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第八单元教案_第1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第八单元教案_第2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第八单元教案_第3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第八单元教案_第4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第八单元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2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第八单元教案 莲山课 件 m 第八单元教材分析 一、主要内容 本单元包括三篇精读课文,故事两首乞丐和嫦娥、西门豹和女娲补天,一篇略读课文夸父追日,语文园地包含 “ 口语交际 ” 、 “ 我的发现 ” 、 “ 习作 ” 、 “ 日积月累 ” 和 “ 成语故事 ” 五个部分。 二、学情分析 本单元课文都充满了大胆、神奇的想象。但是要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知识、风俗人情,仍需要多读、多想,充分挖掘课文外的资源。同时,要让学生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优势,先朗读感悟,再质疑探究。 三、目标导向 知识与技能 1.会写 35 个生字,会认 16 个生字。 2.正确读写生词,积累好词佳句。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 2.培养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2 / 22 3.初步尝试展开合理想象写写神话故事。 29 古诗两首 学习目标: 1.认识 “ 乞、霄、烛、晓 ”4 个生字,会写 “ 乞、巧、霄 ” 等 8 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 课前准备 : 1.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古典音乐。 2.收集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已经学了很多古诗,谁愿意把你喜欢的古诗背给大家听? 2.同学们背诵的这些古诗,有的描写大自然的美景,有的反映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等,而今天我们学的这两首古诗却取材于民间神话传说。 3.板书课题,理解 “ 乞巧 ” 。 a.认读 “ 乞 ” ,组词:乞求、乞丐等。 b.联系课后资料袋理解 “ 乞巧 ” 。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读正确、 读流利这首诗。 3 / 22 2.同桌互读互查。 3.出示生字卡 “ 霄 ” ,认读、组词,与 “ 宵 ” 区别。(留给学生自己发现,为语文园地八中的 “ 我的发现 ” 留下伏笔) 4.尝试读出诗的节奏韵味。 三、再读感悟,品味诗意 1.学生自读自悟。 2.小组合作,根据课后资料袋和 “ 牛郎织女 ” 的故事来理解诗意。 3.全班交流,吟诵诗句。 四、练说促背,趣味识记 1.教师激趣:一个节日中蕴含着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一首诗又取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同学们了解了神话故事,又学习了这首古诗,收获一定不少, 现在我们分成两组,进行一个比赛,一组看挂图讲牛郎织女的故事,一组配乐背诵古诗,看谁故事讲得好,古诗背得棒。 教学设计 2.小组练习。 3.进行比赛。 五、识字写字 1.自主识字,仔细观察怎样写好字。 2.教师范写 “ 乞、霄 ” ,学生练写。 六、拓展阅读 4 / 22 阅读寒食元日清明等以节日为题的古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比赛背诵乞巧。 2.听写 “ 乞、巧、霄、渡 ”4 个字。 3.出示课题嫦娥,学生讲 关于嫦娥的故事。 二、自主学习,感悟诗意 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可轮读、大声读、同桌合作读、自读等。 2.默读质疑。 3.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感悟诗。 a.可查字典理解字词来理解诗句。 b.联系收集的资料和同步阅读中的 “ 嫦娥奔月 ” 的故事来理解。 c.可小组合作,也可独立自悟。 4.有感情朗读诗。 a.生练读。 b.师指导朗读。引导学生配乐,边想象情景边朗读。 三、背诗比赛 5 / 22 1.练习背诵。 2.组内比赛。 3.各组随机抽查比赛。 四 、识写生字 1.认读生字。 2.指导书写。教师范写 “ 屏 ” 。 五、拓展练习 同学们,如果说嫦娥奔月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们渴望飞天的梦想,如今,我国的 “ 神舟 5 号 ” 飞船已实现了这个梦想。假如你乘坐飞船登上月球,见到广寒宫、嫦娥,见到环形山等等,又会演绎出怎样的富有现代特征的神话故事呢?请用“ 广寒宫、嫦娥、 “ 神舟 5 号 ” 飞船、运动会 ” 等词语编写一个想象故事。 30 西门豹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抓重点段给课文分段。 2、学会本课 12 个生字,理解 25 个词语的意思,能联系 上下文理解 “ 闹 ” 的在文中三个句子中的意思。 3、了解西门豹为民除害的事迹,知道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敢于破除迷信,为民办实事的好官。 教学重点: 6 / 22 初步学会抓重点段给课文分段。 教学难点: 理解西门豹将计就计惩治首恶,破除迷信。 教学时间: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置悬念,揭示课题: 同学们,距今 2000 多年的战国时期,有一位地主官名叫西门豹(板书,并学习生字 “ 豹 ” ),虽然他官职很小,却一直被人称颂。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让我们通过课文学习来寻找答案吧! 二、初 读课文,感知引疑 1、听课文录音,思考:课文写了西门豹在什么地方为当地百姓做了哪些好事? 2、检查生字、新词学习情况,再读课文 3、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 三、学习 “ 单元提示 ” ,指导分段 1、学习 “ 单元提示 ” ,明确抓重点段分段的步骤,方法。 2、再读课文,根据刚才的问题,找出重点段,给课文7 / 22 分段。 四、研读课文第一段 1、西门豹到了邺地,发现那里田地荒芜,人烟稀少,于是展开了调查,现在请同学们来研究西门豹所作的调查,分析造成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大原因,并说说 你是根据什么研究出来的? (小组合作学习,共同研究) 2、交流,汇报,得出结论: ( 1)巫婆官绅给河伯娶媳妇 ( 2)年年闹旱灾(板书)随机解释 “ 闹 ” 在三个句子中的不同意思 3、共同讨论,写调查报告 4、交流 五、练习拓展: 修改调查报告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研读第二、三段 1、西门豹是邺的地方官,他了解到巫婆官绅祸害百姓的事实后,可采取归些办法惩治他们? 2、但西门豹采取了什么办法?他的办法巧妙在哪里? 8 / 22 开展 小组合作学习,引导从西门豹的言行中去研究 3、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教师适当引导,重点研读三个重点句,品析词句,边读边体会西门豹的将计就计。 ( 1)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 “ 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另外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 说完,他叫卫士抱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 ( 2)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 “ 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 ” 说完,又叫卫士把那个人投进漳河。 ( 3)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 “ 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 ” 说完又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 4、想象说话:漳河边上的百姓看了事情的以过会怎么说? 5、西门豹还为百姓做了什么事? 三、总结,领悟人物品质: 现在谁来说说 2000 多年前的西门豹为什么到现在还被人称颂? 四、练习拓展: 西门豹,你真 板书: 13 西门豹 9 / 22 巫婆官绅 为民除害 严惩首恶 给河伯取媳妇 破除迷信 年年闹旱灾 为民造福 兴修水利 31、 .女娲补天 教学要求: 1、学习课学,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 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3、联系臭氧层对环保教育。 4、自学课文生字词。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关健: 1.学习课文,了解课学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 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教学目的: 10 / 22 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课文生字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1.课文插图投影。 2.生字词卡片。 3.有关 ” 五彩石 ” 的实物(如雨花石)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你们爱听神话故事吗?你们都读过哪些神话故事?说说看。 西游记、封神榜、宝莲灯 师:今天,我们再来读一个神话故事。 二、出示插图投影,指导看图。 图上是谁 ?她在干什么? 三、揭题,释题。 1.板书题目: 12.女娲补天 2.引导学生据题质疑 。 3.学生讲自己知道的女娲补天的故事。 11 / 22 四、录音朗读,学生自由读。 五、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拼读。 ( 1)读准 ” 窟隆冶 ” 的读音。 ( 2)指导书写生字。 注意以下字形。 娲:右下部是 ” 内 ” 。隆:右边中间的一横别漏写。 窟窿:两个字都是穴宝盖。 冶炼:冶字是 ” 两点水 ” 不是 ” 三点水 ” 炼:是火字旁,右边不是东。 六、读生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意。 轰隆隆:像声词。 塌下:倒,下陷。 窟窿:洞,小孔。 山冈:地面形成高低不平的山脊 . 洪水:指可能酿成灾害的大水。 熄灭:停止燃烧。 纯青石:指颜色只有青色的石头。 五彩石:传说中用来补天的各种颜色的石头。 冶炼:用高温熔炼或电解等方法将矿石中的有用成分提取出来。 七、指名读文,正音。 12 / 22 八、齐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九、生讨论后汇报,师小结。 课文讲的是传说中女娲看到天塌了一大块,便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好的事。 十、指导熟读全文。 十一、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板书: 31、女娲补天 1.女娲为什么补天? 2.女娲怎么补天? 3.女娲补好天后,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看卡片读生字词。 2、读后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学习课文,解决上节课学生提出的三个问题。 1、女娲为什么补天? 2、女娲怎么补天? 3、女娲补好天后,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 13 / 22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解决第一个问题。 1、默读,想哪些段分别写补天的起因, 经过。 2、小组讨论以上三个问题后,汇报学习收获。 学生 A:因为天塌地裂、烧起大火、发洪水,给人们带来痛苦。 学生 B:女娲见此情景,很难过,求雨神熄灭大火。造船救出人们。 学生 c:女娲去找五彩石,回来冶炼成水,把天补好。 学生 D:女娲把天补好后,人们又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学生 E:人们还记得 3、指导学生从内容想开去: 如果你当时在场,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 (一方面教育孩子要了解人民的痛苦,一方面体会女娲看到这场面的心情) 四、指名读第二自然段,体会女娲的心情,了解她的所作所为及原因。 1.女娲难过极了。 联系课文第一句来体会。 ” 创造了人类 ” 人类都是她的子女,她的子民,看到自己的孩子受苦受难,心情当然难过。 2.从立刻,求等词中进一步体会女娲焦急、难过的心情 14 / 22 3.小结,为救人们,先做了两件事:求雨灭火;造船救人。 五、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了解女娲补天的经过,解决第二个问题。 1.大声自由读文。 2.找出文中具体补天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女娲的精神。 “ 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 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 生:我从她原以为 费多大力气这儿看出她原来找石头费了很大力气。 生:她忙了几天几夜这句话中也看出女娲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 生:有她找啊找啊这句话也可以看出。 “ 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把它装在一个大盆 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 ( 1)结合挂图理解这段话,进一步体会女娲为补天所付出的艰辛。理解第三自然段中的 ” 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15 / 22 险,把天补上 ” 。 ( 2)引导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天的经过。 3 导朗读这两段话。 六、齐读第五自然段,了解大自然的美丽,解决第三个问题。 后来,女娲补好了天,没有了危胁人们的大火,人们又可以安居乐业,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七、联系科学上的补臭氧层漏洞,培养学生对科学、对环保的热爱之情。 八、引导学生读课前 备好的神话故事,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热爱之情。 九、齐读课文,小结。 十、作业。 1.回答课后第二题。 2.阅读课外神话故事。 32 夸父追日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夸父的执著、奉献精神。 3.会复述这个故事。 课前准备: 16 / 22 将学生的座位按学习小组排列成 “ 马蹄形 ” 。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在遥远的古代,有这么一个人,他为了让光明永远普照大地,于是他拿起手杖,提起长腿, 迈开大步,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他能追上太阳吗?他给我们留下一个怎样神奇的故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夸父追日。 二、自主读书,感知大意 1.自主试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拼读一下,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 2.自主练读: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并想一想喜欢的原因。 3.默读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合作读书,感情朗读,复述课文 1.小组内轮读,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2.小组内评读喜欢的段落,交流读书感受。 3.小组内练习讲这个故事,可以自己讲,可以合 作讲。 四、全班交流,评价补充 1.随机抽查每组一至两名同学朗读喜欢的段落,交流喜欢的原因,其他同学评价补充。 2.各组推选代表或合作讲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五、课外拓展 17 / 22 1.绘制一幅夸父变成大山、手杖变成桃林的图画。 2.继续收集神话传说故事。 语文园地八 学习目标: 1.喜欢阅读课外神话传说故事,并能清楚地讲给别人听,主动交流听后的感想,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2.学习神话传说中大胆神奇的想象,写一篇习作畅想“ 我会变 ” 。 3.养成自觉区别形近字的好习惯,并且在自我发现中培养探究意识。 4.积累成语、歇后语,培养积累语言的兴趣和习惯。 课前准备: 收集歇后语、成语故事、神话传说故事等。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阅读了许多神话传说故事,我想同学们课外也读了不少这类故事,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 (一)分组讲故事 1.交代讲故事、听故事的要求。 18 / 22 讲的同学要把故事内容讲清楚、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听讲完后评一评。各小组选出本组 “ 故事大王 ”1 2 名 。 2.各小组内学生试讲,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二)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 “ 故事大王 ” 名单,大家掌声祝贺。 2.荣获 “ 故事大王 ” 称号的同学非常荣幸, “ 故事大王 ” 们肯定愿意让更多的同学听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 “ 故事大王 ” 先给全班同学讲? 共同评议讲述情况。如内容是否讲清楚、情节是否完整、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等等。 学生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想请同学们来总结。在总结时,你可以表扬表现最出色的,也可以夸奖进步最大的;可以谈谈你的感受,也可以 说说你的心得,也可以发表一下你的希望、设想和创意 每组请一名同学做总结。 教学设计 习作 一、导语激趣,放飞想象 同学们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已经对神话传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里面的人物真神奇,比如孙悟空,他会七十二变,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呢?你可以变成任何人、任何19 / 22 物,赶快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吧!你的脑中是不是涌出了许许多多的奇思妙想?选你最喜欢的一个想法,编一个精彩的故事吧! 二、大胆想象,自编故事 三、交流评议,取长补短 1.把你编的故事讲给同学或老师听, 再互相评一评。 2.全班交流,把自己编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大家评议。教师引导学生从想象是否大胆、新奇等方面加以评议。 四、编写故事,独立修改 五、评议习作 选一至两篇优秀作文或问题作文全班评改,重点从语句是否通顺、条理是否清晰、是否有具体情节等方面评改。 六、修改习作 1.自主修改习作。 2.小组内同学互相修改习作。 七、誊写习作 要求书写工整,注意格式。 优秀习作或优美片段赏读 我的发现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古诗乞巧 中的 “ 宵 ” 和 “ 霄 ” ,比较异同。 20 / 22 2.同学们早就发现了,在我们的汉字中,有许多字的字形相似,像一个家族中的兄弟姐妹一样,它们长的很像,你能区分出这些字哪儿长得不一样吗?你能认准它们吗?(出示词语投影片) 二、自主读词,观察发现 1.认真读词语,把词语读准确。 2.仔细观察带点的字,看你能发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