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磨课总结_第1页
小学语文磨课总结_第2页
小学语文磨课总结_第3页
小学语文磨课总结_第4页
小学语文磨课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2 小学语文磨课总结 大江保卫战一课磨课总结 莘县明天小学 樊学雄 孙晓婧 一轮磨课结束,我们都坐到一起交流课后的感悟,不断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确保后一节课比前一节课有新的突破。 大江保卫战一文主要赞颂了英勇的人民子弟兵们在到处肆虐的洪水前,是怎样忘我地保卫大江、救助人民群众的事,讴歌了新一代人民子弟兵在危险和困难面前毫不畏惧、全然不顾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再现了他们光辉的形象。在教学此文时,我主要从审题入手,引导学生确立课文 的研读主题,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围绕研读的主题,开展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即让学生进行批注式的阅读,取得了较好的阅读效果。 要进行批注式的阅读,需先确立课文的研读主题,从研读主题入手开展有针对性的、有重点的批注阅读,避免出现学生不着要领,在课文的 “ 外围 ” 上转圈圈,不能深入地把握文2 / 22 本主旨,从而导致阅读效率的减低。大江保卫战一文的研读主题在师生的共同讨论下得以确立,即 “ 人民子弟兵们是怎样保卫战的?表现了人民子弟兵们的一种什么精神? ” 学生根据研读的主题开展批注式阅读。 教师根据学生批注阅读的进展情况,安排学生先进行同桌间的相互交流或小组内的相互交流,以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在相互交流中碰撞智慧的火花交流彼此的收获,探求别人独到的见解等。 最后,学生就研读主题进行批注阅读的情况进行全班汇报,在汇报中引导学生感悟文本,阅读文本并指导朗读,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进一步地深入。如在汇报 “ 在 这危急关头,几十万 ?” 时,学生分别说出了自己的批注情况,有的说“ 说明解放军叔叔不畏艰险,哪里有危险,哪里就 有他们的身影 ” ;有的说 “ 解放军叔叔为了人民群众的安危,白天黑夜地忙着赶路,日夜兼程,多么伟大呀!而我们呢,只要是略微晚了点睡觉,第二天早上就起不来,白天上课的时候甚至还打瞌睡。 ”? ?通过班级交流,使他们共享学习成果,让他们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合作学习中达到学习的目的。 3 / 22 可见,批注式阅读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其学习是高效的,课堂是充实的,活跃的。同时放手让学生在生活中搜集资料,促进了语言的积累,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大江保卫战这篇课文记叙了解放军几十万官兵与长江特大洪水进行顽强战斗的动人情景,热情地歌颂了战士们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表现了子弟兵和人民之 间的鱼水深情。听了陈新英老师上的这篇课文,感受颇多: 感受一: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培养自学和合作交流能力。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陈老师的自学自悟的课堂形式体现了新课标中 “ 自主合作探究 ” 的精神,她改变了传统教学的简单的一问一答,注重培养自学和合作交流的习惯。教师要求学生分四人小组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进行自学,在自学中注意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再加批注,给学生提供了阅读过程中动脑、动手、动口的空间 和多种感官协同操作的良机。“ 不动笔墨不读书 ” ,加批注,需要学生深入地读书,要求学生自己去感悟、体会,积极思维,要求学生自身情感的投入。这一部分,陈老师给的时间十分充分,学生在讨论交流学习的收获,谈自己的感受时起到了不错的效果。这样切实有效的自学交流充分给予了学生思维、表达的机会,从而也能及时把握学生的阅读情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4 / 22 便于教师有的放矢。 感受二:以真实彰显着课堂的生命,以情感描绘着课堂的色彩,以对话凸现着课堂的内涵。 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一支有待点燃的火把。大江保卫战一课,陈新英老师用自己的激情,生动的影片画面点燃了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智慧、教学机智点燃了学生的智慧。师生充分展开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彼此敞开心扉,相互倾吐,相互接 纳。老师从情入手,让学生自读勾画、体会,说出感受、读出感受,师生自始至终沉浸在对 “ 铮铮铁汉 ” 们的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震撼之中。师生成为不可分割的 “ 学习共同体 ” ,真心阅读,真心感悟,真心对话。 感受三:在课文中照见自己的生活,在生活中发现课文的身影。 正如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所说: “ 智慧的语文教育来自于善良的心灵,来自于深刻的思想,来自于鲜活的生活。 ” 让我感受最深的有两处:一是引进生活促感悟。在文本学习中,师生一起交流课外了解的感人事迹,丰富 “ 铮铮铁汉 ” 的形象,更深刻地震撼心灵,体悟文本;一是伸向生活巧迁 移。一句句看似平常的导语,却由老师在引导学生巩固课文之后,又不露痕迹地引向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如此迁移,扎实有效而令人深感巧妙。 感5 / 22 受四:由读向写辐射,在互动中实现读写迁移。 老师在指导阅读感知,自读领悟的基础上,围绕课文内容,巧妙把握教材延伸点,在学生情感积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向“ 铁汉 ” 们倾吐心声,让学生设身处地去感悟,去理解,去表述,以此促进语言的积累运用,集读写训练、发展思维能力和思想教育于 一体,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达到了新的层次,对课文中心的感受达到了新的境界,促使情感进一步得到升华。 一点小小的建议: 如果在播放为了谁歌曲的同时,能配以 MTV 真实可感的抢险画 面,也许会让学生情动泪流,出现学生的真实情感“ 喷发 ” 的场面,受到更为刻骨铭心的熏陶。 小学语文磨课总结反思 进入 2016 年 10 月中旬,我们参与远程研修的小学语文教师进入磨课活动,由郭娟老师执教的四年级阅读教学课长城。接到通知后,研修组的全体老师十分珍惜这次机会,对郭老师执教的这一课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进行了课堂观摩、评课议课。在一次次思考交流碰撞 中,大家收获多多。 6 / 22 一、总体感觉:按照三次备课,两次打磨的要求,积极开展了教学研讨专题活动,集中解决教学问题,有效促进打磨计划的顺利实施。郭娟老师认真完成了三次备课的教案;针对两次打磨情况,老师们整理出个人反思;两次打磨后,进行了上课,并上传教学实录。全组教师认真参与研课打磨、观课评课等活动;根据分工进行观课评课,合作完成观课报告,并已上传;磨课即将结束,教师们已经感受到成长的快乐。通过这次课例 打磨,提高了研修组全体成员的教研水平。其中具体的磨课过程最为重要,需要密切合作,集思广益。 二、关于备课 基于第一次备课,郭娟老师在研修小组成员的帮助下执教了这节课。课后,我们召开了备课小组会议,用心聆听了大家的评课意见和建议:课堂上容易受教案的束缚,教师的评价不及时,面对学生的生成 ,不能也不敢及时巧妙地点拨和引导,总怕节外生枝,影响整个教学的过程。于是,根据课堂上的生成,我们对教学目标的设计作了修改,重新确立了 1 教学重难点,调整了部分教学环节,随后进行了第二次备课并在同组成员的分工观课中执教了第二次课 7 / 22 三、关于上课 上课的重、难点把握准确, “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 的时间安排合理。在大容量的课堂内容中,能清晰、明确重难点操作流程。使 “ 重、难 ” 点能充分被消化、理解和吸收。每个环节设计合理,符合文本及文本延伸,紧紧围绕文本展开教学环节。并且前一环节为后一个环节做铺垫,层层展开。环节与环节之间过渡连贯,流畅,整堂课如行云流水,滴水不漏,完美结合。 1、 适当取舍,选准教学切入点,以诵读为本。这篇文章很长,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我着重抓住 “ 城墙外沿 ”“ 垛子 ”“ 瞭望口 ”“ 射口 ”“ 城台 ” 这些词语展开教学,从柳树的外形和生长经历引导学生直奔重点,阅读文本、深究文本,层层深入,以诵读为本,引导学生读出语言、读出形象、读出体验、读出 (来自 : 海达范文网 :小学语文磨课总结 )情感、读出方法。 2、 2、推敲词句,体会语言的内蕴。帮助学生感受柳树的形象时采用了灵活的方法:有让学生体会,像 “ 嘉峪关 ” 的高度;跟已有生活经验楼的 “ 高度 ” 比较,把 “ 长城8 / 22 的长度 ” 跟平时常见的 “ 距离远度 ” 对比。 3、 汉语独具的个性魅力也决定了 “ 悟 ” 这一独具汉民族特色的思维方式。 “ 悟,是一种省去繁琐逻辑推理过程,在经验范围内作出综合性、直接性、快速性结论的体悟式思维。 ” 通过语言文字品读,在语言的基础上,感悟文学,与作品共 2 鸣,触摸作者受震撼的心灵,进而去感悟万里长城留给后人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去感悟顽强毅力和韧劲与艰难环境作抗争的人生哲理,最终得到情感熏陶,得到思想启迪。从而实现师生与文本、与作者之间的心灵对话 四、关于听课、评课环节。 目的在于共同感受课堂的 “ 精彩 ” 和 “ 困惑 ” ,解决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听课时观课分工要明确,设计观察量表。评课不仅要评出优点,更要指出不足建议。 四、关于磨课。 磨课是指教师与其他成员围绕实践课不断地切磋 商讨 设计 实践 反思 修改 再设计 再实践 再总结。磨课的着眼点是让教师感受到从备课到课后9 / 22 总结全过程的精细化研究,需要教师活跃的思维,丰富的知识储备,敏锐的观察力,懂得教育心理学,有敬业的精神,让教师实实在在体会到教学中的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解决的。大家通过反复磨课后,教研水平有很大的提高。 五、教学反思 。 反思的主要内容为教学设计是否切合实际,行之有效;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是否解决现实问题等。教学精彩之处是: 1、 精心设计,找准解读的突破口。 “ 与文本的深入对话。 ” 不是引导学生逐字逐句的品味、咀嚼。而是找准解读文本的突破口。如教学 3 时,抓住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反复读、反复体会,感受到青海高原这株柳的顽强的生命力。 2、 精简环节,以读代讲。精简教学环节,真正的把时间还给学生。学习重点句子与欣赏精美图片 相结合,通过朗读理解青海高原这株柳的神奇之处。 10 / 22 总之,我们深刻体会到磨课的过程,是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是对课程标准重新解读的过程;是与同事交流的过程 ;是分析学情的过程;是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的过程;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过程;是课程整合的过程;是教法学法的最优化选择的过程。就在这一次次的 “ 磨 ” 中,更新了我们老师的教学理念,优化了教学过程和环节,深化了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更营造出了浓郁的教研氛围,促进了教 师的成长,磨出了教师的勇于创新、勇于实践、大胆探索的精神。 4 在研修中幸福成长小学语文研修组磨课研讨总结 课程标准提出 “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 织者和引导者 ” 。这一理念老师们虽能脱口而出,但真正落实起来却很难,尤其在低年级。本次我们选取了 “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识字写、字并积累运用语言 ” 这个主题进行研究。在沈教授、张教授、毕校长以及吴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群组所有老师迎难而上,通过对课例进行三次设计两轮打磨,对研究问题有了很大的突破。整个研修过程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一以贯之追踪问题,课例改进明显 11 / 22 首先,本研究专题,是根据新课标理念,并汇集了群组成员教学的困惑、问题后产生的,来源于老师们的教学困惑。然后,以刘小露老师执教的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为例,多次讨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办法。在整个磨课过程当中,紧紧盯着 “ 低年级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 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如,这篇课文中 “ 我 ” 想变的事物很多,但 “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 是课文的重点,为突出教学重点,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课例打磨后,就把第 2 4 小节的教学合并施教,采用小组合作、练习朗读和质疑解疑的方式略处理;把教学重点放在第 5 小节上,突出了大大的荷叶给别人带来快乐,自己也快乐的情感体验,同时,进行谁来了,怎么样的句式训练。在观课、评课环节,观课点又是围绕 “ 发挥低年级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 这一问题展开,设计了“ 学生参与度 ” 、 “ 师生活动所用时间分配 ” 、 “ 教学目标达成 ” 等几个观课量表。在课后研讨中,又对问题解决的效果 做出针对性分析,最后,每个老师针对研讨主题中的三个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反思总结。因此,整个课例研究是老师们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12 / 22 二、聚焦学生,生成学生学习 1.基于学生的问题组 织教学 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凸显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快乐读书、敢于质疑、大胆交流。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要尊重学生,研究学生是怎么学的,寻求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备这节课之前我们在思考,如果让学生们来读这个文本,哪些地方是他们可能读得懂的,哪些地方可能读不懂?为此我们进行了前测,了解了学生的问题,都是对词语的不理解。为此根据这一特点,在课上老师就安排有质疑问难的环节,引导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以学定教。 “ 穿梭 ”“ 清凌凌 ”“ 嬉戏 ” 等词语都是由学生提出来的。教师只是鼓励他们互相帮助,解答疑难。在此基础上,恰当 运用图片,并作准确简洁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本课新词。 2.根据学生的兴趣设计活动。 这节课 %的时间是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比较好地摒弃了低年级那种看似活跃的一问一答式教学。并且课堂上以学生活动为主,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有个体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有合作朗读、词语质疑、句式训练 表演、以及猜字游戏等,都紧紧围绕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 识字13 / 22 和朗读展开。比如,进行第一次试讲中,教学设计是引导学生学习 1-4 小节时,让学生提出喜欢哪一小节 就来美美地读这一小节,读一段学一段,一节课讲下来总觉得教学手段重复、单调,而且学生的注意力学着学着就下降了。后来,通过不断打磨,我们采 取了略读 1-4 小节,重点指导第 5 小节的做法,增多学生听说读写的机会,先让学生们快乐地、自由地读一读诗歌,再让他们提出自己读不懂的问题,由学生互助解答,再由老师点拨的做法。我们发现,学生的小手更多地举起来了,小嘴巴读得更有劲头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3. 心中有学生,跟进练习到位。如,在让学生划出 “ 我想变什么的词语 ” 以及 “ 指导书写 ” 时,都让学生再次修改、练写,纠偏改错,做得扎实有效,不流于形式。 总之,我们根据学情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来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由不会到学会,学得轻松,学得投入。 三、团队成员主动参与,在磨课中幸福成长 从接到任务开始,所有团队成员全身心投入,定计划、备课、磨课、发贴、观课,用研究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在14 / 22 研修的这两个月中,过程是艰辛 的,是一个不断否定自我的过程。我们有过众说纷纭,彷徨迷茫的的焦灼期,但是群组教师没有放弃,在不断尝试中,硬生生的创出了有我们自己特色的课例设计。执教者刘小露老师从研修开始基本上就没有了休息日,闷在家里安静思考。特别是在第二次教学设计没有突破的瓶颈期时,刘老师面对试教的屡次受挫,能够坚韧执着,潜心研究;群组教师也克服了很多困难,对于研修不离不弃,学校春季活动特别多,群组教师基本上都是班主任老师,他们合理安 排自己的教学任务和班级管理任务,放弃自己的空堂休息时间,一起陪着试教老师听课、议课,错过了午饭时间都没有觉察; “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 ,经过近二十稿的反复修改,群组的每一位教师都在 “ 磨课 ” 中得到了成长,教学理念发生变化,教学行为跟进改善。 四、过程比结果重要 记得研修的开始,参加研修培训的时候,教授就对我们说,这次我们的任务不是追求最后要出一节多么精彩的课,追求一个完美的结果。我们的任务是要体会一词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这样的一次经历,让每个老师都参与其中,我们每15 / 22 个人都学会如何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如何解决问题。现在回想整个过程,有很多难忘的镜头,发现问题时候紧锁的眉头,共同讨论时的激情飞扬和频频点头,解决问题时的会心微笑 这一幕幕都那么让人留恋,充满魔力和诱惑。 正是这种发自内心的快乐,让我们化辛苦为快乐,在艰辛的历程中,收获一份快乐而充实的心情。 通过本次研修让我们站在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上重审语文教学,对今后的语文教学改革有了明确的方向。我们要把所学的教学理念,细细咀嚼,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让我们一起收获,一起分享专业成长的快乐吧。 磨课让我成长 金秋十月,是一个硕果累累的收获季节。沐浴着惬意的秋风,欣赏着飘落的黄叶,我常常独自走在林荫小道上,静静地回首着充满诸多艰辛与挑战的研修之路。这次研修,我最感兴趣的部分就是群组磨课。我参与其中,也乐在其中,真是受益匪浅,永生难忘。 一、磨课 让我学会了深思熟虑 16 / 22 一节好课是需要不断打磨的,正如一篇好文章需要反复修改一样。每一次磨砺的过程,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进步,新的收获。比如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不仅要认真分析学情特点、找准文章的重难点,制订切实有效的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还要合理分配师生活动时间,教给学生识字、阅读或写作的方法,把握课件和板书呈现时机,指导学生感情朗读,保证课堂练习时间等。因此,课前教师的预设一定要充分合理, 各方面都考虑比较细致周全,课堂上才会真正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二、磨课让我学会了课堂观察 以前,我听公开课或教研课,总是很随意,而且喜欢面面俱到,无论什么都关注,结果什么都不精,什么都不强。一节课下来,试问自己从中学到了什么,明显感觉不知所以然。通过磨课活动,我知道教师可以带着自 制的观课工具进入课堂,设立自己感兴趣的课堂观察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参与观课评课活动。教师观课评课都可以更专业一点,不致于 “ 眉毛胡子一把抓 ” 而顾此失彼,同时也避免出现 “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 的怪现象。 三、磨课让我学会了团结协作 17 / 22 磨课是群组性的备课、上课、观课、评课、反思、总结研讨活动,需要万众一心的团队精神和九九归一的小组凝聚力。拿我们小组来说吧,我们组内所有成员,因为不在同一个学校,所以我们建立 QQ 群,为了保证整个磨课计划任务有序进行和有效传达,我们有正式的观课备会、观课分工会、课后评议会。每天,我都像小蜜蜂一样勤勤恳恳、忙忙碌碌,但累有所值,累有所乐,每天总是过得很充实。 四、磨课让我学会了美丽转身 磨课其实是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虽然我这次没有承担具体的上课任务,但每天的课堂教学,我从不敢马虎大意、得过且过,总是力求在教学目标上大胆变革,在教学方法上灵活多变,在课堂导语上有所创新,在问题设计上讲究层次,在师生活动上有所侧重,在练习设计上有所预设。磨课,让我关注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让我不再拘泥于完成 “ 教课文 ” 的教学任务,让我更加从容、优雅地朝着 “ 教语文 ”的方向转身,再转身。 小学语文磨课总结反思 18 / 22 进入 2016 年 11 月,我们参与远程研修的小学语文教师进入磨课活动,由 *老师执教的五年级教学课诺贝尔。接到通知后,研修组的全体老师十分珍惜这次机会,对黄老师执教的这一课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进行了课 堂观摩、评课议课。在一次次思考交流碰撞中,大家收获多多。 一、总体感觉:按照三次备课,两次打磨的要求,积极开展了教学研讨专题活动,集中解决教学问题,有效促进打磨计划的顺利实施。 *老师认真完成了三次备课的教案;针对两次打磨情况,老师们整理出个人反思;两次打磨后,进行了上课,并上传教学实录。全组教师认真参与研课打磨、观课评课等活动;根据分工进行观课评课,合作完成观课报告,并已上传;磨课即将结束, 教师们已经感受到成长的快乐。通过这次课例打磨,提高了研修组全体成员的教研水平。其中具体的磨课过程最为重要,需要密切合作,集思广益。 二、关于备课 基于第一次备课, *老师在研修小组成员的帮助下执教了这节课。课后,我们召开了备课小组会议,用心聆听了大家的评课意见和建议:课堂上容易受教 案的束缚,教师的评价19 / 22 不及时,面对学生的生成,不能也不敢及时巧妙地点拨 和引导,总怕节外生枝,影响整个教学的过程。于是,根据课堂上的生成,我们对教学目标的设计作了修改,重新确立了教学重难点,调整了部分教学环节,随后进行了第二次备课并在同组成员的分工观课中执教了第二次课 三、关于上课 上课的重、难点把握准确, “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 的时间安排合理。在大容量的课堂内容中,能清晰、明确重难点操作流程。使 “ 重、难 ” 点能充分被消化、理解和吸收。每个环节设计合理,符合文本及文本延伸,紧紧围绕文本展开教学环节。并且前一环节为后一个环节做铺垫,层层展开。环节与环节之间过渡连贯,流畅, 整堂课如行云流水,滴水不漏,完美结合。 1适当取舍,选准教学切入点,以诵读为本。阅读文本、深究文本,层层深入,以诵读为本,引导学生读出语言、读出形象、读出体验、读出情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