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之剖析及思考_第1页
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之剖析及思考_第2页
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之剖析及思考_第3页
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之剖析及思考_第4页
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之剖析及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2 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之剖析及思考 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之剖析及思考 第一部分基础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题型特点 A、古诗文默写分值较高且比较稳定: 05 年 10 分; 06年 12 分; 07 年 10 分; 08 年 10 分。 B、古诗文默写以诗词为主,诗词占 8 至 10 分;文言文占 2 分。 c、除背诵性默写外,三年古诗文考查中均有一道理解性的默写题。 备考对策 A、背诵教学大纲规定的篇目 B、熟背中考指 定背诵的篇目 c、反复背,反复练,反复默。 要求做到尽可能不漏字、不添字、不改字、不颠倒语序、不写错别字,文章 “ 烂熟于心 ” 之后便是保证字的正确率。 2、文言文字词解释选择题 题型特点 2 / 12 本题连续四年所占的分值为 4 分,分值较高,题型稳定,主要考查文言文及现今成语中字词的解释,而且一般都是选取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两项或不相同的两项,答题错一,都不得分。 备考对策 要积累基本文言词汇,重点归类课文中的一词多义的用法,识记文言文常用词词义,并学会在不 同的语境中理解词义,文言文常用词的掌握不仅是读懂课内文言文所必需的,也是阅读课外文言文所必需的。 3、基础整合 题型特点 A、 05 年拼音、错别字、病句以选择题型出现; 06、 07、08 年把它们整合到语段中考查。 B、 07、 08 年侧重对词语运用,对学生的语言表述有了较高的要求。 备考对策 A、对初中课本字词整理归类 B、对错别字、病句进行专项训练 c、对词语运用、句子仿写重点训练 拼音部分对东莞的学生来说,因方言的原因,难 度较大,初一、初二就应多加积累。 4、综合性学习活动 3 / 12 题型特点 A、该部分地位重要, 06、 07、 08 三年来所占分值是 6至 7 分。 B、题量有增加,题型非常活。 05 年给人物写颁奖词;06 年为文学名著竞赛活动写开场白; 07 年采访人物; 08 年母亲河溯源。 备考对策 A、熟悉每种实践活动的题型及解题思路 B、重在训练,在练习中培养能力。 此题对学生的文字功底要求较高,颁奖词、对联、标语等,学生要强化语言训练,同时要随时关注身边的日常生活。 第二部分阅读 阅读系列一 文言文阅读 题型特点 05、 06、 07 年、 08 年中考文言文阅读文段不仅所选篇目同为课内重点,而且所有题目的答案几乎都可以在原文中找出依据,考查内容方式相似,均从句子翻译、关键信息的理解、主题思想的把握等几方面设题,且沿用了简答为主分析为辅的答题方式,题分定为 8 分。 07、 08 年试题与 05、 06 年试题所不同的是古诗文的默写(包括理解性默写)和一词多义的考查列入了基础整合部4 / 12 分,这意味着强化了古诗文经典名句以及文言常用词的 基础作用,同时还强调了掌握以上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积累,一种语文素养。 可以说文言文阅读试题是新课标 “ 重在考察学生对文章内容和重点语句的记诵、理解,文言文阅读材料应当是浅易的课内语言材料 ” 这一精神的最好诠释,体现了古代诗文教学以诵读、积累和整体感知为主的教学理念。 备考对策 A、加强诵读、背诵,勾画出每一篇古诗文的名言警句,揭示主题、中心的关键性语句、描写山水环境的语句和表现作者心情的句子。将这些句子重点背诵,并理解它在文中的作用,以备理解性记忆之需。 B、文言文常用 词的掌握不仅是读懂课内文言文所必需的,也是阅读课外文言文所必需的,只有扎扎实实地掌握每个词的确切意义,了解它的一词多义,我们的文言语感才会逐渐形成,才能在阅读课外文言文时举一反三。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要依据课本中的书下注释为准,绝不能模棱两可。 c、只有在读懂原文思想的基础上才能很好地答理解阅读题, 10 小题就是课文理解题, 2 至 3 分。 11 小题就是文章主题的升华与拓展,要求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谈读此文的感悟或精神感染,体现了文本的人文特征。 阅读系列二 现代文阅读之实用文体 5 / 12 05 年前阅读板块,没有名著阅读系列,就 05 这一年,阅读文一是科普说明文,介绍花香与气温的关系,阅读文之二是议论文,读书的 “ 坎儿 ” 。自 06 年开始,就有了名著阅读文段的考查, 08 年名著阅读的文段扩展到两个文段,阅读理解的难度也加深了很多。 05、 07 两年考查了科普说明文的阅读, 05 年是介绍花香与气温的关系, 07 年是探究人类毛发有颜色的原因。科普说明文的阅读相对文学作品类的阅读,较为简单,其特点是文字量少,篇幅不长,文章的结构清晰,学生整体得分率较高。 考查的题型大致辞有这几类:其一,对文章的 整体把握。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或是给本文取一个标题;其二,对某个文段的分析、理解能力,要求联系上下文,对科普的某一原理作出精确的表达;其三,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特征的理解,如常用的副词之类;其四,文中的科学原理与我们身边生活的联系,用本文的科学理论去解释我们身边的现象。 05 年、 06 年、 08 年三年考查的议论文阅读系列, 05 年是读书的 “ 坎儿 ” , 06 年是王蒙的不设防, 08 年是周国平的信仰之光。 05 年的议论文阅读相对简单,其特点是文字量少,篇幅短少,理论性不强,学生理解没有难度,所以得分率 高。 06 年的不设防,文字量是不大,篇幅也6 / 12 短小,但它是一类哲理性较强不规范的议论文系列,学生理不清文章的来龙去脉,所以得分率偏低。 08 年的信仰之光,学生一出考场,一致反映,此文段看不懂,不知说了什么。其文章特点是文字量大,篇幅过长,哲理性较强,议论文的条理不明确,所以得分率很低。 议论文阅读考查的题型有:其一,对标题内涵的理解;其二,对文章分论点的理解及语言归纳能力;其三,给出具体的某两个句子,从语言形式、表达效果的角度去点评其效果;其四,要求具体分析某一个文段是怎样论证的,也就是要理清作者 是如何灵活运用各种论证方法来达到有效论证这个目的的;其五,开放性题目,结合生活体验谈作者对本观点的理解的。 重重讲讲 08 年的议论文阅读,表面看来,文字量大,篇幅长,但只要静点心,分段理解,学生就能大致读懂全文。所出的三道考查题,前两道一点都不难, 12 小题只要学生掌握了对比论证、事例论证的作用,就能将此 4 分得满分; 13小题只要找出了本文段的中心句就能将此 3 分得到手。当然14 小题有一定的理解难度,但在中考评卷的过程中,因考虑到本题的理解难度,改卷的尺度有所放松,只要能从文段的理解稍微有点拓展,基本上也 能得到 3 分。 所以说,万变不离其宗,对文体特点的把握及训练,同样是下阶段教学的重点。 7 / 12 阅读系列三 现代文阅读之文学作品 近观 05至 08年四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的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从选文的特点看,选取的都是具有强烈的人文气息的文章。 05 年选用的是牛汉的表达对自然中的生命的关注、敬畏的一窠八哥的谜; 06 年的是阿来的传达着对精神的执着追求的词典的故事; 07 年的是王雁的表达对生命的高贵、昂扬的精神状态的赞美之情的鼓神; 08 年的是冯骥才的通过对儿时往事的回顾,流露出作者对纯真年代人性美的赞赏之情。这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一大挑战。 从分值来看,一窠八哥的谜、词典的故事、鼓神、歪儿这四篇阅读理解所占的分值分别为 18、 19、 15、 15分,分值都高于说明文或议论文的阅读理解。 从考查的能力来看,主要考查了以下几种能力: 1、对主要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能力。如一窠八哥的谜要求概括出 “ 一窠八哥的谜 ” 和可能的两个谜底;词典的故事要求简要复述 “ 词典的故事 ” ;鼓神要求概括出“ 我 ” 从 “ 不敢作归乡 的打算 ” 到 “ 该回家过年 ” 这一转变的原因和 “ 鼓神 ” 的 “ 神 ” 之所在。 2、对写法的分析能力。如一窠八哥的谜是分析第一段所描写的内容以及所描写的内容的作用;鼓神则分析文中的铺垫部分的作用。 3、对语言的品析能力。如一窠八哥的谜要求分析8 / 12 重点句子所表现的心情;词典的故事要求分析具体句子中的词语的表达效果;鼓神要求分析文中的精彩句子;歪儿就文中某一精彩细节,谈其作用。 4、对文章的感情的把握能力。如一窠八哥的谜要求概括出 “ 我 ” 对八哥的感情变化过程;词典的故事 要求把 “ 我 ” 的感情变化过程填充完整;歪儿要求学生在理清文章结构的基础上,概括 “ 我 ” 对歪儿的感情变化过程。 5、对文章的主旨的把握和感悟能力。如一窠八哥的谜和词典的故事歪儿都要求联系实际谈谈从文章当中所获得的启示。 6、想象能力。词典的故事要求想象 “ 营业员 ” 的心理;歪儿根据上下文揣摩歪儿此刻的心理活动。 因此,加强对内容的概括能力,对语言的鉴赏能力,对写法的把握、分析能力和对作品的空白处的想象能力的训练,是提高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内容。 阅读系列三 名著阅读: 以往考名著总停留在简单的人物了解、故事介绍,一般分值在 2 至 3 分,自 06 年加重了考查份量,提高到了 8 分,加深了考查难度,加大了考查范围,其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去读书,拓展知识面,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05 年推荐一位名著中令自己感动的英雄人物,并写一9 / 12 段颁奖词; 06 年为名著竞赛活动写一段开场白,并写三个孙悟空的故事情节; 07 年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了解和对名著特点的简析; 08 年考查水浒,摘取 A、 B 两个片断,由 A片断引出作品的哪能个故事,由 B 片断分析鲁滨孙的性格特征。 名著阅读考查向细化方面发展,归并在 “ 阅读 ” 方面考查。要求学生对名著内容必须有过认真的阅读,对一些精彩的故事片断有个清晰的了解,特别是 08 年的试题, A 片断是给学生一首诗,在诗中透露了很多故事信息,如雪、诬、奸、毒 ,如果学生对林冲雪上逼上梁山的故事了解不全,此题肯定无法得分。 第三板块:作文 中考作文题型导向 1、文体有了明显要求。这几年,中考作文都加上了一个要求 写一篇目不少于今为 500 字的记叙文。前三年面对这一中考要求,有些同学甚至于有些老师, 对其记叙文的概括模糊,教学引导有过误差。 08 年中考改卷时,对这一要求作了补充说明 广义上的记叙文,即记叙类文章,主要是从表达方式角度考虑,记叙、描写、抒情均可,如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叙事性散文、夹叙夹议以叙为的文章、写景散文、小说、故事等,均符合要求。 10 / 12 2、作文内容指向丰富,视野开阔,学生可有充分的选材余地,思维空间。主要是倡导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心灵 拒绝道德化、成人化;给童心童趣留下发挥的空间;离不开 “ 我 ” ,离不开生活。指导学生习作时,回归日常生活,勿忘 “ 我 ” ,应以 “ 我 ” 为轴心,写出自己 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感,写出 “ 我 ” 对生活的独特体验 3、以往,中考时常考话题作文,但话题作文太乏,不利于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对中下游学生的审题也是一个障碍。这四年,作文题目避免采用话题作文,多用是半命题作文、命题作文,而且标题越来越有文学味,其优美的标题之下,有更深的社会意义,要有深入的理解。如广州市 07年心中有盏红绿灯, 08 年又见枝头吐新芽,再看看东莞市的, 06 年照亮我心灵的诗句, 07 年最好的奖赏,08 年脚步。 中考作文备考思考 中考作文的分值是 50 分,占总试题的 %,全市的平均成绩一般会在 35 38 分间,所以说作文这一板块的训练尤为重要。 中考作文备考应教会学生立意,应尽量避免内容空泛,深入理解标题所隐含的双关义。文章合为时而作,学生必须11 / 12 “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 。多观察社会,多观察人生,多留意身边生活,多进行心灵思考。 多从社会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要多读优秀篇章,从优秀作品中汲取写作养分,学到写作技巧,要勤于动笔,多进行练笔活动,在练习中增加技能和才能。要有意加强对 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等的写作练习,增强文体意识,使写出的作文符合文体要求,防止 “ 四不像 ” 作文的出现。 应扣紧题意写出细节,通过一些精彩的细节片断的描写,来提升作文的品味。如人物描写,则应注意外貌、动作、心理、语言、神态的描写;景物描写则应巧妙地使用烘托、反衬、象征等。要注意磨砺语言,使语言流畅、朴实,充满感情,最好能描写生动、议论深刻,有文采,有语言亮点,能吸引老师眼球。 当然,也应提提作文速度。语文中考的文字量大,无论是要读的,还是要写的,有些阅读速度慢的同学,时常在前面的阅读板块占有 的时间过多,作文只得草草结尾,甚至于有少数学生无法完成 500 字的作文考查,自然得分不高。平时训练,应限制学生的作文速度,反复多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就自然提高。 第四板块附加题 12 / 12 05 年、 06 年附加题题型一般为两种类型 课外文言文阅读和写一首小诗,设题总数分别为 4 个、 3 个,有一定的难度系数,也可以说是距离题,拉开了学生间的差距;而07 年、 08 年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