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教育随笔:让趣味走进数学课堂 教育随笔:让趣味走进数学课堂 提及数学教学,多数人觉得枯燥无味,这是因为觉得数学以理性见长,其知识过于严谨,不如其它学科那样缤纷多彩。而数学老师在课堂上的表现大多也比较刻板,不苟言笑,极少开展激发学生兴趣的活动。由此带给学生更多的是一本正经的紧张和严肃,使学生感到乏味和疲倦。其实,思维严谨,逻辑性强,只是数学的内在本质,而不是数学的外在表现形式。只要教师善于挖掘,肯于动脑,完全也可以让数学课堂充满欢声笑语,盎然趣味也可以俯拾皆是。 数学教师的语言要讲究艺 术。 讲究语言艺术,可以使教师变得机智风趣;可以使师与生关系趋于和谐;还可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轻松愉快的气氛,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认为,数学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语言艺术。 1、让批评变得幽默。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洛夫指出 “ 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 ” 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活泼的学生,学生的课堂行为随时都需要教师的指导或纠正,所以,课堂离不开批评。而对于小学生,有时候让批评幽默起来,会起2 / 8 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当我接手一个新班时,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一些学生总 是等到上课铃响了才开始手忙脚乱地准备各种课堂用品。刚开始,我先针对一些课前准备充分的学生进行表扬,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对那些动作迟缓的学生,则微笑着批评: “ 这节课只有 5 只 小蜗牛 没准备好,比上节课好多了,希望下次这几只小蜗牛都变成小兔子。 ” 在同学们善意的笑声中,那几只 “ 小蜗牛 ” 讪讪的表情告诉我:老师的提醒作用已经起到了。当然,对于好动的小学生来说,这样的表扬和批评不是一次两次就见成效了。时间长了,学生自然养成习惯。 在学习乘法分配律( a+b) c=ac+bc 时,很多学生写成( a+b) c=ac +b。比如 10234= ( 100+2)34=10034+234 ,有的学生就写成了 10234= ( 100+2)34=10034+2 。我这样对学生说: “ 把 a 和 b 看成爸爸和妈妈,把 c 看作自己。(爸爸和妈妈)爱我 =爸爸爱我 +妈妈爱我,所以( a+b) c=ac+bc 。 ” 学生哈哈大笑,我的课代表当即站了起来,说: “ 老师,也可以这样理解,我爱吃(烧鸡和烤鸭) =我爱吃烧鸡 +我爱吃烤鸭。 ” 学生的幽默解释,令我倍感欣慰。 2、妙用典故。 数学属理科,但文理科学习有相通之处。学习中遇到的3 / 8 问题,可以将文学 中的典故巧妙地运用于数学,达到曲径通幽的效果。 在学到用三角板拼角时,许多学生 “ 手拙 ” ,手腕转来转去,就是拼不出来。这时,我这样对学生说: “ 古时有个卖油的老头,他在葫芦嘴上放一枚铜钱,将油从铜钱中间的孔中倒入葫芦,而铜钱丝毫未湿。人们纷纷称赞老人的手艺高超。老人说: 没有什么,只是我手熟罢了 。再就是所谓的百步穿杨,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只要天天练习,你也能做到。现在老师赠送你们一些武功秘绝( 150 60 90 ; 75 45 30 ; 105 45 60 ; 135 90 45 ; 120 90 30 或 60 60 ; 15 45 30 或 60 45 ),希望你们天天拿着三角板练习,早日练成高超本领。 ” 学生笑。不久,都能熟练地拼出来了。 在学完 2、 3、 5 倍数的特征时,班长拿着小学数学报的一道题问我怎么做。问题如下:一篮鸡蛋,三个三个地数余 1,五个五个地数余 2,七个七个地数余 3,篮子里有鸡蛋有多少个?说实在的,我为学生的好学感到吃惊和高兴。于是,我向他讲述了古代韩信点兵的故事:我国汉代有位大将,名叫韩信。他每次集合部队,只要求部下先后按 l 3、 1 5、1 7 报数,然后再报告一下 各队每次报数的余数,他就知道到了多少人。他的这种巧妙算法,人们称为鬼谷算,也叫隔墙算,或称为韩信点兵,外国人还称它为 “ 中国剩余定理 ” 。4 / 8 到了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用诗歌概括了这一算法,他写道: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七子团圆月正半,除百零五便得知。这首诗的意思是:用 3 除所得的余数乘上 70,加上用 5 除所得余数乘以 21,再加上用 7 除所得的余数乘上15,结果大于 105 就减去 105的倍数,这样就知道所求的数了。班长听后,很快就做出来了: 170 221 315 157(个), 157 105 52(个) 3、巧编口诀。 数学概念,讲究严谨缜密。有些概念读起来很生涩,对以形象记忆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很困难。这时,教师可以把一些常见的数学知识,归纳成幽默生动、琅琅上口的口诀,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记住了。 在学习单位换算时,我引导学生编出了单位换算三字经:大化小,乘进率,小数点,向右移;小化大,除以进率,小数点,向左移。 在学习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时,我引导学生编出了量角顺口溜:中心对顶点, 0 线对一边,一边读刻度,内外要分辨。 又如在学习找某数的因数时,许多学生丢三落四,往往找不齐。我引导学生归纳出找因数三字经:从两头,到中间,手拉手,不分开。(以 12的因数为例,先写出 1 和 12,再往里依次写出 2 和 6、 3 和 4,最后 12 的因数就完整呈现5 / 8 出来: 1、 2、 3、 4、 6、 12)如此口诀,琅琅上口,想忘记都难。 简练的语言,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养成习惯,学会知识,提高能力。 调动学生参与探究的兴趣。 探究性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新的教学理念,它是指学生以教材为载体,在教师的引导、点拔下,学生独立思考、研究,去发 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逐渐获得探究知识的方法和学习途径。 研究表明,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模式下,即使教师讲得再努力,也总会有一些学生处于走神状态,思维游离在课堂之外。正所谓: “ 教师在上面讲得唾沫横飞,学生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 ” 。 托尔斯泰说: “ 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 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需要教师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如果将学生引入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尤其是让学生脑、口、手、耳各部分结合,学生就会专心投入,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教学实践中,我一直坚持这种理 念。 手指帮我学数学 在四年级下册数学课本中,有这样一道题: “ 用四根硬纸条钉成一个长方形,然后用手捏住它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动,你有什么发现? ” 在引导学生用硬纸板(或活动6 / 8 角)完成这个实验后,我话锋一转: “ 如果你手里什么没有,无法实验,怎么办? ” 我启发学生用左右手的拇指和食指组成一个长方形,然后向相反方向拉动成平行四边形,在这个过程中问学生: “ 你们的四根手指长度变了吗?长方形的周长变了吗?平行四边形的高变怎么了?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会怎么样? ” 这样做不仅使学生解决了问题,还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 能力,更培养了学生在没有学具的情况下随机应变的能力。我将它称之为 “ 手指帮我学数学 ” 。运用这种方法,我引导学生利用手指解决了许多问题,如树的棵数和间隔数等等。如此方法,令学生印象深刻。 我给圆筒穿衣服 在学习 “ 圆柱的表面积 ” 时,我放弃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也没有采用课件演示的形式,而是动手让学生操作。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 “ 我给圆筒穿衣服 ” ,给每个小组发了一个高 15 厘米的圆纸筒和若干彩纸。要求学生量体裁衣,给圆筒穿上彩色的衣服,让学生观察圆柱的表面积有几部分组成,各是什么图形,进而推导出圆 柱体的表面积的公式。这样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学习兴趣大为提高。 拼剪当中推公式 在教学 “ 梯形的面积 ” 时,我鼓励学生根据前面学过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利用手中学具,7 / 8 推导梯形面积公式。学生通过动手拼、剪探索出了多种推导公式的方法: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推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把一个等腰梯形沿它的一条高剪开,拼成一个长方形,推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把一个梯形剪成两个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面积推出梯形的面积公式。看着学生自己创造出来的成果,我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认为: “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容易掌握其中规律、性质和联系。 ” 我对这一点深有体会,当我们放手让学生探究时,学生给予我们的往往不是失败,而是成功,甚至是惊喜。 讲究语言艺术的教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厂防雨棚改造施工方案
- 2025年汽车清洁剂项目申请报告模范
- 护具营销方案
- 房地产上市活动方案策划
- 简单旧楼顶防水施工方案
- 中性粒细胞功能调控的精准医疗应用-洞察及研究
- 天津企业咨询培训调研方案
- 2025年光伏组件生产设备智能化改造与能源互联网融合报告
- 2025年光伏组件效率提升技术市场潜力与竞争格局报告
- 无障碍旅游服务发展-洞察及研究
- 预防高处坠落安全监理细则
- 大规模模型蒸馏技术
- 贝朗DIALOG+透析机水路设计概览课件
- 光电功能材料课程-13-18课件
- 施工现场污水排放方案
- 黔西市中医医院金阳院区环评报告
- 我的家乡-枣阳
- 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讲座男生篇
- 高中期中考试家长会PPT课件 (共51张PPT)
- 全球卫生治理课件
- 实验室生物安全程序文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