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七氨基酸的分离鉴定.doc_第1页
实验七氨基酸的分离鉴定.doc_第2页
实验七氨基酸的分离鉴定.doc_第3页
实验七氨基酸的分离鉴定.doc_第4页
实验七氨基酸的分离鉴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七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一、目的通过氨基酸的分离,学习纸层析法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二、原理纸层析法是用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的分配层析法,它是利用不同的氨基酸在展层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不同而得以分离的一种方法。惰性支持物是新华一号滤纸,其上含有很多的羟基,与水有较强的亲和力因此把它看成是含有静止水相的惰性支持物。水相因此称为静止相(固定相),有机溶剂称为流动相。展层溶剂由两个互不相溶的有机溶剂和水组成,它们互相混合时便分成两相:一相是以水饱和了的有机相,另一相是以有机溶剂饱和了的水相。分配系数()溶质在固定相的浓度/溶质在流动相的浓度。当用滤纸进行分配层析时,流动相流经支持物时与固定相之间连续抽提,使氨基酸在两相之间不断分配而得以分离。不同的氨基酸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其一定的Rf值,故可根据Rf值定性鉴定氨基酸,但通常用已知的标准氨基酸层析作对照,本实验就是如此。l 纸层析法是用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的分配层析法。l 层析溶剂由有机溶剂和水组成l 物质被分离后在纸层析图谱上的位置是用Rf值(比移值)来表示的:Rf=原点到层析点中心的距离/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在一定的条件下某种物质的Rf值是常数。Rf值的大小与物质的结构、性质、溶剂系统;层析滤纸的质量和层析温度等因素有关。本实验利用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三、材料与方法(1)、材料:层析缸;毛细管;喷雾器;培养皿;层析滤纸;正丁醇;冰醋酸;分液漏斗;烧杯;培养皿;赖氨酸;脯氨酸;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茚三酮(2)操作步骤 1. 配置层析液置于密闭的层析缸中。2准备滤纸:取层析滤纸一张。在纸的一端距边缘2cm处用铅笔划一直线,在直线上每间隔2cm做一记号,标出5个原点。3点样:用毛细管将各氨基酸样品点在5个原点上,用量1020l,每点在纸上扩散的直径,最大不超过3 mm,边点样边用电吹风吹干,越小越好。干后再点一次。4扩展用线将滤纸缝成筒状,纸的两边不能接触。将盛有约20 mL扩展剂的培养皿迅速置于密闭的层析缸中,并将滤纸直立于培养皿中(点样的一端在下,扩展剂的液面需低于点样线1 cm)。待溶剂上升1520 cm时即取出滤纸,铅笔描出溶剂前沿界线,自然干燥或用吹风机热风吹干。5显色用喷雾器均匀喷上0。1茚三酮正丁醇溶液,然后置烘箱中烘烤5分钟(100)或用热风吹干即可显出各层析斑点。6计算各种氨基酸的Rf值。四、结果与分析样品上升高度(cm)Rf值层析液7.23_赖氨酸1.880.24脯氨酸2.930.43亮氨酸4.320.62缬氨酸3.750.51苯丙氨酸4.020.59混合氨基酸1.85、2.63、3.880.34、0.47、0.61表1在显色反应中,脯氨酸与茚三酮反应产生黄色物质,其余皆为紫色,因为脯氨酸为亚氨基酸,与茚三酮反应并不释放氨气,而直接产生黄色物质。 混合氨基酸一定有赖氨酸和脯氨酸,可能有缬氨酸和苯丙氨酸,因为脯氨酸与茚三酮反应生成黄色物质,赖氨酸、亮氨酸、缬氨酸和苯丙氨酸与茚三酮反应生成紫色物质。五、讨论与结论本实验的关键是层析液的制备,点样点要小。由于层析时间较短,混合氨基酸没有完全分开,所以本次实验失败。六、思考题1.何为纸层析法?答:纸层析法是用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的分配层析法。2.何谓Rf值?影响Rf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答:(1)氨基酸被分离后在纸层析图谱上的位置是用Rf值(比移)来表示的:Rf=原点到层析中心的距离/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2)在一定的条件下某种物质的Rf值是常数。Rf值的大小与物质的结构、性质、溶剂系统、层析滤纸的质量和层析温度等因素有关。3.怎样制备扩展剂?答:扩展剂800-1000mL是4份水饱和的正丁醇和1份醋酸的混合物。将20mL正丁醇和5mL冰醋酸放人分液漏斗中,与15mL水混合,充分振荡,静置后分层放出下层水层。取漏斗内的扩展剂约5mL置于小烧杯中做平衡溶剂,其余的倒人培养皿中备用。4.层析缸中平衡溶剂的作用是什么?答:(1)防止或减少边缘效应的出现.所谓边缘效应,是指并列点样的同一物质经薄层展开后薄板边缘处的比移值比中间的要大的现象。(2)平衡剂起到使纸层析上吸附的溶剂达到饱和。是物质在展开剂和纸层析上吸附的溶剂中溶解度不同而进行分离。七、参考文献1、 牛文琪 张庆国 汪宏喜 吴 坚. 氨基酸的分离与分析实验教学设计J. 中国电力教育. 2009,(16):127-1282、 黎景丽, 文一彪. 对氨基酸的分离及其显色的研究J. 中国调味品. 2002,(2):8-123、 翁连进, 王士斌, 蔡晓. 混合氨基酸的分离技J. 化工进展. 2000,19(2):51-534、 营爱玲, 王建, 王晓琳. 纳滤膜对氨基酸的分离研究D.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004,26(6):642-6475、 马立周. 生物转化制备L-丝氨酸的研究D.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6、 付勇. 苏氨酸母液中氨基酸的分离纯化研究D.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7、 吴国华, 林山杉, 王为民. 味精废液中碱性氨基酸的分离J. 发酵科技通讯. 2009,38(3):6-98、 王立华, 王永利, 吴江. 养液中多种氨基酸的分离与测定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25(13):26-329、 杨晓玲, 赵宗云, 刘永军. 用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