凄惋的情思。象征,指用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意义。这是新诗常用的手法,这一手法打破了真实描写和直抒胸臆的传统表现手法。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19 / 23 鉴赏评价 D。 16、 1景物:亭基、渡口、江流、春草、晚照、杨花、杜鹃啼鸣;手法:动静结合,反衬(以动衬静,以乐景写哀情)。 2不同意。本诗表面上表现了诗人悠闲、恬淡、无所事事、闲立观赏一川晚照的情景,其 实内心却是无比的凄凉、孤独和惆怅,亭基寂寞,野渡无人,落日晚照,杜鹃啼血,再加上诗人特殊的身份 南宋遗民,因而故国之思,亡国之痛自不待言。 17、 1 B 2对比。( 1 分)以 “ 山 ” 的永恒与 “ 人 ” 的易衰老形成对比,说明时光易逝、人生苦短,( 1 分)不应该将生命耗费在追名逐利上,体现了作者对世人热衷于追求功名的否定。 ( 1 分)同时也以 “ 山 ” 的美好与 “ 人 ” 的憔悴形成对比,突出了自然的美好,( 1 分)作者认为人生应该由争名逐利转而珍惜美好的自然。( 1 分) (表达不必拘泥,意思对即可。手法答成 “ 衬托 ” 或 “ 反衬 ”也可。) 18、 1( 5 分)参考答案:全词上下两片都分三个层次,先写悲情,然后折入欢快场景的描写,最后又转入悲情的抒发,通过这种乐与悲的多层对比烘托,抒发了词人贬谪途中去国怀乡的忧闷之情。( 1 分)词的开头五句,用 “ 朝云 ” 、 “ 暮雨 ” 、 “ 乱峰 ” 、 “ 巫峡 ” 、 “ 高唐 ” ,描绘出一幅烟雨凄20 / 23 迷的峡江图景,营造出一个惝恍迷离、凄清悠远的境界,透露出去国怀乡的怅惘之感,这是以哀景写悲情,情景交融。词的六到八句,作者笔锋一转,描绘出 2 幅春光明媚之中的热闹仪仗图,面对如此盛况,作者内心却是 “ 万里投荒,一身韦影 ” 的一片悲凉, “ 成 何欢意 ” 的一腔忧闷不禁喷涌而出,这是以乐景写悲情,极大反差,悲何以堪 !( 2 分)下片开头四句巧妙地越过眼前的情景,而设想贬谪之地的望乡之苦,用未来的乡愁来烘托现实的离情,这是以哀景写悲情。接着五到九句是设想贬谪之地的地方官为自己摆酒接风、欢宴公堂的热烈景象,置身于高堂华宴,面对着主宾的觥筹交错,作者独品苦味,场面越是热烈,越反衬出作者心头的悲凉孤寂,这是以乐景写悲情。最后三句以陪伴着他通宵达旦“ 不如归去 ” 的声声杜鹃啼鸣作结,显得愁肠百结、无以排解。( 2 分) 【小题 2】 “ 乱 ” ,是错乱的意思,用一 “ 乱 ” 字描绘出 了群峰的攒拥交叠景象,暗示作者遭贬后神乱意迷的心境。“ 锁 ” ,是 “ 封锁 ”“ 禁锢 ” 的意思,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以一 “ 锁 ” 字表现了楚宫女子被困巫峡高唐的苦闷境况,借以透露出作者被困异地的身世之感。(大意相符即可) 19、 1由远浮天边的片云,孤悬明月的永夜,联想到了自己客中情事,仿佛自己就与云、月共远同孤一样。( 2 分)见“ 落日 ” (比喻 “ 暮年 ” )而雄心犹壮。临 “ 秋风 ” ,反觉21 / 23 “ 病欲苏 ” ,表现出诗人身处逆境而壮心不已的精神状态。( 2 分) “ 片云 ” 、 “ 孤月 ” 、 “ 落日 ” 、 “ 秋风 ” 几个意象将诗人的感情和身外景物融为一体,表明了 诗人虽然远在天涯,一片忠心却象孤月一样皎洁的报国思用之情。( 2 分) 2老当益壮,愿为国效力。( 2 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表达了作者思归之情。( 3 分) 20、 1明写恼恨 “ 西风 ” 使季节更换( 1 分);暗写痛恨元朝统治者使南宋灭亡,让自己沦落天涯( 2 分)。 2作者用落雁、明月和芦花这三个意象( 1 分),营造了一种色彩暗淡、凄凉冷清的意境( 1 分),表达了自己的亡国之痛和漂泊悲苦之情( 1 分)。 四、文言文阅读 21、【答案】示例 :我更推崇孔子的处世态度(观点1 分)。孔子希望在自己得到重用时施行主 张( 2 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园师生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绝食减肥测试题及答案
- 甲乳外科考试题及答案
- 自律作息测试题及答案
- 桂林社工面试题及答案
- 胰腺炎考试试题及答案
- 锁骨护理试题及答案
- 茶艺绿茶考试题及答案
- 危重护理考试题及答案
- 餐饮标准考试题及答案
- 2022工程设计资质标准
- 人员密集场所火灾扑救
- 2023混凝土板桩支护技术规程
- 高中物理-科学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公路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 电力市场交易体系规则培训PPT
-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校本教材
- 三非承诺书(共5篇)
- WHO儿童身高体重参考值及评价标准
- GB/T 4909.7-2009裸电线试验方法第7部分:卷绕试验
- GB/T 39255-2020焊接与切割用保护气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