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Microsoft Word 文档.doc

22一个特殊的都市共同体——“学生村”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4页/共17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2665293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08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9-11-25 上传人:qq77****057 IP属地:江苏
12
积分
关 键 词:
22 一个 特殊 都市 共同体 学生
资源描述:
22一个特殊的都市共同体——“学生村”,22,一个,特殊,都市,共同体,学生
内容简介:
本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科毕业论文(设计)论文(设计)题目:论文(设计)题目:一个特殊的都市共同体“学生村”学学 院:院:法学院法学院 专专 业:业:社会工作 班班 级:级:04 级(1)班班 学学 号:号:PB0404051038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张慧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马良灿 2008 年 5 月 31 日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诚信责任书诚信责任书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 ,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特此声明。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日 期: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I 页目录目录.I摘要.IVABSTRACT.引 言.1一、走进新朝阳村.3二、 “学生村民”的人际圈、类型与生活方式.6(一)学生居民的人际圈.6(二)作为类型化的“居民”.81.考研一族.82.打工一族.83.情侣一族.94.放飞自我一族.105.通宵一族.106.改善生活一族.11(三)学生村的学生居民生活方式.11(四)外宿学生面临的社会问题.121 安全危机.122 良好校园环境的缺失,以致影响到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提高.123 人际交往减少,影响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和心理健康.124.自我控制力下降,迷失自我.13三、关于学生村治理问题的思考.15(一)争取外部可利用资源,优化“学生村”环境.15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II 页(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在外租住现象.15(三)丰富集体生活,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15(四)建立人性化的在外租住申请制度、管理体制.16结语.17参考文献.18致谢.19附录.20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III 页摘要一个特殊的都市共同体“学生村” ,它依托于大学形成、依赖于大学发展,其主要的居民和消费群体是大学生。依据“学生村”居民的特点,可以将其划分为六类,即考研一族、打工一族、情侣一族、放飞自我一族、通宵一族和改善生活一族。这样一个存在于大学周边的真实小社会,一个以高素质人才为主要居民的真实小社会,本应与大学和谐发展,然而事实却是“学生村”里危机四伏,本以学业为主的大学生(学生居民)却与学校在某种程度上脱节。学生村的治理要求高校、政府和学生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要求学校建立一种科学的外宿申请管理制度,更需要学生居民对自身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反省。关键词:学生村 生活方式 治理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IV 页AbstractA special city community - - “the student village”, it depends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univers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y, the main consumer groups and the residents are university students. Based on student village resident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that can be divided into six categories, namely, study section owners, wage owners, owners of lovers, flying self-owners, owners of the night and improve family life. Such a presence in the neighboring University of the true small community, a high-quality talent as the main inhabitants of the true small community, this should be a harmonious development with the university, but the fact is that student village in the crisis, consisting mainl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heir studies (Student population) are out of touch with schools to some extent. Students of University Village, governance requirements, and students among the benign interaction require schools to establish a scientific management system for the students living outside school need more residents to their own problems faced by a deep introspection.Keywords: the student village Way of life Governance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1 页引 言任何大学都处于一定的社区环境之中,周边的社区环境对于大学的各项工作及整体的生存和发展,特别是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中国的大多数大学都位于城乡结合处,城乡结合部是一个特殊的社区,而在这个特殊的区域里又存在着一个特殊的村子即“学生村” 。本论文描述一个特殊的都市社区“学生村”的日常生活,是根据对贵州大学附近新朝阳村的实地考查写成的,它旨在说明“学生村”这一特殊都市社区的基本面貌。本论文的基本资料是通过小范围的实地调查而获得的,很多社会学家(如布朗、吴文藻、弗斯等)认为:在这种调查的最初阶段,把一个村子作为单位最为合适。这是出于实际的考虑,选择村子作为调查单位,便于调查者接近调查对象,进行密切的观察,从而对人们的生活进行深入细致的描述。再者,村子作为被调查的单位,它能够提供人们生活的较完整的切片。因此,本论文采用社区研究的方法,注重社区居民的全部生活,正如项飚笔下的“浙江村”一样。费孝通先生曾经写到:村庄是一个社区,其特征是,农产聚集在一个紧凑的居住区内,与其他相似的单位隔开相当一段距离(在中国有些地区,农户散居情况并非如此) ,它是一个由各种形式的社会活动组成的群体,具有特定的名称,而且是一个为人们所公认的社会单位。项飚笔下的北京“浙江村”既非自然村落,更非行政编制,而是指进京经商的浙江人(其实几乎全部来自温州地区)自发形成的聚居区,位于城乡结合处,北京本地人口 1.4 万,外来人口近 10 万,温州人在此租房而居,以服装生产和销售为主导产业,以其物美价廉的服装而文明全国,更以村容村貌的脏、乱、差、社会秩序的混乱而蜚迷京城。李培林所写的“羊城村”则是一个理想类型,是一种村落与企业合一的特殊的经济组织,是市场网络和企业组织之间的一种形态。无论是“浙江村” 、 “羊城村” “万丰村”还是“河南村”等等“城中村”多位于城乡二元结合处,也就是城市和村落间存在的“混合社区” ,其生活方式已经城市化, “村民”也都居住在市区甚至是中心市区,他们已经不再从事或基本上不再从事属于农业范围的职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2 页业,他们的户籍甚至也已经转为城市户口。而本论文要所要描述的“学生村”有别于村庄,近似于“城中村” ,但它的形成机制又不同于“城中村” ,它是依托于大学形成、依赖于大学发展的,其主要的居民和消费群体是大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的都市共同体,本应与大学和谐发展,然而事实却是“学生村”里危机四伏。出租房没有消防等安全措施,房屋见缝插针,形成一线天不说,更有甚者是出租者为了节约成本而单砖造危楼。餐饮、娱乐休闲场所更是无人问津,无证经营,卫生安全无保障。本以学业为主的大学生却与学校在某种程度上脱节就这样一个存在于大学周边的真实小社会,一个以高素质人才为主要居民的真实小社会,却是一个危机四伏的社会,这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关注,并试图去进一步了解它,研究它。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3 页一、走进新朝阳村新朝阳村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贵州大学旁,距离贵阳市 12 公里,花溪大道从村庄旁经过。根据花溪村居委会人口统计资料,新朝阳村共有 180 户,原著人口 500左右,暂住人口约 900 人(其中学生站 85%,外来生意人约 15%) 。进入新朝阳村,你会发现,中国传统村落的天人合一、小桥流水、风水等意境,在这里荡然无存。经济的铁律碾碎了中国传统村落和谐人居空间的“文化意义” ,其基本的房屋是一家紧挨一家盖起来的,并不是由某建筑公司或某个经济集体建造的,在土地和房租的收益的刺激下,连接建筑物之间的小小的街道只有 1-1.5 米左右(在第一排的街道不到 0.5 米) ,房东为了最大面积的扩展出出租房的面积,把平方变成楼房,楼房又一再加高,成为一栋栋单砖危楼。但在这样的环境中,商业气息和人气却很浓,狭窄幽暗的街道两旁,餐馆、旅店、杂货店、小诊所、影像租赁店、理发店、水果摊等等琳琅满目。而在所有“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村落的影子似乎始终是一个徘徊游荡的魂灵。1在中国的近 80 万个村落中,新朝阳村可能属于特殊的另一类,因为它已经没有农业,是没有农业但村落生活还没有终结的村落,从自给自足的村落小农到租房谋利的房主,农民心底多年来被压抑的发财梦想,被欲火燃烧的炙热。新朝阳村的原著居民原本居住的是一个寨子,以农业为主,人均年收入虽然不高,却也过着田园牧歌的生活。1995 年,贵州大学扩建,开始征农民的土地,2002 年,计划修建新体育馆,之后征用农田等近 300 亩,于此同时,我国的土地政策也在发生变化,这些促使了新朝阳村的形成。在农民只能向土地求生活的时候,这个土地稀缺地方的农民,一直过这非常贫苦的生活,因为能够从土地获得的收入实在非常有限。但困境往往逼迫人们超出常规想问题,更何况高校扩招,高校面积扩大,带来的土地“圈征”,使农民完全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这就使他们不得不在土地之外寻找出路。所谓土地之外的生活出路,最寻常的就是做小买卖,做小买卖的“工商精神”,韦伯曾认为在西方是来自新教伦理的节俭、勤奋、算计,2但从新朝阳村的情况看,1 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3.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4 页这种“工商精神”,毋宁说来自更根本的求生本能,其催生的一个现实,就是农民本身不再拥有土地,从而形成一种“倒逼机制”,再加之高校与政策对新朝阳村村民做小买卖的默许,短短的几年内一个个老实本分的小农似乎都成了赚钱的行家里手,从依赖土地谋生到利用土地谋利,发生着很大的变化。而奇怪的是,原著居民几乎不选择开店,而选择了房屋出租。他们把房子租给学生、外来生意人,自己只从事着“物业管理” 。当我问及村民外出打工的现象多不多时,花溪村居委会的一个领导说:“他们靠出租房屋平均每人(所有的原著居民,包括小孩、老人)的年收入就有 45005000,在花溪村的五个组来讲,属于中等水平,他们宁愿安逸一点在家,不会出去打工的,几乎没人出去,外出打工的比例大概也就 5%。 ”花溪村居委会的领导还讲到,新朝阳村的房屋属于私人财产,个人经营,出租房屋不用交税费等,营业执照也不用办,在那里租房做生意的也差不多就这样,省不少钱。新朝阳村也是治安案件高发区 。“房屋租金,是新朝阳当地居民的一项重要收入来源,当地矛盾也多因房屋出租而起。”,花溪村居委会一负责人说。新朝阳村抢劫、斗殴之类的事虽不多,但入室行窃等案件却时有发生。新朝阳村村民自建的出租屋相邻较密、小巷较多、没有路灯等特点,都给小偷作案提供了机会。 不少大学生虽然租住在校外,但校园里“夜不闭户”的习惯却未变:晚上睡觉时不反锁铁门,窗上也不安防盗网,电脑、银行卡放在室内显眼处小偷们也专找大学生下手,利用插门、撬门、撬窗、“钓鱼”、翻窗等手段频频得手。“说实话,如果没有这么些大学生在这里租房,新朝阳村案被盗情况会少很多。”新朝阳村设有治安管理室,但却是空的,没有民警值班。在行政管理体制方面,“学生村”与“城中村”相似的一点就是混乱,就如羊城村地方政府要求其“政企分开”,村集体经济组织要进行公司化管理,原村委会管理社会事务的职能由街道委员会替代,然而“集团公司”实为“影子内阁”。虽然其“身”融入城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其“心”不变,既村落的社会关系网络及其配套的共同价值观依然不变。3新朝阳村的行政管理体制也是这样的混乱,在朝阳村居委会、平桥街.道办事处、溪北街道办事处均得不到关于新朝阳村的资料,在资料收集时,我辗转了好几次,才在花溪村居委会的到了相关资料。2 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93 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50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5 页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6 页二、“学生村民”的人际圈、类型与生活方式(一)学生居民的人际圈为了全面了解新朝阳村“学生村民”的日常生活,本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问卷主要内容包括租房、日常消费、休闲娱乐方式等,调查对象就是新朝阳村的“学生村民” ,以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 50 份,收回 50 份。个案访谈的对象主要是“学生居民” ,也有原著居民、外来生意人、村领导等,并进行了必要的实地观察。性别选项男女缺失合计29(58%)21(42%)050(100%)表 2.1 样本的性别特征分布表(%)选项与校住大学生与外来生意人与“学生村民”与房东的交往经常很少几乎没有36.141.722.24.226.469.41.42573.615.363.919.7合计100.0100010001000表 2.2 在新朝阳村租房同学与周围人的交往(%)正面影响%负面影响%丰富课余生活方便消费、娱乐多一种居住地扩大交际面15.313.744.216.6影响正常的学习作息时间不规律不利于与同学交流生活花费加大20.927.915.335.9合计1000100.0100.0表 2.3 新朝阳村对“学生村民”的影响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7 页图 2.1 穿梭在“学生村”的学生村民图 2.2 寻找出租房的情侣图 2.3 出租房屋的广告到处有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8 页(二)作为类型化的“居民”1.考研一族在高校不断扩招影响下,追求高学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学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大部分学生越来越不满足于大学本科的学历,而且社会对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在许多大学生的心目中考研无疑是毕业后的一条很好出路。所以就造就了考研一族的租房大军在外住宿。这种租房情况的季节性很强,一般是每年的 6 月到 12月期间。所以在大三、大四学生中考研族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也是出租房供不应求的一个的重要因素。他们面对拥挤的 6 人间,凌乱的 4 人间宿舍,面对每天早上 6 点,下午 4 点,晚上 7 点就要去找安静的教室占位置上自习,这样既浪费了不少时间,更浪费人的精力,影响正常的学习气氛,考研一族毫不疑问选择了在校外租房学习的自由空间。由于课程少,他们可以在自己租住的房间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看考研书” ,不用担心有同学的干扰,有音乐的侵袭。当然了,在租房学习型的大军中,除了大部分是为考研而租房外,还有的是“托福”族、 “GRE”族、甚至有“四六级”族。他们大致情况相同,都是抱着一种安静读书的想法而忙于在外租房。大四学生某独自在新朝阳村租了一间房。他说,他已决定考研,迫切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复习备考。可寝室里几名准备就业的室友,却整天忙得不可开交,常常是一边听着音乐一边在寝室上网查资料、整理求职表,晚上他们还要讨论求职心得,有时还会大声争论。为此,顾某多次提出抗议,但三人往往安静不了一会,声音便又由低转高。为能安心复习,顾某索性在新朝阳村租了一间 100 元/月的独室,并将自己的所有资料和电脑全搬到出租屋。“这里的出租屋价格便宜,离图书馆也不算远,比较方便。”顾某说。2.打工一族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就业压力的逼迫下,大学生中涌现了不少打工一族,创作一族以及经商一族,他们为了工作的需要,不得不在外租房。 他们的时间要求比较灵活、自由,而学校住宿得按照规章制度来执行,统一的作息时间。这样,学校的宿舍就给他们带来了不便,而面对价格不是很高、自由空间较大的出租房,是他们很自然的选择在校外租房。陈某是大三女生,前不久她和另三名女同学一起在新朝阳村租了套一室一厅。她说,她们正在实习期,在外租房主要是因为出入方便,前几天,她们在同学的指引下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9 页才租到房,房价是 200 元/月,网费 40 元/月,平均每人每月只需房租 60 元,还比较划算。她还说,虽然她们四人住在一起,但因为每个人的实习任务不一样,经常只有晚上 7 点后大家才能回到出租屋。由于每人的生活节奏都很紧张,因此 4 个女生从不下厨房,吃饭就在餐馆解决,打水、洗衣服、打扫卫生等日常生活事务也是自己处理。陈说,女孩子单独在外生活,安全最重要,和同学打伙住在一起相互有个照应,大家住着也比较放心。陈坦承,她和同学都是背着家长在外租房的,她无奈地说,她在某单位实习,每天早上 7 点多就要出门,有时晚上 8 点才能结束工作,往返校内实在不便,但如果直接和家长说起租房决定,家人肯定会因担心而不同意,只能出此下策。3.情侣一族不少恋爱期间的男女为了能够需找家庭的感觉,过一过两人世界的生活,或者是为了两人能更多的时间处在一起,常常是在校外租房过起小日子了,他们出双入对,买菜做饭,类似已婚夫妇一样同居生活在一起,筑起了爱的小屋。当然,在此不得不说明一点,在以上的考研族中,不少也是情侣关系,他们为了在一起,都为了考研而共同期待走出宿。在调查中发现,有一半左右的出租房都是男女同住,这种情况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存在单纯的恋人为了在一起而同居,第二,男女同为考研学习又是情侣关系,他们认为是一举两得。大四男生小华坦言:他读了三年大学,其中有两年都是和女友租房住的。在笔者的要求下,小华带着我们来到他们租住的房间:这是一个位于小巷内的居民小院,2 层破旧小楼。小华在其中租住的,是一间面积约 40 平方米的一室一厅。室内布置得极为简单,客厅除了两张小板凳外再没有任何家具,卧室里只有一张仅供两人挤下的木板床,红漆旧书桌上摆着的一台电脑,这是整间屋内最值钱的家电了。小华说,这间房每月租金 200 元,水、电费自理,房东已在房内安置了互联网接口,每月上网费用 40元,加上伙食费,两人每月生活开销约在 700 元左右。每天早上七八点钟,新朝阳村都很热闹,很多的学生从村内各条小巷会聚到这条通往学校的小道上。每天早晨他和女友也在这时拿着书出门,一起到学校上课。中午下课后,两人相约到附近的菜场买几样菜,拎回出租屋做一顿简单而可口的午饭。如果下午没有课,两人便会到附近逛逛商场。由于住在校外,晚自习自然被“省”了,更多的时候是在屋内上网或约几名同学到附近的卡拉 OK 厅唱歌。 “这里到凌晨都很热闹,因为很多学生都是那时才回,消夜摊前常常坐满了人。”小华说。提起租房的理由,小华私下说:“住在学校和女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10 页友谈恋爱很不方便,毕竟到处都是同学,两人能单独相处的时间有限。反正我们都是成年人,生活自理没有问题,在校外和女友以社会人的身份过日子,会让我们更成熟。”在外租住图个自在。4.放飞自我一族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有其优势,但也不能忽视他们存在的一些缺点。比如对父母、老师的依赖,生活上自理能力差,纪律约束力弱,集体观念淡薄等等,特别是对于没有住校经历的学生,当从中学到大学的环境发生改变时,不适应集体生活,对宿舍住宿不习惯,就到校外找到了自己的独立空间。有的学生家里条件比较丰裕,无法接受集体宿舍的生活条件。这种情况一般以大一新生和家庭条件优越的为主。人际关系一直是大学生管理中十分棘手的问题。很多大学生由于处理不好人际关系,造成集体宿舍人际关系十分紧张,在无法摆脱人际关系的情况下,不杀学生采取了回避的态度,搬出宿舍到校外租房,由于受自尊心和虚荣心的影响,他们不愿去找老师或同学协调解决,而是采取一种极端的方式,即回避处理。这类情况的学生中以性格孤僻者和争强好胜者居多。小倩是大一的学生,在宿舍住了不到一个月。 “刚到宿舍,我就哭了,那哪能住啊,八个人,八张桌子,八张床,没有卫生间和洗刷的地方,宿舍又破又脏又难闻,她们都是贵州的,讲话我又听不懂,还经常挨白眼,一个月,我几乎没说过话。 ”5.通宵一族现在电脑已不再是新奇的事物,许多大学生都购买了自己的电脑,但是严格的宿舍管理制度和作息时间使这些“电脑爱好者”望而生叹。每天晚上准时熄灯,除了课业和活动之外再也没有时间去玩电脑,特别是那些沉迷于网游世界的忠实玩家,在外租房就可以随心所欲,通宵达旦也没人管。此类情况绝大多数是男生。小李也是一名“租房族”。他说今年上半年,他和寝室另一名同学一起租了一间十来个平方米的小单间,每月租金 50 元。这是一栋四层楼的私房,房东将其中的二、三两层楼用于出租,每层楼 200 平方米的面积被隔成了十几个小房间,楼层通道内仅容两人并肩挤行,安全隐患很大。房内没有互联网线,两张单人木板床占了室内 90%的空间,左侧抵墙放置的小桌上堆满了两人的 杂物,头顶的铁丝上挂着乱七八糟的换洗衣物。“这环境你们是什么感觉?”面对提问,小李指着窗外小街上的一间网吧笑着说:“这里好玩的东西多,比住学校自在。”他说:“学校宿舍经常断水,又不让寝室自备烧水电器,要喝口水还要提着水瓶到开水房排老长的队;学校宿舍一到晚上 11 点就关门, 晚上泡吧、唱歌、上网玩晚了,还要赔着笑脸求管理员开门。一个字:累!”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11 页谈话中,了解到,小李沉迷网络游戏已有两年,大二时常常旷课泡在网吧,随着上网时间的延长,他常常在网吧玩到晚上 12 点才返校,常因晚归而被宿舍管理员批评。后来他索性背着学校在校外租房,玩得更加疯狂,几乎每周都有数天在网吧包夜玩到次日清晨,为满足每月高达 1000 多元的消费,他以报名参加考研复习班为由,向父母要钱。为不引起学校老师的怀疑,小李仍旧每年交给学校 1200 元住宿费,但他在学校的床铺却因长期不住,落满了灰尘。“你觉得这样的生活有意义吗?”小李别过头,默不作声。6.改善生活一族在新朝阳村房租只需要 100200 元即可,廉价的房租,可口的饭菜成了这一族外出租房的主要的原因,在这些人中,他们大多以同乡或同班同学为主,大家合伙买菜做饭,既经济有实惠,何乐而不为呢!粗算了一下,在学校食堂一般每顿饭每人要花 4 元,加上早餐 2.5 元左右,一天就要消费 10.5 元。如果三个人在一起租房做饭,一天需要 5 元的肉,2 元的蔬菜和 3 元的米,还要 1 元的煤气和 0.5 元的调料即可享受一顿美餐。还可以买 2 元的面来自己煮早餐。这样算下来,一天租房三人只需 13.5 元,除去一个月的房租 150 左右,还能节约不少。小鸣是大三的学生,他说,他家里并不富有,这边消费水平又高,如果在宿舍住一个月用在伙食费上的就要五百多。他又解释说:“室友说一起出去吃饭啊,总不能不去,去了就得多花钱,我女朋友也和我一起吃饭,又不能吃太差,花费真的很大,现在在这里住,和女朋友一起做饭吃,要省很多。”综上所述,大学生外宿的原原可归结为:考研需要、兼职需要、恋人同居、人际关系不好回避、贪图享乐和自由、节省生活费用改善饮食条件 (三)学生村的学生居民生活方式描述大学校园生活最简洁的就是“教室(图书馆)-食堂(餐馆)-宿舍”,在加上操场、逛街、网吧等。如果不做兼职,可以说大学生活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简洁的生活方式,简单的路线,相对单纯的交往圈。而学生村居民的生活就不能这样简单的描述,正如前文所描述的六族学生村民,他们的目的不同,生活方式就不可一概而论。就比如相对于其它五族,改善生活一族就会经常来往于“教室-菜场-出租房”之间;通宵一族多是简简单单的“出租房-订餐(餐馆、方便食品)”,他们会把教室省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12 页略,所有的生活、休闲娱乐、体育锻炼(省了)、人际交往可以概括为“电脑”;同居一族则是半标准的成人生活预演(消费来源靠父母),居家过日子大学生选择在“学生村”租住成为“学生村民”体现了学生的经济能力的实现方式、闲暇时间的利用方式和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但它远不只是一个生活问题,它还展示了青年文化的一个普遍的特征成人生活的预演。然而,这种预演实质上是在无指导、无监督的条件下进行的,反映了他们急于适应社会的心态和务实、功利的生活取向。不可否认,学生村民的生活方式,对于他们的成长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对于少数自我约束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会有助于培养成人感受和社会性情感,锻炼自理能力,培养家庭日常生活技能;有利于他们尽快融入社会,加快他们的社会化进程;有利于他们全面深入地认识社会,早日成才等。然而作为一种无指导、无监督下的个体行为,由于游离于学校之外失去了校园环境的保护和制度的约束、支持,而他们的能力还不足以应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因此他们面临着很多的困惑与问题。(四)外宿学生面临的社会问题1.安全危机 正如前文所述,“学生村”的出租房很多是危房、闲置房,社区文化又相对落后,居民的素质参差不齐、管理秩序较混乱,甚至有些根本就是管理盲区。人身安全危机、财产安全危机等。要说到人身安全,从学生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发现,他们日常生活不规律,作息、饮食混乱。对同居一族来说婚前性关系是在正常不过的事了,提早的性关系,毕竟有悖于主流道德,防护措施一旦没做好,对于双方来讲,都会承受很大的压力,女方的身体损害更不用了。相反地,大学校园里一般管理比较严格,防范措施较全面,基本上可以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2.良好校园环境的缺失,以致影响到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提高。在高校日益注重学生学习主体性的今天,学习主体间的互动可以说是大学生的重要学习方式。而“学生村民”却时常脱离校园,失去了大学校园里浓郁的学习氛围、人文气息,与校内同学接触、交流较少,尤其是在学生村更易接触到不良文化、行为,以至影响个人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13 页3.人际交往减少,影响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和心理健康人的交往能力是通过集体生活培养的,大学生的交往能力是在学习与各种性格的同学和睦相处的过程中习得的。而“学生村”和传统的村落不同,这里的村民来自不同的省份,不同的专业,还怀着不同的志愿,在“学生村”租住的“学生村民”很容易处于人际交往的孤岛上,对于大部分“学生村民”来讲,交往范围与在校住的大学生相比在很大程度上是缩小的,由于人际交往的缺乏,心理承受力和抗干扰、抗挫折的能力降低,很不利于心理健康。4.自我控制力下降,迷失自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也许不该出现在本论文中,尤其是不应该用它来形容“学生村民”,但在“学生村”里,确实是有着共同租住原因的人更容易经常性的在一起交流,相互间走动。考研族聚在一起交流学习心得,互通信息;改善生活一族合伙做饭;同居一族也如此。但在访谈中发现,通宵一族中的有些开始时并不是真正的玩游戏痴迷,只是后来在“学生村”认识了一些网迷,无意识、不自觉的被感染或是被强迫的一起过关(玩游戏,过关),就像有些“学生村民”以前并不赌博,也不去酒吧,可后来自己也去,而且是经常性的,从不赌到小赌再到大赌,以致到现在的不能自拔,用他们自己的话讲“我都不知道自己一天天在干嘛,浑浑噩噩荒废学业,虚度人生可如果不这样,我有不知道自己能干嘛,该干嘛”2004 年 6 月,教育部曾下发高校大学生“禁租令”,2005 年 7 月,教育部在新修改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的通知中宣布:不再禁止学生校外租房。解除“禁租令”的初衷是想给大学生更大的自由,促进其社会化,但事情总是这样正反相伴,在学生村的大学生可能会接触到更多的人,拥有多彩的生活和更广的人际圈,但学生村中众多的娱乐设施同样给一些人带来更多的诱惑。有些人会过得更简单,“教室-菜场-出租房”三点一线的生活,学会讲价、做饭, 也知道生活的不易,但有些人可能因为少了约束,而自己自制力较差,更加放纵,生活没规律,学习下降,违背自己上大学的初衷,也给家庭带来问题。心理上,很多人因为在外租房,特别是女生,感到自卑,因为同居在国人的眼中还是有悖于主流道德观,同居给女孩的困扰更大,女生会因为这样而背负沉重的思想负担。套用心理学上的一个术语“人在情境中”,学生村这样的环境,一些“学生村民”通过成人生活预演, 体会到了生活的不易,这些人可能会珍惜,也会更上进,追求学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14 页业与事业的成功。而自制力较差,更加放纵,生活没规律的“学生村民”,则更容易贪图享乐,放弃自己,甚至走上不法之路(在访谈中发现有不少盗窃案件是学生村民所为)。学习下降,违背自己上大学的初衷,由于荒废学业而带来的打击,对待人生可能会很消极。同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性开放等一些西方腐朽思想也深刻影响着“学生村民”。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15 页三、关于学生村治理问题的思考“学生村”的形成,不仅仅是大学生租房现象,它有着一系列的配套设施,比如饮食、娱乐、购物、诊所、理发、水果摊点等等,它是在大学周边形成的一个独特的产业网络,因此,探讨学生村的治理,不能像高校的学生工作管理者那样探讨的单单是大学生在外租房的应对办法或措施。也不能简简单单的只采用“因果分析”,在解释社会现象时,只找出它所依附的原因是不够的,还必须进一步把这些现象之所以能够协同一致的功能找出来,也就是说不能用“因果分析”替代“功能分析”。在问卷调查与访谈中发现“学生村”承担者部分大学生(学生村民)经济社会化、生活社会化、交际社会化等的功能,因此在治理“学生村”时要充分考虑到它的正功能,治理的目的是能使“学生村”更好的发挥其正功能,抑制其反功能。由于本人从“功能分析”的角度来看待“学生村”的存在,因此,本人认为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村”的正功能,抑制其反功能,可具体采取以下措施:(一)争取外部可利用资源,优化“学生村”环境。高校要争取 与“学生村”、政府三方的合作, 联合起来,共同努力加强对“学生村”的改造、监控,提高“学生村”原住居民的综合素质,增强房东、商贩的服务意识,以及其与高校、高校学生之间的依存关系,营造一个安全、整洁、文化氛围浓重的社会环境。(二) 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在外租住现象。思想教育不能仅仅存在于校园内,更应该走进“学生村”。而这里的思想教育也绝不是形式上或由上至下的说教,而是学校从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实质出发,以真正关心学生的实际行动来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在外租住现象 。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16 页(三)丰富集体生活,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学生居民”居住在“学生村”,本就与大学在一定程度上脱节,造成人际交往困难、心理压力大等一系列问题。从青年人的心理需求角度来讲,他们并不排斥集体生活,因此,丰富多彩的集体生活能够吸引“学生村民”融入校园里的集体,增进与同学之间的感情,提高人际交往能力、释放心理压力、体会校园里的学习氛围等。(四)建立人性化的在外租住申请制度、管理体制 要以辩证的眼光看待“学生村”的存在,因此,对“学生村民”、在外租住也不能一刀切,而应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否则只会适得其反,只会禁而不止。人性化的申请制度、管理体制,才能使已成为或将成为“学生村民”的大学生正常并且自愿的与学校老师联系、交流,反映在外情况,这也就加强了学校对“学生村民”的管理。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17 页结语“学生村”作为一个存在于大学周边的真实小社会,一个以高素质人才为主要居民的真实小社会,本应与大学和谐发展,然而事实却是危机四伏,本以学业为主的大学生(学生居民)却与学校在某种程度上脱节这种危机四伏,这种脱节,影响的不仅是“学生村民” 、 “学生村” 、学校,长期看还有我们的社会,国家的发展。但问题并不是说就不能解决,只要正确对待,就可以使大学与“学生村”和谐发展,使“学生村民”更加健康成长。至于如何正确对待“学生村”的存在,具体如何管理“学生村”与“学生村民” ,本人能力有限,目前只提到了以上观点,望本论文能引起相关人员对“学生村”的关注,进一步研究,提出体系化的管理模式。当然本人也会继续努力。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18 页参考文献1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项飚.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0.3周大鸣.凤凰村的变迁:华南的乡村生活追踪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4杨方泉.一个村落的土地、宗教与社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5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三联书店,1985.6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7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8郭正林.中国村政制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9蓝宇蕴.都市里的村庄:关于一个“新村社共同体”的实地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博士论文,2003.10 丁元竹.社区研究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11梁漱溟.梁漱溟全集:乡村建设大意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12毛丹.一个村落共同体的变迁M.上海:学林出出版社,2000. 12毛丹.一个村落共同体的变迁M.上海:学林出出版社,2000.13王春光.社会流动与社会重组:京城“浙江村”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14折晓叶.社区的实践“超级村庄”的发展历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15周大鸣.中国乡村都市化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16Baker,Hugh.D.R.A China lineag:sheung shui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2一个特殊的都市共同体——“学生村”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26652937.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