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215玉米收割机割台的设计开题报告.doc

Y215玉米收割机割台的设计【原创】【6张图纸】【优秀】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27147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41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4-04-06 上传人:上*** IP属地:江苏
70
积分
关 键 词:
y215 玉米 收割机 设计 原创 图纸 优秀
资源描述:

Y215玉米收割机割台的设计

37页 14000字数+说明书+任务书+开题报告+5张CAD图纸

Y215玉米收割机割台的设计开题报告.doc

Y215玉米收割机割台的设计说明书.doc

任务书.doc

实习总结.doc

总装图.dwg

总装图.exb

装配图终.dwg

装配图终.exb

轴承座.dwg

链条.dwg

链轮.dwg


摘  要


   玉米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各地方都有种植,无论是对于提高粮食综合玉米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还是对于满足日益增长的饲料需求,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必须实行粮食生产的机械化,尤其应加快实现收获环节的机械化。但我国目前玉米收获程度还不到百分之十。已成为玉米机械化生产的瓶颈。为此,各级政府和越来越多的农机制造企业正在加大投入,积极开展玉米收获机械技术的研究和新型装备的设计与开发。

   割台是玉米收获机的核心部分,本次对割台的主要部件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和设计,为玉米收获机的制造提供了依据。割台部分包括分禾器、拉茎棍、夹持输送链。摘棍是玉米收获机摘穗装置的关键部件,因此,研究玉米茎秆在摘棍间的运动状态与摘穗各结构、运动参数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    


关键词:玉米收获; 收集装置; 摘穗装置; 分禾器

摘  要I

AbstractII


第1章  绪论1

1.1  课题的提出和意义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2

1.2.1 国内玉米收获机的研制状况2

1.2.2 国外玉米收获机的研制趋势3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5

1.3.1 主要内容5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5

第2章  总体方案的设计6

2.1  结构功能要求6

2.2  机构方案设计6

2.3  摘穗装置设计与分析7

第3章  关键部件设计10

3.1  分禾器分析与设计10

3.2  摘穗装置的计算11

3.2.1 拨禾链线速度与拉茎棍线速度分析11

3.2.2 链轮和链条选择14

3.3  绞龙部分分析与设计15

第4章  主要零部件强度校核21

4.1 轴的校核21

4.3  键的强度校核26

结  论28

致  谢29

参考文献30



Content

Abstract   ………………………………………………………………………Ⅰ


Chapter1 Introduction………………………………………………………… ...1

   1.1   Topics raised and significance…………………………………..........1

1.2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rends ....2

1.2.1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omestic corn harvester..…………….2

1.2.2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foreign corn harvester..……………..3

1.3   Research content …..………………………………………………….5

   1.3.1   The main contents….…………………………………………..5

1.3.2   Intends to solve the key issues……………………………5

Chapter 2  Chapter of the overall program design……..…………………….6

2.1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requires………………………………........6

2.2  Institutional design………………………………………………….…..6

2.3  Snapping the device design and analysis………………………………7

Chapter 3   Chapter of the key components of design…………………………10

3.1  Sub-Wo-device analysis and design  ………………………………..10

3.2  Abstract ear device computing………………………………………..11

3.2.1   Reel chain line speed and pull the stem stick line velocity  analysis ……11

3.2.2   Sprockets and chains to choose………………………………14

   3.3   Auger part of the analysis and design……………….......…………..15

Chapter4   The main components of strength check………………………..21

4.1   Axis design and checking..…………………………………………..21

4.2   Bearing design checking……………………………………………..26

4.3   Key strength check…………………………………………………...27

Conclusions………………………………………………………………………28

Acknowledgements…………………………………………………………… . .29

References………………………………………………………………………..30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3.1 主要内容

   在课题中主要研究的是Y215玉米收割机割台的整体结构研究,Y215玉米收割机主要应用于南方及高原地区,其作业强度较北方地区更为强而工作环境更为恶劣,这就对收割机的要求更高,而割台作为整个收割机最为关键机构之一,应具有较强的强度和可靠性,因此本课题主要设计内容为:结构简单,安全性高的与玉米收割机割台。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在本课题中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各个机构的空间布局,其主要影响割台的重量和生产成本,良好的布局可以使机构简化,传动应平稳,大大的提高了收割效率等。针对该问题我查阅了有关的资料并向老师和技术人员请教,最终确定摘穗板式收割机割台,其空间布局合理,使割台的体积最小化并有较高的安全可靠性。

   2.传动方案的选择问题,对于传动方案可以说是本课题最为关键部分之一,传动方案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整台玉米收割机的工作效率,对于玉米收割机收割时应保持割台的各个机构的转速相对稳定,以及固定的传动比,因此选用了链传动的方式,其具有良好的传动平稳性,保证了割台各机构的速度稳定性。

   3.架体的强度问题,割台的主架体的耐用性是直接影响割台使用寿命的最关键问题,因工作环境和工作强度的影响,割台的架体就要求相对的高,而割台的架体和侧板等零件大部分是通过焊接连接的,所以选择了Q275碳素结构钢材作为主架体和侧板等零件。


内容简介:
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 目: Y215玉米收割机割台的设计 院 (系): 机械工程学院 班 级: 机械08-4班 姓 名: 高磊 学 号: 2008025983 指导教师: 耿雷 教师职称: 教授 黑龙江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题 目Y215玉米收割机割台的设计来源工程实际1、研究目的和意义本设计的目:设计结构简单实用,不易堵塞的板式摘穗结构的Y215玉米收割机割台,达到直接摘穗青储的目的。我国作为粮食生产大国,玉米又是主要粮食作物。玉米收获的机械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产量。玉米收获秸杆还田型玉米联合收获机的割台,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这次设计在结构上除简单美观节约以外,在性能上也是满足高要求,真正实现小空间大功能低成本,适合我国国情,值得在国内推广。2、国内外发展情况(文献综述)我国玉米收获机械研制起步晚,水平低,玉米机械化收割经历了从引进国外样机试用、仿制、改进到消化吸收、自行设计两个阶段,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到目前为止,我国从事玉米收获机研制生产的单位有60多家,已开发研制出的机型有60多个产品。从整体情况看,目前生产玉米联合收获机除悬挂式(背负式)外,大都处于样机研制或试验阶段。各种机型仍需不断改进和完善,到大规模投入生产应用尚需一段时间。我国生产的玉米联合收获机按收获工艺可分为两种:摘穗剥皮果穗收集茎秆粉碎还田(或收集);摘穗果穗收集茎秆粉碎还田(或收集)。玉米收获工艺研制的机型有牵引式、悬挂式(背负式)、自走式和玉米割台等四种机型。国内可实现果穗收获、茎秆切碎一体化的技术已申报专利有很多,代表性的有:立式摘穗茎杆切碎装置;在普通卧式摘穗辊式收获机割台下方安装与摘穗辊平行的刀轴,在刀轴上安装不同形式的切刀,通过动定刀配合、动动刀配合等方式实现玉米收获、秸秆粉碎一体化技术两种技术类型。但总体说来国内的果穗收获、茎秆切碎一体化的技术尚未成熟。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化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表现在基础部件研究不足,很多单位只是注重整机的研制开发,从而造成众多机型在收获工艺和机构参数上大同小异、重复制造。其次是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差,机器故障频繁,从而造成玉米籽粒破碎率、果穗损失率高等问题。国内近期玉米收获机械仍以价格较低的悬挂式机型为主,适应多种行距的玉米收获机具将会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迅速占领市场。穗茎兼收型玉米联合收获机,可以实现茎秆资源的回收利用,将是玉米联合收获机近期研究、开发的重点,以适应畜牧业发展的要求,在畜牧业发展快的地区,这种机型有较好的发展前景,预计未来几年将会出现比较实用的畅销机型。目前国外玉米收获机的研究与生产技术已经成熟,目前在美国、德国、乌克兰、俄罗斯等西方国家的玉米收获(包括籽粒和秸秆青贮)已基本实现了全部机械化作业。国外多采用一年一作的种植方式,玉米收获时含水率低,主要采用玉米摘穗直接脱粒的收获工艺。如美国的John Deere公司、Case公司、德国的Mangle公司、道依茨公司生产的玉米联合收获机,绝大部分是在小麦联合收获机上换装玉米割台,并通过调节脱粒滚筒的转速和脱粒间隙进行玉米的收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特点:1在保证良好性能的前提下,向高效、大型、大功率、大割幅、大喂入量和高速发展。喂入量已由一般的56千克秒 发展到1012千克秒所配发动机的功率最大到243千瓦,正在研发的有276千瓦;割台最大割幅已超过9米。配谷物联合收割机的玉米割台由收割46行发展到收割8行。发动机功率为19千瓦。最高作业速度超过3.6千米小时。2向扩大机器的通用性和提高适应性发展。除发展多种专用割台(大豆、玉米、向日葵、水稻或捋穗型割台)外,同一台机器还可配不同割幅的割台以适应不同作物和不同单产的需要;改进机体结构(如收割台的仿型机构、清粮室的自动调平装置等),使其更好地适应不同作物和倾斜地面;行走装置配置多种宽度的轮胎、履带,以提高工作的适应能力。3对保持收获中低损失率、高清洁度的主要工作部件的研究更为深入新型脱粒分离装置的研究,以提高生产率,减少谷粒损失为目标,是现代玉米联合收割机最主要的发展趋势。在传统的纹杆切流滚筒及键式逐镐器的脱粒分离装置之后,双滚筒横置的轴流式结构广为应用,继而又研制了单滚筒或双滚筒纵置的轴流式脱粒分离结构,大大提高了脱粒率。4新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产品性能更好,可靠性更高将玉米联合收割机机架、割台体加大壁厚或加强骨架,用大直径薄壁钢管作轴,纹杆进行表面硬化处理;各种联合收割机在易堵塞的部件上设置各种快速切离的安全装置,传动胶带采用新的结构和材料;切割装置都进行8小时以上磨合试验和升温运转试验;重要工作部件装机前的磨合试验或试运转,严格保证体系。5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和自动化技术,向舒适性、使用安全性、操作方便性方向发展为改善驾驶员工作条件,普遍装有现代化的密闭驾驶室以隔热、隔噪音;转动部件转速、收割机切割高度、谷物损失量、粮箱填充量、排草堵塞等配有信息显示;自控装置包括自动对行、割茬高度自动调节,自动控制车速,自动停车等;安全生产的警报输出和互锁补偿系统有故障警报、信号报警或语音报警、启动耳锁、单柄操作互锁、运输与收获互锁等功能。6向智能化收获机发展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系统于一身的精准农业技术在智能化玉米收割机上的应用是当今收获机械化最新、最重要的技术发展。通过以上的比较不难发现,我国的玉米联合收获机械的现状跟国外一些先进技术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我国的科研人员在机器的制造质量和可靠性、发展模式及如何使农艺和农机相结合等科研课题上,应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研究/设计的目标:通过实习考察和实际测量设计出Y215玉米收割机割台,综合运用知识,独立计算,确定传动方案及各部件的尺寸,多种方案比较。确定最优方案。完成A0号图纸2张:.零件图5张。其中1张图必须徒手画。设计说明书一份(1.5万2万字)。 4、设计方案(研究/设计方法、理论分析、计算、实验方法和步骤等):玉米割台的主要技术参数配套动力: 66kw, 最大喂入量: 10千克/秒长: 3280mm宽: 3760mm高: 1020mm 收获五行: 行距600700mm;籽粒破碎率 1 %;籽粒损失率 2 %;果穗损失率 3 %。生产率: 0.638,玉米(果穗)产量qs按750015000 kg/hm2;(1)总体设计方(2)理论分析; 5、方案的可行性分析:本次设计的玉米收割机割台前上方设有导向壳,收割传送带设有左,右相向运行的两条传送带,在収割台的中部与每条收割传送带相对应设有各自的摘穗对辊,摘穗对辊与集穗传送带间设有滑板,收割传送带内侧的传动轴上设有回转叶轮。本次设计的玉米收割机的割台工作时,収割台前方的导向壳波动玉米秸秆,秸秆沿相邻导向壳之间形成的通道进入输送链,由两条输送链分别向収割台中部移动,向后进入各自的拉茎辊,由拉茎辊和摘穗板将秸秆和果穗分离,空秸秆由拉茎对辊挤压向下运动,进入下面的秸秆粉碎机构粉碎还田,采用这样的结构,整个作业面的秸秆就会直接粉碎,结构简单,进料通畅,能及时处理,避免了堵塞,也降低了玉米破损率。通过综合分析以上设计方法和设计制造难度,方案可行。6、该设计的创新之处本设计的创新之处为:采用摘穗板式摘穗割台,果穗的破损率低,摘穗的效果好,玉米秸秆不进入收割机内部,直接粉碎还田,大大的提高了机械的作业效率,节约了收割成本。7、设计产品的主要用途和应用领域: 本设计主要应用于自走式玉米收割机上,实现多行同时收割的目的,用于农业收割方面。8、时间进程第 46 周 整理实习日记、撰写实习总结和开题报告第7 周 设计计算、总体结构草图设计第8 周 总体图和部件图设计,零件图设计第9 周 整理、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和设计图纸,结合毕业设计,翻译2500字以上的外文资料第12周 答辩9、参考文献:1 联合编写组.机械设计手册(上中下)S.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12.2 联合编写组.机械设计手册(1-6卷) S.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8.3 樊瑞.液压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9.4 联合编写组.机械零件设计手册S.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7.9.5 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常用设计资料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6 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机械传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7 路甬祥.液压气动技术手册S.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58尚书旗主编.玉米联合收获机原理与应用.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11.9刘静.不对行玉米收获技术研究D. 淄博: 山东理工大学硕士论文, 2007.10道林,孙永进,赵洪光.自走式穗茎兼收型玉米联合收获机的设计与试验J.农业工程学报,2005(1):.11张道林,刁培松,张士新,李永伟.基于ADAMS玉米收获机关键机构动态仿真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07(10):12薄克明. 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第十三届全国联合收获机技术发展及市场动态研讨会论文集目录,2006.13梁晓军. 纵卧辊式玉米收获机收获损失试验研究D. 吉林大学 , 20061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Y215玉米收割机割台的设计【原创】【6张图纸】【优秀】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271477.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